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第7师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新四军第7师
新四军臂章

存在時期1941年-1945年9月
種類游擊隊
功能正式武裝團體
駐軍/總部蘇北、皖南
參與戰役國共內戰
對日抗戰
指挥官
著名指揮官曾希圣傅秋涛
標識
臂章新四军標章

新四军第7师,全称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第七师皖南事变后,1941年5月1日,由无为游击纵队、新四军第3支队挺进团、皖南突围部队和部分地方武装编成,师长张鼎丞(未到职),政治委员曾希圣,参谋长李志高,政治部主任何伟。辖第19旅和挺进团,共3000余人[1]

概述[编辑]

1945年秋,新四军第七师部队向安徽省无为县襄安镇的拒降日军发起攻击。

皖南事变后,1941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委任新四军七个师的军政负责人,任命张鼎丞为新四军第七师师长,曾希圣为政委。1941年3月17日,新四军军部致电曾希圣,就成立七师及其编组问题做出指示:“决定孙仲德无为纵队,林维先挺进团及现有散布在皖南的部队,及已突围过江之皖南部队,均归七师编制:即由张(云逸)、邓(子恢)协同曾希圣商定编制办法,并开始工作。”指定“七师活动地区,暂时以孙、林部驻地为中心,积极整训编制”。1941年5月1日,新四军第七师和无为县抗日民主政府同时在无为县白茆洲正式成立。第七师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皖南突围部队700人,二是林维先挺进团500人,三是孙仲德无为游击纵队800人。师长张鼎丞(在延安,未到职),政治委员曾希圣,副政委李步新,参谋长李志高,政治部主任何伟。1941年11月,在皖南事变突围的傅秋涛任副师长、代理师长。突围部队与游击纵队两个团合编为十九旅,旅长孙仲德,政治委员曾希圣,参谋长林维先,政治部主任何伟,师部和旅部合署办公,辖五十五、五十六团,每团辖三个营,每营辖三个连,每连七八十人不等。挺进团与张体学团编为鄂皖挺进支队,地方部队除编入五十六团外,编三个地方独立大队(独立一营、独立三营、特务营),在十九旅司令部设一个教导大队。

  • 五十五团:皖南事变突围的指战员与江北游击纵队独立营(前身是桐城第二游击大队)合编。团长谢忠良是新四军二支队侦察科长,政委黄火星/肖锡辉(1942年3月无为县土桥战斗牺牲),副团长兼政治部主任黄彬(江北游击纵队独立营教导员),参谋长王明星(1941年7月23日反清乡突围牺牲)/刘世湘,政治处副主任刘全。何志远后任团政治处主任。
  • 五十六团:无为游击纵队编成十九旅五十六团。前身是1940年6月新七团改为江北游击纵队第二团。后二团团部及第二营(含三营八连)开赴巢无地区,与地方游击队组成无为游击纵队。1943年2月,十九旅撤消,五十六团改为第七师独立团。
  • 五十七团:1941年8月23日,以五十六团一营为基础成立,负责恢复皖南敌后工作。全团共5个连兵力。梁金华任团长,陈仁洪任副团长,马长炎任政治委员,徐绍荣任参谋长,刘全任政治部主任(1941年9月14日渡江牺牲)。团部驻无为县白茆洲。
  • 五十八团:1941年1月成立桐西独立大队。8月改名为桐怀潜独立团。12月编为十九旅五十八团。1942年春,林维先的挺进团与桐怀潜独立团合编为第七师五十八团。团长傅绍甫,政委彭胜标,副团长叶树槐,参谋长李德安,主任曾宪忠。
  • 挺进团:1940年7月下旬,三支队挺进团在桐(城)东水圩的谢氏宗祠召开成立大会,三支队参谋长兼挺进团团长林维先,政委张友来(1941年皖南作战失踪)/彭胜标,参谋长何绍甫,政治处主任彭胜标/何志远,后勤处主任廖乾祥。下编三个大队,全团共约700余人。1941年5月挺进团各大队改为营的番号:三大队改为一营,营长傅绍甫,政委赖振刚;二大队改为三营,营长李德安,教导员李盛才/江厥成。全团共辖一、三两个营。
    • 章啸衡在铜陵地区的收编的原国民党川军改编为三支队特务营,编为第一大队,大队长蒋希伯。1939年9月蒋希伯带一大队的一、二中队逃往庐江并入桂系一七六师周雄团(即五二八团)
    • 桐庐游击大队编为第二大队,大队长方英,教导员鲁生兼桐庐县委书记;
    • 三支队五团三营为第三大队,大队长傅绍甫,教导员赖振刚。
    • 团直属队编有一个特务连。
  • 独立团:1941年8月中旬根据七师师部的决定,将桐、怀、潜地区的游击队(1941年3月成立桐庐县独立总队)合编为独立团。挺进团一营营长傅绍甫任团长,桐怀潜中心县委书记林立兼政委,叶树槐为副团长兼参谋长,马守一任政治处主任。下辖2个营,一营营长叶树槐,教导员马守一;二营营长张振中,教导员宋海珊。继续坚持桐、怀、潜、舒地区斗争,并保持与西侧的挺进团和桐东地区五十五团的联系。1941年8月底,独立团进入桐东地区,同驻守三公山地区的五十五团呼应。11月,桂系一七六师3个团和桐、庐、无3县自卫团“围剿”三公山。桐南独立团配合五十五团反“围剿”,经7昼夜激战,五十五团退守无为。桐南独立团留下50人由林立和张振中带领在桐南一带继续坚持游击活动,其余部队撤到无为抗日根据地。12月,桐南独立团编入新四军正规部队。

七师为了牵制驻大别山区的桂系李品仙部向皖中、皖东抗日根据地发起进攻,1941年3月命令七师挺进团挺进大别山区,深入到桐城、潜山、怀宁、舒城、霍山、岳西等地开展活动,打通与新四军五师的联系;令五十五团进入桐东、庐南地区,接替挺进团活动区。1941年4月22日七师挺进团在宿松县西北陈汉沟新四军第5师第14旅第42团政委张体学会师,打通了与第5师的联系。5月,挺进团与中共赣东北特委领导的武装会合,成立了鄂皖挺进支队。7月至9月,七师挺进团2个营、约800余人,在团长林维先、政委李丰平(鄂皖边区特委书记)、副政委黄先(赣东北特委书记)、政治处主任彭胜标、参谋长袁大鹏率领下,从桐东和桐潜边区出发,分4批陆续西进太宿望的泊湖湖区,并同先期抵达这里的赣东北特委书记黄先及其领导的100余人宿望湖区独立大队(大队长商群,副大队长刘宗超)、新四军五师独立第五营、当地游击会合。宿望湖区独立游击大队改编为独立团,团长刘宗超。1942年1月初,宿望湖区被桂系攻陷,挺进团已与桐怀潜独立团退入无为,合编为七师五十八团。

1941年11月,傅秋涛任副师长。到1942年春,第7师相继发展了铜陵、繁昌地区,含山、和县地区,桐城、怀宁、潜山地区,望江、太湖、宿松地区,创建了皖中、皖南抗日游击根据地,打通了与新四军第6师新四军第2师的联系。4月,孙仲德任参谋长,撤销第19旅旅部,由师直辖第55、第56、第57、第58团和1个特务营、3个游击大队及教导大队[2]

1943年3月,师部兼皖中军区领导机关,辖含和、沿江、皖南、巢湖4个支队和1个独立团,各支队并兼军分区。3、4月间,第7师先后两次粉碎日伪军万人的扫荡 ,歼日伪军300余人。同年9月15日,谭希林任代师长,第2师第6旅第16团划归新四军第7师建制。11月,第7师主力一部歼顽军900余人,再次粉碎了国军进攻。1945年3月,皖中军区改称皖江军区,领导机关仍由第7师兼。4月,新四军第3师独立旅划归第7师指挥。6月16目,以沿江支队主力与第16团合编,重建第19旅,另以沿江支队独立团和部分地方武装重建沿江支队。8月,第7师开展大反攻,先后攻克无为县城和望城岗等日伪军据点40余处,歼敌近万人。9月,第3师独立旅归建,第7师免兼皖江军区领导机关。10月,第7师编入津浦前线野战军,仍称第7师,所属部队编为第19、第20、第21旅,撤离皖江地区。第7师在抗日战争中,共歼日伪军2万余人,部队发展2万余人,组建地方武装7000余人[3]

军政委员会[编辑]

新四军第7师军政委员会,是中国共产党在新四军第7师的集体领导机构。1941年4月30日,经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批准,在新四军第7师设立军政委员会,由曾希圣张鼎丞孙仲德何伟4人组成,曾希圣任书记。1942年3月28日,中共中央华中局以曾希圣、傅秋涛、孙仲德、何伟组成第7师军政委员会,仍由曾希圣任书记,在曾希圣离部时由傅秋涛代理书记。抗日战争胜利后撤销[4]

参考文献[编辑]

  1. ^ 郑建英,陈文柱主编. 新编中共党史简明辞典. 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 1991.06: 128. ISBN 7-80557-384-0. 
  2. ^ 黄玉章等主编. 军队建设大辞典. 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4.01: 755. ISBN 7-5080-0236-9. 
  3. ^ 杨长林主编. 当代军官百科辞典.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1997.07: 412. ISBN 7-5065-3161-5. 
  4. ^ 丁星,郭加复主编. 新四军辞典.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7.06: 35. ISBN 7-5326-0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