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学恭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解学恭
中共山西省委代理书记
任期
1951年7月-1952年7月
中共天津市委第一书记
任期
1967年1月-1978年6月
个人资料
性别
出生1916年10月6日
 中華民國山西省隰县
逝世1993年3月3日(1993歲—03—03)(76歲)
籍贯山西省隰县
政党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1936年-1987年被开除)

解学恭(1916年10月6日—1993年3月3日),曾名谢宾山西省隰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

生平[编辑]

民国时期[编辑]

解学恭早年在山西省立第九中学(校长张学常[1])就读[2][3]。193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在家乡参加东征红军,后随军返回陕北。1937年,日军攻陷太原,他被派往临汾,由北方局安排,担任洪洞赵城(洪赵)特委委员。1938年,任中共晋西南隰蒲特别区委书记、隰蒲游击第五大队政治委员。1939年,任晋西南洪赵游击第3大队政治委员。1940年2月至1941年8月,任中共晋西区洪赵地委书记,八路军第120师洪赵纵队政治委员、纵队长[4]。1941年8月至1942年8月,任中共晋西南工委委员、工委组织部部长。1942年8月至1945年,任中共晋西南工委书记,八路军第120师洪赵纵队纵队长、洪赵独立支队政治委员[5]

1945年9月至1948年8月,任中共吕梁区党委副书记兼社会部部长、组织部部长(至1946年夏)、吕梁军区副政治委员[6]。1948年8月至1949年8月,任中共晋中区党委副书记兼社会部长、晋中军区副政治委员,中共太原市委(与晋中区党委合并后)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农村工作委员会主任、晋中军区副政治委员[5]

共和国时期[编辑]

1949年4月,任太原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副主任。同年8月至1951年12月,任中共山西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1949年9月至1951年3月,任中共山西省委党校校长。1950年8月至1952年9月,兼任山西省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主任。1951年2月至同年7月,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副书记。1951年7月至1952年7月,任代理书记。1952年1月至12月,兼任中共山西省委企业管理委员会书记。同年7月至1954年8月,任中共中央华北局组织部部长。1952年11月至1958年4月,任对外贸易部副部长。1954年8月起,任北京对外贸易学院院长[7]

1956年,任中共中央国家机关党委常委、中共中央国家机关监察委员会书记。1958年4月至1961年3月,任中共河北省委书记处书记;1960年11月至1966年12月,任中共中央华北局书记处书记[8]。1961年2月至1962年5月,兼任中共中央华北局财贸办公室主任。

内人党事件乌兰夫下野,1966年8月,解学恭被任命为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第一书记[9],但是并未到职。1967年1月至12月,他改任中共天津市委第一书记。1967年12月至1978年6月,任天津市革命委员会主任[10]。1970年4月至1971年5月,任天津市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小组组长[11]。1971年5月至1978年6月,任中共天津市委第一书记。1969年10月至1975年10月,兼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政治委员。1969年10月至1978年6月,兼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天津警备区第一政治委员;1977年12月至1978年6月,兼任天津市第五届政协主席,1978年4月至6月,兼任中共天津市委党校校长。

文化大革命结束,因以及文革期间他对江青、小靳庄事件上[12],对江青一派采取配合和纵容态度,被调往中央接受审查。华国锋将天津的问题推给王曼恬身上,促使解学恭摆脱压力。然而1977年王曼恬的自杀案,促使1978年3月14日,天津市委召开组织工作会议,审查文革中尚未平反的案件,平反万张集团案等,并指出主要责任在市委及负责人解学恭。1978年6月复职的后邓小平,仍然坚持改组中共天津市委,并继续追究文革中天津的371起冤案,免除解学恭所有党内外职位[13]。然而对解学恭党籍问题上,胡耀邦仍然主张解学恭对共和国成立前后有贡献,应保留党内职位,王鹤寿则反对。而1987年胡耀邦下台后,中共中央书记处仍然决定开除解学恭的党籍[14]

1993年3月3日,解学恭因病逝世,享年77岁[5]

参考文献[编辑]

  1.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隰县委员会 (编). 隰县文史资料 第9辑. 1995年12月: 97–99. 
  2.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西省隰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 隰县文史资料 第2辑.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西省隰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 1986年12月: 125. 
  3. ^ 王哲士. 风清月白. 北京: 作家出版社. 2006年6月: 25. ISBN 7-5063-2689-2. 
  4. ^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 七大代表忆七大 上.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年7月: 317–318. ISBN 7-208-05854-7. 
  5. ^ 5.0 5.1 5.2 王波,李迎. 晋绥风云人物 党政人物卷.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7年12月: 189–190. ISBN 978-7-5073-2448-8. 
  6. ^ 王春吉,赵钟著. 风云纪实.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2013年1月: 277. ISBN 7-203-08024-2. 
  7. ^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名录 上.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年7月: 243–244. ISBN 7-208-05733-8. 
  8. ^ 任百平,郭宝主编;红军东征纪念馆. 数风流人物 1936年红军东征.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5年9月: 529. ISBN 7-5073-1788-9. 
  9. ^ 中共中央组织部等编. 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 第6卷 “文化大革命”时期 1966.5-1976.10.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0: 175. ISBN 7-80136-318-3. 
  10. ^ 魏建一. 天津市机构编制大事记. 北京:海洋出版社. 2013年3月: 96. ISBN 978-7-5027-8523-9. 
  11. ^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 第6卷 “文化大革命”时期 1966.5-1976.10.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0: 144–145. ISBN 7-80136-318-3. 
  12. ^ 党史博览杂志社. 党史博览 2002年合订本. 党史博览杂志社. 2002: 77. 
  13. ^ 陈冠任. 17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改革启动纪实.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9年11月: 94. ISBN 978-7-5098-0457-5. 
  14. ^ 原胡耀邦政治秘书刘崇文:耀邦和我谈下台前后. 文化中国-中国网. [2015-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外部链接[编辑]

中国共产党党徽 中国共产党职务
前任:
赖若愚
中国共产党山西省委员会代理书记
1951年7月-1952年7月
繼任:
高克林
前任:
乌兰夫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第一书记
1966年8月-1971年5月
繼任:
尤太忠
前任:
万晓塘
中国共产党天津市委员会第一书记
1967年1月-1978年6月
繼任:
林乎加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职务
前任:
胡昭衡
天津市人民委员会市长
天津市革命委员会主任
1967年12月-1978年6月
繼任:
林乎加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徽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地方委员会
前任:
万晓塘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主席
1977年12月-1979年7月
繼任:
阎达开
教育職務
前任:
李秋野
北京对外贸易学院院长
1954年9月-1958年12月
繼任:
李秋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