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勞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苦勞網
Coolloud
類型新聞網站
持有者台灣勞工資訊教育協會
創辦者孫窮理
主編王顥中
創刊日1997年
語言正體中文
总部 中華民國
臺北市中正區杭州南路一段6巷22之2號2樓
網站苦勞網

苦勞網英語:Coolloud),成立於1997年,是一個長期關注台灣社會運動相關訊息的網路媒體,創辦人之一是孫窮理[1],理事長為王顥中。苦勞網以「運動的媒體,媒體的運動」自許,[2]其前身為「苦勞工作室」和「苦勞工作站」。[3]

苦勞網藉由實地採訪、報導和評論寫作,試圖介入議題,以與受訪者共同創造具批判觀點的報導。[3]除自產報導和新聞評論外,苦勞網長年來作為社會運動非營利組織訊息發布的平台。[4][5]

2002年,苦勞網於內政部立案登記為社團法人台灣勞工資訊教育協會」。[6]

創立背景[编辑]

1997年,世新大學立報》社經營困難,資遣全數員工,並以擇優但年資歸零的方式回聘員工。立報教育組組長孫窮理(29歲)無法接受成露茜的管理方式,認為她剝削勞工,就與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的朋友卞中佩等人,利用研究所的電腦架設「苦勞工作站」網站,作為內部成員蒐集、分享社運資料的平臺,僅提供剪報、短評與架論壇等服務。直到1998年,苦勞工作站成員卞中佩至臺中調查「統聯客運罷駛事件」,為苦勞網正式轉型為社運媒體開啟序幕。惟苦勞工作站的成員因大多是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的學生,未受過體系化的記者訓練,因此成員不受組織化控制,但具高度的自主性,並對社會運動抱有高度熱忱,使得苦勞網的報導偏向為社運發聲或批判主流媒體。[7][8]

苦勞網之竄起,與1990年代末期的媒體態度和社運需求有關。當時主流媒體普遍忽略社會運動,且當時的社運團體亦不熟悉網路技術,缺乏發聲和資訊交流的管道平台。而苦勞網的正能彌補當時社運團體的發聲需求,「社運公佈欄」的建置,讓原本無法刊登於主流媒體的新聞稿,能出現在公開的平台。而簡報與論壇的網站服務,亦能滿足社運工作者整理資料、交換資訊和對話的需求。[7]

平面出版[编辑]

專書[编辑]

  • 2000年12月,苦勞工作站與敬仁勞工中心、女媧工作室合著出版《勞工看的台灣史》。[3][9][10]
  • 2001年8月至2002年2月,因民進黨政府召開「經濟發展諮詢會議」,期間背離對「環境」和「勞工」相對友善的主張,苦勞網於經發會期間持續追蹤報導,並在這之後,募款集結成《審判經發會》一書。[3][10]

工運年鑑[编辑]

2006年至2011年,苦勞網特約記者孫窮理等人與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副教授陳政亮合作,編撰工運年鑑系列書籍:

  • 工運年鑑 2003.06-2004.05》(2006年)[11]
  • 《工運年鑑2004.06-2005.05》(2007年12月)[12][13]
  • 《工運年鑑2005.06-2006.05》(2011年6月)[14]

獲獎記錄[编辑]

苦勞網歷年得獎或入圍記錄
日期 獎項 入圍/得獎 得獎作品或記者
2007年 卓越新聞基金會

【社會公器獎】

獲獎[15][16] 孫窮理代表領獎
2012年 卓越新聞獎 僅入圍[17] 【平面報導類-最佳調查報導獎】國境邊陲──蘭嶼核廢料檢整系列報導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孫窮理

【平面報導類-最佳專題報導獎】馬祖博弈中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孫窮理、王顥中

2013年 卓越新聞獎 獲獎[18] 【平面報導類-新聞評論獎】服貿爛透了?沒錯!這就是自由貿易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孫窮理[19]

社會評價[编辑]

2007年11月,《苦勞網》獲得卓越新聞獎基金會頒發第二屆社會公器獎。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官方新聞稿指出:「《苦勞網》長期關注社會議題,使用網路媒體討論勞工、外籍新移民者、殘障者等弱勢團體在台灣的社會適應及其問題,在主流媒體之外,發表另類觀點和相關資訊供社會大眾參考,相當程度上填補了當前主流媒體的若干資訊空檔。最近幾年並逐漸擴及人權、環保、文化議題的報導,並提供網路空間給數十個弱勢團體作為交換意見的平台,重視弱勢者的傳播人權。作為一個媒體,《苦勞網》以極其有限的資源長期為公益發聲,其用心與成效,值得肯定。」[20]

資料來源[编辑]

  1. ^ Brandon. 獨立前行17年 苦勞網另類實踐. 共誌. 2014-12-22 [2018-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09). 
  2. ^ 苦勞網. 捐款支持苦勞網 社會改造續前行. 苦勞網. 2014-12-16 [2018-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2). 
  3. ^ 3.0 3.1 3.2 3.3 苦勞網. 苦勞網大事記 苦勞簡介. 2015-12-31 [2018-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2). 
  4. ^ 王顥中. 【2017.06 捐款徵信】關於社運公佈欄與微信公眾號的說明. 苦勞網. 2017-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09). 
  5. ^ 社運公佈欄. 苦勞網. [2018-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5). 
  6. ^ 內政部合作及人民團體司籌備處. 台灣勞工資訊教育協會法人登記資訊. 內政部. 2002-06-29 [2018-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29). 
  7. ^ 7.0 7.1 林昱帆. 苦勞網:一個扁平化、靠募款維生的另類媒體,如何走過18年的歲月?. blogspot. 2017-09-08 [2018-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1). 
  8. ^ 林昱帆. 另類媒體的開拓者——孫窮理. 世代雜誌. 2017: 33 [2018-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0). 
  9. ^ 台灣出版資訊網. 勞工看的台灣史. [2018-08-09]. [永久失效連結]
  10. ^ 10.0 10.1 苦勞工作室. 審判經發會. 唐山經銷. 2002-05-01 [2018-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09). 
  11. ^ 陳政亮; 孫窮理; 李育真; 歐陽萱. 工運年鑑2003.06-2004.05. 台北: 世新大學社發所、苦勞網/台灣勞工資訊教育協會. 2006. ISBN 9578462468. 
  12. ^ 陳政亮; 孫窮理; 李育真; 陳秀蓮; 楊宗興; 楊億薇. 工運年鑑2004.06-2005.05. 台北: 世新大學社發所、苦勞網/台灣勞工資訊教育協會. 2007-12. ISBN 9789578462700. 
  13. ^ 蔡志杰. 從《工運年鑑》談工運作為「主體」. 苦勞網. 2008-01-30 [2018-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1) (中文(繁體)). 
  14. ^ 陳政亮; 孫窮理; 陳寧; 柳琬玲; 楊億薇. 工運年鑑2005.06-2006.05. 台北: 世新大學社發所、苦勞網/台灣勞工資訊教育協會. 2011-06. ISBN 9789866060021. 
  15. ^ 財團法人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2007年社會公器獎-得獎單位:苦勞網. 2007 [2018-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0). 
  16. ^ 梁玉芳、羅廣仁.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 歷屆得獎作品. 財團法人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聯合報、中央社. 2007-11 [2018-08-11] (中文(臺灣)). [永久失效連結]
  17. ^ 彭家發、林淇瀁、管中祥、胡光夏、李淑娟、王毓莉、陳炳宏. 第十一屆卓越聞獎-平面類評審實錄. 財團法人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2012 [2018-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0). 
  18. ^ 財團法人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第十二屆卓越新聞獎 平面類得獎作品. 2013 [2018-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0). 
  19. ^ 孫窮理. 實踐性媒體運動的曲徑 2013卓新獎得獎感言. 苦勞網. 2013-11-23 [2018-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1) (中文(繁體)). 
  20. ^ 〈第二屆社會公器獎得主暨第六屆卓越新聞獎入圍名單公布新聞稿〉[永久失效連結],2007年11月2日,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相關文獻[编辑]

外部連結[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