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銀行中心 (香港)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金門大廈
美國銀行中心
美國銀行中心基座
美國銀行中心地下大堂
美國銀行中心基座停車場入口

美國銀行中心(英語:Bank of America Tower,簡稱美銀中心),是香港金鐘夏慤道13至15號一幢甲級寫字樓大廈,物業樓高37層。因業主數度改變,大樓名稱曾分別為「金門大廈」和「佳寧中心」。又因大廈外貌呈工整的長方形,曾有「方正大廈」的別稱[來源請求]。該建築物由金門建築興建,承租者先後包括佳寧置業美國銀行德祥企業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及醫生辦公室,事務律師辦公室,大律師辦公室等。

美國銀行中心是香港大型旅遊活動「幻彩詠香江」的參與建築物之一。

簡介[编辑]

美國銀行中心樓高37層,地下及1樓部份範圍為商場,有數間快餐店。1樓其餘部份至2樓為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市區教學中心、法律學院研究生部及專業進修學院,3至4樓為停車場,5樓以上屬寫字樓。

歷史[编辑]

美國銀行中心現址,原為金鐘兵房一部份,1970年代初,政府拍賣土地,由金門建築擊敗當時實力雄厚的香港置地投得,發展成金門大廈,於1975年落成啟用。同年怡和成功地收購金門建築為其附屬公司,金門大廈遂落入怡和手上。在香港滙豐總行大廈於1980年代重建完成之前,香港上海滙豐銀行一度於該大廈之地庫設立金庫。

佳寧中心[编辑]

1980年1月,佳寧主席陳松青以9億9800萬港元購入金門大廈,並改名為佳寧中心,數月後,以接近一倍的16億8000萬港元轉售予另一財團,當時的交易並無向銀行借貸,佳寧聲稱收購資金由佳寧背後的財團支付,交易實際是意圖向外界展示佳寧集團的實力。

1982至1983年間,由蕭永豐構思的上流人士俱樂部 The I Club 在中心內營運[1],開幕日邀請了安迪·華荷等名人出席[2],惟因投資信心致財務問題在一年內結束。

1982年,香港地產因前途問題而大跌。1982年10月,佳寧的債權銀行入稟法院要求將其清盤。1983年10月佳寧集團清盤。1983年9月,香港警方開始調查佳寧於1980年金門大廈的交易,當中陳松青等人因涉嫌詐騙被提出檢控。經過複雜司法程序,1987年案件在香港最高法院審判。

美國銀行中心[编辑]

在佳寧清盤後,佳寧大廈分層出售,由美國銀行購得數層作為香港辦事處,並得命名權,所以易名成「美國銀行中心」。在2000年代初,美國銀行香港辦事處已經遷至長江集團中心九龍貿易中心,只保留美國銀行中心的命名權及外牆廣告權。

鄰近建築物[编辑]

交通[编辑]

物業位處中環及金鐘之間,由港鐵中環站出口,步行5至10分鐘可達該廈,而大廈商場出口,有接駁天橋連至金鐘廊,亦即可通往金鐘港鐵站及該區商廈。

港鐵

相關條目[编辑]

參考來源[编辑]

  1. ^ 香港知專設計學院. 「石漢瑞的圖語世界」展覽手冊 (PDF). 照鏡環印社. 2021-04 [2021-12-3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1-12-30). 
  2. ^ 彭綺雲. 香港視覺文化:M+指南. 倫敦、香港: Thames & Hudson Ltd、M+. 2021: 72. ISBN 9780500024942. 

外部連結[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