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隋朝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典範條目隋朝是一條典範條目,即此條目可作為維基百科社群的典範之作。如有需要,請勇於更新頁面
同行評審 條目里程碑
日期事項結果
2010年10月5日優良條目評選入選
2010年10月24日典範條目評選入選
2010年10月26日同行評審已評審
2016年12月12日典範條目重審撤銷
2017年7月16日典範條目評選入選
同行評審 本條目已經由維基百科社群同行評審並已存檔,當中或有可以改善此條目的資訊。
當前狀態:典範條目

民族问题[编辑]

杨坚是汉人乎?--阿光 07:42 2005年8月2日 (UTC)

据资料看,杨坚确实是汉族人。Derek He 17:16 2006年1月28日 (UTC)

始末君主[编辑]

开国君主应写杨坚还是隋文帝?Derek He 17:16 2006年1月28日 (UTC)

杨坚即隋文帝,如你想詢問在指定的一個欄位的寫法,請明確指出該欄位。香港人 17:26 2008年8月14日 (UTC+8)

“隋”字是新字[编辑]

查了一下网上的资料,这个应该是在隋后才出现的新字。--Patrick Rowe (留言) 2008年10月4日 (六) 14:15 (UTC)[回复]

日本在隋朝的正式國名[编辑]

請問有人知道是大和還是倭國嗎?我記得在隋朝時已經改稱大和了。-- Jason 22  對話頁  貢獻  2010年10月2日 (六) 03:44 (UTC)[回复]

  • (:)回應

其實「大和國」也非其正式國名,而是後世史家所使用的歷史名詞。學者吳廷璆主編的《日本史》裡提到「公元3世紀末,以大和(今奈良)為中心的畿內地區,興起了一個大國。因位於大和地區,史稱大和國家。」(見該書第一編第二章,第27頁,南開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至於「倭國」一名,則是到唐初仍在使用。(見沈仁安《日本起源考》終章《從倭國到日本國》,昆侖出版社2004年版,第314至318頁。)─clioherodotus (對話) 2010年10月2日 (六) 06:12 (UTC)[回复]

    • 所以在日本的那個國家,他們有自稱嗎?
    • 我有這樣的疑問,想說日本一詞代表的是日本地區、日本島或是現今的日本國。沒有辦法確且指出在隋朝時期,那個在日本島上的國家。好比西方人稱中世紀東方的大國是中國一樣,中國也沒有確切指出是隋朝還是唐朝。-- Jason 22  對話頁  貢獻  2010年10月2日 (六) 10:32 (UTC)[回复]
  • (:)回應

早期日本人如何稱呼本國,也不容易解釋吧。日本學者橋詰和人作過歸納研究,現摘錄他的一些見解如下(見《日本建國史新論》,收錄於北京大學日本研究中心編《日本學》第七輯,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ISBN 7301031602,第182至185頁):

  • 「日本」,如「日本武尊」的用例,被讀作「やまと」(YAMATO)或「ひもと(ひのもと)」(HIMOTO/HINOMOTO)。後來不知不覺間變成音讀,發音成「にほん」(NIHON)或「にっぽん」(NIPPON),並定為國號。在中國正史上《舊唐書》倭國傳本文第一次使用「日本」,以後遂統一為「日本」。
  • 高知縣最古的國名記作「とさのくに」(TOSANOKUNI),這是「國土東端之國」的意思,與「太陽升起的東方」同一含義。也就是說,可以理解為是「倭面土」、「日本」等的別稱。……
  • 遷都本州,定都奈良後,更稱為「更東之倭(最東方的倭國)」,即「大倭(大委)〔おおやまと〕」(OOYAMATO),以後遂改用漢字「大和」(橋詰和人認為「倭」有「東」的含義)。

此外,橋詰還列舉了中國《後漢書》裡的「邪馬台國」、《三國志•魏志》裡的「邪馬壹國」,以及倭國別稱「豐國」(「豐葦原中國」或「豐葦原瑞穗國」的省略),並對它們的音義作了詳細探討,篇幅不短,茲不贅論(如有需要,我還可以後補)。

在下以為無論叫「倭國」、「日本」或「大和政權」、「大和王權」等稱謂,都屬可接受的吧(「大和國」也有見於中文學術書籍,只是恐有與奈良縣舊名相混之虞)。在條目中,外交段落裡「大和(即日本)曾多次派使臣來華通好」一句做例,在下會傾向改成「倭國(即日本,時為飛鳥時代)」,或乾脆只叫日本。 ─clioherodotus (對話) 2010年10月4日 (一) 20:51 (UTC)[回复]

鶴立蛇形勢未休, 五天文字鬼神愁。 支那弟子無言語, 穿耳胡僧笑點頭。111.252.236.135留言2023年10月14日 (六) 00:40 (UTC)[回复]

优良条目候选[编辑]

以下内容移动自Wikipedia:優良條目候選最后修订版本

隋朝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类:歷史朝代,提名人:-- Jason 22  對話頁  貢獻  2010年9月27日 (一) 16:23 (UTC)[回复]

移动完毕--木木 (发呆中) 2010年10月5日 (二) 20:15 (UTC)[回复]

關於運河影響[编辑]

註釋、出處、參考資料[编辑]

關於這三者的版面,我尊重Jason22將之分成三節(而不是合併成一節)。但是由於原來此三者的排版紊亂,所以我做了若干調整:

  1. 依一般習慣將順序調整為〈註釋〉->〈出處〉->〈參考資料〉(請參閱en:wp:layout)。
  2. 將〈參考資料〉用Template:cite book zh將之格式標準化(請參閱wp:ref)。
  3. 使用標準模板使〈註釋〉、〈參考資料〉的字體和格式與〈出處〉一致。-- Marcus Hsu  talk  2010年10月16日 (六) 10:16 (UTC)[回复]

關於隋朝皇帝世系圖[编辑]

隋朝皇帝世系圖隋朝是兩個不同的條目,但是隋朝皇帝世系圖一直被重定向到隋朝。編輯者並且揚言要發動編輯戰,讓隋朝退除特色條目:「再多来几次编辑战我想看看特色条目会不会被取消」,請問這是可以合併還是可以分開呢?-- Jason 22  對話頁  貢獻  2014年4月12日 (六) 09:03 (UTC)[回复]

  • (&)建議:我刚刚去看了一眼,如果与隋朝有重要直接的关系的话可以合并,但编辑者扬言编辑战让其退特色就是纯人品有问题了。皇帝世袭图可以反映一个王朝的时代过程,我看可以考虑并入让条目完整些。当然,这是在下个人建议,关键还得看大家的意见。--Wokesiet留言2014年4月12日 (六) 12:02 (UTC)[回复]
当你不知道经过还是慎言人品问题,编辑战的对方盗用我编辑的世系图为自己创作,被我戳穿后和我打编辑战已经至少四轮,次次没有共识,次次都是趁我不在线用各种办法想把该部分内容剔除,这种事叫个事?——星光下的人留言2014年4月17日 (四) 12:08 (UTC)[回复]

特色条目重审[编辑]

隋朝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類:,提名人:AT 2016年11月28日 (一) 12:05 (UTC)[回复]
投票期:2016年11月28日 (一) 12:05 (UTC) 至 2016年12月12日 (一) 12:05 (UTC)

2支持,1反對:未達標準--Z7504留言2016年12月12日 (一) 12:27 (UTC)[回复]

外部链接已修改[编辑]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隋朝中的1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7年6月8日 (四) 09:28 (UTC)[回复]

特色條目評選(第二次)[编辑]

隋朝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類:歷史,提名人: Jason 22  對話頁  貢獻  2017年7月2日 (日) 11:28 (UTC)[回复]
投票期:2017年7月2日 (日) 11:28 (UTC) 至 2017年7月16日 (日) 11:28 (UTC)

12支持:符合標準--Z7504留言2017年7月16日 (日) 11:31 (UTC)[回复]

有關於隋朝與魏晉南北朝條目合併的問題?[编辑]

各位據小弟所檢查隋朝國祚只有38年另一說法為39年所以根據小弟對歷史的了解諾是一個朝代的定義倘諾是一個政權快速滅亡不超過150年的朝代都被歸類為亂世因此魏晉南北朝不只有369年就連隋朝也要算在魏晉南北朝裡面所以小弟的提議是能否讓隋朝這個條目與魏晉南北朝條目做合併希望各位能參考我的意見小弟我都是參考一些古人寫下的古書餐凱而來的所以小弟請求這個條目隋朝魏晉南北朝條目做合併謝謝。大長老留言2020年4月22日 (三) 06:45 (UTC)[回复]

(-)反对WP:NORWP:FA。--Hjh474留言2020年4月22日 (三) 09:11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