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因坊丈和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因坊丈和ほんいんぼう じょうわ,1787年—1847年),生於駿河國駿東郡沼津地方,乳名戶谷松之助日本围棋棋手。父親為商人,松之助從小即喜碁,於是其父在江戶經商時將其送入坊門。其父過世時,因繼承地位的紛爭,少年時期學棋並不順利。後來改姓葛野,而後改名葛野丈和,師事本因坊元丈。法名日竟。

生平[编辑]

大器晚成[编辑]

十六歲時取得初段,隔年自認有二段實力,向元丈要求升段,元丈便指定安井家門下二段的長坂豬之助先相先進行番碁,視結果升二段或跳三段,豬之助雖名為二段,據稱實際上有六段實力。彼時丈和立定的目標,是大一歲的師兄奧貫知策,當時知策四段,被已返鄉的山本道佐在讓先番碁中打到降級(參見知策頁面)。松之助對豬之助開頭即被直落三,至此松之助自怨自艾,加上歲數已大,於是離開坊門。幾年後,松之助二十歲時,重新復出,馬上將豬之助殺到降級,升上二段,自此棋風轉變為完全是力量殺力型[1],元丈讓二子也讓不動;據稱是在離開時期遇到隱士,受到指導而突飛猛進。同年知策被立為跡目[2],隔年升上五段並報了道佐之仇,兩人的復仇番碁常被相互提起比較。

升二段後,與安井家門下的櫻井知達成為好朋友、好對手,常常互相切磋棋藝,進步飛快,逐漸養成豪力無雙的攻殺手段。二十六歲該年知策過世,至知策過世前,丈和始終無法超越讓先的手合,兩年後知達亦西去,丈和信心大增。

宿敵立徹[编辑]

二十六歲該年,經由知達介紹,丈和結識井上家十五歲的服部立徹,此後立徹苦追丈和的時期開始。丈和古今無雙的力量,碰上狂亂怪力的立徹,兩人對局常是從頭殺到尾,雙方充滿氣魄,兩人對弈次數極多,直到立徹就任井上家家督方銳減。

1814年升上五段,此時坊門已毫無對手。由於丈和棋風心狠手辣、趕盡殺絕,加上長得濃眉大眼、短軀肥大,下棋時眼中充滿自信,甚至如不殺了對方不痛快般;因此元丈並不十分喜歡丈和,彼時大丈和九歲的師兄舟橋元美為第二高手,棋力雖輸丈和一先,但知書達禮、眉清目秀,深得元丈喜愛,因此遲遲不立跡目。元美不願與丈和為敵,離開坊門遠遊,元丈無法,於是在1819年立丈和為跡目,並升為六段。

成為跡目後,參加御城碁,碰到乃師勁敵知得,黑五目勝。隔年御城碁再次遇到,此局從布局中盤官子均是毫無緩著,為知得畢生之傑作、名局之一,被後世譽為「當世極妙局」,最後丈和黑二目勝。從此丈和大放異彩、名氣大增。與丈和同年被立為井上家跡目、已改名井上安節的立徹,碰上元丈,六段被讓二子苦戰只贏一目,此局為元丈生涯代表作。從此安節棋力亦大增,猛追技高一籌的丈和。在安節成為家督前,兩人共下了68局,成績如下:

安節受二子:6勝4敗1和
安節拿黑:27勝17敗2和3打掛1不明
丈和拿黑:6勝1敗

總計雖安節成績較好,但從二子到先相先,一說曾經打到分先過,安節拿黑子次數壓打性的多,且從內容上看,丈和卻是技高一籌。

繼任本因坊[编辑]

文政年間,為丈和的極盛期。1827年年初,升上上手,同年年底,元丈宣布退休,丈和繼任,是為第十二世本因坊。發誓定要當上名人碁所,當時井上家家督因碩[3]為手下敗將,林家家督元美[4]為自己好友,惟當年元丈勁敵知得尚在,為天下唯一準名人。在合作下,本因坊、井上、林三家互相推薦,同年十月,元美、因碩均升上上手,隔年正月丈和升上準名人。

但因碩並非真心合作,不久便自稱以前用立徹、安節之名下的棋為「垃圾」,並改稱為第十二世(後世仍稱之為第十一世),表示第十一世井上因碩已經「不存在」,並立志打敗丈和、當上名人。從此合作陣線分裂,內幕重重的名人之爭開始。

名人之爭[编辑]

因碩在丈和升上準名人後,請師父、當時碁界元老服部因淑至坊門,請求將因碩也升為準名人,並以「因碩制知得」;丈和自然反對,但不願說破,心知知得必不答應,因此僅口頭上答應。知得果然不同意,因碩馬上要求十番爭碁,並請丈和先蓋章;丈和此時買通井上家僕役,得知原來因碩認為知得年邁,下起棋來不一定贏,如因碩趁機贏了爭碁,則必可當上名人。丈和得知後大吃一驚,在元美的幫助下[5],偷偷地與元老們打交道,秘密地進行申請名人碁所活動,元美條件是要事成後升上準名人。

但申請之事走漏風聲,因碩、知得轉而合作,知得先推薦因碩升上準名人,並取消了十番爭碁,並約定由因碩來與丈和爭碁。在元老舉行的名人碁所繼任者會議上,元老們詢問丈和升上名人此事有無異議,知得以為與因碩有了約定,因碩定會出面反對,但現場因碩卻無反應,逼得最後由知得出面反對,於是知得與丈和作名人爭碁。無奈知得因因碩毀約而氣出病來,一病就病了兩年多,爭碁也就申請停止了。

當上名人[编辑]

丈和雖棋並不輸知得,但亦無必勝把握,於是與因碩協議,由丈和先當六年,再由因碩繼任六年,並將當時已經過繼給水谷琢順做養子、已改名為水谷順策的兒子作為人質送到井上家去,並寫下協議書。因碩自認此事極為有利而答應,幾日後丈和態度大轉變,因碩才發現協議書使用的字詞、文法寫得極為陰晦,於讓位之事,寫的並不清楚,因碩雖騙倒知得,卻反著了丈和的道。不久元老宣布丈和繼任為新的名人碁所,理由為「林家家督同意,安井家家督退出爭碁,井上家家督有協議書,丈和為名人此事毋庸置疑」,因碩無話可說。而已經退休、遊山玩水的元丈看到徒弟終於完成自己未完的心願,滿足地在此年去世。

當上名人後,通常再難以撼動,但丈和當上名人後,對幫助自己的功臣林元美當初的升準名人要求,並無履行,元美因此懷恨在心,也許之後元美突然棋力大增與此有關,甚至有一段時間與圍棋四哲並列,直到近代才被剔除在外。

因碩對於名人之事,一直非常在意,於是在元老岡田賴母的幫助下,1835年在御好碁,一說是賴母舉行「名手大集會」上,將秘藏弟子、二十六歲的赤星因徹派出來與丈和對局;因徹雖名為上手,實力卻早有準名人之譜;對局最後丈和下出三妙手,因徹吐血身亡。

被迫退休[编辑]

眾人多同情弱者,吐血事件發生後,丈和愈加被冷落,外加懷恨在心的元美走內線,讓元老們將碁所的許多資金、俸祿大大減少。丈和自覺無趣,於是在1838年宣布退休。向來坊門大都是立最強門徒為繼任者,但丈和為報師恩,於是立元丈之子宮重丈策為繼承人,又知退休後因碩一定會申請名人,但丈策實力不足以勝因碩,於是再立門下最強徒土屋恒太郎(秀和)為丈策的跡目。

丈和退休後,自己開了家道場,以教後輩為樂,對於之後的秀和、因碩之爭完全不予理會。在道場中,丈和挖掘出了桑原虎次郎,驚之為「一百五十年來,終於再次出現如此者」,將之與一百五十年前的棋聖道策相比。

丈和長子戶谷梅太郎,亦即送至井上家做人質的水谷順策;在因碩退休時,因碩懇求由順策繼承,成為後來的第十二世井上因碩。仇人立對方之子為繼承人倒是一大奇事,丈和次子亦是過繼他家,與棋無緣;丈和三子過繼給中川家,為後世極為有名的第二任方圓社中川龜三郎,丈和女戶谷花子為秀策的妻子。

丈和在1847年與丈策同年去世,有可能是一起食物中毒事件。

評價[编辑]

雖丈和名人得來不夠正大光明,但後世公認其力量古今第一,妙手鬼手亦是盤盤常見,在人才濟濟的江戶後期,能打敗眾人登上名人,所以後世亦稱之為棋聖,與道策合稱「前聖」、「後聖」。但到了明治中期,丈和運用手段登上名人的醜聞被揭穿,漸漸大家就不再稱丈和為棋聖,而此時秀策的地位逐漸提高,後來更改稱秀策為「後聖」。不過到了近四五十年,後世仔細研究古譜後,大家又重新將丈和列為棋聖,最後三人合稱「三聖」。

生涯名局[编辑]

跡目時期三妙手[编辑]

這局為丈和、安節跡目時期所下,白為丈和,白34、54、80為三妙手,最後白11目勝。

追善碁會[编辑]

1822年為本因坊算砂逝世二百年紀念,於京都舉行「追善碁會」,並由關東關西擇一棋士對局。關東代表為丈和,關西代表為其師兄、五段的主辦人外山算節,丈和讓先。此會乃空前盛會,此局眾所矚目,雙方都下得很慢。開盤開始雙方即演出精采;直到158手(圖白58)時,算節對於到底要保角還是要進入廣闊的中腹破壞,想了近一個時辰,終於下了第159手(圖黑59);下出後,又覺後悔,感覺中原如此廣闊再無機會指染,已年近半百的算節,一時間血氣上衝,昏了過去,怎麼搖、潑水也用不醒。

據說在場的服部因淑便在算節耳邊說「目前局勢黑好」,算節馬上醒來並要求繼續,因淑問他是否撐得下去?算節難過道:「若是此時是白好,我拼死命也要下完,你看現在盤面究竟誰好?」眾人皆認為盤面甚早無法判斷,於是丈和就將此局「永久打掛」。事後,丈和認為白棋一目勝,算節則說黑三目勝,其實此刻談勝敗猶太早,此局亦入名局之林。

吐血之局[编辑]

此局即赤星因徹與丈和之局。對局前因徹戒齋數日,因碩也去朝拜不動明王,對局上,丈和依舊是銳利精悍的眼神看著棋盤,因徹反而因過於緊張而臉色蒼白、滿臉嚴肅。

開盤丈和即下出坊門祕招大斜定式,大斜定式被認為是丈和發明的[6],變化多端,難以預測。但因徹早已對此研究透澈,角上折衝下完,倒是丈和吃虧,丈和馬上打掛。據史料,回家後其太太見其如此慎重,於是也去拜了淺草觀音,此局連神都打上了,其重要性可見一斑。據傳丈和在家熬夜研究,不知不覺就睡著了,可能過於操勞,睡夢中尿床了竟不自覺。

兩天後覆弈,不料研究了兩天的因徹,一上來就下了惡手,局勢變得不明了。到了第67手時,以為是必然先手之著,沒想丈和下出了第68手的妙手,再來的第70手、第80手都是無人可想到的鬼手,史稱「三妙手」,局勢逐漸倒向丈和。最後大官時期,因徹又下錯了棋,到了246手時,已經確定白勝定。因徹在因碩如此期待下,竟然輸了這麼重要的一盤局,心裡愈發難過,加上身體不好,突然喉頭一甜,鮮血猛然噴出。過了一個月,這位奇才便過世了。此「吐血之局」大概是江戶時期,所有古譜中,最最有名的一局。

註記[编辑]

  1. ^ 在升二段前並無遺譜,但從文字記載方面來看,棋風確是大變
  2. ^ 大多史料對知策記載非常少,跡目此事亦無多提到,只有少數非正史才提到知策在1807年被立為跡目
  3. ^ 安節在1824年繼任為井上第十一世家督,照例要改名因碩
  4. ^ 元丈將其過繼林家
  5. ^ 林元美為四家歷屆家督中,琴棋書畫最好,所以與元老將軍們關係非常要好
  6. ^ 雖最早出現大斜的棋譜為本因坊道知徒弟相原可碩(上手)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