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代香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香港2010年代
各年份香港 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
本條目為香港歷史系列之一
開埠初期
(1842年至1898年)
20世紀初歷史
(1898年至1941年)

其他香港系列

文化 - 經濟
地理 - 政治 - 教育
香港主題

2010年代的香港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治下開始了第二個完整的十年,從2010年起算到2019年。本年代催生多場大型社會運動,香港社會對行政長官梁振英林鄭月娥領導的政府俱有一定程度的不滿,2019年香港區議會選舉泛民主派取得大勝告終,香港社會帶著對政府的強烈反對情緒結束2010年代。

背景[编辑]

雖然香港的經濟在走出金融海嘯有所增長,但香港人同時面對社會貧富懸殊加劇、年輕一代上流困難、持續通漲、地產霸權、樓價高企、政制爭議、中港紛爭等嚴峻的社會問題;此外,隨著公民意識日漸提高,亦促使不少大型社會運動產生,例如2010年反高鐵事件2012年反對國民教育科運動、2013年葵青貨櫃碼頭工潮2014年雨傘革命2016年丙申旺角事變2016香港立法會宣誓風波2019年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和以光復香港,時代革命為口號的社會抗爭運動。

人口[编辑]

香港特區政府在2011年進行了大型的人口普查,有關的調查每10年進行一次。

政治[编辑]

行政長官[编辑]

由於曾蔭權的任期屆滿,2012年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選舉變成全面換屆,選舉共有3名候選人包括梁振英何俊仁唐英年,惟唐梁二人在選前出現大量負面新聞。最後,3月25日中午,經選舉當局的點票後,梁振英獲得689票,宣佈梁振英當選第四任行政長官。

2017年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選舉中,林鄭月娥以777票擊敗對手曾俊華胡國興,當選第五任行政長官。

香港政治[编辑]

  • 2012年香港政治制度改革:在民主黨等的溫和派泛民議員的支持下,政府推出的2012年香港政治制度改革的修訂方案獲得通過。立法會增加10個議席至70席,其中5個新增議席由分區直接選舉產生,另外5個由功能團體選舉產生。民主黨提出的區議會功能界別改良方案,讓不屬現存功能組別之選民以一人一票選出立法會新增五席「區議會功能界別」議席,這些議席被媒體稱為「超級區議員」。行政長官選舉委員則會將由現時的800人增加至1200人,不少於150名的選舉委員可聯合提名行政長官候選人。
  • 取消區議會委任議席:政府計劃在2015年全面取消區議會委任議席。

經濟[编辑]

  • 2011年5月1日,香港引入最低工資。
  • 2019年6月30日,中原城市領先指數報190點,房屋建築面積平均每平方英呎呎價售價超越10000元,超過個人入息中位數的一半,樓價創歷史新高。

衛生[编辑]

  • 2014年12月31日,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在長沙灣批發市場,扑殺了15,000只活雞。長沙灣批發市場停業21天,中國大陸供應給香港的活雞也暫停出貨。
  • 2019年非洲豬瘟疫情:因2018年起的中國大陸非洲豬瘟疫情,香港在5月中旬及下旬先後驗出中國供港豬隻非洲豬瘟呈陽性反應,銷毀了大量豬隻及一度停止活豬供應。

文化[编辑]

科技[编辑]

其他[编辑]

相關條目[编辑]

外部連結[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