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田文藏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早田 文藏
早田文藏
出生1874年12月2日
 大日本帝国新潟縣南蒲原郡加茂町
(現 加茂市
逝世1934年1月13日(1934歲—01—13)(62歲)
 大日本帝国東京府東京市
国籍 日本
母校東京帝国大学
科学生涯
研究领域植物学
机构東京帝国大学
植物命名人缩写Hayata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早田 文藏
假名はやた ぶんぞう
平文式罗马字Hayata Bunzō

早田文藏(日语:早田 文藏はやた ぶんぞう Hayata Bunzō,1874年12月2日—1934年1月13日),出生於新潟縣加茂市日本植物學家,為「台灣植物界的奠基之父」[1]

早田文藏1903年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後任職於台灣總督府,負責台灣植物研究工作,「從1900至1921年,台灣植物相是他的研究焦點[2]」,其間曾赴中南半島從事調查。1911年出版《臺灣植物圖譜》第1卷,其後陸續出版至第10卷,此間,「他為大約1600種的台灣新發現的植物(分類群)命名[2]」。

早田文藏因研究臺灣植物成果卓著,獲選為帝國學士院會員。1922年擔任東京帝國大學理學部教授,並兼任東大附屬植物園園長。他提倡植物的「動的分類系」說,注重以植物內部形態和構造之不同,尤其是以莖的中心柱構造作為分類的基準[3]

生平[编辑]

1874年-1895年[编辑]

1874年12月2日,早田文藏出生於新潟縣加茂町(現加茂市),為早田新吉(父)與早田ハツ(母)之次子。在他六歲時,父親便過世,由其母親及祖父母扶養。1887年,由加茂小學畢業後,進入私立長岡中學[2]。後來因故輟學,被迫進入長岡市的立見吳服店當學徒,此時(1889年-1890年)他仍自行研習植物學(平凡社, 1979)[2][4]

1892年,早田加入了東京的植物學會。經常向學會提出植物學上的問題(山田, 1934)[2]。他不僅對維管束植物有興趣,也展現了對苔蘚植物的興趣,於1928年-1929年自己撰文發表其於1893年-1894年間他所採集的苔蘚標本[2]

1895年,早田離開加茂町,並且進入郁文館中學[2]。隔年其母親過世[2]

1895年-1907年[编辑]

1897年3月(23歲),早田自中學畢業,並於7月進入第一高等學校。在開學前,受到同鄉川上浩二郎(在台灣基隆建設港口的工程師)的邀請,首度到台灣,但未留下任何採集記錄[2]。進入高中後,他極力利用假日及假期從事植物的採集(八田, 1960),1898年在福島縣會津地區(尾瀨沼及尾瀨原沼澤區)的採集成果,成為他1903年發表的第一篇及第二篇科學文獻[2]

1900年,早田進入東京帝國大學理學部。同年的七至九月,他進行了他第一次的臺灣植物採集行程。1903年7月(29歲),早田自東京帝國大學畢業,他寫的畢業論文是日本大戟科植物(山田, 1934)。[2]

1903年9月,早田進入東京帝國大學植物系研究所,跟隨松村任三(1856年-1928年)研究,並被指定其研究題目為台灣植物相(早田, 1931a)。1904年9月17日,他被指定為東京帝國大學理學院植物園的助理。[2]

1905年5月(31歲),被台灣總督府短期聘任,鑑定總督府植物學者所採的標本。這個工作成為其日後對台灣植物相的研究的動力。[2]

1907年9月,早田提出了四篇文章,獲得了理學博士的學位(山田, 1934),這四篇文章是:《台灣菊科植物》(早田, 1904a)、 《日本的大戟科黃楊科植物》(早田, 1904b)、《台灣的植物名錄》(松村、早田, 1906)、《台灣杉,分布於台灣的松柏類新屬植物》(早田, 1906)(山田, 1934)。[2] 11月6日,他拿到了東京帝國大學的學位(Ogura, 1940)。

1907年12月(33歲),剛獲得東京帝國大學博士的早田與神奈川縣藤澤市的Yozaemon Amaya(天谷與左衛門(此漢字日名需要確認)) 的次女,天谷クニ(Kuni Amaya)結婚。(八田, 1960)[2]

1907年以後[编辑]

1908年8月13日,34歲從植物園的助理升為植物系講師(Ogura, 1940)[2]

1910年,前往英國倫敦植物園邱園及其他數個標本館,研究台灣植物[2]

1911年,出版《臺灣植物材料》(Materials for a Flora of Formosa),亦出版了《臺灣植物圖譜》第一卷。

1917年,五月-八月,在台灣總督府的資助下,前往越南北部(北圻地區)採集,可能是與解決台灣植物的分類問題有關[2]

1919年,45歲升任東京大學副教授

1920年,獲日本學士院頒授桂公爵記念賞,表彰其對台灣植物的貢獻。在《台灣植物圖譜》第十卷裡,他提到此次獲奬分別捐給東京植物學會(現為日本植物學會)及台灣博物學會[2]

1921年5月至1922年3月,第二次前往越南(早田, 1923)[2]

1922年,5月17日,升任東京大學植物分類學教授,繼其指導教授,松村任三,成為大學的第三位分類學教授(Ogura, 1940),不幸的,早田大約從1922年開始生病(早田, 1923)[2]

1924年,4月26日,繼三好學教授([1861-1939]1924年4月2日退休)之後,被指定為小石川植物園園長(50歲)[2]

1923年(大正12年) ,9月1日,關東地震,植物系及植物園受到地震損害,但未發生火災。根據Ogura, 1940(《帝大植物系的歷史》):至1925年1月12日所有難民離開,5月15日清理完畢為止,植物園裡收容了地震難民最多達2438人。這個時期的小石川植物園園長為三好學及早田。早田任此職位一直到1930年(56歲)[2]

1929年,9月,早田由於心臟病發,一度病危(山田, 1934)。半年後,他漸有起色。他開始以其在大學植物系植物學的課堂裡所講述的「中柱系統」與「動力系統」的著作、以及早田對生命的想法的文章、分類學的原理等等相關著作為底稿,著手編輯植物分類學教科書。1933年,幾乎是奉獻了他僅存的精力,早田以日文發行了他《植物分類學》第一卷《裸子植物》[2]

1934年,1月13日(59歲)因慢性心臟病,逝於東京小石川區白山御殿町府邸[4]。喪禮於1月16日在Shinjuku的本妙寺舉行,並厝骨於青山墓園(山田, 1979)[2]

年表[编辑]

  • 1874年,12月2日出生於新潟縣加茂町。
  • 1887年,小學畢業進入私立中學。
  • 1892年,加入東京的植物學會。
  • 1895年,進入郁文館中學。
  • 1897年,中學畢業,首度造訪台灣。
  • 1900年,進入東京帝國大學理學部。同年的七至九月,第一次的臺灣植物採集行程。
  • 1903年,七月大學畢業,並於九月繼續攻讀研究所,師從松村任三,研究台灣植物相。
  • 1904年,擔任植物園助理。
  • 1907年,獲得了理學博士的學位。同年12月與天谷クニ結婚。
  • 1908年,升任講師。
  • 1910年,前往世界各大標本館研究台灣植物。
  • 1917年,五月-八月,前往北圻地區採集。
  • 1919年,升任副教授。
  • 1920年,獲日本學士院頒授桂公爵記念賞
  • 1921年5月至1922年3月,第二次前往越南。
  • 1922年,5月17日,升任教授。
  • 1923年,9月1日,關東地震,影響及於次年他繼任小石川植物園園長。
  • 1924年,4月26日,被指定為小石川植物園園長。
  • 1934年,1月13日,病逝於東京。喪禮於1月16日舉行。

台灣植物專書之出版[编辑]

  • 1911年,出版Materials for a Flora of Formosa(470頁)(早田, 1911a),其台灣植物圖譜(Icones Plantarum Formosanarum nec non et Contributiones ad Floram Formosanam) 第一冊,旋即由台灣總督府殖產局出版。(早田, 1911b),本書共265頁及40張版圖。

哲學思想[编辑]

在早田稍後的文獻[5]裡曾提到過,從孩提起,他深深地關心生死,並且刺激他研究植物以尋求他對生命基本疑問的答案,並且可能「由於家庭的信仰及他父親早逝的原因[2]」,他在16歲的年紀便已立定志向於植物學。

1905年,早田文藏受聘為臺灣總督府植物調查囑託,在因緣際會下進入臺灣植物研究的領域,直到1924年為止,19年間致力於臺灣植物的研究與分類,完成《臺灣植物圖譜》十卷。由早田文藏命名發表的臺灣植物多達1,636筆,成為建構臺灣植物誌的重大功臣,被譽為「臺灣植物界的奠基之父」。[6]

早田一生關注分類學、形態學、解剖學、細胞學等植物學議題;晚年更涉獵宗教、哲學等層次,進而提出新的「動態分類系統」,影響無數後世學者。

透過一系列早田文藏的研究,可清楚了解他的生平及其學說論理,進一步探討學說背後的思想或世界觀。大場秀章的《早田文藏》提到,不同於西方自希臘時代建構的「存在連鎖」的直線連鎖構造,也不同於達爾文恩斯特·海克爾(Ernest Haeckel)描繪的「演化樹」樹狀構造,早田建構的「因陀羅網」概念,不僅涵蓋萬物的多樣性,也跳脫了直線演化的思維。簡言之,他將植物動態分類系統(Dynamic System of Plant Classification)比喻為無數玻璃珠構成的巨大宇宙網絡,各個玻璃珠都位在顏色不同的網上,反射出其他的玻璃珠,所以依觀察者看的位置不同,就呈現出不同的圖樣。這是一種有別於單線演化的相對性概念[7]

重要著作[编辑]

臺灣植物圖譜》:第1卷-第10卷,1911年至1921年陸續出版[8]

與早田相關的植物學名[编辑]

下列的植物整理自《臺灣植物誌》第二版第六冊(名錄[9])。因此早田曾發表的植物學名並不完整(需再整理出),此為目前仍在使用者。

早田發表新學名之植物[编辑]

參見主條目:早田文藏發表台灣植物列表

早田共發表了

以學名紀念早田的植物[编辑]

玉蘭草屬[编辑]

1934年,正宗嚴敬為紀念其恩師,於《臺灣博物學會會報》發表在台灣發現的茜草科的新種植物 Hayataella mitchelloides Masam.[11]同時,新擬了屬名Hayataella。然而自《臺灣植物誌》第一版起即未曾見過其標本,植物誌裡之描述皆引述自正宗發表於《臺灣博物學會會報》的文章[12]

早田蘭屬[编辑]

  • 早田蘭(東部線柱蘭,Hayata tabiyahanensis (Hayata) Aver.),蘭科

2008年-2009年,由美國國家地理學會亨利路思義基金會(Henry Luce Foundation)資助的越南北部植物調查計畫,Leonid V. Averyanov在2009年於《Taiwania》發表了蘭科植物新的屬名Hayata,以紀念早田文藏,並以早田所發表的植物東部線柱蘭Hayata tabiyahanensis)為本屬的模式種[13]

其他[编辑]

中名或學名以紀念早田/Hayata者,以粗體標示。下列共有蕨類一種,雙子葉植物11種,單子葉植物一種,合計13種。

  1. 早田氏鱗毛蕨Dryopteris subexaltata(Christ) C. Chr.),鱗毛蕨科
  2. 球果杜英Elaeocarpus sphaericus(Gaertn.) Schumann var. hayatae(Kaneh. & Sasaki) C. E. Chang),杜英科
  3. 台灣山毛櫸(台灣水青岡,Fagus hayatae Palib. ex Hayata),殼斗科
  4. 台灣草莓Fragaria hayatae Makino),薔薇科
  5. 單花牻牛兒苗Geranium hayatanum Ohwi),牻牛兒苗科
  6. 早田氏冬青Ilex hayataiana Loes.),冬青科
  7. 早田氏爵床Justicia procumbens L. var. hayatae(Yamam.) Ohwi),爵床科
  8. 蘭嶼野牡丹藤Medinilla hayataina H. Keng),野牡丹科
  9. 早田氏蛇根草Ophiorrhiza hayatana Ohwi),茜草科
  10. 早田氏鼠尾草(Salvia hayatana Makino ex Hayata),脣形科
  11. 繡線菊Spiraea hayatana H. L. Li),薔薇科
  12. 恒春野茉莉早田氏紅皮,Styrax formosana Matsum. var. hayataiana(Perkins) Li),安息香科
  13. 早田氏菝葜(菱葉菝葜,Smilax hayatae T. Koyama),菝葜科
  14. 早田氏柃木(Eurya hayatae Yamam.)[14]茶科(或五列木科

家人[编辑]

  • 父:早田 新吉
  • 母:早田 ハツ
  • 兄弟:早田為次子,其兄弟不詳。
  • 妻:早田 クニ,1944年過世。
  • 子女:三名女兒,次女早夭。有一名兒子,但不詳。
    • 長女早田亮子嫁給早田的學生秋山茂雄,稍後成為北海道大學及金澤大學的植物分類學教授。早田亮子曾要求早田高中時期即為好友的 八田(2004年7月4日,以92歲高齡過世)為早田寫傳記,成為一篇關於早田早期的生活及家人的優秀傳記。
    • 次女,Kiyoko,三歲即過世。
    • 三女 Kisako,二次世界大戰轟炸時離開東京札幌其大姊住處。她在1949年於札幌嫁給 Mutsuo Terui。當時 Mutsuo Terui是北海道大學的助教,稍後成為青森縣弘前大學植物病理學教授,並且是弘前大學真菌標本館(HHUF, Herbarium Hirosaki University, Fungi) 的創辦人。她於1975年在弘前市過世,享年55歲。

學生[编辑]

早田文藏紀念碑[编辑]

臺北植物園早田文蔵紀念碑

為紀念早田文藏博士在植物學上的貢獻,於1936年1月13日午後3點半揭幕浮雕紀念碑,浮雕部分由北村西望建造,花崗岩基座由井手薰設計,但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亡佚,且在北村西望紀念館中關於原件紀錄未多著墨,於2017年9月30日台北植物園原址揭幕仿製之早田文藏紀念碑,同時揭幕的有佛里銅像。[15]

相關詞條[编辑]

注釋[编辑]

  1. ^ 「台灣植物界的奠基之父」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Ohashi, 2009.原文為「Bunzo Hayata was the founding father of the study of the flora of Taiwan」;flora指的是台灣植物相。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 Ohashi. 2009.]。
  3. ^ 《台灣歷史辭典》早田文藏條目,299頁[永久失效連結]
  4. ^ 4.0 4.1 [ 吳永華,1997],見參考文獻。本文多項資料乃參考吳永華書(1997)中之譯述。
  5. ^ [ 《Principal aims of systematic botany》],早田文藏,1933。植物學雜誌,47: 461-465(日文)。
  6. ^ 吳永華.《早田文藏:臺灣植物大命名時代》.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年.
  7. ^ 大場秀章著,汪佳琳譯.《早田文藏 BUNZO HAYATA》,頁 160-161.
  8. ^ 臺灣植物圖譜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臺灣植物資訊整合查詢系統/植物學電子書》:《Icones Plantarum Formosanarum》。
  9. ^ Boufford, D. E., H. Ohashi, T.-C. Huang, C.-F. Hsieh, J.-L. Tsai, K.-C. Yang, C.-I. Peng, C.-S. Kuoh and A. Hsiao. 2003. A checklist of the vascular plants of Taiwan. In: Huang, T,-C. et al.(eds.), Flora of Taiwan, 2nd ed. 6: 15-139. Editorial Committee, Dept. Bot., NTU, Taipei, Taiwa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此名錄為《臺灣植物誌》第二版第一至五卷之植物總整理,部份植物學名經過處理(2003年)。
  10. ^  Hayata. International Plant Names Index. 
  11. ^ Hayataella mitchelloide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原發表及《臺灣植物誌》皆作"mitchelloides",此逕行改正。
  12. ^ Chao, J. M. Fl. Taiwan 4: 269. 1978.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茜草科作者趙哲明在文中表明未見過標本,僅依正宗之文作處理,《臺灣植物誌》第二版作者楊宗愈亦未見過標本,處理與趙哲明同。
  13. ^ Averyanov. 2009.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早田於1916年發表於《臺灣植物圖譜》第六冊:Zeuxine tabiyahanensis Hayata,乃採自東部的Tabiyahanzan;同時本屬還包括了不丹的特有種Hayata sherriffii(N. Pearce & P. J. Cribb) Aver.,及此次(2009年)發現於北越的Hayata glandulifera Aver.。
  14. ^ [ 早田氏柃木],最早由山本由松於1933年發表於《熱帶農學會誌》(5: 347. 1933.) 的新學名,《臺灣植物誌》第二版第二卷處理為光葉柃木Eurya nitida Korthals)的異名,但楊遠波等,於《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2: 193, 1997.)承認為正當發表的學名。
  15. ^ 李瑞宗. 台北植物園銅像與紀念碑成果報告書. 

文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