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陵郡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巴陵郡南朝宋唐朝時設置的一個郡。

建置沿革[编辑]

南朝[编辑]

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年),分長沙郡巴陵蒲圻下雋江夏郡沙陽四縣立巴陵郡,治所為巴陵縣(今湖南省岳阳市),屬湘州。辖境相当今湖南省岳阳市及湖北省监利通城崇阳等县地。宋孝武帝孝建元年(454年),蒲圻、沙陽二縣改屬江夏郡,南郡之州陵、監利二縣改屬巴陵郡,巴陵郡改屬郢州。孝建二年(455年),長寧郡之綏安縣改屬巴陵郡。宋明帝泰始四年(468年),綏安縣併入州陵縣[1]

南朝梁時,分郢州立巴州,巴陵郡改屬巴州。

隋唐[编辑]

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隋滅陳,廢巴陵郡,其地屬岳州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改岳州為巴陵郡。巴陵郡領五縣:巴陵、華容、沅江、湘陰、羅[2]。隋末,後梁蕭銑起兵,佔據巴陵郡。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平蕭銑,改巴陵郡為巴州。武德六年(623年),改巴州為岳州。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改岳州為巴陵郡。巴陵郡領五縣:巴陵、華容、沅江、湘陰、昌江。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年),復改巴陵郡為岳州[3]

人口[编辑]

  • 宋孝武帝大明八年(464年),巴陵郡有5187戶,25316口。[1]
  • 隋煬帝大業五年(609年),巴陵郡有6934戶。[2]
  • 唐玄宗天寶十三載(754年),巴陵郡有11740戶,50298口。[3]

行政長官[编辑]

巴陵太守(439年—456年)[编辑]

巴陵內史(456年—479年)[编辑]

巴陵太守(479年—484年)[编辑]

巴陵內史(484年—494年)[编辑]

巴陵太守(494年—495年)[编辑]

巴陵內史(495年—498年)[编辑]

巴陵太守(498年—499年)[编辑]

巴陵內史(499年—589年)[编辑]

  • 庾子輿,新野人,梁武帝大通二年(528年)除,赴任途中病逝。
  • 潘智虔,陳廢帝時在任。[5]
  • 雷道勤,陳宣帝太建二年(570年)在任,與北周作戰時戰死。[6]
  • 陳智深,陳後主時在任。[7]

巴陵郡太守(607年—621年)[编辑]

巴陵郡太守(742年—758年)[编辑]

國主[编辑]

南朝宋巴陵國(456年—479年)[编辑]

巴陵國(456年—479年)丨食邑2000戶→3000戶→3300戶→28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巴陵郡王 哀王 劉休若 456年—471年 宋文帝第十九子
2 巴陵郡王 劉沖始 ?—479年 劉休若子
齊受禪,國除

南朝齊巴陵國(484年—494年)[编辑]

巴陵國(484年—494年)丨食邑20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巴陵郡王 蕭子倫 484年—494年 齊武帝第十三子
伏誅,國除

南朝齊巴陵國(495年—498年)[编辑]

臨海國(493年—495年)/巴陵國(495年—498年)丨食邑20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臨海郡王→巴陵郡王 蕭昭秀 493年—498年 齊文帝第三子
伏誅,國除

南朝齊巴陵國(499年—502年)[编辑]

竟陵國(482年—499年)/巴陵國(499年—502年)丨食邑20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竟陵郡王 文宣王 蕭子良 482年—494年 齊武帝第二子
2 竟陵郡王→巴陵郡王 蕭昭冑 ?—501年 蕭子良子
梁受禪,降封監利縣開國侯

南朝梁陳巴陵國(502年—589年)[编辑]

巴陵國(502年—589年)丨全食一郡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巴陵郡王 蕭寶融 502年 齊和皇帝
2 巴陵郡王 隱王 蕭寶義 502年—509年 蕭寶融長兄
3 巴陵郡王 蕭屏 ?—522年
4 巴陵郡王
5 巴陵郡王 蕭沇 556年—?
陳亡,國除

参見[编辑]

參考文獻[编辑]

  • 乾隆岳州府志
  • 光緒巴陵縣志

徵引文獻及註釋[编辑]

  1. ^ 1.0 1.1 《宋書 卷三十七 志第二十七 州郡三》
  2. ^ 2.0 2.1 《隋書 卷三十一 志第二十六》
  3. ^ 3.0 3.1 《舊唐書 卷四十 志第二十》
  4. ^ 4.0 4.1 《宋書 卷七十四 列傳第三十四》
  5. ^ 《陳書 卷二十 列傳第十四》
  6. ^ 《陳書 卷十 列傳第四》
  7. ^ 《陳書 卷三十一 列傳第二十五》
  8. ^ 《舊唐書 卷一百零五 列傳第五十五》
  9. ^ 《新唐書 卷七十一 表第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