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教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通識教育(英語:Liberal Education),有兩層意義;一是指通才教育;二是指全人教育。通識教育作為近代開始普及一門學科,其概念可上溯至先秦時代的六藝教育思想,在西方可追溯到古希臘時期的博雅教育意念。

近代高等學校中的通識教育思想源於19世紀,當時有不少學者有感於現代大學的學術分科太過專門、知識被嚴重割裂,於是創造出通識教育這個跨學科,目的是培養學生能獨立思考、且對不同的學科有所認識,以至能將不同的知識融會貫通,最終目的是培養出完全、完整的人。自20世紀後,通識教育已廣泛成為歐美大學的一項必修科目。

各地情况[编辑]

 香港[编辑]

高中課程[编辑]

大專課程[编辑]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轄下8所院校於90年代開辦各類型的通識課程供本科生修讀:[1]

香港大學[编辑]

「拓展科目」(Broadening Courses), 分四範疇為人文社會科學研究(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Studies)、科學技術研究(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文化價值研究(Culture and Value Studies) 及信息技術研究(Information Technology Studies)。

香港中文大學[编辑]

書院通識(College General Education)和大學通識(University General Education)。 大學通識包括四範疇科目,分別為文化傳承(Our Own Heritage)、自然、科技與環境(Nature, Technology and Environment)、 社會與文化(Society and Culture)、自我與人文(Self and Humanities)。

香港科技大學[编辑]

四範疇科目(工商管理、科學、工學、人文社會科學)及「通識科目」(GNED courses),「通識科目」由教學促進中心(Centre for Enhanced Learning & Teaching)負責統籌開設。 跨學科課程事務處(IPO)與各學院通力合作,糅合多個不同學科的知識,致力培育出具競爭力的跨學科專才。理、工、商及人文社會科學等各學院的同學均可以於修畢首年本科課程後,申請修讀跨學科課程。

香港理工大學[编辑]

「拓寬視野」(Broadening)通識科目,五範疇科目(哲理判斷、價值判斷、審美判斷、歷史判斷及科學判斷),由通識教育中心聯同校內外專家及大學各院系。通識教育中心(General Education Centre)於1998年設立,中心主要負責協調通識教育的各方面工作,同時亦提供師資,開設部分科目。

香港城市大學[编辑]

2008年,教育發展及精進教育處(Office of Education Development and Gateway Education)成立,精進教育(Gateway Education) 由各院系及教育發展及精進教育處開辦。中國文化中心(Chinese Civilisation Centre)於1998年成立,中心課程旨在使學生能夠從文學、藝術、哲學、宗教、建築、科技等各方面掌握中國文化的基本要義,學習欣賞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文化遺產。

香港浸會大學[编辑]

「分佈要求」(Distribution Requirements),分四範疇為人文學科(Humanities)、社會科學(Social Science)、商務與傳理(Business and Communication)、科學(Science)

嶺南大學[编辑]

四範疇科目,分別為理性思考(Rational Thinking)、價值與社會(Values and Society)、文化與理念(Culture and Ideas)以及科學科目(Science Courses) Cluster Courses: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創意與創新)、 Humanities and the Arts(人文與藝術)、Management and Society(管理與社會)、Science, Technology, Mathematics and Society(數理、科技與社會)、Values, Cultures and Society(價值、文化與社會)

香港教育大學[编辑]

通識教育包含三個範圍,通識基礎課程、通識拓寬課程及通識鞏固課程。通識拓寬課程的範疇涵蓋四個組別:一、人性,詮釋及觀點;二、群體,社會及文化;三、自然,科學及技術及四、正向教育與價值教育。[2]

 中華民國臺灣[编辑]

臺灣的現代通識教育開始於國立臺灣大學。出任臺大校長的虞兆中認為,現代大學和傳統儒家教育觀一脈相承,學生人格養成應在學校教育中居於重要地位,於是1982年(民國71年)年在台大成立「通才教育工作小組」負責規劃通識教育課程,次年在台大開設「社會科學大意」和「自然科學大意」两门课程,再一年在「文學與藝術」、「歷史與比較文化」、「社會與哲學分析」、「數學與自然科學及應用科學」等五類通識领域增设多门課程。隨後,臺灣各大學相繼推出通識教育課程。中華民國教育部乃於1984年(民國73年)發佈《大學通識教育選修科目實施要點》。

 美國[编辑]

  • 哈佛大學的通識課程採用的是知識廣度的理念,即包含數理、文學等的「全方位」學習。由1980年,學校逐步把通識課程移為各院的核心課程(Core Curriculum),該核心課程共分為以下十類:外國文化、歷史A、歷史B、文藝A、文藝B、文藝C、倫理、科學A、科學B、社會分析。[3]

美國常春藤盟校基本以通識教育為基礎。文凭跨越文理分科,稱為「文理學士」(英語:BLibStud)。

 法國[编辑]

  • 巴黎政治大學是一所培養法國精英人才的名校,從1872年成立以來為法國培養了大量的精英人才。其育人理念是以經濟、法律、社會學和歷史學作為基礎學科,以廣泛的知識面、國際眼光和與職業實踐相結合為主要的教學手段。

評價[编辑]

正面[编辑]

通識教育能較為容易把社會人士訓練成為「全能的人」。[4]

負面[编辑]

参考资料[编辑]

  1. ^ 香港各大學通識教育現況概覽 (PDF). [2019-03-1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6-05). 
  2. ^ 香港教育大學 通識教育. [2021-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8). 
  3. ^ 梁定澎. 美國大學通識教育模式. [2012-07-20]. (美國大學通識教育模式.pdf 原始内容 请检查|url=值 (帮助) (PDF)存档于2012-04-15) (中文(繁體)). 
  4. ^ Advantages & Disadvantages of a Liberal Arts Education. [2012-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