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思欄花園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加思欄花園/南灣花園
Jardim de S. Francisco
基本資料
類型公園
位置 澳門南灣大馬路東望洋新街
面積約6,293平方米
管理者市政署
开放时间全日開放
網站官方網站
地圖
地圖
加思欄花園之圓柱形建築物
加思欄花園一角

加思欄花園(又名南灣花園)(葡萄牙語:Jardim de S. Francisco),位於澳門東望洋新街以及兵營斜巷交界,是澳門第一座公園[註 1],其歷史價值已為澳門政府所評定。因毗鄰昔日加思欄兵營,故通常被稱為加思欄花園。

名字的翻譯[编辑]

以現代的翻譯準則來說,“S. Francisco”幾乎不可能譯為“加思欄”。據史料記載,於初時期左右,有一名中國官員到澳門作視察,並由一名懂中文的葡萄牙神父作翻譯。當巡至聖方濟各修道院時,中國官員詢問該地名,該神父則以音譯讀出“法欄思加”四字,及後寫出來時又將“法”字略去,成了“欄思加”。但西方書寫習慣(左至右)與當時中國漢字(右至左)的排序不同,故中國官員就誤認為是“加思欄”了。

歷史典故[编辑]

加思欄花園中的加思欄一詞來源自葡文S.Francisco(亦可譯作聖方濟各)。1580年,西班牙方濟各會在此地設立修道院,其名正是聖方濟各。1861年修道院被拆卸,並興建了加思欄兵營,毗連則改建成對外開放的花園。建於1860年代,佔地6100平方米,昔日呈長方形,可被視為澳門首座花園。花園設計呈歐陸風格,從前這裡可眺望南灣景色,故被稱為南灣花園,又因鄰近加思欄兵營而被稱為加思欄花園。1920年,花園前方一帶開始進行大型填海工程,現己被高樓及新葡京酒店所阻隔。花園設計者由蘇雅士 (DR. Mario Soares)(Matias Soares)設計及監工,花園分為高低部分,高部再分兩層,由現今的南灣大馬路向上至東望洋新街,共分三層。花園以前四周築有圍牆和欄杆,晚上關閉。昔日的加思欄花園是上流社會人士聚首之地,漫步、閒談、眺望海景。黃昏時份,欣賞園內音樂台的悠揚樂聲。1935年,政府開闢加辣堂街,花園面積縮少,園內的音樂台亦在1940年因音樂演奏取消,自此便荒廢而被拆卸,只保留綠化園地。花園末端的為八角亭圖書館

園中最高處建有一座淡桃紅色圓柱形建築物前身為歐戰紀念館,樓高兩層,四周有圓拱形的門窗,牆壁刻有圖案花紋,頂端築有皇冠形狀的裝飾,以紀念葡萄牙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陣亡的葡軍士兵[註 2],現已成為澳門傷殘人士協會的會址。

2004年澳門自來水有限公司在這裡設置了一座來自法國和麗女神噴泉,成為澳門地區第一座飲用水噴泉。

交通[编辑]

巴士[编辑]

M165 加思欄花園(Jardim S. Francisco)
路線:6A6B1728CH1
M168 八角亭(Praia Grande/Jardim S. Francisco)
路線:2A6A88A99A1228BH1H2

詮釋[编辑]

  1. ^ 學者埃斯塔希真認為這裡甚至是東方的第一個公園
  2. ^ 特別是來自澳門的

參考來源[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