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和北美地区世界遗产列表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欧洲和北美地区世界遗产列表目前列出50个国家世界遗产。由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根据文化圈进行区域划分,此处的欧洲国家还包括地跨欧亚两洲的俄罗斯土耳其,以及位于西亚塞浦路斯以色列外高加索三国。而此处的“北美”指美洲拉美以外的“北美地区”,而不是自然地理上的“北美洲”。

在这个列表中,代表文化遗产,代表自然遗产,代表双重遗产。

国家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的世界遗产列表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顺序排列,基本上按照国家英文法文名称的首字母排列;個別国家的遗产项目按照列入世界遗产的时间顺序排列,但由于官方列表的排列顺序时有变化,所以可能与官方排列顺序不一致。

说明:依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划分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世界遗产所在地区共分为五类:

  • 非洲(Afrique/Africa)
  • 亚洲和太平洋地区(Asie et pacifique/Asia and the Pacific)
  • 阿拉伯国家(États arabes/Arab States)
  • 欧洲和北美地区(Europe et Amérique du nord/Europe and North America)
  •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Amérique latine et Caraïbes/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本列表显示的是其中欧洲和北美地区类别下的世界遗产。

备注:喀爾巴阡山脈及歐洲其他地區的原始山毛櫸林斯洛伐克烏克蘭德國阿爾巴尼亞奧地利比利時保加利亞克羅埃西亞羅馬尼亞斯洛維尼亞西班牙義大利波黑捷克瑞士北马其顿法国波兰共18國擁有,本列表不一一标明。

 阿尔巴尼亚(3项)[编辑]

2项文化遗产
1项自然遗产

(其中1項由20国共有)

 安道尔(1项)[编辑]

1项文化遗产

 亞美尼亞(3項)[编辑]

3項文化遺產

 奥地利(11项)[编辑]

10项文化遗产

(其中1项与匈牙利共有,1项与瑞士法国德国意大利斯洛文尼亚共有,一项与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捷克比利时共有)

1项自然遗产

(其中1項与由18国共有)

 阿塞拜疆(5项)[编辑]

4項文化遺產,1项自然遗产(与伊朗共有)

 白俄羅斯(4项)[编辑]

3项文化遗产

(其中1项与波兰共有,1项与爱沙尼亚芬兰拉脱维亚立陶宛挪威摩尔多瓦俄罗斯瑞典乌克兰共有)

1项自然遗产

 比利時(16项)[编辑]

15项文化遗产

(其中1项与法国共有,1项与法国瑞士日本德国阿根廷印度共有,1项与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捷克奥地利共有,1项与荷兰共有)

1项自然遗产

(其中1項与由18国共有)

 波黑(4项)[编辑]

3项文化遗产

(其中1項與克羅地亞蒙特內哥羅塞爾維亞共有)

1项自然遗产

(其中1項与由18国共有)

 保加利亚(10项)[编辑]

7项文化遗产
3项自然遗产

(其中1項与由18国共有)

 加拿大(22项)[编辑]

10项文化遗产
11项自然遗产

(其中2项与美国共有)


1项双重遗产

 克罗地亚(10项)[编辑]

8项文化遗产

(其中1項與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蒙特內哥羅塞爾維亞共有,1项与意大利蒙特內哥羅共有)

2项自然遗产

(其中1項由18国共有)

 賽普勒斯(3项)[编辑]

3项文化遗产

 捷克(17项)[编辑]

16项文化遗产(一项与德国共有,一项与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奥地利比利时共有)
一项自然遗产(由18国共有)

 丹麥(11项)[编辑]

8项文化遗产,3项自然遗产(其中1项与德国荷兰共有)

 爱沙尼亚(2项)[编辑]

2项文化遗产

(其中1项与白俄罗斯芬兰拉脱维亚立陶宛挪威摩尔多瓦俄罗斯瑞典乌克兰共有)

 芬兰(7项)[编辑]

6项文化遗产

(其中1项与白俄罗斯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挪威摩尔多瓦俄罗斯瑞典乌克兰共有)

1项自然遗产

(其中1项与瑞典共有)

 法國(52项)[编辑]

44项文化遗产,7项自然遗产,1项双重遗产,其中1项与西班牙共有,2项与比利时共有,1项与瑞士奥地利德国意大利斯洛文尼亚共有,1项与日本瑞士比利时德国阿根廷印度共有,一项与英国德国意大利奥地利捷克比利时共有,一项与阿尔巴尼亚等18国共有。

 格鲁吉亚(4项)[编辑]

3项文化遗产,1项自然遗产

 德國(51项)[编辑]

48项文化遗产,3项自然遗产,其中1项与英国共有,1项与波兰共有,2项与荷兰共有,1项与捷克共有,1项与瑞士奥地利法国意大利斯洛文尼亚共有,1项由18国共有,一项与法国英国意大利奥地利捷克比利时共有。

 希臘(19项)[编辑]

17项文化遗产,2项双重遗产。

 梵蒂冈(2项)[编辑]

2项文化遗产

(其中1项与意大利共有)

 匈牙利(8项)[编辑]

7项文化遗产

(其中1项与斯洛伐克共有,1项与奥地利共有)

1项自然遗产

 冰島(3项)[编辑]

1项文化遗产
2項自然遺產

 爱尔兰(2项)[编辑]

2项文化遗产

 以色列(9项)[编辑]

9项文化遗产

 義大利(59项)[编辑]

53项文化遗产,6项自然遗产。(其中1项与圣座共有,2项与瑞士共有,1项与瑞士奥地利法国德国斯洛文尼亚共有,1项由18国共有,一项与法国德国英国奥地利捷克比利时共有)

 拉脫維亞(2项)[编辑]

2项文化遗产(其中1项与白俄罗斯爱沙尼亚芬兰立陶宛挪威摩尔多瓦俄罗斯瑞典乌克兰共有)

 立陶宛(5项)[编辑]

5项文化遗产(其中1项与俄罗斯共有,1项与白俄罗斯爱沙尼亚芬兰拉脱维亚挪威摩尔多瓦俄罗斯瑞典乌克兰共有)

 盧森堡(1项)[编辑]

1项文化遗产

 北馬其頓(1项)[编辑]

1项双重遗产

 馬爾他(3项)[编辑]

3项文化遗产

 摩尔多瓦(1项)[编辑]

1项文化遗产(与白俄罗斯爱沙尼亚芬兰拉脱维亚立陶宛挪威俄罗斯瑞典乌克兰共有)。

 蒙特內哥羅(4项)[编辑]

3项文化遗产,1项自然遗产(其中1項與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克羅地亞塞尔维亚共有,1项与克羅地亞意大利共有)。

注:科托尔的自然和文化历史区和杜米托尔国家公园为前南斯拉夫时期申报,黑山独立后亦已重新加入世界遗产公约,並於2006年6月3日获得确认。 [1]

 荷蘭(13项)[编辑]

12项文化遗产,1项自然遗产(其中1项与丹麦德国共有,1项与比利时共有,1项与德国共有)。

 挪威(8项)[编辑]

7项文化遗产,1项自然遗产。(其中1项与白俄罗斯爱沙尼亚芬兰拉脱维亚立陶宛摩尔多瓦俄罗斯瑞典乌克兰共有)

 波蘭(17项)[编辑]

15项文化遗产,2项自然遗产。(其中1项与白俄罗斯共有,1项与德国共有,1项与乌克兰共有,1项由18国共有)

 葡萄牙(17项)[编辑]

16项文化遗产,1项自然遗产。

 羅馬尼亞(9项)[编辑]

7项文化遗产,2项自然遗产,1項由18国共有。

 俄羅斯(31项)[编辑]

19项文化遗产;11项自然遗产(其中1项与立陶宛共有,2项与蒙古共有,1项与白俄罗斯爱沙尼亚芬兰拉脱维亚立陶宛挪威摩尔多瓦瑞典乌克兰共有)。

 圣马力诺(1项)[编辑]

1项文化遗产。

 塞爾維亞(6项)[编辑]

5项文化遗产,1项自然遗产(其中1項與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克羅地亞蒙特內哥羅共有)。

 斯洛伐克(8项)[编辑]

5项文化遗产,2项自然遗产,其中1项与匈牙利共有,1项与德國奧地利共有,1項由18国共有。

 斯洛維尼亞(5项)[编辑]

2项自然遗产,3项文化遗产(其中1项与瑞士奥地利法国德国意大利共有,1项与西班牙共有,1項由20国共有)

 西班牙(50项)[编辑]

43项文化遗产,5项自然遗产,2项双重遗产。(其中1项与法国共有,1项与葡萄牙共有,1项由18国共有)

 瑞典(15项)[编辑]

13项文化遗产,1项自然遗产,1项双重遗产。(其中1项与芬兰共有,1项与白俄罗斯爱沙尼亚芬兰拉脱维亚立陶宛挪威摩尔多瓦俄罗斯乌克兰共有)

 瑞士(13项)[编辑]

9项文化遗产,4项自然遗产,其中2项与意大利共有,1项与奥地利法国德国意大利斯洛文尼亚共有,1项与法国日本比利时德国阿根廷印度共有,1项由18国共有。

 土耳其(22項)[编辑]

20項文化遺產,2項雙重遺產。

 烏克蘭(7项)[编辑]

6项文化遗产,1项自然遗产,其中1项与白俄罗斯爱沙尼亚芬兰拉脱维亚立陶宛挪威摩尔多瓦俄罗斯瑞典共有,1項由18国共有,1项与波兰共有。

 英国(32项)[编辑]

27项文化遗产(不含被除名的文化遗产),4项自然遗产,1项双重遗产。(其中1项与德国共有,一项与法国德国意大利奥地利捷克比利时共有)

 美國(24项)[编辑]

11项文化遗产,12项自然遗产,1项双重遗产。(其中2项与加拿大共有)

注释[编辑]

  1. ^ 格拉茨城——历史中心(1999年),埃根博格城堡(2010年)
  2. ^ 这裡的“庞贝”是当代意大利那不勒斯省的市鎮,发掘出来的古城庞贝位於其中。
  3. ^ 珀构斯特是俄语“погост”的音译,该词具有多重复杂含义,详见Pogost英语Pogost
  4. ^ 拉夫拉正教会及其他有些东方基督教会的一种特殊的宗教建筑,希腊文称“Λαύρα”,俄文称“Ла́вра”,英文称“Lavra”。这种建筑不等同于修道院(英文monastery,俄文Монастырь。可参见 Laura. 天主教百科全书. New York: Robert Appleton Company. 1913. 

参考文献[编辑]

  1. ^ Montenegro -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17-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