上海县城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上海城墙
上海古城墙和大境道观
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所在上海市黄浦区
分类古建筑
时代
编号3-6
登录1984年5月4日

上海县城墙明朝嘉靖年间为抵御倭患护卫上海县治而兴建的城池,旧址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南部。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九月,利用倭寇暂时退去的间隙,上海县民集资、捐地并担石运土,利用三个月时间修建完毕。上海县城墙周长9里,高二丈四尺,并有长1620丈、宽6丈、深一丈七尺的城濠。城墙辟门六座,并设有水门三座。上海开埠后,因城墙对内外交通的不便,一度引发县内民众的争议,后采取增辟城门的方式解决。民国元年(1912年),在当时自治人士的建议下,最终上海地方机构同意拆城,并将基址改筑为中华路法华民国路(今人民路)。目前仅余大境阁露香园路两段残留城墙,其中大境阁段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1][2]

历史[编辑]

筑城以前[编辑]

蒙古侵亡南宋后,为防范江南地区汉人的反抗,毁江南大部分地区的城垣,因而即使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设置上海县时,并未兴筑城池[3]明朝继起后复筑了宋代城池,但上海由于本无城池,外加民众由于长期从事海洋贸易,多有习武,因而也未兴建城墙[4]

筑城[编辑]

清同治十年(1871)《上海县志》上海县城图
晏海门,十九世紀晚期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倭患进一步加剧,四月[5]、五月[6]间,由于缺乏有效屏障,倭寇多次侵入县内。尤以五月这次最甚,直接导致知县喻显科逃走,县丞宋鳌和指挥武尚文战死,倭寇驻扎七日后焚毁大量官舍民居后撤退[6]。基于此种情况,身为本籍人士的光禄寺少卿顾从礼疏请兴建城墙以抵御倭寇,最终松江知府方廉同意筑城[7]

嘉靖三十二年十月,利用倭寇退却的契机,工程开工。为抢在倭寇再犯前完成,工程采用版筑法夯筑[8]。此外,民众也踊跃参与,例如倡议筑城的顾从礼捐粟四千石用于建造朝阳门。太常卿陆深的夫人梅氏捐银两千两,并且因城墙穿越所持地产,更毁屋让出地基。博士王相尧也将地产捐出以供筑城。普通民众也担土运石,日夜抢筑,最终於当年腊月完成兴筑。新筑的城墙周长9里,高一丈五尺,同时开辟六座城门,分别为朝宗门宝带门晏海门仪凤门跨龙门朝阳门。民眾依其方位俗稱為大東門、小東門、北門、西門、大南門和小南門[9]。同时在宝带门、朝宗门和仪凤门设置水门,以便方浜肇嘉浜的流通。嘉靖三十三年正月十八日,倭寇再度来袭,依赖城墙固守的按察司佥事董邦政最终成功抵御[10]。两年后,倭寇再度围城,但仍无法攻破[11]

新修设施[编辑]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同知罗拱辰自朝宗门和宝带门开始於城门处修建敌楼,同时增设箭台,加宽城墙,并在东、北两方要害处增高城墙,修筑高台。后将本次修筑的三座高台命名为万军台制胜台振武台[12]。倭患稳定后,将位于顺济庙北的丹凤楼迁建於万军台上,此外於另两座高台上增筑了观音阁和真武庙。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奉巡抚赵光怀之令,知县许汝魁加高城墙五尺,同时於朝阳门侧新辟水门一座,以沟通40余年前修建城墙而被断绝内外的薛家浜。此后继任的知县徐可求刘一爌对自大南门迆东至北门一侧,改以巨石垒筑以替换原版筑城墙,以防倾塌[13]。万历四十六年,知县吕浚又有将城墙增高了五分之一,并建川廊八十间。万历年间又於西门北侧的箭台上建楼阁供奉关帝,即现存的大境阁[13]

修補改建[编辑]

清代大境阁

康熙十九年(1680年),暴风雨毁坏大南门城垣,知县史彩进行修补。乾隆十八年(1753年),知县李希舜疏浚城濠,使舟楫得以同行[14]。此后,城墙又多次坍塌,但多得到修复。道光元年(1821年),时任上海道台龚丽正倡议重修城墙,并最终於西门增建箭台一座。道光十九年(1839年)因廣東中英摩擦的加劇,又进行了重修。1853年,上海道台吴健彰对城墙附属的防御设施进行了修葺,但随即被小刀会利用上海官员在文庙丁祭之时占领县城,吴健彰被擒,署理知县袁祖德死难。两年后,清军联合法军对上海县城发动进攻,法军动用炮火轰塌北城墙一部分。收复县城后一度将该缺口予以填补,直至1860年该缺口被重新打开,以便于清军进出以抵抗太平军东进。1866年,由潮州商人郭学玩出资8700多两白银,将该缺口改建为城门,并请时任江苏巡抚李鸿章命名该门。李鸿章借鉴韩愈诗词“挽狂澜障百川”,将之命名为障川门[15]。因位于北城墙上,同时较北门为新,故俗称“新北门”。

保留、拆除与现状[编辑]

黄浦区文物保护点——露香园路城墙

隨著上海開埠,先後辟筑了英租界(后為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使得原先縣城以北逐漸成為繁榮的新市區,且面積遠較縣城廣大。而縣城經過幾次戰火,外加缺乏現代市政改造,護城河又逐漸淤塞,使得上海縣民眾對城墻逐漸有所不滿。至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二月,以士紳姚文枬為首的等人向時任上海道袁樹勛提議,因城垣的阻礙,使得城內發展漸趨落後,因而建議拆除城墻。但由於當時呼籲保留的勢力仍較強大,加之城墻為國防設施,其興建與拆除均需呈兩江總督、江蘇巡撫首肯,但两江总督极力反对。在此情況下,時任上海城廂內外總工程局的總董李平書居間調停,採取改良方案,即增設城門以利交通,並對其他城墻予以保留。最終於宣統元年(1909年)增開福佑門、尚文門和拱辰門,依據方位和原有城門,民眾俗稱其為新東門、小西門和小北門。此外,對小東門、小南門和老北門進行了加高增筑[16]

兩年后,上海光復,革命黨人建立滬軍都督府,總管城廂內外軍事與政治事務。李平書被任命為上海民政總長。姚文枬等人上书李平书,再次要求拆城,以振兴商业。[17]此次提案得到李平书和沪军都督的支持。[18]在其努力下,最終於民國元年(1912年)元月成立城濠事务所,市政厅决定先从大东门、水关桥西南至救火联合会一段城墙拆起,其余次第动工,不过一月,三面城墙皆已拆尽。經過兩年最終於民國三年(1914年)完成拆除工作[19]。原有的城墻填平了濠溝,修築為馬路,其南段稱為“中華路”,北段因與法租界相鄰,在租界當局影響下,稱為“法華民國路”。但城濠事务所所在的大境閣,因臨近工程結束且供奉關帝得以倖存至今[20][21]。2005年因动迁,於露香园路发现被民居包裹的一段城墙,目前分地面及地下两段保存[22]

城门及城濠[编辑]

城门[编辑]

至拆城前,上海县城共有城门十座、水门四座。最初城门有启闭时间,夜晚6点以后城门即行关闭。闭门后若要进出需持官方发给的“对牌照会”,否则偷行出城将被枷示。后来随着开埠,闭门时间越来越晚,最终成为拆城的主要理由之一[23]

原有城门[编辑]

1880年代的老西门

朝宗门,俗称大东门,於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与城墙同时修筑,旧址位于今中华路、复兴东路路口西侧。同时在其南侧的肇嘉浜上设有水门一座,便于水道与黄浦江相同,水门与城门同时竣工和拆除[24]

宝带门,俗称小东门,於嘉靖三十二年和城墙同时修筑,旧址位于今人民路、方浜中路口西侧。因陆深夫人梅氏捐银捐地修筑而成,故又称夫人门。宣统二年(1910年)进行改建,民国元年拆除。其南侧方浜上同时兴筑水门一座,同时拆除。

跨龙门,嘉靖三十二年与城墙同时筑成,位于今中华路、光启南路口北侧。因位于县城正南方,因此俗称大南门,民国元年拆除。

朝阳门,嘉靖三十二年与城墙同筑,位于今中华路、黄家路路口北侧,较之大南门俗称小南门。首倡筑城的顾从礼出资捐建。在其北侧的中华路、乔家路路口设有水门一座,原为薛家浜故道,筑城时被切断。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新筑水门,使薛家浜复通[25]。民国元年拆除。

仪凤门,嘉靖三十二年建造,原俗称西门。位于中华路、复兴东路路口东侧,后因小西门的辟筑,故俗称更为老西门。其南侧设置水门一座,亦跨於肇嘉浜上,民国元年一并拆除。

晏海门,嘉靖三十二年建,原俗称北门。位于人民路、河南南路路口南侧,后因新北门的建造,俗称改为老北门。

新辟城门[编辑]

清末的小北门

障川门,俗称新北门,1866年利用城墙豁口而修筑,由李鸿章命名为障川门,位于人民路、丽水路路口南侧,民国元年拆除。

福佑门、尚文门、拱辰门,宣统元年(1909年)同时辟筑,俗称新东门、小西门和小北门,为拆城与保城两派角力后,折衷的结果,民国元年拆除。

护城河[编辑]

城墙外绕护城河[24][26],长1500余丈,宽6丈,深1丈7[24][27]。护城河与水门相通,以利航运[24],并通黄浦江潮汐[27],藉以为城内居民供应新鲜水源及排泄污水[24]。乾隆年间,护城河淤塞,知县李希舜下令疏浚,使之通舟楫[25]。至清末护城河壅积淤塞[24],民国元年至民国3年拆城时,填没[20]

图集[编辑]

参见[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1. ^ 卢莹辉主编;吴云溥,曹宪镛,徐同甫,林路副主编. 新编上海大观.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3.03: 547–551. ISBN 7-80515-697-2. 
  2. ^ 国家文物局主编. 中国文物地图集 上海分册. 北京:中华地图学社. 2017.01: 136–140. ISBN 978-7-80031-643-2. 
  3. ^ 祝鹏. 上海市沿革地理. 上海: 学林出版社. 1989: 201. ISBN 7-80510-153-9 请检查|isbn=值 (帮助). OCLC 679733326. 
  4. ^ 《同治上海县志》卷二·城池:“地方之人半是海洋贸易之辈,武艺素所通习,海寇不敢轻犯”
  5. ^ 《明世宗实录》卷397·癸巳条:“海寇破松江上海县。”
  6. ^ 6.0 6.1 《明世宗实录》卷398·癸丑条:“倭寇复入上海县,烧劫县市,知县喻显科逃匿、指挥武尚文及县丞宋鳌俱战死。贼屯县中七日纵火焚官民廨宇庐舍略尽。”
  7. ^ 詹皓. 500件文物还原"老老上海" 福泉山曾是社会政治中心. 东方网. 2014-06-06 [2018-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0) (中文). 
  8. ^ 南市区志>>第三编老城厢>>第二章城墙>>第一节 筑城. 上海通. [2018-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26) (中文). 
  9. ^ 祝鹏. 上海市沿革地理. 上海: 学林出版社. 1989: 202. ISBN 7805101539 请检查|isbn=值 (帮助). OCLC 679733326. 
  10. ^ 南市区志>> 第三十五编人物>>一、传略>>董邦政(生卒年月不详). 上海通. [2018-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26) (中文). 
  11. ^ 薛理勇. 老上海城厢掌故. 上海: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15: 30. ISBN 9787545811117. 
  12. ^ 《同治上海县志》卷二·城池:“三十六年,同知罗拱辰於四门益以敌楼、益箭台、环濠益土墙,东、北要害处益高台层楼”
  13. ^ 13.0 13.1 南市区人民政府. 南市区地名志. 上海: 上海印刷厂. 1982: 159. 
  14. ^ 南市区志>>第三编老城厢>>第二章城墙>>第二节 增建维修. 上海通. [2018-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26) (中文). 
  15. ^ 薛理勇. 老上海城厢掌故. 上海: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15: 37. ISBN 9787545811117. 
  16. ^ 薛理勇. 老上海城厢掌故. 上海: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15: 44. ISBN 9787545811117. 
  17. ^ 《上海拆城案报告》-上海档案信息网. archives.sh.cn. [2015-0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18). 
  18. ^ 上海公用事业志 - 李平书(1854~1927). 上海市地方志. [2019-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18). 
  19. ^ 《上海拆城案报告》(上海市档案馆藏). 宁波档案网. [2018-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0) (中文). 
  20. ^ 20.0 20.1 《南市区志》>>第三编 老城厢>>第二章 城墙>>第三节 拆城. [2019-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26). 
  21. ^ 《南市区续志》>>第四十编 专记·附记·附录>>三、附录——上海老城厢之最. [2018-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3) (中文). 
  22. ^ 张弘. 458岁明代古城墙将原址修复 文保部门:感谢市民. 东方网. 2011年12月8日 [2018-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8月10日) (中文). 
  23. ^ 田波澜. 上海城墙的兴废映照城市进程. 东方早报. 2013-12-16 [2018-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6) (中文). 
  24. ^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上海城市规划志》>>第一篇 上海城市形成和都市计划>>第一章 上海置县与开埠>>第一节 置县与筑城. [2019-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27). 
  25. ^ 25.0 25.1 《南市区志》>>第三编 老城厢>>第二章 城墙>>第二节 增建维修. [2019-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26). 
  26. ^ 《南市区志》>>第三编 老城厢>>第二章 城墙>>第一节 筑城. [2019-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26). 
  27. ^ 27.0 27.1 《上海军事志》>>第三编 军事设施>>第一章 城堡、烽火墩台>>第四节 上海县城堡、烽火墩台. [2019-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