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絲綢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網
世界遗产
陸路丝绸之路的路线图
官方名稱Silk Roads: the Routes Network of Chang'an-Tianshan Corridor(英文)
Routes de la soie : le réseau de routes du corridor de Chang’an-Tian-shan(法文)
位置 中国
 哈萨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亚洲和太平洋地区
標準 (ii)(iii)(v)(vi)
参考编码1442
登录年份2014(第38屆會議
面积42668.16公顷
緩衝區189963.1公顷
網站UNESCO的记录(英文)

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世界遗产的在古代东西文化交流上扮演了重要角色丝绸之路上的一段路线及相关古遗址遗迹。

2014年6月2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自中国中原地区至中亚七河地区这段5000公里路网为新的世界遗产,并以“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来命名。遗产点包括重点城镇遗迹、商贸城市、交通遗迹、宗教遗迹及相关遗迹等5类代表性遗迹共计33处。[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预计丝绸之路的其他路网及古遗址遗迹会在未来几年纳入世界遗产。

概述[编辑]

在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的《中国:我的旅行与研究》第一卷(1877年)中首次使用了丝绸之路一词,为了指出丝绸在东西贸易的重要性而将中国通过中亚前往印度的贸易路线命名为“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概念在德国人阿尔伯特·赫尔曼的《中国与叙利亚间的古丝绸之路》(1910年)被扩大。长达5000公里的长安-天山廊道路网是在绵长的丝绸之路路网中的一部分,从汉唐的都城长安出发[1],一路向西延伸至中亚七河地区。它形成于公元前2世纪和公元1世纪之间,直到16世纪至前都在使用。它对多种文明的交流起到了促进作用,为商品交换、宗教信仰、科技知识、技术创新、文化实践和文学艺术的深度交流提供了便利。这段路网中入选世界遗产的共有33处,它们当中有多个古代帝国以及可汗王国的都城和宫殿建筑群、贸易契约、教窟寺、古道、驿站、关口、烽火台、多段长城、碉堡、墓地和宗教建筑[1]

申遗历程[编辑]

2006年,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与古代丝绸之路相关的5个国家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协调下启动了丝绸之路跨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

2011年,因丝绸之路规模太过庞大,国际组织专家以“廊道”概念对丝绸之路跨国申遗策略进行调整。经多轮协商,于2012年确定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个国家以“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为名联合申报。

2014年6月15日,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联合申报“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项目,同时世界遗产委员会建议名称应当缩短,改为丝绸之路天山道路网,但是当事国中国建议命名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2],最终取得成功。

登录标准[编辑]

该世界遗产被认为满足世界遺產登錄基準中的以下基準而予以登錄:

  • (ii)在某期间或某种文化圈里对建筑、技术、纪念性艺术、城镇规划、景观设计之发展有巨大影响,促进人类价值的交流。
  • (iii)呈现有关现存或者已经消失的文化传统、文明的独特或稀有之证据。
  • (v)代表某一个或数个文化的人类传统聚落或土地使用,提供出色的典范-特别是因为难以抗拒的历史潮流而处于消灭危机的场合。
  • (vi)具有显著普遍价值的事件、活的传统、理念、信仰、艺术及文学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连结(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该基准应最好与其他基准共同使用)。

遗产点[编辑]

中国[编辑]

哈萨克斯坦[编辑]

吉尔吉斯斯坦[编辑]

参考资料[编辑]

  1. ^ 1.0 1.1 1.2 UNESCO World Heritage Sites, "Silk Roads: the Routes Network of Chang'an-Tianshan Corridor". UNESCO. 2014-06-22 [2014-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6) (英语). 
  2. ^ 大运河、丝绸之路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14-06-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