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林 (中國民運人士)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張林
性別
出生 (1963-06-02) 1963年6月2日60歲)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徽蚌埠
國籍 中華人民共和國
別名Zhang, Lin
職業自由撰稿人作家
獎項獄中作家獎、自由文化獎之人權獎

張林(1963年6月2日),男,安徽蚌埠人,中國自由撰稿人作家民運人士[1]89民運領袖[2]

生平[編輯]

1979年9月,張林以安徽蚌埠考區第一名的優異成績考取清華大學[3],曾擔任《清華大學歷史地理學社》社長[4],後肄業。於1986年辭去公職,在安徽海南雲南等地宣傳自由民主理念。

1989年,張林因組織領導皖北市民和學生,支持和參與89民運,被判刑兩年;出獄後,又因在北京參與籌辦「勞動者權利保障同盟」,被勞教三年[4]

1997年從勞教所出來後,張林獲赴美簽證,前往美國[4];第二年即從美國闖關返回中國大陸,結果回國第二天即被警察帶走,再次被判勞教三年[4]

2005年,張林因進京參加前中共領導人趙紫陽追悼會,被冠以「煽動顛覆罪」入獄[1]。2007年,張林因其30萬字的自傳體作品《悲愴的靈魂》,被獨立中文作家筆會授予「獄中作家獎」[3]詩人王一梁對該書高度評價,表示單憑這本書就可使張林入文學最高殿堂。

2009年3月,澳洲的《自由聖火》網站把2009年年度的自由文化獎之人權獎授予給尚在獄中的張林[5]。同年8月,張林獲釋出獄[3]。2012年7月,張林在湖南會友途中,曾突然失蹤[2],後被證實是國保強制邀請「喝茶」。2013年7月因爭取女兒就學的權利而被刑事拘留,2014年9月5日被蚌埠蚌山區法院以「聚眾擾亂公共場所秩序罪」一審判刑3年6個月[6][7]。2016年9月因減刑而提前獲釋。[8]

事件[編輯]

2013年10歲女兒遭關押[編輯]

2013年2月27日下午張林十歲女兒張安妮被四個國保從合肥琥珀小學帶走,被單獨關押3小時,後和張林被關在一起,小安妮共被關押20個小時。後來,張林父女被軟禁在安徽蚌埠。[9][10]

2013年4月6日至16日,律師援助團和網友圍觀團從全國各地來到合肥聲援張安妮復學,4月8日張林父女被律師援助團和網友圍觀團從蚌埠解救到合肥,張林和律師網友護送張安妮至琥珀小學,要求復學被校方拒絕,校方要求張林提供警方的安全保證,顯然張林無法提供。10日開始律師劉衛國宣佈開始在琥珀小學絕食絕水24小時,絕食接力持續到16日被清場。期間有網友在廣場舉行燭光晚會,有網友在街頭為安妮單獨授課,還有網友在公安廳門前搭帳篷露宿,還有街頭演講等多種多樣的聲援活動[11][12]

2013年4月16日合肥聲援張安妮復學現場遭清場,張林和女兒張安妮再被押回蚌埠。數百便衣參與行動,聲援的網友被警方帶走十餘人,當天有些被釋放,有些被戶籍地國保接回原籍。還有一些下落不明。[13][14]

2013年7月18日張林被蚌埠警方帶走秋後算賬,次日被當局以「涉嫌聚眾擾亂公共場所秩序罪」刑事拘留。[7]

2013年9月初張林好友退役中校姚誠帶張安妮和其媽媽和姐姐來上海美領館辦理赴美求學手續,3日晚姚誠被警方拘捕,7日中午安妮在姐姐陪同下在上海浦東機場乘機去美國,美領館工作人員前往送行。美國西部時間9月7日上午八點到達三藩市機場。婦權無疆界負責人瑞秋女士到機場迎接。瑞秋夫婦將成為小安妮在美國的監護人,代替張林照顧小安妮的生活,給她一個溫暖的家。

著作[編輯]

張林的代表作為《悲愴的靈魂》。1998年10月,張林闖關回國打算繼續從事民運,又被判3年勞教。2001年從勞教所獲釋後,張林開始撰寫《悲愴的靈魂》一書。該書由美國博大出版社於2005年出版,是一部自傳性質的作品,記述了作者的成長、奮進、受難與抗爭。全書有400多頁,約30萬字。

作家胡平發表書評[15],認為作者在該書中直抒胸臆,刻畫對於政治犯而言,比地獄還可怕的國內監獄,及在其中面臨生存的艱難、肉體的折磨、疾病的摧殘、精神的苦痛、心靈的煎熬、靈魂的悲愴。在此惡劣環境下,正常人性會變得中毒、麻木和殘廢,即作者所說的勞改後遺症,這會嚴重摧殘一個人思考、閱讀和寫作能力。胡平認為作者清醒意識到勞改後遺症對自己的危害,以極大毅力自我治療;《悲愴的靈魂》不僅是作者奮鬥與受難的記錄,也是作者自我超越的證明[15]。同時,胡平認為該書使人們更理解自由的本質。作者為得到更多自由而一次又一次失去僅有的自由,初看是自相矛盾,特別是來美之後,既已獲得自由,何苦又冒險回去?胡平引用作家弗朗西斯·福山在《歷史的終結及最後之人》(The End of History and the Last Man)的話:「人類的歷史,是建立在為了人性的尊嚴而鬥爭的原則之上。人類首要的追求是把人當人看,要求別人把自己作為一個人來尊重。人之所以為人,在於他有生存的勇氣,有能力去冒生命的風險去實現自己」。胡平認為《悲愴的靈魂》表達作者不甘屈服於強權,而捍衛自己尊嚴,顯示獨立自主意志,以不屈不撓的抗爭,證明了高貴的自由精神[15]

台灣、香港資深政經評論家、專欄作家凌鋒[16]在撰寫的書評《中國的悲愴與張林的吶喊》[17]中,引用了一位中國樂評家對柴科夫斯基的傳世代表作《第六悲愴交響曲》時的評論:「它深刻表現處在沙皇反動統治下的他不滿現實、嚮往正義和歡樂,而又找不到出路的仿徨心情,他以極為成熟和發展了的交響樂手法宣泄了內心深處的、難以言喻的悲愴」。凌鋒稱作者此書給予他的感覺,與《第六悲愴交響曲》給那位樂評家的感覺相仿。凌鋒表示,看完全書,懂得作者的吶喊,不是他個人的吶喊,而是全國、全民族的吶喊,是全國﹑全民族「內心深處的﹑難以言喻的悲愴」。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民运人士张林出狱后行动受监视. 自由亞洲電台. 2009-08-12 [2012-1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24). 
  2. ^ 2.0 2.1 安徽民运人士张林湖南会友“失踪”. 民生觀察. 2012-07-16 [2012-12-07]. [永久失效連結]
  3. ^ 3.0 3.1 3.2 民运人士张林出狱后行动受监视. 自由亞洲電台. 2009-11-29 [2012-1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8). 
  4. ^ 4.0 4.1 4.2 4.3 张林小档案. 民主亞洲基金會. 2004-04-19 [2012-1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31). 
  5. ^ 安徽作家张林妻芳草拟赴台被拒 前往探视两友人被警带走(图). 自由亞洲電台. 2009-03-25 [2012-1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02). 
  6. ^ http://www.zaobao.com/wencui/social/story20140906-385985[永久失效連結]
  7. ^ 7.0 7.1 争取女儿就学权利 异议人士张林被判刑. BBC中文網. 2014年9月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年9月8日). 
  8. ^ 为女争取入学被囚三年 维权者张林获释. 美國之音. 2016-09-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16). 
  9. ^ 张安妮被安徽省合肥市琥珀山庄派出所政治警察绑架的经历. Human Rights in China 中國人權. [2021-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5). 
  10. ^ 吳雨. 十岁张安妮,成中国最小"良心犯". 《德國之聲》. 2013-04-12 [2013-04-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23). 
  11. ^ 駐香港記者心語. 各路人马续聚安徽声援张安妮就学 六项活动要求当局回应诉求. RFA自由亞洲電台. 2013-04-10 [2013-04-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8). 
  12. ^ 维权人士为张安妮争取教育权遭警方传讯. RFI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2013-04-16 [2013-04-27]. 
  13. ^ 合肥聲援張安妮就學活動遭清場. 中國人權 HRIC. 2013-04-17 [2013-04-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22). 
  14. ^ 合肥絕食現場遭清場 張林安妮再押回蚌埠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新唐人電視, 2013-4-16
  15. ^ 15.0 15.1 15.2 张林和他的作品《悲怆的灵魂》. 自由亞洲電台. 2007-11-27 [2012-1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9). 
  16. ^ 林保華(凌鋒)資歷. 台灣海外網. [2012-1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3). 
  17. ^ 中国的悲怆与张林的呐喊》. 博大出版社轉載《前哨》2005年9月號). 2005 [2012-1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1-06).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