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海峽復航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台灣海峽復航,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籍貨輪眉山輪於1979年5月29日在台灣海峽金門馬祖海域的11個小時的航行為標誌[1],中華人民共和國方面恢復使用本國民用船隻在台灣海峽通行的事件。

1950年起,兩岸分治中華民國政府美國政府的支持下,奉行關閉政策中華民國國軍長期軍事封鎖中國大陸東南沿海。中華人民共和國籍船隻無法通過台灣海峽,中國大陸南北港口間的航運因此中斷二十年,直到1968年以繞行太平洋的方式打通南北航線。此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方面船隻仍不能通行台灣海峽,長期繞行太平洋運行南北航線,解放軍軍用水面艦艇亦如此。

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森訪華,中美關係解凍。1974年,西沙海戰爆發,解放軍東海艦隊南下編隊首過台灣海峽。1978年12月,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次年1月,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在此背景下,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於5月17日,批准眉山輪、富春江輪、紅旗121輪等五艘輪船首航台灣海峽。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和交通部組建首航領導小組,軍地多方給予支持。眉山輪配備了軍用電台高射機槍重機槍等武器裝備[1],並對船員進行了軍事訓練[2]。5月27日,眉山輪從廣州黃埔港起航。29日,抵達金門以南海域,黎明後眉山輪開始穿越台灣海峽中段,於17時30分越過馬祖島海域。此段航程共計168海里,用時11小時。期間,中華民國空軍派出一架飛機[1]中華民國海軍派出兩艘軍艦[2],但未對眉山輪做出軍事反應。31日,眉山輪抵達日本名古屋,後順利返回黃埔港[1]

6月2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召開「恢復台灣海峽正常通航會議」,並頒布《交通部關於我商船通行台灣海峽的暫行規定[1],南北航行全部取道台灣海峽。9月12日,中華民國政府公告中止《戡亂時期截斷匪區海上交通辦法》,被視為中華民國方面在法理上終止關閉政策[3]

1983年11月30日,客輪紫羅蘭號、長柳號分別從黃埔港、上海港相向開出,完成客輪通過台灣海峽的首航[2]。此後,中華人民共和國船隻以在臺灣海峽中線西側航行的方式通過台灣海峽。

相關條目[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新中国三十年第一程——记眉山轮首航台湾海峡. 中遠航運宣傳網. 2011-03-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22) (簡體中文). 
  2. ^ 2.0 2.1 2.2 鐘鳴、吳曉瓊. 亲历者口述档案再现台湾海峡复航传奇. 寧波檔案網,來源:《中國檔案報》2010年8月12日總第2040期第三版. 2010-08-12 [2017-03-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21) (簡體中文). 
  3. ^ 林宏一. 结论 (PDF). 《封鎖大陸沿海──中華民國政府的「關閉政策」,1949-1960》 (PDF) (碩士論文). 2009-06-00 [2019-07-0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09-20)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