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纺纱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奉天纺纱厂,其旧址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抚顺路6号,中国东北地区在近代最早,规模最大的近代民族纺织工业的代表[1]

历史沿革[编辑]

清末,东北地区居民生活所用布匹,全是农民手工织就的粗布,工艺落后,质量产量均低于山东、河北、江浙一带[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现代纺织业生产的“洋布”通过通商口岸进入东北,并于20世纪初已深入民间[1]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东北地区实业萧条,物价日贵,物品奇缺,棉布成为最奇缺的物品之一。由于近代东北缺乏现代棉纺企业,百姓衣着多系外货,百姓衣着断源[1]。1919年,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听从奉天省代省长王永江的建议,决定在奉天省城筹设官商合办的纺纱厂生产“洋布”,是为奉天纺纱厂。1923年7月,奉天纺纱厂购置美国机器设备并正式投产[2]。1929年,奉天纺纱厂改名为辽宁纺纱厂[2]同年,时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刘少奇在奉天纺纱厂领导工人运动。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工厂又更名为日本纺纱托拉斯钟渊纺纱株式会社奉天纺纱厂。1948年,工厂由中共中央东北局接管后几经更名并于1955年最终定名为沈阳纺纱厂[2]

建筑[编辑]

奉天纺纱厂办公大楼为青砖起脊瓦顶砖木结构二层建筑。大楼整体为欧式风格。一层南侧为走廊,并与弧形套窗相连。二层南侧为宝瓶式护栏阳台,并于门楣处雕刻有“奉天纺纱厂”厂名。原办公大楼已经拆除,现存建筑为原貌复建[2]

参考文献[编辑]

  1. ^ 1.0 1.1 1.2 1.3 马晓芳. 东北棉纺业先驱—奉天纺纱厂. 《辽沈晚报》. 2008-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13). 
  2. ^ 2.0 2.1 2.2 2.3 王洁纯. 《历史文化名城沈阳》. 沈阳出版社.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