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善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杨善(14世纪—1458年),字思敬北直隸大兴县(今北京市)人,明朝禮部尚書,有善辩之才。曾不理明景帝敕命,以自己的口才說服了瓦剌太師也先,迎回了被俘虜的明英宗。又在明英宗回國一段時間之後參與了奪門之變復辟了被軟禁的明英宗,贈興濟侯,謚忠敏

生平[编辑]

其先祖自太原燕京,故成為燕京人,秀才出身,跟随燕王朱棣,担任礼官,身材高大,儀表堂堂,聲音洪亮,擅長雄辩,巧舌如簧。但內心詭詐,常有妙計。

朱棣發動靖難之變而稱帝,建元永樂,是為明成祖。永樂元年(1403年),楊善改鴻臚寺序班,後下獄。方孝孺被成祖所殺時,楊善與獄友章樸成為好友,並暗中檢舉章樸私藏方孝孺文集,不願銷毀,章樸因此被處死,而楊善得以復官[1]。后累進右鴻臚寺丞。

1424年明仁宗繼位,楊善升為鴻臚卿宣德六年(1431年),楊善曾被彈劾下獄。

正統六年(1441年),兒子杨容詐作中官書,被發覺,謫戍威遠衛,楊善則沒有被追究。之後,升爲禮部左侍郎,仍視鴻臚事。正統十四年(1449年),跟隨明英宗北伐,在土木堡之變後逃回燕京也先圍攻順天府時,他擔任左副都御史,與都督王通提督京城守備。北京保衛戰結束后,進右都御史,仍然掌管鴻臚寺事。英宗被瓦剌太師也先俘虜後,于謙等人擁立了景帝,尊英宗為太上皇

景泰元年,群臣在朝房相賀新年,唯獨杨善落淚道:「太上皇在甚麼地方?而我們居然自顧自地賀年啊!」群臣慚愧,紛紛停止慶賀。同年夏,李實羅綺出使瓦剌,商議罷兵事情,他們尚未歸來時,也先使者已經到達,并稱朝廷遣使到阿剌知院,而不遣大臣報可汗太師,事必不濟。吏部尚書王直進言請求派遣使者同行,明景帝命李實還議,當時李實剛至,於是改命楊善與工部侍郎赵荣率随行人员,攜帶金銀書幣出使瓦剌[2]

明景帝本无意迎接明英宗歸國,所以當時廷臣胡濙等人紛紛進言,請購買衣服等物給被俘的明英宗,明景帝均不予批准。當時也先欲歸還明英宗,但明景帝書寫的敕書中卻無奉迎語,而自賫賜也先的東西外,別無他物。楊善因此拿出家財,在集市上購買一些所需品,一同帶在路上[3]。在抵達后,蒙古館伴與其對飲,問他:「當時土木堡之變時,你們部隊為何戰敗?」楊善對故意謊稱道:「當時軍隊主力均在南征,而王司禮邀明英宗到其故里,不是為戰備而出,所以被你們戰勝。現在南征的將士均歸還,有二十萬部隊。其中又募集官員及有將能者,有三十萬。并悉數教導神槍火器藥弩,都能在百步外射穿人馬腹。又採用策士進言,在邊界等要害地點,藏三尺鐵椎,只要馬蹄越過均被刺穿。同時派遣大量刺客,夜度到你們營幕中。”蒙古館伴聽後色變。楊善接著說:「可惜了,以後這些都用不上了。」問道:「爲什麽?」楊善回答:「和議成了后,我們就相好若兄弟了,還需要這些做什麽?」之後贈送其賫。蒙古人大喜,把這些話都傳給也先[4]

次日,杨善拜見也先,亦大贈禮物,也先表示高興。楊善先詰問道:「正統年間,太師您派遣貢使必有三千人,每年我們必定再次致贈金錢,滿滿路上都是,怎麼會違背盟約,發動攻擊,為甚麼呢?」也先答道:「因為你們削減我馬價,給予的絲帛多被剪裂,此前派遣的人都不能回來,又減少歲賜。」楊善稱:「并沒有削減。太師您的馬年齡增加,價格已經貶值,但我們不忍拒絕,只好稍微降低收價。而絲帛剪裂的事情,是通事所為,我們發現事情后,他們都被誅殺了。這就跟太師貢馬有劣弱,貂皮都破了,肯定是下面人操作,怎麼會是您的意思呢?況且使者每次來朝多至三四千人,其中又一些做強盜或者違法的事情,回國可能會被您處罰,所以都自己逃亡了。而貢使受宴賜的,上面报的人数都有虚数,朝廷核实后均给予,减去的只是虚数,如果有人在,那肯定不会减去的。」也先听后连连称是。杨善再称:「太师您再次攻打我们,屠杀数十万人,太师您的部下也死伤不少。上天有好生之德,太師卻喜歡殺人,所以现在數次打雷,作為警報。现在把我们太上皇釋放了,和好如故,中國的金錢也會按日到達,兩國都很快樂,不是很美好麼?」也先说:「那你们的敕書上,为何没有奉迎太上皇的言詞?」杨善称:「这是为了成全您的美名,让您自己去做啊。如果我们写到敕書,那会被视为太师您迫于朝廷之命,非太師誠心啊。」也先听后大喜,问:「太上皇回國,還能再當上天子麼?」杨善答:「天子的帝位已定,很難再移。」也先曰:「那禪讓怎麼說呢?」杨善答:「古代堯讓舜,今日兄讓弟,正是相同啊。」此时,瓦剌平章昂克問杨善:「为何不用重寶來贖回你们太上皇?」杨善称:「如果拿来物品交换,人们都说太师您太圖利了。这次故意不带来,是想证明太師您仁義,是好男子,将会垂史策,頌揚萬世。」也先听后笑稱善。随后,知院伯顏帖木兒劝也先留下使者,遣使要上皇復位。也先则害怕失信,认为不可,竟许杨善奉太上皇歸國[5]。如此,杨善最後在没有圣旨的情况下迎回了明英宗。

当时举朝上下均稱讚杨善立奇功,而明景帝非常不滿,認為自己的帝位會受威脅,「以其并非初遣旨」,并未重赏。之后升迁为左都御史景泰三年,加太子太保,景泰六年,乞致仕,后詔不許。天顺元年,石亨、曹吉祥发动奪門之變,楊善因參與謀劃,封奉天翊衛推誠宣力武臣、特進光祿大夫柱國興濟伯,歲祿千二百石,賜世券,掌左軍都督府事。尚書胡濙頌善迎駕功,命兼禮部尚書。天順二年(1458年)去世,贈興濟侯,謚忠敏[6]

参考文献[编辑]

  1. ^ 《明史·卷171·楊善傳》:(楊善)為序班,坐事與庶吉士章樸同繫獄,久之,相狎。時方窮治方孝孺黨,朴言家有孝孺集,未及毀。善從借觀,密奏之。樸以是誅死,而善得復官。
  2. ^ 明史》(卷171):“楊善,字思敬,大興人。年十七為諸生。成祖起兵,預城守有勞,授典儀所引禮舍人。永樂元年,改鴻臚寺序班。善偉風儀,音吐洪亮,工進止。每朝謁引進奏時,上目屬之。累進右寺丞。仁宗即位,擢本寺卿。宣德六年被劾下獄,褫冠帶,逾月。正統六年,子容詐作中官書,假金於尚書吳中。事覺,謫戍威遠衛,置善不問。久之,擢禮部左侍郎,仍視鴻臚事。十四年八月扈駕北征。及土木,師潰,善間行得脫。也先將入寇,改左副都御史,與都督王通提督京城守備。寇退,進右都御史,視鴻臚如故。景泰元年,廷臣朝正畢,循故事,相賀於朝房。善獨流涕曰:「上皇在何所,而我曹自相賀乎!」眾愧,為之止。是年夏,李實、羅綺使瓦剌,議罷兵,未還,而也先使至,言朝廷遣使報阿剌知院,而不遣大臣報可汗及太師,事必不濟。尚書王直等奏其言,廷議簡四人為正副使,與偕行,帝命俟李實還議之。已而實將至,乃命善及侍郎趙榮為使,賫金銀書幣往。”
  3. ^ 明史》(卷171):“先是袁敏者,請賫服御物問上皇安,不納。及是,尚書胡濙等言,上皇蒙塵久,御用服食宜付善等隨行,亦不報。時也先欲還上皇,而敕書無奉迎語,自賫賜也先外,善等無他賜。善乃出家財,悉市彼中所需者,攜以往。”
  4. ^ 明史》(卷171):“既至,其館伴與飲帳中,詫善曰:「土木之役,六師何怯也?」善曰:「彼時官軍壯者悉南征,王司禮邀大駕幸其里,不為戰備,故令汝得志耳。今南征將士歸,可二十萬。又募中外材官技擊,可三十萬。悉教以神槍火器藥弩,百步外洞人馬腹立死。又用策士言,緣邊要害,隱鐵椎三尺,馬蹄踐輒穿。又刺客林立,夜度營幕若猿猱。」伴色動。善曰:「惜哉,今皆置無用矣。」問:「何故?」曰:「和議成,歡好且若兄弟,安用此?」因以所賫遺之。其人喜,悉以語也先。”
  5. ^ 明史》(卷171):“明日謁也先,亦大有所遺,也先亦喜。善因詰之曰:「太上皇帝朝,太師遣貢使必三千人,歲必再賚金幣載途,乃背盟見攻何也?」也先曰:「奈何削我馬價,予帛多剪裂,前後使人往多不歸,又減歲賜?」善曰:「非削也,太師馬歲增,價難繼而不忍拒,故微損之。太師自度,價比前孰多也?帛剪裂者,通事為之,事露,誅矣。即太師貢馬有劣弱,貂或敝,亦豈太師意耶?且使者多至三四千人,有為盜或犯他法,歸恐得罪,故自亡耳,留若奚為?貢使受宴賜,上名或浮其人數,朝廷核實而予之。所減乃虛數,有其人者,固不減也。」也先屢稱善。善復曰:「太師再攻我,屠戮數十萬,太師部曲死傷亦不少矣。上天好生,太師好殺,故數有雷警。今還上皇,和好如故,中國金幣日至,兩國俱樂,不亦美乎?」也先曰:「敕書何以無奉迎語?」善曰:「此欲成太師令名,使自為之。若載之敕書,是太師迫於朝命,非太師誠心也。」也先大喜,問:「上皇歸將復得為天子乎?」善曰:「天位已定,難再移。」也先曰:「堯、舜如何?」善曰:「堯讓舜,今兄讓弟,正相同也。」其平章昂克問善:「何不以重寶來購?」善曰:「若賫貨來,人謂太師圖利。今不爾,乃見太師仁義,為好男子,垂史策,頌揚萬世。」也先笑稱善。知院伯颜帖木耳勸也先留使臣,而遣使要上皇復位。也先懼失信,不可,竟許善奉上皇還。”
  6. ^ 明史》(卷171):“時舉朝競奇善功,而景帝以非初遣旨,薄其賞。遷左都御史,仍蒞鴻臚事。二年,廷臣朝正旦畢,修賀朝房。善又曰:「上皇不受賀,我曹何相賀也?」三年正月加太子太保。六年以衰老乞致仕,優詔不許。善狀貌魁梧,應對捷給。然無學術,滑稽,對客鮮莊語。家京師,治第郭外。園多善果,歲時饋公卿戚里中貴,無不得其歡心。王振用事,善媚事之。至是又與石亨、曹吉祥結。天順元年正月,亨、吉祥奉上皇復辟。善以預謀,封奉天翊衛推誠宣力武臣、特進光祿大夫、柱國、興濟伯,歲祿千二百石,賜世券,掌左軍都督府事。尚書胡濙頌善迎駕功,命兼禮部尚書,尋改守正文臣。善使瓦剌,攜子四人行,至是並得官。又為從子、養子乞恩,得官者復十數人。氣勢烜赫,招權納賄。亨輩嫉而間之,以是漸疏外。二年五月卒。贈興濟侯,謚忠敏。善負才辯,以巧取功名,而憸忮為士論所棄。其為序班,坐事與庶吉士章樸同繫獄,久之,相狎。時方窮治方孝孺黨,樸言家有孝孺集,未及毀。善從借觀,密奏之。樸以是誅死,而善得復官。于謙、王文之戮,陳循之竄,善亦有力焉。子宗襲爵,後革「奪門」功,降金吾指揮使。孫增尚公主。”
官衔
前任:
胡濙
明朝禮部尚書
1457年-1458年
繼任:
蕭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