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醫學史,可簡稱為中醫史,是指千年以來,中醫學的醫學理論和醫療技術在中國和亞洲其他國家上所變遷、發展的歷史。其內容範圍可以是中國醫學史的組成部分,亦可以是日本醫學史韓國醫學史等其他亞洲國家醫學史的組成部分。
在中國古代經典作品《詩經》、《山海經》、《尚書》、《周易》中,已記載了當時有關疾病病因藥物及其他療法的知識。《周禮·天官》中已記載有“醫師”一職,負責“掌醫之政令”。

中醫以陰陽五行作為理論基礎,通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機及人體內五臟六腑經絡關節、氣血津液的變化、判斷邪正消長,進而得出病名,歸納出證型,以“辨證論治”的原則,制定「汗、吐、下、和、溫、清、補、消」等治法,使用中藥針灸推拿按摩拔罐刮痧氣功食療音療等多種治療手段,使人體達到陰陽調和而康復。其獨特之處,在於「天人合一」的整體觀及「辨證論治」。

前經典時期[编辑]

中國傳統醫學的最早文字資料可見於甲骨文。甲骨文是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可以反映殷代武丁時期的許多醫學知識和醫學活動,巫彭巫咸的名字最早見於甲骨文記載。《山海經》中記有十巫採藥的故事,《大荒西经》云:“有灵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禮、巫抵、巫謝、巫羅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

經典時期[编辑]

一般認為《黃帝內經》成書於戰國後期,《黃帝內經》共十八卷,分《黃帝內經素問》(簡稱素問)與《黃帝內經靈樞》(簡稱靈樞)兩部作品,《靈樞》詳細記載了針灸。針灸治療行之久遠,在文字尚未發明之前,砭石被最早用於醫療,一直延續到戰國時期才逐漸被金屬針取代。《山海經》中記載了38種疾病,其中以病名來命名有23種,以症狀命名的有12種。《五十二病方》所提的病名更高達103個。這時期著名醫生有醫和、醫緩、扁鵲等人。

秦越人著《難經》,全書共有八十一難。對脈法、經絡流注、營衛三焦、气血盛衰、臟腑諸病、經穴等方面作了比較深入的解釋,丰富了《黃帝內經》的學術理論。因其闡述《黃帝內經》的有關疑難問題,故名《難經》。並對三焦、命門學說、奇經八脈理論等多有創見。

漢書·藝文志》中,將醫家分為「醫經」、「經方」、「神仙」、「房中」四大流派。張仲景著有《傷寒雜病論》,後檢整理為《傷寒論》、《金匱要略》二書,確立了“六經”分證(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厥陰、少陰)論治原則,中醫診斷病情的陰陽、表裡、虛實、寒熱“八綱”和辯證施治的原則,總結了漢以前的醫療經驗。《黃帝內經》、《難經》、《神農本草經》和《傷寒雜病論》等四部書被稱為中醫的四大經典著作,是中國秦漢以前的醫藥經驗總結。相傳華佗(145年-208年)還發明麻沸散,是最早記錄的醫用麻醉藥,可用於開刀清洗內臟,現已經失傳。

中古時期[编辑]

隋太醫博士巢元方(605-615)著《諸病源候論》,為中醫學第一部病理學專著,全書專論病源、證候、但不載方藥。對內、外、婦、兒、五官各科疾病的病源和證候、診斷,都有詳細敘述。唐·孙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以及王焘的《外臺秘要》等,集唐以前医学之大成,从理论到临床均有新的发展。

宋金元轉變[编辑]

金元四大家是指中國古代金元時期的四大醫學流派。即劉完素的火熱說、張從正的攻邪說、李東垣的脾胃說、朱震亨的養陰說。劉主寒涼,張主攻下(汗、吐、下三法),李主補土(補脾),朱主養陰,大大豐富了中醫理論。朱丹溪提出「陽常有余,陰常不足」之論點,其論點後由張介賓所發揮。

元代時西亞、中亞醫生來華方便,加上政府重視,伊斯蘭醫學在中國影響大增,被稱為「回醫」。[1]

明清時期[编辑]

李時珍(1518?—1593)發現古代醫藥典籍中多有謬誤之處,畢生之力有系統地總結了明代以前的所有藥物特性,將所收集的一八九二種藥物劃歸十六部,六十類分述。其間歷時30年,著有《本草綱目》一書,全書近二百萬字,共五十二卷。書中附方達一萬餘首,插圖一千多幅。另有《奇經八脈考》、《瀕湖脈學》行世。

張介賓(1563?—1640)著有《景岳全書》,其醫學主張“陽非有餘”、“真陰不足”以及“人體虛多實少”等論點。

王清任(1768-1831)曾親見瘟疫災區兒童屍體三十多例,又數次前往刑場,觀察死刑犯的屍體內臟位置,將其所見繪製成《親見改正臟腑圖》。著成《醫林改錯》二卷,其中「活血化瘀」的方劑有二十二例,如:血府逐瘀湯、膈下逐瘀湯(治療肝硬化)、少腹逐瘀湯、補陽還五湯,均成為調理氣血的名方,至今仍為臨床廣泛應用。儼然是化瘀派的一代宗師。

1879年,浙江人士俞樾在《俞樓雜纂》中發表《廢醫論》:「其藥之而愈者,乃其不藥而癒者也。其不藥不愈者,則藥之亦不愈。」是最早、最明確地提出了廢除中醫的主張。


近代化[编辑]

1913年,教育總長汪大燮公開提出廢除中醫中藥,所謂“余決意今後廢去中醫,不用中藥。所以立案一節,難以照準。”1929年,余雲岫提出《廢止舊醫案》,視中醫為巫祝,要求取締中醫,引起全國中醫藥界反抗。同年3月17日各省代表青年名醫陳存仁主持反對廢除中醫的大會,在陳果夫陳立夫等人的接見並轉陳蔣介石,始收回成命。1935年,余云岫發表論文“陰陽五行、三部九候之謬,足以廢中醫之(診斷)理論而有餘;治病必求本,用藥如用病二語,足以廢中醫之治療(思想)而有餘;研究國藥、試用成方,足以發揚國產藥物而有餘”(《中華醫學雜誌》1935年7月)。

1913年,毛泽东在《讲堂录》笔记中写道:“医道中西,各有所长。中言气脉,西言实验。然言气脉者,理太微妙,常人难识,故常失之虚。言实验者,求专质而气则离矣,故常失其本,则二者又各有所偏矣。”

當代中醫[编辑]

1954年,毛泽东批示:“中药应当很好地保护与发展。我国的中药有几千年历史,是祖国极宝贵的财产,如果任其衰落下去,将是我们的罪过;中医书籍应进行整理……如不整理,就会绝版。”又指示:“即时成立中医研究院。”,1955年12月成立了中国中医研究院,第一任院长鲁之俊

随着50年代海内外对针灸经络机理研究的热情拓展,气的本质,经络实质等都有新的进展,中西医结合,新药,新剂型,针灸麻醉,人机诊治系统等创造发明。赤脚医生上山下乡,中医药海内外的推广扩展,均有长足进步,学术交流,医学投资日益增多。

参考文献[编辑]

  1. ^ 宋峴。〈伊斯蘭醫學對中國醫學的影響與貢獻〉。《文史知識》1995年第10期總第172 期。轉引自《中國回教雙月刊》。325期[永久失效連結]

參見[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