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南路元朝设置的

元朝初年,朝廷济南府改置,治所历城县(即今山东省济南市),属中书省,原领淄州陵州中统三年(1262年),长山县般阳府路至元二年(1265年),淄州划入淄莱路,陵州划入河间路临邑县又划河间路,长清县划入泰安州禹城县划入曹州齐河县划入德州棣州滨州属济南路,淄州的邹平县则重新归属济南路,置总管府。终元一朝,济南路下领一、四县、两州。四县两州分别是:历城县、章丘县、邹平县、济阳县、棣州(厌次县商河县阳信县无棣县)、滨州(渤海县利津县沾化县[1]。辖境约当今山东省泰山山脉以北,齐河商河惠民以东,邹平济阳利津以西,北至海及河北省海兴部分地。元年(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仍改为济南府[2]

注释[编辑]

  1. ^ 元史·卷五十八·志第十》济南路,上。唐济州,又改临淄郡,又改济南郡,又为青州。宋为济南府。金因之。元初改济南路总管府,旧领淄、陵二州。至元二年,淄州割入淄莱路,陵州割入河间路,又割临邑县隶河间路,长清县入泰安州,禹城县隶曹州,齐河县入德州,割淄州之邹平县来属,置总管府。户六万三千二百八十九,口一十六万四千八百八十五。领司一、县四、州二。州领七县。录事司。县四。历城,中。倚郭。章丘,上。邹平,上。唐、宋皆属淄州,至元间来属。济阳。中。州二。棣州,上。唐析沧州之阳信、商河、乐陵、厌次置棣州。宋、金因之。元初滨、棣自为一道,中统三年,改置滨棣路安抚司。至元二年,与滨州俱棣济南路。领四县:厌次,中。倚郭。初立司候司,至元二年,省入本县。商河,中。阳信,中。无棣。下。宋、金属沧州,元初割无棣之半属沧州,半以来属。滨州,中。唐属棣州。周始置滨州。金隶益都。元初以棣州为滨棣路。至元二年,省路为州,隶济南路。领三县:渤海,中。初设司候司,至元二年,省入此县。利津,下。沾化。下。般阳府路......长山,中,初属济南路,中统三年来属......
  2. ^ 明史·卷四十一·志第十七◎地理二》○山东山西.....济南府。元济南路,属山东东西道宣慰司。。太祖吴元年为府。领州四,县二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