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河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党河
党河 (Dang Hé)和野马河 (Yema Hé)流域圖
流域
面積16,800平方公里
流經国家 中国青海、甘肃
本貌
長度390公里

党河是蒙古语“党金果勒河”译名的简称,位于中国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属于疏勒河水系的内陆河流。

简介[编辑]

党河发源于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盐池湾自然保护区,上游汇集疏勒南山南坡与党河南山北坡的诸冰川支流,西北向流经肃北县党城湾,经党河水库,拐向东北,入敦煌绿洲,至敦煌市,原在北土窑墩注入疏勒河,并最终消耗于敦煌西湖。党河全长390公里,流域面积可达1.68万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量为2.99亿立方米,是敦煌市的水利命脉和重要的灌溉水源,是敦煌人民的母亲河。历史上党河还有余流分两支分别注入哈拉奇[1]和疏勒河。在20世纪后期,由于大量引灌和入渗等原因,一般很难到达交汇处,两支流均断流,从此成为一条独立河流。

名称由来[编辑]

党河的历史非常悠久,汉称氐置水,唐叫甘泉水,宋为都乡河,元、明两代叫西拉噶金河,到了清代改为现在的名字。“党金果勒”的意思是肥沃的草原。

地理[编辑]

干流[编辑]

党河发源于疏勒南山南坡和党河南山北坡的冰川群。作为党河水源的冰川有338条(疏勒南山南坡67条,党河南山北坡271条),储水量1.11亿立方米。其源头有二:南部源头为大水河,北部源头为开腾河(奎腾河)。分别源出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巴音泽尔肯乌拉和崩坤达坂冰川群,源头主要支流8条,大水河由巴音泽日肯、野牛沟、水梁沟、艾力森昆德四股水汇成;开腾河由哈拉昆德、夏拉昆德、巴杂开腾、乌兰艾热格四股水汇成。各各支流在两河峡口汇合,向西北流入漫土滩后全部渗入地下形成潜流,至乌兰窑洞、扣肯沿一带溢出地表形成径流拾阶而下,汇众泉而成巨流,沿党河谷地向西北流,依次接纳左右两岸之泉水,汇集大支流扎子沟、柳树沟、清水沟之水奔腾急下,经大别盖,绕桥头子,出党河水峡口,经党城湾镇、芦草湾、浪湾,再西北流,切穿鸣沙山,出境。

上游开腾河(奎腾河)在青海省海西县称伊克奎屯郭勒,蒙古语,意为大寒流河,分两支:北支称巴嘠奎屯郭勒,蒙古语,意为小寒流河;南支称奎屯郭勒。两支汇合后始称伊克奎屯郭勒;两河向北流出州境,汇聚于甘肃省肃北县境内,始称夏日嘠勒金河(党河)。肃北境内长280千米(一说276千米,流域面积21410平方千米),平均坡降0.94%。全流域面积21410平方千米,肃北境内流域面积6460平方千米。党城湾水文站以上集水面积14325平方千米,年径流量3.16108立方米,年平均流量为10.4立方米/秒。

出肃北县后,穿过鸣沙山,在沙枣园(也称党河峡口)进入党河水库,原河道折向东北流,灌区建成后,河水全部进入党河总干渠,在西千佛洞附近折向东北流,入敦煌绿洲,经七里镇、敦煌市沙州镇、分散进入敦煌市三个灌渠。经莫高镇、转渠口镇、肃州镇。原向东北,至敦煌市北注入疏勒河。自1975年党河水库建成蓄水后,党河断流,灌区干、支、斗渠相继层衬砌,地下水渗补量剧减。很少与疏勒河汇流。全长390千米,流域面积1.7万平方千米。

党河以乌兰窑洞以上为上游,沙枣园(党河水库)以下为下游。上游坡降1/70-1/150;中游坡降自 1/10-1/300;下游坡降1/500左右。中游坡降大,水流最急,有的地方落差达几十米,潜藏着巨大的发电能力。作为党河和疏勒河尾端的敦煌西湖,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径流是疏勒河、党河,因多种原因基本断流。保护区内的湿地,主要水源由地下潜流提供,西祁连山和东阿尔金山的雪山融水渗入地下,经过地下潜流,在低海拔的地区以泉涌的形式流出地面,形成大面积的季节性沼泽型湿地。

支流[编辑]

党河主要依靠冰川冰雪融水、泉水和大气降水补给,冰川融水补给量约占党河全年径流的39.8%。支流很少,最大支流是右岸的野馬河。党河水系包括党河干流(一般称党河)、敦煌南湖泉水和一些小沟小河等。

河沟[编辑]

属于党河水系的河沟,有位于野马山前山边缘的西水沟、康沟、石墙子、北沟、小草湖、黑沟、掉石沟、红柳峡等,流域面积2067平方千米,年总径流量0.3433亿立方米。由泉水补给的红柳峡河,流域面积460平方千米,正常流量0.238立方米/秒,年径流量0.0693亿立方米。

泉水[编辑]

肃北盐池湾奎腾郭勒温泉,位于党河源头夏尔拉排,地理坐标在北纬38°41′,东经96°51′37″处。温泉位于独山子山腰阴坡,海拔3890米,此处三眼温泉一字排开,出露地表,长约150米,每泉高程只相差3米,泉水从陡坡上留下,注入奎腾郭勒。奎腾温泉水温介于34到35.4°C之间,涌水高程2-6厘米,出水量较大。水源为硫磺矿层的承压水,泉水析出物呈土黄色,形成松散的泉华,堆积成泉华扇和泉华丘。[2] 哈鲁乌苏温泉,位于盐池湾乡境内之疏勒河流域的硫磺山崩坤水沟中间,距开腾温泉30公里,处于一条水线上,也有三眼泉水从海拔4192米处泄下。 南湖泉水,属于党河分出水流,党河水从府北流出山后经沙枣园一带渗漏,在崔木土山东北山麓附近大沟、山水沟、西头沟等处出露形成泉水,径流吐9902.3万立方米。分别汇集到阳关镇的黄水坝、新工坝、西头向坝和山水沟坝,以敦煌市引水灌溉农田后,余水重新渗入地下流向西湖。 敦煌月牙泉也属于党河水系。由沙子堆积而成鸣沙山与月牙泉共处一地,月牙泉含水量并不多,因为形似月牙而得名,四周被流沙环抱。位于月牙泉风景区,古称沙井,俗名药泉,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5千米鸣沙山北麓。月牙泉南北长近100米,东西宽约25米,泉水东深西浅,最深处约5米,弯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称,自汉朝起即为“敦煌八景”之一。[3]

湖泊[编辑]

党河沿岸出水量大的个别泉水,由于地势比较平坦,水流不畅,泉水出露后汇成面积不等的小湖泊,有十数处。比较大的湖泊为野马峰天池,位于野马山海拔3960米处群峰之间,湖呈马蹄形,又名马蹄海(蒙语称德诺津尔)。周长6000米,面积约1.9平方千米,水源、由积雪融水和降水补给,池水面积约1800亩,水最深处5米。长期蒸腾浓缩,水中含盐量增高,形成微碱水湖,水中多生水草,池面常有鸭类、鹤类等水鸟浮游。[4]

水系变迁[编辑]

党河是疏勒河最大的支流,党河、疏勒河在哈拉湖(后称青盐池)一带合流后仍称疏勒河继续西流。地质年代,疏勒河曾流入新疆境内的罗布泊,后因西部地形隆起,终止于敦煌境内最西端的西湖。清雍正年间(公元1723-1736年),当局为运输军粮,曾开凿“皇渠”等数条河道,引布鲁湖之水西入党河,终至哈拉奇。由于水少沙多,水运计划搁浅。但所开凿之渠道并未罢废,遂形成日瓜州县城附近河渠的基本规模,并导致其上游之布鲁湖于19世纪中叶彻底干涸。党河下游在汉唐时期曾遍布湖沼,至清代中期由于灌溉用水的增加,大部皆缩减或干涸。‘哈拉奇’在清代的时候也干涸了,渐渐被东进的库姆塔格沙漠包围,附近的人都叫这里‘北枯沟’。[5]

1975年以前党河水库未建成,党河可向疏勒河下游泄水,疏勒河河道尚有流水,西湖湿地水域面积还较大。1975年党河水库修建后,随着敦煌党河灌区灌溉面积的扩大,党河下泄水量日益减少。20世纪后期起,多数情况下党河与疏勒河已无明显水力联系,仅在大洪水时有少量洪水汇入疏勒河下游河道。

2011年6月,《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综合规划》获批复。国家下达21专项资金用于治理敦煌生态。在该规划支持下,酒泉及敦煌地区相继实施灌区节水改造、河道恢复与归束、党河流域水资源监测调度、月牙泉恢复补水、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等工程。目前党河、疏勒河河道已全线疏通。从2017年开始“哈拉奇”就开始逐渐恢复,党河、疏勒河下泄的生态水量合流到达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腹地。2019年的降水比较多,所以“哈拉奇”湖面也比较大,从北到南有8公里长,面积有5平方公里。据史料记载“哈拉奇”之前一直都是野骆驼的栖息地,但是由于水源的枯竭,野骆驼几近绝迹。而当“哈拉奇”重新泛起碧波后,野骆驼们再次出现在“哈拉奇”。如今的“哈拉奇”水域,生长着茂盛的芦苇,研究人员不完全统计到的鸟类就有20种左右。[6][5]

参考资料[编辑]

  1. ^ 敦煌沙漠现5平方公里湖泊,干涸近300年的哈拉奇又回来了![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新浪微博
  2. ^ 肃北盐池湾奎腾郭勒温泉[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肃北旅游网 2015-11-20
  3. ^ 亘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3]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肃北旅游网 2015-11-20
  4. ^ 酒泉市肃北县盐池湾党河湿地获批“国际重要湿地”[4]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新网甘肃 2018-11-05
  5. ^ 5.0 5.1 干涸近300年 “哈拉奇”水域重现[5]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新网 2019-10-29
  6. ^ “分别”40余年后,党河疏勒河“再相逢”[6]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新网 2017-11-18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