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海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黑海
座標44°N 35°E / 44°N 35°E / 44; 35座標44°N 35°E / 44°N 35°E / 44; 35
主要流入多瑙河第聶伯河里奧尼河南布格河克澤爾河德涅斯特河
主要流出博斯普魯斯海峽
所在國家土耳其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烏克蘭俄羅斯格魯吉亞
最大長度1,175公里(730英里)
表面積436,402平方公里(168,500平方英里)[1]
最大深度2,212公尺(7,257英尺)[2]
水體體積547,000立方公里(131,200立方英里)[3]
聚居地伊斯坦布爾布爾加斯瓦爾納康斯坦察圖爾恰敖德薩塞瓦斯托波爾巴統索契
參考[1][2][3]
尼古拉耶夫軍用造船廠

黑海是歐亞大陸的一個陸間海,被歐洲、高加索和安那托利亞半島所包圍[4]。黑海通過土耳其海峽之後進入另一個陸間海—馬摩拉海,通過達達尼爾海峽後與地中海愛琴海區域相聯。西亞東歐被這一系列水體分隔開來。黑海在北面通過刻赤海峽亞速海相連。流入黑海的主要河流有多瑙河第聶伯河。沿海國家有土耳其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烏克蘭俄羅斯格魯吉亞。沿海重要城市有伊斯坦布爾布爾加斯瓦爾納康斯坦察圖爾恰敖德薩塞瓦斯托波爾巴統等。

黑海的面積有436,400平方公里(168,500平方英里)(不包括亞速海[1],最大深度為2,212公尺(7,257英尺)[2],體積為547,000立方公里(131,200立方英里)。[3]黑海形成一個東西向的橢圓形凹陷。[5]黑海的南面是本廷山脈,東面是高加索山脈,西北面是寬闊的低地。黑海東西向最寬有大約1,175公里(730英里)。

名稱[編輯]

「黑海」這個名字,是源自古希臘的航海家,因為他們認為黑海海水的顏色比較地中海的海水深黑而得名。黑海、紅海白海黃海也是少數幾個用顏色來命名的海域。現代各語言對於該地的稱呼都採用同義,包括圍繞著海域的諸地域[6]

以上稱呼據考並未早於13世紀之前出現[7]

而在希臘,歷史性稱呼攸克辛海(Euxine Sea)具有不同意義,也延續著廣泛使用:

  • 希臘語Eύξεινος Πόντος羅馬化:Eúxinos Póndos, [ˈefksinos ˈpondos],字面義為「好客海」;Μαύρη Θάλασσα (Mávri Thálassa), [ˈmavri ˈθalasa] ,字面義為「黑海」,這一名稱也有使用,但不太常見。

地質[編輯]

黑海是世界最深的內海之一。黑海從河流和地中海流入的水含鹽度比較小,因此比較輕,它們浮在含鹽度高的海水上。這樣深水和淺水之間得不到交流。兩層水的交界處位於100到150米深處之間。兩層水之間徹底交流一次需要上千年之久。海底的生物屍體腐化分解時消耗的氧氣得不到補充。在這個嚴重缺氧的環境中只有厭氧微生物可以生存。牠們的新陳代謝釋放二氧化碳和有毒的硫化氫(H2S)。其他生物實際上只能生存在深度小於200米的水裡。[3][8] [9]

黑海是古地中海的一個殘留海盆,古新世末期小亞細亞發生隆起,黑海與地中海分開,逐漸形成內海。2,500萬年前,黑海還與地中海相連。隨着地殼運動和冰期,黑海與地中海反覆隔絕和連接,6,000~8,000年前的大冰期後形成相連。

歷史[編輯]

由於黑海是連接東歐內陸和中亞高加索地區出地中海的主要海路,故此其戰略地位非常重要。黑海航道是古代絲綢之路由中亞往羅馬帝國的北線必經之路。蒙古帝國鄂圖曼帝國均曾經完全控制黑海沿岸,籍此侵略歐洲。

尤其是對自17世紀開始崛起的俄羅斯帝國,黑海和波羅的海均是影響該國對歐洲聯繫的命脈。近代史中亦有因為搶奪黑海的控制權而引發的戰爭和軍事行動,例如克里米亞戰爭[10]。英國和法國在19世紀和土耳其結盟,土耳其一直控制進出伊斯坦堡海峽,使俄羅斯黑海艦隊進出黑海均須經過土耳其。

2020年8月22日,土耳其宣稱在黑海發現有史以來儲量最大的天然氣,為3,200億立方米[11]

水文學[編輯]

SeaWiFS英語SeaWiFS中的黑海

黑海屬於陸緣海[12],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不完全混合湖英語meromictic[13]。湖的上層會因為和空氣接觸而有氧氣融入,但湖的上層和下層的水不會互相混合,因此黑海中90%的水都是缺氧水[14]。黑海的環流主要受盆地地形及河流作用控制,因此會有強烈的垂直分層結構,黑海也被分類為有鹽楔(salt-wedge)的三角灣,也就是高鹽度海水會沿著海底,呈現楔狀鑽入黑海中。

黑海和地中海透過土耳其海峽進行水輸送。由地中海流進的水,其鹽度和密度都較流到地中海的水要高,因此會出現經典的河水循環:下層是鹽度和密度較高的水,由土耳其海峽中的馬摩拉海流進黑海,上層是鹽度和密度較低的水,由黑海流進馬摩拉海。表面較淡的水是由河流作用所產生,黑海流出的淡水約為流進的二倍。每年蒸發和降水的水量約為300 km3[12]

由於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既淺又窄(其深度分別為33公尺及70公尺),因此流進和流出的速度都很快,而且有明顯的垂直剪力,因此二層之間會有紊流混合[12]。離開黑海的表面水其鹽度只有17psu(實用鹽度單位),到地中海時的鹽度為34psu。由地中海流進的深層水鹽度約38.5 psu,到黑海時會降到34psu[12]

水文化學[編輯]

淺層水會有一段時間有生命期短的藻類繁殖,形成有大量有機物體(包括腐泥英語sapropel)的水層。科學家已發現每年會固定有許多浮游植物繁殖,在NASA拍攝黑海的圖片中也可以看出[15]。由於這些因素,黑海越來受到海洋考古學英語marine archaeology的關注。黑海中的有機物質,包括沉船船體等,都完整保存。故深層水反之因為缺氧,在黑海海底發現許多保存得相當好的古船骸,例如拜占庭帝國的古船骸錫諾普 D英語Sinop D就位在土耳其錫諾普海岸下的缺氧海域中。

建模顯示若黑海發生彗星或小行星的撞擊事件,其產生的硫化氫雲會影響黑海海岸居民的健康,甚至威脅居民的性命[16]

參見[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1.2 Surface Area—Black Sea Geography. University of Delaware College of Marine Studies. 2003 [2006-1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4-29). 
  2. ^ 2.0 2.1 2.2 Maximum Depth—Europa – Gateway of the European Union Website. Environment and Enlargement – The Black Sea: Facts and Figures. [2012-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11). 
  3. ^ 3.0 3.1 3.2 3.3 Unexpected changes in the oxic/anoxic interface in the Black Sea. Nature Publishing Group. 1989-03-30 [2006-1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17). 
  4. ^ 楊發興. 地理概况(上)(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卷)(中学卷)). Green Apple Data Center. 2013-12-16: 24– [2014-01-10]. GGKEY:04GENNHJ19Y.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17). 
  5. ^ UNEP/GRID-Arendal Maps and Graphics Library. Socio-economic indicators for the countries of the Black Sea basin. 2001 [2010-1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2-10). 
  6. ^ Özhan Öztürk. Karadeniz Ansiklopedik Sözlük. İstanbul: Heyamola Yayınları. 2005: 617–620. (原始內容存檔於October 15, 2012). 
  7. ^ Schmitt 1989,第310–313頁.
  8. ^ 欧亚黑海. 中華自然科學網. [2012-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16). 
  9. ^ Facing a Sea of Challenges for a Better Environment. University of Delaware College of Marine Studies. 2003 [2012-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01). 
  10. ^ 沙俄与土耳其的三百年战争:俄国疆域扩展到黑海(4). 中華網. 2013-09-10 [2014-0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10) (中文). 
  11. ^ 土耳其黑海天然气将带来650亿美元经济价值. [2020-08-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02). 
  12. ^ 12.0 12.1 12.2 12.3 Descriptive Physical Oceanography. Talley, Pickard, Emery, Swift. Retrieved 4 November 2013.
  13. ^ Meromictic. Retrieved 4 November 2013.. [2014-0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12). 
  14. ^ Exploring Ancient Mysteries: A Black Sea Journey. Retrieved 4 November 2013.. [2014-0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16). 
  15. ^ Black Sea Becomes Turquois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earthobservatory.nasa.gov. Retrieved 2 December 2006.
  16. ^ Schuiling, Roelof Dirk; Cathcart, Richard B.; Badescu, Viorel; Isvoranu, Dragos; Pelinovsky, Efim. Asteroid impact in the Black Sea. Death by drowning or asphyxiation?. Natural Hazards. 2006, 40 (2): 327–338. doi:10.1007/s11069-006-0017-7. 

延伸閱讀[編輯]

  • [美]查爾斯·金. 黑海史. 東方出版中心. 2011. ISBN 9787547303139. 
  • Ghervas, Stella. The Black Sea. Armitage, D.; Bashford, S. (編). Oceanic Histori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7: 234–266 [2021-06-05]. ISBN 978-1-1083-9972-2. doi:10.1017/978110839972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05). 
  • Stella Ghervas, "Odessa et les confins de l'Europe: un éclairage historique", in Stella Ghervas et François Rosset (ed), Lieux d'Europe. Mythes et limites (Paris: Editions de la Maison des sciences de l'homme, 2008), pp. 107–124. ISBN 978-2-7351-1182-4
  • Charles King, The Black Sea: A History, 2004, ISBN 0-19-924161-9
  • William Ryan and Walter Pitman, Noah's Flood, 1999, ISBN 0-684-85920-3
  • Neal Ascherson, Black Sea (Vintage 1996), ISBN 0-09-959371-8
  • Schmitt, Rüdiger. Black Sea – Encyclopaedia Iranica. Encyclopaedia Iranica, Vol. IV, Fasc. 3: 310–313. 1989 [2021-06-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05).  |article=|title=只需其一 (幫助)
  • Rüdiger Schmitt, "Considerations on the Name of the Black Sea", in: Hellas und der griechische Osten (Saarbrücken 1996), pp. 219–224
  • West, Stephanie. 'The Most Marvellous of All Seas': the Greek Encounter with the Euxine 50. Greece & Rome. 2003: 151–167.  |issue=被忽略 (幫助)
  • Petko Dimitrov; Dimitar Dimitrov. The Black Sea, the Flood and the Ancient Myths. Varna. 2004: 91. ISBN 978-954-579-335-6. 
  • Dimitrov, D. 2010. Geology and Non-traditional resources of the Black Sea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LAP Lambert Academic Publishing. ISBN 978-3-8383-8639-3. 244p.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