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 关于曾被称为“国民党右派”的中华民国主要政党,请见“中国国民党”。
- 关于1927年南昌起义时成立的组织,请见“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南昌起义)”。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
|
---|---|
主席 | 万鄂湘 |
常务副主席 | 齐续春 |
副主席 | 郑建邦、邓力平、刘家强、李惠东、高小玫、何报翔、张伯军、田红旗、王红、冯巩 |
秘书长 | 李惠东 |
创始人 | 宋庆龄、李济深、何香凝、冯玉祥 |
成立 | 1948年1月1日 | ,77年29天前
前身 | 国民党左派 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 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 |
总部 | ![]() |
党报 | 《团结报》、《团结》等杂志 |
智库 | 中国通和经济开发咨询服务中心 |
党员 (2015年6月) |
约117,664 |
意识形态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43 / 2,980
[1] |
全国人大常委会 |
5 / 166
|
省级人民政府[註 1] |
1 / 264
|
官方网站 | |
www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 政党 · 选举 |
中國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排名第一的民主党派。该党也是现时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内的第四大党。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创立于1948年,后又与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和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合并。该党早期党员多来自国民党左派人士和中華民國國軍投奔、被俘的高级军政人员。宋庆龄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位来自该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目前,其党员主要来自同原中國國民黨黨員有关系,同台湾各界有联系的中上层人士和中高级知识分子。
目录
历史[编辑]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内战一触即发。
1945年和1946年以所谓“国民党左派”为基本骨干的“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简称“民联”)和“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简称“民促”)分别在重庆和广州成立。由此,国民党“左派”成员正逐渐与国民党“右派”脱离。
1947年11月,国民党“左派”的第一次联合代表会议在香港举行;1948年1月1日,会议宣布“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正式成立,并推举中国国民党创建人孙中山先生的遗孀宋庆龄女士为该党的名誉主席,李济深为主席,何香凝、冯玉祥等入选該組織的中央领导机构。
1949年,李济深、何香凝、柳亚子等民革代表受中国共产党邀请,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并参与《共同纲领》的制定,和选举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相關職務人員。
宋庆龄、李济深当选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程潜当选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谭平山、朱学范、傅作义、李德全、何香凝分别任中央人民政府部委的部长和主任。1949年11月,中国国民党左派第二次全国代表会议在北京举行,决定将“民革”、“民联”、“民促”和国民党其他左派力量整合为一个,即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联”、“民促”同时宣告结束)。
现在的民革,着重吸收以同原中国国民党黨員有关系,同台湾各界有联系的中上层人士和中高级知识分子。有代表性的如,曾任民革中央主席的李济深之子李沛瑶、北平市市长何思源之女何鲁丽。另有一些与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有关的人士如北洋政府代理大总统冯国璋的曾孙冯巩。
目前,除西藏外,民革在中国大陸的其他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建立了党支部。
中央机构[编辑]
民革中央设有办公厅、组织部、宣传部、联络部、社会服务部、调研部等6个工作部门,设有经济委员会、“三农”委员会、社会和法制委员会、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祖国和平统一促进委员会、理论研究与学习委员会、妇女和青年工作委员会等8个专门委员会,主办报纸《团结报》和《团结》杂志,主管中华中山文化交流协会、民革中央孙中山研究学会、民革中央画院,并有团结出版社、中国通和经济开发咨询服务中心等下属机构。
党员[编辑]
目前,一般只有年滿28週歲、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在中國大陸擁有本科及以上學歷且不为工人、农民、在校学生、共青团员身份的人,才能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2][3]
著名民革党员[编辑]
- 冯巩: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会常委、中央副主席;著名相声演员、中华民国大总统冯国璋曾孙
- 于谦:著名相声演员,师从相声表演艺术家石富宽,现为德云社演员,北京摇滚协会副会长
- 雷恪生:著名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现为中国国家话剧院退休演员。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56级表演系,首届戏剧“梅花奖”最佳演员奖
- 程潜:同盟会元老,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湖南省省长、民革中央副主席等职务。
- 马志伟: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及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民革青海省主委、东北军将领马占山之孙
- 郑建邦: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副主席;原国民革命军抗日名将郑洞国之孙
- 宋庆龄:中华民国肇建者国父暨中国国民党总理孙中山的妻子,建国后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国国家副主席、民革名誉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等职务。
- 熊克武:同盟会元老、辛亥革命元勋;建国後,任西南軍政委員会副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協商会議全国委员会委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員、民革中央副主席等职务。
- 许绮燕:其生父为曾任陸軍官校校長、金門防衛司令部司令、國防部總政戰部主任、行政院退輔會主委、李登輝總統府國家統一委員會副主委等職的许历农。许绮燕先后担任过湖北省咸宁市工商联合会会长、湖北省政府参事、湖北省政协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湖北省委委员兼湖北省委机关副巡视员、鄂台经济交流协会副会长等职务。
国家领导人选举[编辑]
国家副主席[编辑]
年份 | 参选人 | 主席团提名 | 赞成票 | 反对票 | 弃权 | 当选 |
---|---|---|---|---|---|---|
1959年 | 宋庆龄 | ![]() |
? | ? | ? | 是 |
1964年 | 宋庆龄 | ![]() |
? | ? | ? | 是 |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编辑]
全国政协副主席[编辑]
历届民革中央[编辑]
- 第一届(1948年1月-1949年11月)
- 第二届(1949年11月-1956年2月)
- 主席:李济深
- 秘书长:梅龚彬
- 常务委员:李济深、何香凝、谭平山、陈铭枢、蔡廷锴、蒋光鼐、程潜、张治中、邵力子、柳亚子、朱蕴山、陈劭先、陈其瑗、梅龚彬、王昆仑、郭春涛、许宝驹、宁武、贺贵严、于振瀛、李世璋
- 第三届(1956年2月-1958年11月)
- 主席:李济深
- 副主席:何香凝、程潜、谭平山、蔡廷锴、张治中、熊克武、龙云、邓宝珊、陈绍宽
- 秘书长:梅龚彬
- 常务委员:于振瀛、卫立煌、王昆仑、王葆真、邓宝珊、宁武、龙云、刘斐、刘文辉、朱学范、朱蕴山、许宝驹、何香凝、余心清、吴茂荪、张治中、李世璋、李任仁、李俊龙、李济深、邵力子、陈此生、陈劭先、陈其瑗、陈绍宽、陈铭枢、屈武、柳亚子、贺贵严、唐生智、翁文灏、梅龚彬、黄绍竑、程潜、蒋光鼐、熊克武、蔡廷锴、谭平山、谭惕吾
- 第四届(1958年11月-1979年10月)
- 主席:李济深(1959年10月逝世)、何香凝
- 副主席:何香凝(1960年8月被选为主席)、程潜、蔡廷锴、张治中、熊克武、邓宝珊、陈绍宽
- 秘书长:梅龚彬
- 常务委员:于振瀛、卫立煌、王昆仑、甘祠森、邓宝珊、龙云、宁武、卢汉、卢郁文、朱学范、朱蕴山、刘斐、刘文辉、刘仲容、刘孟纯、许宝驹、许闻天、李济深、何香凝、张治中、余心清、吴茂荪、李世璋、李任仁、邵力子、陈此生、陈劭先、陈其瑗、陈绍宽、屈武、贺贵严、唐生智、翁文灏、梅龚彬、钱昌照、蒋光鼐、程潜、熊克武、蔡廷锴
- 第五届(1979年10月-1983年12月)
- 秘书长:甘祠森(兼)
- 常务委员:王昆仑、王枫、王肇治、甘祠森、朱蕴山、刘仲容、刘孟纯、刘斐、朱学范、许宝骙、许闻天、孙越崎、苏从周、李平衡、李世璋、李俊龙、肖隽英、吴秀峰、吴茂荪、何柱国、张天放、张克明、陈此生、陈建晨、邵恒秋、范予遂、罗承烈、周颖、屈武、郑洞国、赵祖康、侯镜如、贾亦斌、钱昌照、聂轰、陶述曾、覃异之、傅学文、焦实斋、廖运周、裴昌会、谭惕吾
- 第六届(1983年12月-1988年11月)
- 名誉主席:屈武
- 主席:王昆仑(1985年8月逝世)、屈武(1987年12月辞职,被推举为名誉主席)、朱学范
- 副主席:屈武(1987年2月被选为主席)、朱学范(1987年12月被选为主席)、裴昌会、钱昌照、郑洞国、吴茂荪、贾亦斌、侯镜如、孙越崎、赵祖康、徐起超、彭清源、李赣骝
- 秘书长:李赣骝(兼)
- 常务委员:马璧、王昆仑、王枫、王岳、王肇治、方少逸、宁光堃、朱学范、许宝骙、孙越崎、苏从周、李子诵、李赣骝、肖隽英、吴茂荪、吴京、吴秀峰、何柱国、沈求我、张天放、张克明、张素我、陈建晨、陈铭德、邵恒秋、罗承烈、周颖、屈武、郑洞国、赵子立、赵祖康、侯镜如、胡景通、徐国懋、徐起超、陶述曾、钱昌照、贾亦斌、黄翔、黄启汉、黄逖非、覃异之、程星龄、傅学文、焦实斋、彭清源、廖运周、裴昌会、谭惕吾
- 第七届(1988年11月-1992年12月)
- 1991年12月增选:沈求我
- 秘书长:彭清源(兼)
- 常务委员:王奇、王叔云、王锡爵、毛增滇、方少逸、甘培根、卢邦正、冯友、宁光堃、朱学范、李子诵、李沛瑶、李赣骝、杨纪琬、杨新人、吴京、何鲁丽、汪希萱、沈求我、沈克昌、张克明、张素我、张廉云、张媛贞、陈培烈、邵恒秋、林上元、郑洞国、胡敏、胡正名、胡代光、侯镜如、贾亦斌、徐起超、龚世萍、彭清源、覃异之、程誌青、蔡义江
- 第八届(1992年12月-1997年11月)
- 名誉主席:朱学范、侯镜如、孙越崎
- 主席:李沛瑶
- 名誉副主席:贾亦斌、赵祖康
- 副主席:彭清源、徐起超、李赣骝、何鲁丽、沈求我、周铁农、童傅、程誌青、胡敏
- 秘书长:朱培康
- 常务委员:马大谋、王奇、王叔云、王锡爵、毛增滇、甘培根、卢邦正、冯友、宁光堃、朱培康、孙柏秋、严庆清、李沛瑶、李蓼源、李赣骝、杨新人、何鲁丽、汪希萱、沈求我、沈克昌、张竞、张嫒贞、张廉云、陈家振、陈培烈、林上元、周铁农、胡敏、胡正名、胡代光、钱景仁、徐起超、龚世萍、彭清源、韩汝琦、程誌青、童傅、蔡义江、燕天甲
- 第九届(1997年11月-2002年12月)
- 2000年11月增选:刘民复
- 秘书长:刘民复(兼)
- 常务委员:万鄂湘、马大谋、马文骏、王良漙、王锡爵、毛增滇、方俐洛、邓成城、厉无畏、卢邦正、冯健亲、朱培康、刘民复、齐续春、孙柏秋、李赣骝、杨新人、何丕洁、何鲁丽、汪希萱、汪林林、张竞、张华康、张宏儒、张媛贞、林嘉、周铁农、周鸿兴、胡敏、胡正名、钮小明、徐志纯、龚世萍、韩汝琦、程誌青、傅惠民、童傅、谢克昌、雷世钧、鲍隆清
- 第十届(2002年12月-2007年12月)
- 2004年11月增选:齐续春
- 秘书长:刘民复(兼)
- 常务委员:万鄂湘、马文骏、马志伟、孔小均、方俐洛、毛增华、王良漙、冯健亲、卢邦正、厉无畏、刘晓、刘民复、刘新文、朱培康、许钊、齐续春、何小平、何丕洁、何鲁丽、李惠东、李赣骝、陆栋、陆锡蕾、陈清华、周天鸿、周铁农、周鸿兴、奇英成、郑建邦、俞正、修福金、战秋萍、钮小明、夏培度、徐志纯、梁、俭、符气浩、龚世萍、傅惠民、程誌青、童傅、谢克昌、韩汝琦、鲍隆清
- 2006年11月增选:庄先
- 第十一届(2007年12月-2012年12月)
- 秘书长:李惠东
- 常务委员:万鄂湘、马志伟、孔小均、王宇坤、冯巩、冯明光、厉无畏、叶莉君、田惠光、刘凡、刘晓、刘新文、庄先、汤维建、齐续春、何小平、何丕洁、吴先宁、张守志、李英杰、李晓东、李惠东、李德强、杨保建、肖黎声、陈清华、周天鸿、周铁农、郑心穗、郑建邦、修福金、夏涛、夏培度、郭层城、高小玫、曹亚、龚世萍、傅惠民、程崇庆、蒋平安、谢克昌
- 2010年12月增选:陈莉
- 第十二届(2012年12月-2017年12月)
- 主席:万鄂湘
- 副主席:齐续春、修福金、刘凡、程崇庆、傅惠民、何丕洁、田惠光、郑建邦、邓力平、刘家强
- 秘书长:李惠东
- 常务委员:万鄂湘、马志伟、马志武、户思社、王世杰、邓力平、兰云升、冯巩、卢晓光、田惠光、刘凡、刘晓、刘斌、刘家强、刘新文、孙继业、朱成钢、汤维建、齐续春、何小平、何丕洁、吴晶、吴先宁、张友君、张守志、张伯军、李崴、李英杰、李晓东、李惠东、李霭君、杨天怡、杨保建、陈莉、麦康森、周天鸿、欧阳泽华、郑心穗、郑建邦、修福金、施中岩、赵世春、夏涛、徐勇、郭层城、高小玫、傅惠民、程崇庆、蒋平安、谢德体
第十三届(2017年12月-)
- 主席:万鄂湘
- 副主席:郑建邦、邓力平、刘家强、李惠东、高小玫、何报翔、张伯军、田红旗、王红、冯巩
- 秘书长:李惠东
- 常务委员:万鄂湘、马志武、王红、王世杰、王红玲、王新强、户思社、邓力平、卢晓光、叶赞平、田红旗、冯巩、兰云升、边旭光、朱成钢、刘同德、刘家强、齐成喜、汤维建、孙继业、巫家世、李英杰、李晓东、李惠东、李霭君、杨保建、吴晶、何报翔、谷振春、张守志、张伯军、张复明、张雪樵、陈马林、陈星莺、欧阳泽华、周潮洪、郑建邦、袁小彬、夏涛、高小玫、蒋平安、程萍、温雪琼、黎军、霍卫平
注释[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 ^ 周福志; 袁沅. 民革中央举行2018年全国两会新闻宣传工作通气会.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门户网站. 北京. [2018-03-05] (中文(中国大陆)).
- ^ 民革山东省委员会-民革山东省委员会,www.sdmg.gov.cn. www.sdmg.gov.cn. [2017-10-22].
- ^ 《关于民主党派组织发展若干问题座谈会纪要》. mm.xxz.gov.cn. [2017-10-22].
外部連結[编辑]
-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会(简体中文)
-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章程(简体中文)
- 《團結報》(民革機關報)(简体中文)
参见[编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