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平 (北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治平
1064年-1067年
政权 北宋
君主 宋英宗趙曙
历时 4年
治平在北宋及宋英宗时期的位置。

治平(1064年—1067年)是北宋宋英宗赵曙的年号,共计4年。治平四年正月宋神宗即位沿用。[1]

年號含義[编辑]

政治清明,社会安定。语出《抱朴子》:“又于治世隆平,则谓之有道,危国乱主,则谓之无道。”

改元[编辑]

紀年農曆對照表[编辑]

表格右邊各月的干支即為各月的第1日,「(大)」表示該月有30日,「(小)」表示該月有29日,「閏月」表格中的漢字數字表示該年為閏X月(比如“五丙寅”中有汉字数字“五”,即表示该行所在年份有闰五月),各月初一底下的數字表示對應的西曆日期。

西元 干支 紀年 正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閏月
1064年 甲辰 治平元年 丁酉(大)
1/21
丁卯(大)
2/20
丁酉(大)
3/21
丁卯(小)
4/20
丙申(大)
5/19
乙未(小)
7/17
甲子(大)
8/15
甲午(小)
9/14
癸亥(小)
10/13
壬辰(大)
11/11
壬戌(大)
12/11
壬辰(小)
1065/1/10
五丙寅(小)
6/18
1065年 乙巳 治平二年 辛酉(大)
2/8
辛卯(大)
3/10
辛酉(小)
4/9
庚寅(大)
5/8
庚申(小)
6/7
己丑(大)
7/6
己未(小)
8/5
戊子(大)
9/3
戊午(小)
10/3
丁亥(大)
11/1
丁巳(小)
12/1
丙戌(大)
12/30
1066年 丙午 治平三年 丙辰(小)
1/29
乙酉(大)
2/27
乙卯(小)
3/29
甲申(大)
4/27
甲寅(大)
5/27
甲申(小)
6/26
癸丑(大)
7/25
癸未(小)
8/24
壬子(大)
9/22
壬午(小)
10/22
辛亥(大)
11/20
辛巳(小)
12/20
1067年 丁未 治平四年 庚戌(大)
1/18
庚辰(小)
2/17
己酉(大)
3/18
戊申(大)
5/16
戊寅(小)
6/15
丁未(大)
7/14
丁丑(大)
8/13
丁未(小)
9/12
丙子(大)
10/11
丙午(小)
11/10
乙亥(大)
12/9
乙巳(小)
1068/1/8
三己卯(小)
4/17

大事记[编辑]

出生[编辑]

逝世[编辑]

同期存在的其他政權之紀年[编辑]

参看[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1. ^ 李崇智《中國歷代年號考》,第161頁。
  2. ^ 2.0 2.1 脫脫. 链接至维基文库 宋史本紀第十三英宗. 维基文库. 「〔嘉祐〕八年,仁宗崩。夏四月壬申朔,皇后傳遺詔,命帝嗣皇帝位。……治平元年春正月丁酉朔,改元。……〔四年正月〕丁巳,帝崩于福寧殿。」
  3. ^ 李燾. 链接至维基文库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百. 维基文库. 「治平元年春正月丁酉朔,改元。」
  4. ^ 徐松. 链接至维基文库 宋會要輯稿禮五十四. 维基文库. 「嘉祐九年正月一日,詔曰:『朕以眇躬,獲承洪緒,涉道猶淺,燭理弗明,大懼菲沖,罔克負荷,深惟抑畏,曷敢荒寧!然而仰憑社稷之靈,俯賴股肱之助。先帝至德,遺惠結於人心;列聖重光,流澤長於世祚。所以自新庶政,甫陟逾年,中外乂寧,風雨時若。惟《春秋》之正始,蓋歷代之通規。獻歲發春,方臨於吉旦;開元易紀,祇率於舊章。宜改嘉祐九年為治平元年。』」
  5. ^ 5.0 5.1 脫脫. 链接至维基文库 宋史本紀第十四神宗一. 维基文库. 「〔嘉祐〕四年正月丁巳,英廟崩,帝即皇帝位。……熙寧元年春正月甲戌朔,日有食之。詔改元。」
  6. ^ 徐松. 链接至维基文库 宋會要輯稿禮五十四. 维基文库. 「英宗治平五年正月一日,詔曰:『……宜自正月一日改治平五年為熙寧元年。』」

深入閱讀[编辑]


前一年號:
嘉祐
北宋年号
1064年-1067年
下一年號:
熙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