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土作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石灰石开始形成土壤。

成土作用pedogenesis)又称土壤发生[1]土壤化育[2],是土壤形成的过程,也稱為成土过程,這也是母質產生肥力而轉變成土壤的過程。母質又是岩石風化產物。因此從母岩變成土壤,實際上包括兩個相互關聯的不同過程,即從母岩形成母質的風化過程和由母質形成土壤的成土過程。成土過程是在生物因素參與下發生的,它只能發生在地球上出現生命(特別是綠色植物)之後,成土過程一經發生,便不可能再孤立,它一定與風化過程同時進行,因為岩石開始風化也就開始了成土過程,因此兩個過程是無法分離的。所以土壤的形成和發育過程,可以看作是以母質為基礎,與各個自然的要素不斷進行物質能量交換的過程。

成土作用是作为土壤学的一个分支被研究,是研究土壤在它的自然环境中的研究。其他分支的研究是土壤形态学英语Soil morphology土壤分类英语Soil classification的研究。对成土作用的研究对于了解当前(土壤地理學)和过去(古土壤学英语Paleopedology)地质时期的土壤分布模式很重要。

基本作用[编辑]

  • 添增作用:將有機物質(如腐植質等)或無機物質(如黃土等),覆蓋在土壤的表層上。
  • 淋溶作用:土壤內的水,將土壤的可溶性物質(礦物質有機物)溶解並且向下搬移的作用。
  • 澱積作用:在淋溶作用下,被向下搬移的可溶性物質在土壤深層累積的作用。
  • 洗出作用:在土壤剖面中,將土壤的不可溶性物質,自上層土壤向下搬運移動。
  • 洗入作用:在土壤剖面中,將土壤的不可溶性物質,由上層搬運至下層土壤堆積(洗出作用下移之物質堆積)。


鈣化作用[编辑]

鈣化作用(calcification)與上述脫鈣作用相反。在乾燥地區,因雨水不足以淋溶可溶性礦物,如碳酸鈣等,故會在土壤中產生鈣質的積聚作用,形成鈣積層。

分層作用[编辑]

分層作用(horizonation)為經由各種成土作用,漸漸形成幾個與地面平行的土壤分層的作用。

灰化作用[编辑]

在冷濕地區,低溫導致落葉分解緩慢,形成極酸腐植質層,酸性溶液透過旺盛的淋溶作用進入土壤中,造成表層土壤的可溶性鹽類、鐵、鋁等流失,只剩下矽酸鹽類聚集在腐質層下方,而成灰白色的漂白層。

聚鐵鋁化作用[编辑]

高溫淋溶旺盛地帶,因為鐵、鋁無法溶解而殘留在土層中,使土壤呈現紅、黃色,並成酸性。

参阅[编辑]

参考资料[编辑]

  1. ^ 存档副本. [2023-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07). 
  2. ^ 存档副本. [2023-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