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主同盟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中國民主同盟
中央主席丁仲禮
中央常務副主席王光謙
中央副主席徐輝田剛曹衛星程紅張道宏陳群鄧秀新鄭功成謝經榮霍金花王學成吳為山
創始人張瀾沈鈞儒章伯鈞
成立1941年3月19日 (1941-03-19),83年26天前
 中華民國重慶市
前身統一建國同志會
總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東城區東廠胡同北巷1號
黨報中央盟訊
黨員
(2022)
348,300
意識形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全國人大[1]
57 / 2,980 (2%)
全國人大常委會
10 / 175 (6%)
全國政協
(政黨委員)
65 / 544 (12%)
省級政府首長[註 1]
5 / 264
官方網站
www.mmzy.org.cn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
政黨 · 選舉
民盟中央所在地

中國民主同盟,簡稱民盟,原稱中國民主政團同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排名第二的民主黨派,該黨是現時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大黨,盟員總人數在民主黨派中排第一,在全國政黨中排第二。

民盟創立於1941年,成員最多時由中國青年黨國家社會黨(後改稱中國民主社會黨)、中華民族解放行動委員會(後改為中國農工民主黨)、中華職業教育社、中國鄉村建設協會、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六個政治團體組成,形成「三黨三派」的格局。

1944年9月10日改為現名並延續至今。1946年中國青年黨中國民主社會黨參加制憲國民大會而被開除出聯盟。其後中國農工民主黨也脫離聯盟成為獨立黨派。 其早期盟員多來自學者和民主人士。目前,其盟員主要來自以從事文化教育工作的人士。截至2022年,民盟共有黨員34.83萬人,是中國黨員人數第二多的政黨和最大的民主黨派。

發展歷史[編輯]

1947年10月,國民政府宣佈取締中國民主同盟,中共及民盟強烈聲討。

1939年10月13日,國民參政會中一部分無黨派和中間黨派參政員張瀾黃炎培沈鈞儒羅隆基章伯鈞等,在重慶發起成立了統一建國同志會。

1941年3月19日,在重慶上清寺特園秘密開會,將統一建國同志會改建為「中國民主政團同盟」,主要參加者和組織為無黨派人士張瀾,中國青年黨中國國家社會黨(後改稱中國民主社會黨)、中華民族解放行動委員會(後改稱中國農工民主黨)、中華職業教育社、鄉村建設協會與其他無黨派人士結合,建立政黨聯盟,其機關報《光明報》於同年9月18日在香港發行,由梁漱溟主持。10月10日,在《光明報》刊登啟事宣佈民主政團同盟成立,並發表了梁漱溟起草的《成立宣言》和《對時局主張綱領》。在《成立宣言》中,中國民主政團同盟

「為國內在政治上一向抱民主思想各黨派一初步結合」,結合動機是看到國家「不得協力制敵,甚而至於內力相銷」,曾「宛轉之盡力,而卒未有補」,擔憂國人喪失抗戰前途,因此「自為結合,以作團結全國之始」,今後要促進民主抗戰團結,認為當時中心問題是國家的統一,要實現國家統一,「必須軍隊國家化,政治民主化」[3]

1941年11月16日,在召開國民參政會第二屆第二次大會的前一天,張瀾、章伯鈞、羅隆基、左舜生在重慶召開茶會,公開宣告民主政團同盟成立。

1944年9月19日,中國民主政團同盟在重慶特園召開全國代表會議,改名為中國民主同盟,由團體會員制改為個人申請參加。同年10月,發表《對抗戰最後階段的政治主張》。

1945年10月,民盟召開臨時全國代表大會(即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中選出第一屆中央委員會,張瀾依然被推選為主席,左舜生為秘書長,章伯鈞為組織委員會主任,羅隆基為宣傳委員會主任委員,梁漱溟為國內關係委員會主任,張君勱為國際關係委員會主任。

民盟自創立始起,即與共產黨協商一致聯合要求:結束國民黨的一黨專政,實現民主政治、多黨共治,不單方面與國民黨簽署條約

  1. 雙方為推翻國民黨一黨專政,實現民主政治之新中國,應共同攜手奮鬥。
  2. 雙方得保持其政治最高原則,但在奮鬥過程中,得隨時交換意見,以劃一步調,增強力量。
  3. 解放區歡迎中國民主同盟成立分部,但民主同盟之活動,以不妨害中共之事業為原則。
  4. 中國民主同盟對解放區之政治軍事,經濟各項設施,須儘量予以支持,並擴大其影響。
  5. 雙方不得單獨對國民黨作妥協合作,如有談判,得相互通知,並取得雙方同意後,始於國民黨成立條約。
    ——中共與民盟協定要點[4]

1946年初,在包括民盟、中國共產黨中國國民黨及無黨派人士參加的政治協商會議的38個席位中,民盟獨佔9位,超過當時任何一個黨派的席位;加上與其他黨派的聯合,民盟成為當時平衡國共雙方的重要力量。

1946年11月,中國國民黨決定召開制憲國民大會,中國共產黨拒絕參加大會。而民盟內部中,中國青年黨中國民主社會黨單獨參加了南京制憲國民大會,被民盟清除出去,導致民盟與國民黨的關係迅速惡化。

1947年10月,國民黨執政的中華民國政府更宣佈民盟為「非法團體」並展開制裁。同年11月全國進行國民大會代表選舉,中共與民盟均進行抵制。國民黨對民盟的打壓直接導致了民盟在1948年1月召開的一屆三中全會上公開宣佈與中國共產黨合作,自此共產黨與民盟建立同盟關係[5]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共產黨成為執政黨,毛澤東建議包括民盟在內的八個民主黨派繼續保留下來。中國共產黨對民盟進行政治領導,但表示保證組織獨立和法律地位平等,不會干擾民主黨派的獨立性及日常事務[6][7][8]。民盟代表張瀾、沈鈞儒章伯鈞羅隆基張東蓀史良楚圖南費孝通等出席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張瀾同時當選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沈鈞儒出任全國政協副主席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章伯鈞史良胡愈之分別出任政務院的部長。作為共產黨領導下的參政黨,民盟提出了「長期共存,互相監督」作為共產黨與民主黨派之間的關係方針。該方針在1956年9月15日的中共八大上被正式確認。

1949年4月,中共中央指定當時的《中國時報》(同年5月易名為《光明日報》,6月16日創刊)由民盟接管(1953年後改由各民主黨派和全國工商聯主辦),1957年1月22日接辦《爭鳴》,並定為論政方針刊物。

然而,在1957年的反右運動中,以章伯鈞為代表的,對共產黨提出過批評和意見的許多民盟成員都被劃為了「右派」。其中最著名的大右派有:章伯鈞、羅隆基、費孝通曾昭掄陳仁炳彭文應錢端升葉篤義黃藥眠錢偉長吳景超潘大逵沈志遠徐鑄成浦熙修王毅齋王文光姜震中馬哲民杜邁之陳新桂劉王立明。這些人後來大都被降職;民盟從此一蹶不振。1957年漢陽一中事件,盟員楊煥堯因在學校發展盟員等原因被以現行反革命判處死刑立即執行。[9]:4-5在1958年11月12日至12月4日召開之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又通過了《中國民主同盟關於社會主義改造規劃》和《開展社會主義自我改造競賽的倡議書》,把民盟內部全體的思想「改造合理化」,這也是民盟的一大轉折點。此後民盟很難再對當時毛澤東中共中央制定的國家政策方針提出不同意見。

文革期間,民盟各級組織停止活動。粉碎四人幫以後,民盟逐步恢復組織活動。[10]

2020年9月7日 民盟:觀發展于田間地頭 寓服務於民主監督

如今,民盟在西藏自治區以外的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都建立了地方組織。民盟中央機關分設辦公廳、組織部、宣傳部、社會服務部、研究室、專門委員會綜合辦公室等6個職能部室。民盟中央主辦有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月刊《群言》和機關內部刊物《中央盟訊》,並有群言出版社和群言科技諮詢服務中心。

現任地方政府任職[編輯]

目前民盟在中國大陸各省級行政區正副省長中任職,共有5人[11]

姓名 職務 學歷
張世珍 甘肅省副省長 農學博士
成岳沖 浙江省副省長 歷史學碩士
霍金花 河南省副省長 管理學碩士
楊雲彥 湖北省副省長 理學博士
陳群 上海市副市長 理學博士

歷任中央委員會主席[編輯]

任次 職務 肖像 姓名 任職期間 備註
就任時間 卸任時間
1 中國民主政團同盟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
黃炎培 1941年3月19日 1941年10月10日 任內辭職
2 張瀾 1941年10月10日 1944年9月19日 黃炎培辭去主席職務後,推選張瀾擔任主席
1 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 1944年9月19日 1949年12月27日 1944年9月19日民盟全國代表會議決定將中國民主政團同盟改名為中國民主同盟
1 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委員會主席
1949年12月27日 1955年2月9日 任內逝世
代理 沈鈞儒 1955年2月10日 1955年10月 1955年2月,民盟中常會擴大會議一致推舉沈鈞儒為代理主席
2 1955年10月 1960年10月
3 1960年10月 1963年6月11日 1963年6月於任內逝世
代理 楊明軒 1963年6月12日 1963年12月6日
3 1963年12月6日 1965年10月 1963年12月,民盟三屆四中全會選舉楊明軒擔任民盟主席
空缺 1966年8月26日-1976年「文革」時期,民盟被迫停止運作
4 史良 1979年10日23日 1984年10月
5 1984年10月 1985年9月6日 1985年9月於任內逝世
代理 胡愈之 1985年9月27日 1986年1月16日 任內病逝
代理 楚圖南 1986年1月31日 1986年12月31日 1986年1月,民盟五屆中常會第九次會議推選楚圖南副主席為民盟中央委員會代理主席
5 1986年12月31日 1987年1月9日 1986年12月,民盟五屆三中全會選舉楚圖南為民盟中央主席;1987年1月,民盟五屆四中全會選舉其為民盟中央名譽主席
5 費孝通 1987年1月9日 1988年10月31日 1987年1月,民盟五屆四中全會選舉費孝通擔任民盟中央主席
6 1988年10月31日 1992年11月
7 1992年11月 1996年11月 1996年11月,民盟七屆五中全會接受費孝通辭去民盟中央主席職務
7 丁石孫 1996年11月 1997年10月 1996年11月,民盟七屆五中全會選舉丁石孫為民盟中央主席
8 1997年10月 2002年12月
9 2002年12月 2005年12月
9 蔣樹聲 2005年12月 2007年12月
10 2007年12月 2012年12月 任內辭職
11 張寶文 2012年12月 2017年12月
12 丁仲禮 2017年12月 2022年12月
13 2022年12月 現任

註釋[編輯]

  1. ^ 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各人民政府正副省長、自治區人民政府正副主席和直轄市人民政府正副市長的人數佔比。[2]

參考文獻[編輯]

引用[編輯]

  1. ^ 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委員會. 58名民盟盟员担任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中國民主同盟入門網站. 北京. [2018-03-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05) (中文(中國大陸)). 
  2. ^ 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委員會. 盟员担任各级政府及组成部门、司法机关职务名册. 中國民主同盟入門網站. 北京. [2018-03-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05) (中文(中國大陸)). 
  3. ^ 王檜林. 中国现代史.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6: 264. 
  4. ^ 中國國民黨中央調查統計局編,《三十四年度的中共》,民35年1月,頁59
  5. ^ 中国民主同盟简介. [2015-05-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11). 
  6. ^ 中国民主同盟简介. [2015-05-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3). 
  7. ^ 甘肅政協. “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提法的由来. 澎湃新聞. 上海. [2020-05-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29) (中文(中國大陸)). 
  8. ^ 王預震. 试论民主党派的独立性. 產業與科技論壇 (北京). 2011, (19): 19–20 (中文(簡體)). 
  9. ^ 劉富道. 1957年中國大冤案: 漢陽事件. 新銳文創,. 2012-02-01: 370 [2021-06-22]. ISBN 978986609457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18). 
  10. ^ 八大民主党派. [2023-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20). 
  11. ^ 民主党派及无党籍省级政府首长简介. [2020-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3). 

來源[編輯]

參見[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