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臺灣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華裔臺灣人,指有華人血統的臺灣人。2006年9月29日,時任民主進步黨主席的游錫堃,在該黨雲林縣黨部舉辦的「新陽光、新契約」說明會提出「華裔臺灣人」的觀點。據他表示:他的祖籍是福建漳州,是第七代移民,但他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最多只是華裔臺灣人[1]

針對此一說法,東海大學社會學系教授趙剛表示:游錫堃提出的「華裔臺灣人」一詞具有進步性,因為它顛覆了長久以來佔據「台灣人」本尊的福佬人地位,指明其自身也是外來移民[2]

在野的國民黨對此則有所批評,該黨黨主席暨臺北市市長馬英九面對媒體詢問時表示:身為執政黨不去追求人民團結,反而從事分裂,不知居心何在[3]

衍生用語[编辑]

2006年12月21日,游錫堃藉著《認識台灣眷村》新書出版,在臺北市知名眷村四四南村舉行記者會,強調族群多元與和諧,並重提先前主張的「華裔台灣人」論點,表示客家人可稱為「客裔台灣人」、福建籍的則是「閩裔台灣人」、山東籍的則是「魯裔台灣人」、浙江籍的就是「浙裔台灣人」[4]

參考文獻[编辑]

  1. ^ 劉榮、李欣芳、王平宇、詹士弘. 游錫堃:我是華裔台灣人. 自由時報. 2006-09-30 [2012-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27). 
  2. ^ 趙剛. 「華裔台灣人」的進步性. 中國時報. 2006-10-01. […]游主席的「華裔台灣人」則具有驚人的顛覆性,因為這是在徹底地面對一個事實:長久以來,在日常政治文化中佔據著「台灣人」本尊的福佬人,該是承認他自身也是外來移民之一的時候了!「華裔台灣人」可以是一真實面對自身的正名運動的肇端。前一陣子,執政黨的新銳指責游主席「中國人糟蹋台灣人」之說違反該黨的「族群多元國家一體決議文」,但哪知游主席此番的「華裔台灣人」的精神顯然又超越了該決議文的精神。決議文第八條「各族群都是台灣主人」中所列的主人清單是這樣的:「台灣不但早已是原住民族、客家人和河洛人的原鄉,更已成為外省新住民的新故鄉、外籍新移民的新天地」。不論游主席是否意識得到,他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台灣其實並不是河洛人或客家人的原鄉,這兩個群體其實都是「華裔台灣人」,而真正可以稱台灣為原鄉的只有「原住民」。游主席顛覆了決議文中所暗含的先來後到位階關係。既然只有台灣原住民堪稱台灣為其原鄉,而其他群體都是後來移民,那麼游主席未竟的顛覆思想其實可以是:「台灣人」就是原住民,而所有其他的後來移民,都應該是「連字族群」,即「華裔台灣人」。如果說,「華裔」範圍太大,那也可細作區分,好比游錫堃、陳水扁是福建台灣人,簡稱福台,葉菊蘭是客台,蕭美琴是美台,宋楚瑜是湘台…,以此類推。因此,我呼籲台灣原住民在「華裔台灣人」此刻推出之時,爭取二度正名,把詞費複義的「台灣原住民」直接回復其本尊位置,逕稱「台灣人」,從而其他移民族群都應只是「XX台灣人」。這樣做有四大好處。[…](作者為東海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3. ^ 蔣志薇. 馬英九評「華裔台灣人」:撕裂族群. TVBS. 2006-10-01 [2023-0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4). 
  4. ^ 民進黨出版認識眷村 游:藍逢選舉才拜託眷村. 中国评论通讯社. 2006-12-21 [2012-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