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玠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毛玠(2世紀—216年),孝先陈留平丘人。東漢末年谋士,主要效力於曹操掌握下的東漢朝廷,曾建議曹操奉迎漢獻帝

生平[编辑]

毛玠年少时为县吏,以清廉公正著称。後因戰亂而打算到荆州避亂,但中途知道刘表政令不嚴明,因而改往鲁阳。後来投靠曹操,曾任兗州治中從事。後又曾建議曹操迎漢獻帝,對曹操說:「今天下分崩,国主迁移,生民废业,饥馑流亡,公家无经岁之储,百姓无安固之志,难以持久。今袁绍、刘表,虽士民众强,皆无经远之虑,未有树基建本者也。夫兵义者胜,守位以财,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1]曹操敬重採納其意見,改任幕府功曹

為官清廉[编辑]

後來毛玠被任為司空东曹,与崔琰主持选举,所举用的都是清廉正直之士,當時也有高名譽而行為不好的人都不被毛玠推薦。而毛玠也很廉洁,因而激起天下廉洁之风,即使尊貴得寵的大臣,衣著車輛都不敢太奢華。毛玠和崔琰一改朝中風氣,令曹操大為讚賞,更說:「用人如此,使天下人自治,吾復何為哉?(舉用人能如此,令到人民都自律,我還可以作甚麼?)」

連當時任五官中郎將的曹丕都親自拜見他,托其親屬給毛玠照顧,毛玠答复:「老臣因能恪守職責,才幸得以不犯罪過。今天所提到的人不足以升遷資格,也不敢奉命。」大軍回到鄴城後商議省並官職,由於毛玠拒絕對人的情托,當時有些人害怕玠,所以想撤除毛玠所主持的東曹,以其禀報之語「按照舊制,西曹第一,東曹第二,應該撤銷東曹。」為藉口,後曹操知道實情說:「太陽和月亮都於東方升起,於方位都是先說東方,為何撤消東曹?」於是撤消西曹。」曹操北征平定柳城後,因見毛玠有古人風範,特地從戰利品中將一個古人的素屏風和古人的素馮几賜給毛玠,可見曹操對他的器重。

後又改任丞相軍師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封魏公,建魏國,毛玠改任尚书仆射,再典選舉。當時曹植被曹操疼愛,毛玠密諫曹操:「袁紹因嫡子庶子都不分,使到其滅亡。廢立太子是大事,也不願意聽到此消息。」後來群臣聚會,毛玠上廁所後,曹操用眼睛看毛玠說:「這位正是古人說的國中主持正道之者,真是吾的周昌啊!」

身陷讒言[编辑]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崔琰因被人指稱言論傲世怨謗,觸怒曹操而被賜死,毛玠因而十分不快。後來有人告發毛玠探望一個因謀反罪而被黥面的人,見那人的妻兒都被收為官婢,說「使老天爺不下雨的原因應該是這樣吧(使天不雨者蓋此也)。」稱這是毀謗曹操的言論。曹操大怒,將毛玠收于狱中。在《三國志·何夔傳·魏書注》傅巽勸說何夔時,提到毛玠為丁儀謀劃陷害。[2]

當時鍾繇審問玠,說道:「自古聖明帝王懲治犯罪,都會牽連到妻子兒女。《尚書》說,作戰時左右邊的人不職守左右邊的職位,會被處死或為奴隸。《周禮》所記載的司寇職分,就把犯罪的男人沒入府為奴隸,女人沒入官府做舂米做飯的苦役。漢朝法律說道:罪人的妻兒子女沒入官府做奴隸,要在臉上刺黑墨在官府服勞役。漢朝這種刑罰於古時候存在。現今奴隸如果先祖有罪,即使傳到百代後裔,還是有刺面之後苦工情形,這樣可拯救無辜性命,也可憐憫先祖牽連,這怎會違背神明而旱災?以《尚書》之述,法令峻急,則天氣寒冷,法令寬鬆,則天氣炎熱。法令寬鬆使陽氣過盛,所以成旱災。以毛玠這樣來說,到底魏王的法令過度嚴格,還是過寬?如果是過度嚴格的話就會有連續下雨,怎麼會有旱災?商湯時代可稱聖世,但田野曾經旱得不生青草,周文王也是好君主,也會有大旱成災,眼看大旱發生以來有三十年,歸罪於犯人給臉上塗墨,這恰當嗎?春秋衛人征戰邢國,剛出國就下雨,邢國無罪,怎會感應上天?毛玠所誹謗的言論已流傳大眾,心裡不滿,魏王也有聽到。毛玠所說的話也不是自言自語,當時被刺刻塗墨的人共有幾個人,這些人都認識嗎,怎麼會遇到呢,對其有何感慨,這些話是對誰說,如何回答,幾月幾日,在何處,事情已暴露,不可欺騙,請把所有事情說完出來。」毛玠回答:「聽蕭望之自殺是石顯陷害;白起被迫自殺於杜郵晁錯被斬於東市;伍員斷命於吳都。這些人都是被妒忌或暗害,臣於年少時為縣政府辦事官,長期工作取得官職,臣職務與中枢機要部門,牽涉到眾多關係。如有人以私情請托,其再有權勢都被拒絕,如有人冤屈來投訴,再是小事臣會申訴。人貪取私利,受法律禁止,何人按照法律禁止謀利,有權勢者可能來陷害。進饞言的小人如蒼蠅無端行事,對臣誹謗,而誹謗臣,肯定不是其餘的人。過去王叔陳生伯輿於朝廷辯論曲直,范宣子進行判斷,叫雙方找證據,這樣使是非曲直表露得清楚。《春秋》稱讚此事,所以加以記載。臣未誹謗,無談不上什麼時間及對象,說臣說過的話也要有證據,臣也希望請求得到如范宣子那樣的辨別,如王叔陳生那樣與誣陷者對質。如果以謊話來解釋的話,那麼接受死刑時,臣會把送過來的安車,駟馬和自殺的寶劍,臣都把這些為送給臣的恩惠,謹此對答如上。」當時在桓阶和洽進言營救下,使他只被免职。

其后他逝世于家中,而曹操賜他棺材和錢帛。授其兒子毛機郎中

性格特徵[编辑]

  • 毛玠清廉著稱,與崔琰選拔人時都不選拔高名譽又低品德的人。當時也推廣天下人檢討品行。
  • 毛玠除了以清廉著稱,在他最受曹操器重時,即使身居高位,生活都很樸素,常穿布衣和食蔬菜。
  • 毛玠又撫養亡兄的兒子,像他親子一般,又常常送物品給一些貧窮的族人,因而家無餘財。

歷史評價[编辑]

  • 陳壽三國志》評:“毛玠清公素履。”(《三国志·魏书·崔毛徐何邢鲍司马传第十二》)
  • 曹操:“用人如此,使天下人自治,吾复何为哉。”“此古所謂國之司直,我之周昌也。”(《三国志·魏书·崔毛徐何邢鲍司马传第十二》)
  • 曹丕:“故尚书仆射毛玠、奉常王修凉茂、郎中令袁涣、少府谢奂万潜、中尉徐奕国渊等,皆忠直在朝,履蹈仁义。”(《三国志 ·魏书·文帝纪二》)
  • 傅咸:“昔毛玠为吏部尚书,时无敢好衣美食者。魏武帝叹曰:“孤之法不如毛尚书。”令使诸部用心,各如毛玠,风俗之移,在不难矣。”(《晋书·列传第十七》)
  • 张缵:“毛孝先以清公见美,卢子家以贞固任职。”(《全梁文》卷六十四)
  • 先賢行狀》:“玠雅亮公正,在官清恪。其典选举,拔贞实,斥华伪,进逊行,抑阿党。诸宰官治民功绩不著而私财丰足者,皆免黜停废,久不选用。于时四海翕然,莫不励行。至乃长吏还者,垢面羸衣,常乘柴车。军吏入府,朝服徒行。人拟壶飧之絜,家象濯缨之操,贵者无秽欲之累,贱者绝奸货之求,吏絜于上,俗移乎下,民到于今称之。”
  • 章如愚:“至于三国,各自据其土而成鼎峙之势,亦诸人之力也。故在魏,则荀攸贾诩之算无遗策,郭嘉、刘晔之才策谋畧,管宁之渊雅高尚,毛玠之典选清正;在吴,则周瑜鲁肃之俦入为腹心,出为股肱,甘宁凌统之徒奋其威,黄盖蒋钦之属宣其力;在蜀,则诸葛孔明之长于治国,费祎董允之志虑忠纯,向宠之性行均淑,皆一时之人杰也。”(《山堂考索》)
  • 梁启超:“古者任官,各举其所知,内不避亲,外不避仇。汉、魏之间,尚存此意,故左雄在尚书,而天下号得人;毛玠、崔琰为东曹掾,而士皆砥砺名节。后世虑选人之请托,铨部之徇私也,于是崔亮、裴光庭定为年劳资格之法,孙丕扬定为掣签之法。防之诚密矣,然而奇才不能进,庸才不能退,则考绩废也;不为人择地,不为地择人,则吏治隳也。”(《论中国积弱由于防弊》)

子女[编辑]

藝術形象[编辑]

三國演義[编辑]

三国演义》描述蔡瑁张允死后,毛玠与于禁担任水军大都督赤壁之战,统兵不当,送掉了百万曹操水军性命。

影視戲劇[编辑]

漫畫形象[编辑]

延伸阅读[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三國志·卷12》,出自陳壽三國志

參考资料[编辑]

  1. ^ 陳壽著,《三國志·魏書·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374-375頁
  2. ^ 時丁儀兄弟方进寵,儀與夔不合。尚書傅巽謂夔曰:『儀不相好已甚,子友毛玠,玠等儀已害之矣。子宜少下之!』夔曰:『爲不義適足害其身,焉能害人?且怀奸佞之心,立於明朝,其得久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