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IPCC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2007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使用世界气象组织旗帜
簡稱IPCC
成立時間1988
創始人联合国大会
類型事務委員會(Panel)
法律地位活躍
總部日内瓦 编辑维基数据
主席
英国 詹姆斯·斯基英语James Skea
副主席
马里尤巴·索科纳英语Youba Sokona
獎項诺贝尔和平奖
網站ipcc.ch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英語: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缩写IPCC;又譯政府間氣候變化專業委員會跨政府氣候變化委員會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1])是一個附屬於聯合國之下的跨政府組織,在1988年由世界氣象組織聯合國環境署合作成立,專責研究由人類活動所造成的氣候變遷。該會會員限於世界氣象組織聯合國環境署之會員國。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本身並不進行研究工作,也不會對氣候或其相關現象進行監察。其主要工作是發表與執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有關的專題報告[2]。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主要根據成員互相審查對方報告及已發表的科學文獻來撰寫評核[3]

IPCC有三個工作組:第一工作組(WGI)評估氣候變化的物理科學基礎。第二工作組(WGII)評估社會經濟和自然系統面對氣候變化的脆弱性、氣候變化的後果以及適應氣候變化的選項。第三工作組(WGIII)評估如何減緩氣候變化、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以及去除大氣層之溫室氣體的方法。[4]

IPCC協助各國於1997年在日本京都草擬了《京都议定书》,協議目標是要在2010年時,讓全球碳排放量比1990年時減少5.2%,目前已有170多國核准該協議。

IPCC於2007年12月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以表彰他們「努力建立並推廣人為造成之氣候變化的相關知識,並為人們對抗氣候變化的因應措施奠定了衡量的基礎」。同時獲獎的還有美國前副總統艾爾·高爾,以表彰他在氣候變化方面的工作以及紀錄片《不願面對的真相》。 [5]

IPCC已分別在199019952001200720132022年發表六次「氣候變化評估報告」,[6]IPCC主席帕卓里博士曾公開呼籲:「假如在2012年前沒任何行動的話,就太晚了。接下來的兩、三年是決定我們未來的關鍵時刻」。[7]

IPCC於2021年8月9日發表第六次評估的第一工作組報告《氣候變化2021:物理科學基礎》[8],2022年2月28日發布第二工作組報告《氣候變化2022:影響、適應和脆弱性》[9],2022年4月4日发布第三工作組報告《氣候變化2022:減緩氣候變化》[10],並於2023年3月20日先行釋出《氣候變化2023:第六次評估綜合報告》之〈決策者摘要〉。[11][12][13]第六次氣候變化評估報告中,除了《綜合報告》較為精簡(170頁)[14],其餘篇幅少則2,900餘頁、多則將近4,000頁,讀者可從各報告之《決策者摘要》(SPM)入手較為簡易,中譯版請見附註。[15][16]第六次評估另有三份特別報告:《全球升温1.5°C》[17][18]、《氣候變化和土地》[19]及《氣候變化中的海洋與冰凍圈》。[20][21][22]

參見[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1. ^ 國家教育研究院. 聯合國氣候變遷政府間專家委員會. [2019-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4). 
  2. ^ Principles governing IPCC work (PDF). IPCC. 2006-04-28 [2007-07-2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7-07-12). 
  3. ^ About IPCC – Mandate and Membership of the IPCC. IPCC. 2007 [2007-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8-25). 
  4. ^ 關於IPCC—工作組. IPCC. [2022-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2) (英语). 
  5. ^ 2007 Nobel Peace Prize Laureates. [11 October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7-25). 
  6. ^ IPCC's Reports. IPCC. [2023-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0) (英语). 
  7. ^ Elisabeth Rosenthal. U.N. Report Describes Risks of Inaction on Climate Change. The New York Times. 2007-11-17 [2023-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4) (英语). 
  8. ^ Climate Change 2021: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 IPCC. [2023-03-1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8-13) (英语). 
  9. ^ Climate Change 2022: Impacts, Adaptation and Vulnerability. IPCC. [2023-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28) (英语). 
  10. ^ Climate Change 2022: Mitigation of Climate Change. IPCC. [2023-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02) (英语). 
  11. ^ AR6 Synthesis Report (SYR). IPCC. [2023-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4) (英语). 
  12. ^ AR6 Synthesis Report - Climate Change 2023. IPCC. 2023-03-19 [2023-03-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0) (英语). 
  13. ^ 潘姿吟. 聯合國發布「人類求生指南」 氣候炸彈進入倒數10年. ETToday. 2023-03-21 [2023-03-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2). 
  14. ^ AR6 Synthesis Report Climate Change 2023(Full volume) (PDF). [2023-08-0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7-25) (英语). 
  15. ^ 解讀IPCC氣候報告.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 [2022-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14). 
  16. ^ IPCC 氣候變遷第六次評估報告 第二冊「衝擊、調適與脆弱度」決策者摘要中文翻譯.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 2022-03-01 [2022-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5). 
  17. ^ Global Warming of 1.5 ºC. IPCC. [2023-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4) (英语). 
  18. ^ IPCC-SR15 中文相關資料. [2023-03-14]. 
  19. ^ Climate Change and Land. IPCC. [2023-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1) (英语). 
  20. ^ Special Report on the Ocean and Cryosphere in a Changing Climate. IPCC. [2023-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2) (英语). 
  21. ^ 2019台達氣候沙龍-海洋特別報告. [2023-03-14]. 
  22. ^ 深入:解析土地利用與氣候變化非自由延續相關. 環境資訊中心. 2019-08-14 [2022-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27). 

外部連結[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