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座標29°12′N 120°30′E / 29.2°N 120.5°E / 29.2; 120.5

浙江省
浙江省的位置
浙江省的位置
坐標:30°18′N 120°12′E / 30.3°N 120.2°E / 30.3; 120.2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語源錢塘江的古稱
省會杭州市
最大城市杭州市(人口、經濟)
麗水市(面積)
行政區劃地級行政區11個、​縣級行政區53個、​鄉級行政區1516個
政府
 • 省委書記易煉紅
 • 人大常委會主任易煉紅
 • 省長王浩
 • 政協主席廉毅敏
面積
 • 總計104,141平方公里
面積排名第24名(土地面積)
占全國1.08%
人口(2022)
 • 總計常住人口6,577萬人
 • 排名第8名
 • 密度561人/平方公里
 • 密度排名第10名
 • 占全國4.04%
 • 生育率(2010)1.02(第25名
族群[1]
 • 民族漢族-97.7%
苗族-0.6%
土家族-0.4%
畲族-0.3%
 • 方言漢族:吳語(占90%以上)徽語閩南話蠻講官話
畲族:畲話
時區北京時間UTC+8
ISO 3166碼CN-ZJ
車牌
GDP(2022)¥77,715.00億元
$9364.14億美元(第4名
• 人均¥110,449元
US16,008美元(第5名
• 占全國6.4%
HDI(2021)0.801( 極高 [2]
極高 · 第5名
行政區劃代碼33
網站浙江省人民政府
省象徵
蘭花
樟樹[3]
浙江省
漢語浙江

浙江省,簡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東部的一個沿海省份,位於長江三角洲南翼,北鄰上海市江蘇省、西依安徽省江西省、南接福建省,陸域面積10.55萬平方公里[4],占全國的1.1%,是中國面積較小的省份之一。海域面積26萬平方公里,也是中國列島最多的省份。2022年,全省常住人口6577萬人[5],位居全國第八位,是全國人口增長速度最快的省份之一。省政府駐地為杭州市西湖區省府路8號。

浙江歷史悠久,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6]。1949年以後,因為國防前線與歷史問題,浙江省經濟在國內排名連年衰退、國有投入不到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半[7]。自改革開放以來,浙江一直是中國民營經濟最活躍的省份之一,因為民營經濟的跨越式發展,經濟總量由全國第14位進步到全國第4位[7]。截至2020年,浙江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連續20年、36年位居全國各省區第一位[8],區域、城鄉發展均衡,是全國唯一一個所有設區的市居民收入全部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的省份,也是全國城鄉居民收入比最低的省份[9]

名稱及象徵[編輯]

「浙江」為錢塘江的古稱,錢塘江在《山海經》、《越絕書》、《史記》、《水經注》等多數古籍均作「浙江」,《莊子·外物篇》作「淛河」,《水經》作「漸江水」。陳橋驛等現代學者考證浙、淛、渐都是古越語的不同漢語音譯[10],而清代《康熙字典》則稱「浙者,折也」,認為「浙江」得名於錢塘江水曲折逆流[11];同時錢塘江又因為其幹流蜿蜒曲折如「之」字,故別稱「之江」[12]春秋戰國時期,浙江屬於百越中於越的核心地帶,也就是春秋五霸[註 1]越國本部所在[13];直到三國時期,浙東仍是山越活動的中心[14][15];因此也有文獻會稱浙江簡稱為「越」[16],就如章炳麟的「願吾越人,無忘張煌言[17],同時「越」也是省內紹興市的簡稱[18]

乾元元年(758年)分江南東道浙江東道浙江西道以及福建道,是為「浙江」二字第一次成為地方政府的名稱[19]:2,浙江二道合稱「兩浙」,轄境大致為今天蘇南皖南上海及浙江全境,與今天的吳語區相仿[15]元代在原先的兩浙及福建設立江浙行省,治杭州路,奠定了浙江獨立建省的基礎[19]:8。元明之際,龍鳳十二年(1366年)朱元璋浙江等處行中書省,簡稱浙江行省,後又改名為浙江等處承宣布政使司,民間俗稱浙江省[19][20]。清代因襲了明代的浙江等處承宣布政使司,更加常用浙江省的名稱,民國延續了清代浙江省,而中華人民共和國也承襲前代省份,浙江省建制及轄境大致沿襲至今[19]:2

境內最大河流為錢塘江,海拔1930米的黃茅尖為浙江省最高峰。錢江潮常被媒體用作比喻浙江人的拼搏精神[21]。2008年浙江省開展評選省花和省樹。其中蘭花樟樹得票最高。2009年1月16日浙江省召開「關注森林」工作會議,正式確認樟樹為省樹、蘭花為省花該次會議同時確定金錢松銀杏毛竹榧樹為浙江省特色樹,梅花荷花桂花山茶花為浙江省特色花。[22]

歷史[編輯]

史前時期[編輯]

早在5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浙江就有原始人類建德人活動。直至新石器時代,先後出現上山文化[註 2]小黃山文化[註 3]跨湖橋文化[25]河姆渡文化[註 4]馬家浜文化[27][註 5]良渚文化

其中河姆渡文化距今約7000年至6000年間,見證了古人由採集食物到學會耕作的過程,是迄今為止最豐富的一處史前稻作農業遺存[19]:10-11。而後來的良渚文化距今約5000年,其古城遺址治水遺蹟為中國境內最早進入國家形態的地點,其玉器文化和成熟的禮制都對周邊地區、夏商周三代及後來的中華文明產生影響[19]:413-432,前故宮博物院院長張忠培先生更是稱良渚為「中華第一城」[19]:11-12[29]:241[30]。進入青銅時代後,良渚文化為馬橋文化所取代[19]:441,其居民被稱為「越人[31]。考古上屬於馬橋文化及其接近類型的文化遺址大量在太湖地區、錢塘江流域、寧紹平原被發現,是當時少受中原影響的獨立發展的文化[註 6]

良渚遺址反山12號墓出土玉琮

先秦時期[編輯]

戰國·越王者旨於睗

《史記》載:越人是大禹後裔,禹巡至會稽而崩[33],今天還有大禹陵會稽山[34]夏代少康封自己的庶子於今浙江境內的會稽山以奉陵祭,由此越國建立[35][36][37]。早在東漢就有張衡質疑這一傳說,據考古發掘的吳越地區文物,古書所載夏朝的許多創舉都和當時吳越地區的習俗頗有淵源,大禹則有可能是越人的後裔[38][39]:3

以會稽為中心的越國在春秋時期興盛。此時,位於北邊的吳國也迅速發展,並且比越國強盛的更快,吳國在消滅了江北的邗國(今蘇中揚州)、淮夷等國後,與越國的衝突激增[40]。吳王闔閭時,以越國不協助吳國攻打楚國為由而入侵越國,結果闔閭中箭身亡。繼任吳王夫差同越王勾踐進行了20餘年的戰爭,最後越王勾踐於前473年消滅北面的強國吳國,重建了越國,進而吞併吳國,遷都到吳國[註 7],後又遷都琅琊[註 8][43]

由於對楚戰爭失敗,勾踐的子孫越王被迫把國都遷回到吳國滅亡時的首都——姑蘇[44][45][註 9]。越王無強時,越國發兵向北攻打齊國,向西攻打楚國,與中原各國爭勝,齊威王使說客成功說服其轉攻楚國,後無強戰敗自殺,越國由此敗亡,公元前306年,楚國占領越國國都姑蘇,在錢塘江以西設立江東郡,越國餘部分裂,各自割據錢塘江以東故地並向楚國臣服[39]:4[43]。同時今天的浙東地區仍然為東越人統治[註 10]。在越國吳國長期的交往中,越和吳的文化逐漸由異趨同,到漢代已經融為一體[40]

秦漢六朝[編輯]

會稽山陰蘭亭石碑

秦滅楚以後,旋即進入越地,「降越君,置會稽郡」,越故地遂為秦會稽郡的一部分,郡治在吳、越兩國故都吳縣(今蘇州)[49]
秦二世元年(前209),天下反秦。項羽在吳襲殺秦會稽郡太守,率領八千江東子弟起兵[50]。漢代秦後沿襲會稽郡。而今天的浙江南部由東甌國統治,後來東甌內附被遷至江淮,而與東甌爭鬥的閩越被漢朝最終消滅,今浙江全境都歸於中原王朝統治[51]

東漢永建四年(129年),將錢塘江以西劃為吳郡,以東為會稽郡,吳縣(今江蘇蘇州)成為新設的吳郡治所後,會稽郡治所遷回山陰縣(今紹興[52]。東漢末年,吳郡富春縣(今杭州富陽)人孫堅及其子孫策孫權逐步掌控包括吳郡、會稽郡在內的江東地區並建立孫吳政權。[53]。期間吳國向今天浙江西部和皖南等山地的山越部落進行征撫,並且大事屯田,以增強國力[14][54]。公元280年,吳降晉[55]

永嘉五年(311年)永嘉之亂爆發,華北長期處於戰亂,再加上五胡亂華,大量難民湧入江東。建興五年(317年),司馬睿吳國故都建康建立東晉,江南又相繼為四朝所統治,此之謂六朝。六朝期間大量中原漢人貴族和士大夫南遷,其中吳興郡會稽郡人口都增加一倍[56]:47。會稽、吳興(今湖州)與吳郡並列「三吳」,是六朝膏腴之地,以三吳為中心經濟、文化繁榮[57]:6-7

隋唐五代[編輯]

杭州西湖畔錢王祠供奉五代國君的五王殿

公元589年,陳朝隋朝所滅,浙江地區再次為大一統王朝統治。南朝雖然已經滅亡,但南北分治已久,南方士族對北朝統治多有抵觸,隋文帝嚴酷鎮壓了南方叛亂,甚至有記載稱江南60萬戶人口中有30萬人死亡[58][59][60]。此後隋朝治江南多以懷柔[61]。為控制江南,隋代修築大運河直達浙江,創建杭州嘉興等州縣城,浙江一帶都得到了極大的發展[62][63][64]:165-168

武德九年(626年)軍進入浙江地。從貞觀元年開始,太湖流域由於物產豐厚,戰爭時期糧食大批被徵調到北方。唐高宗年間,兩浙已經有一定比重的北方氏族移入,各地流民但有災禍即來江南,兩浙人口增長數倍,經濟也由運河、沿海向山地發展[65],湖州成為「江表大郡」,浙東則「衣食半天下」,而運河末端的杭州在貞觀時更是成為江南人口最多的州[66],唐人有謂「東南名郡」[57]:62-69。兩浙至安史之亂時已為經濟重鎮,人口快速增長。由於江南茶業的發展,唐時增設了多個山地產茶縣[65]

安史之亂時,朝廷為防範叛軍占領江南,先是在杭州設置江東防禦使,後來又設浙江西道浙江東道,兩節度後來演變成為地方藩鎮[67]。北方人口為免受兵禍,紛紛流亡進入江南,李白更是陳言「天下衣冠士庶,避地東吳,永嘉南遷,未盛於此」[65][68]。江南地區經濟繁榮,在全國賦稅來源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乃至於「當今賦出於天下,江南居十九」[62],而浙西的金銀器也成為皇室貢品,而浙東的越窯瓷器更是成為南方的代表性瓷器,與邢窯白瓷並稱「南青北白」[69],而浙東到揚州一帶船運業發達[68]

唐末,王郢黃巢作亂東南,浙西地方建立杭州八都自保[70];後來錢鏐控制八都,並最終於乾寧二年(895年)兼併浙江二道,控制了兩浙地區,後被唐廷封為越王、吳王[71][72],唐朝滅亡後梁太祖封鏐吳越王兼淮南節度使[72],吳越國由此建國[註 11]。錢鏐晚年不參與藩鎮征戰,堅持「保境安民」的理念,「世方喋血以事干戈,我且閉關而修蠶織」,一心發展兩浙經濟[73],還留下過「心存忠孝,愛兵恤民,勤儉為本,忠厚傳家」的家訓[74]。在吳越治下,浙江全境都免於兵燹之禍,城池大治,佛教迎來黃金時代[75],海上貿易繁榮昌盛[76],兩浙社會經濟都超越北方中原,成為安定富庶之地[56]:73[56]:87-93明州(今寧波)、台州溫州等地成為重要海港,杭州更是逐漸成為「東南形勝、三吳都會」[77][78]。但在強敵環伺的背景下,吳越的稅役也十分沉重[79]

宋元時期[編輯]

杭州岳王廟

太平興國三年(978年)二月,吳越末代國主錢弘俶遵循祖訓,主動歸附宋朝[80]:8-11北宋在在原吳越國地設立兩浙道(後改為路),並一改吳越稅賦繁多的遺留,兩浙因此得以安定[80]:5。兩浙是北宋人口最多的,同時也是宋代的財賦重地,「國家根本,仰給東南」[56]:111,因此受到宋廷的極度重視,當時就有「熟,天下足」的說法來形容太湖兩岸平江(今江蘇蘇州)、湖州(今浙江湖州)的繁榮富裕[80]:6-7

北宋滅亡後,靖康二年(1127年)五月宋高宗杭州建立南宋紹興二年(1132年)正式以兩浙路杭州為「行在所」,改臨安府,自此兩浙成為南宋的政治中心。宋室南遷後,大量北方人口湧入兩浙地區,首府臨安更是難民遠遠多於土著,一度成為北方士人的活動中心[56]:134-135[81]。兩浙經濟繁榮,海外貿易尤為發達,杭州明州(今寧波)、溫州都是當時海外貿易的主要港口;同時文化昌盛,成為了全國的教育文化中心,催生了如浙東學派的新思潮[56]:142-155。這段時期的浙江,在全國經濟中的地位與日俱增,並憑藉糧食、茶葉絲綢等成為中國最重要的賦稅重地[82]

至元十三年(1276年),忽必烈帶領蒙古軍隊攻占臨安,結束了杭州作為首都的年代。元朝將原來的兩浙路與兩淮路合併,設立江淮等處行中書省,統兩淮(淮南東路淮南西路)、兩浙地。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以地理民事非便,改省治為杭州。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割江北部分隸河南,以原兩浙路為主體成立江浙等處行中書省(簡稱江浙行省)。[83]元代的江浙仍是全國的稅賦重地,工商貿易都高度繁榮,江浙占糧食歲入三分之一,商稅也占三分之一,租調更是有十分之七強。元朝時訪華的馬可波羅對這裡的繁榮與美麗感到驚訝,並稱「行在」(即今浙江杭州)是「世界上最美麗華貴之天城」[註 12][85][86][87]。但馬可波羅是否來過中國仍然存疑[88]。而與此同時,作為南宋遺民的兩浙人被視作四等人中最低等的「南人」,受到的極大剝削和迫害,因而多次爆發反元起義[56]:161

明清時期[編輯]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率領軍隊擊敗方國珍在今浙江內的武裝,占領今浙江全部,設立浙江行中書省,後改為承宣布政使司,浙江省名也由此正式出現。朱元璋攻取金陵後設立江南行省(後改為直隸),後設立江南分省(後設立浙東行省[89],又改為浙江行中書省[90]),將原宋朝浙西路蘇州府松江府湖州府嘉興府地劃予南直隸;後因直隸轄境調整[91],洪武十四年(1381年),湖州府、嘉興府地復歸浙江,浙江省範圍於此後700年間未有太大改變。明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設立11個府、1州、75縣。[92][93]

明朝時浙江是全國賦稅重地之一,嘉興湖州發展為生絲的主要產地,手工工場發達,如安吉南潯瑞安臨平等一批市鎮繁榮,對外貿易也極其活躍[56]:175-183。明代也是浙江文化的繁榮時期,學術發達,湧現出如劉伯溫宋濂方孝孺王陽明這樣的大家[56]:187。但是朱元璋為清剿盤據浙江沿海的張士誠方國珍以及後來的倭寇,遂對沿海實施封閉鎖國的海禁政策[94]。洪武十九年(1386年)舟山46島居民30000餘人被強遣入內地,次年全國唯一的海島縣舟山昌國縣廢除[95]。在明代私人海商和政府關係一直緊張,而浙江鋌而走險走私海上者不可勝數;寧波之亂後,海禁更加嚴格,於是以福建、浙江破產海商為主[96]的真假倭寇橫行浙閩沿海[56]:167-169[97],直至戚繼光率軍平定[98]

鎮海招寶山炮台

清初,改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浙江省,軍事上由閩浙總督節制[99]。由於浙江曾經頑強抵抗,清人採取了剃髮易服、軍事鎮壓、遷界禁海等手段來鞏固其在浙江的統治,極大打擊了浙江的經濟社會[56][100][101];對兩浙文人則大興文字獄,明史案呂留良案等慘案不可勝數[102]:173-174。明末清初,大量浙江籍遺民反清復明、避難經商而東渡日本,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朱舜水[103]康乾盛世時期,康熙、乾隆二帝多次南巡至浙江,衍生官場腐敗;其後到鴉片戰爭之前,浙江內部已是吏治腐敗、貧富懸殊,而由人口過剩又引發土地不足、糧食緊張、生態惡化等問題[104]:4-6

道光二十年(1840年)中英爆發第一次鴉片戰爭,英軍在浙江發動定海鎮海寧波乍浦等戰役,戰後簽訂的中英江寧條約寧波成為最早的五口通商口岸之一[105]。而太平天國戰爭導致浙江總體人口損失超過50%,浙西的杭州、湖州等地人口損失更是超過80%,大批江浙人士進入上海外國租界避難[106]。戰後,太湖北岸的蘇南及錢塘江以南的浙東居民大量移民浙西,兩浙人口進一步融合,促進了當地的城市化、工業化和商業發展[107][108]義和團運動八國聯軍侵華期間,浙江省參與東南互保,沒有直接被戰火波及[109]。清末在收回利權運動影響下,浙江當地商紳官三界也集資成立了浙江鐵路公司,並為籌資開辦浙江興業銀行,但最終清政府一系列國有化命令下連同各地鐵路被收歸國有,這也促成後來的保路運動以及辛亥革命[56]:297-298[110][111]

民國時期[編輯]

辛亥革命爆發後,1911年11月浙江省也響應革命號召,自行宣布獨立[112]。1916年4月12日浙江省加入反袁護國運動,但由於局勢動盪,1917年1月,北洋政府任命楊善德帶兵來杭任浙江督軍,齊耀珊任浙江省長,此後浙江相繼為皖系軍閥直系軍閥控制,直至1927年2月底,北伐軍占領浙江全境,7月27日浙江省政府正式成立。[56]民國前期,浙江雖多在軍閥把持,省內精英仍多次發起省憲自治運動,廢除督軍,推行裁軍,頒布中華民國第一部省憲[113][114]。北伐結束後,在浙江同鄉江浙財閥的支持下,蔣中正最終取得全國政權,由於國民政府定都南京,浙江地處京畿,時稱「京滬杭」,所以在財政、人事、軍事上都受到重視[115]

中華民國時期的浙江省
亞新地學社1936年《袖珍中華全圖》的浙江省地圖

抗日戰爭期間,浙江是戰爭的主戰場之一,屬於第三戰區。北部的嘉興吳興長興等地是前期淞滬會戰的主要戰場之一,著名的筧橋空戰即發生於此;戰爭中後期浙江是國軍及盟軍空襲日本的重要基地[116]。1937年年底,杭州以北平原地區全面失守。為阻緩日軍行動,國民政府對浙江實行焦土政策,炸毀剛通車3個月的錢塘江大橋[117],中日隔錢塘江對峙、互有勝負,日軍最終占領沿海平原地區及錢塘江谷地,但未能深入山區[118],浙江省政府遷移至麗水雲和縣直至戰爭結束[119]。而浙江淪陷區先是被編入日軍的傀儡政權中華民國維新政府,到1940年再被編入汪偽政權,日本實行以戰養戰的戰略大力掠奪本地資源,浙江經濟飽受衝擊[120],直至1952年才恢復戰前水平[121]。1945年9月4日第3戰區參謀長張世希與駐杭州的日軍第133師團參謀長樋澤一治富陽宋殿村(今屬杭州市富陽區銀湖街道)舉行洽降會談,浙江光復[122][123]

1949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共4個兵團10個軍分兵數路進入浙江作戰。5月,溫州、杭州、寧波等浙江大陸各城相繼易手[124]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的浙江省政府遷至舟山,繼續有效統治浙江沿海諸島。1950年5月,浙江省政府等駐舟山各機構及中華民國國軍共12.5萬人及當地民眾約2萬人撤退台灣,省政府因之撤銷。隨後解放軍陸續接管舟山群島各島[125][126]。國民政府棄守舟山後,仍保有浙江東南的大陳列島台州列島)、一江山等島而由國民政府控制。1955年1月2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攻陷一江山島[127],國民政府見大勢已去,在美國第七艦隊的護航下,將大陳島上的軍隊和居民全部撤退至台灣,隨後更撤離南麂列島[128]。至此浙江省全境已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占領[129]

共和國初期[編輯]

1949年7月,浙江省人民政府成立。建國初期,因為抗日戰爭通貨膨脹、國共內戰的打擊,浙江的社會經濟瀕於崩潰,底層民眾窮困潦倒。中國共產黨在接收國民黨資產後,進行了金融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並逐步壟斷金融業;又將農村作為工作中心,積極清剿土匪,恢復秩序,頒布農業生產優惠政策,推動土地改革運動;但由於處於國防前線,浙江省在1953年到1957年「一五計劃」期間沒有引進任何重點工業項目[130][131][132][133]

1958「大躍進」起,浙江經濟受到三年大饑荒文化大革命等因素影響,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省內債務負擔增大,直至1978年改革開放[134]:2-5。因為戰爭前線與歷史問題,浙江長期得不到中央政府的支持,區域發展陷入絕境。據統計,1952年到1978年的26年間中央政府對浙江的投資總計77億元,人均僅有410元,只占到全國總量的1.5%,不到當時全國各省區平均水平的一半[7],這也使得浙江是全國國有企業占比最低的地區[135]。在國有投入嚴重不足的背景下,自解放後浙江省GDP排名連年下跌,在1979浙江省經濟總量位居全國第14位,人均GDP則下跌到了全國第16位[7],為明清以來罕見。

改革開放後[編輯]

改革開放初期,浙江制定了「揚長避短」的經濟戰略,大力發展紡織業,推行以市場為導向的改革,浙江農村率先開始工業化。80年代開始,各類商品市場開始活躍,民營經濟開始趕超國營經濟並占據經濟半壁江山,湧現出一批經濟強勁的鄉鎮及村,義烏小商品市場[136]海寧服裝皮革城以及紹興全球紡織市場中心等一批大型市場逐漸建立,浙南還出現了以家庭工業為特點的「溫州模式[134][137]。90年代以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確立,鄉鎮集體所有制企業開始改制,私有制企業取代集體企業成為浙江省新的發展熱點。在寬鬆的政策背景下,浙江逐漸成為中國大陸民營經濟GDP占比最高的省份之一,形成了以民營中小企業為主導的「浙江模式」[138][139]。當前,浙江是中國大陸民營經濟最發達、縣域經濟最好、城鄉差距最小的省份[140][141],在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中,浙江占比近1/4[142]

浙江亦是建國以來許多歷史事件的見證地。1954年,毛澤東在浙江杭州主持起草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憲法五四憲法。1956年,溫州永嘉縣率先試行「包產到戶」。1972年,尼克森訪華,在杭州西湖畔的劉莊(今西湖國賓館)草簽了中美上海公告。1979年,溫州市頒發了中國第一本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143]。1985年,中國第一座核電站秦山核電站在嘉興海鹽縣動工建設。[131]2008年,寧波舟山港成為世界貨物吞吐量第一大港[144]。2014年,世界互聯網大會永久落戶嘉興烏鎮。2016年,G20峰會在浙江杭州召開。2023年,第十九屆亞洲運動會在浙江杭州舉行。

自然地理[編輯]

地質地貌[編輯]

浙江嵊泗縣的懸崖景觀
金華山南麓H818觀景台眺望處於金衢盆地內的金華市區

浙江省地形複雜,全省陸域面積中,山地占74.63%,水面占5.05%,平地占20.32%,故有「七山一水兩分田」之說,其中位於麗水龍泉市的洞宮山黃茅尖為浙江省最高峰,海拔海拔1929米。由於喜馬拉雅運動,省內西南部分較東北抬升幅度大,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145]。省內山脈受地質構造影響,大多也呈西南—東北走向,分為彼此平行的三支:其一在西北,由與江西省交界處懷玉山脈,向東北延展至天目山千里崗山;其二在中部,由與福建交界處的仙霞嶺向北至四明山會稽山天台山,最終入海為舟山群島;其三在東南,由與福建交界處的洞宮山向北至雁盪山括蒼山[146]

省內以以江山——紹興一線的深斷裂帶為界,地質上分為浙西北地層區和浙東南地層區兩大地層區域,前者為江南地層區暨揚子陸塊東南緣,主要以古生代地層發育為特徵,地層自西南向東北向分布;後者為華南地層區暨華夏地塊東北緣,地層主要以高度發育的中生代火山岩及少量元古宙變質岩為主,火山岩區域面積占到全省面積70%以上[147][145]。已發現礦產113種,已查明資源儲量69種, 葉蠟石明礬石探明的資源儲量居全國之首,東海大陸架蘊藏著石油、天然氣資源[145]

依據地貌成因和地表形態,全省可以劃分為為浙北平原區、浙西中山丘陵區、浙東低山丘陵區、浙中丘陵盆地區、浙南中山地區、東南丘陵平原及島嶼區共六個地貌區[148][147]。浙北平原為錢塘江下游及杭州灣兩岸平原,地勢低平,海拔一般在5-10米,土地肥沃,水網密布,人口稠密,經濟發達;北岸為杭嘉湖平原,是為省內最大平原暨長江三角洲一部分;南岸為寧紹平原,是為省內第二大平原。浙西丘陵位於杭嘉湖平原以西、浦陽江以北,地形以丘陵為主,海拔一般在500米左右,因喀斯特地貌發育多溶洞,受錢塘江、苕溪下切影響多峽谷深溝,錢塘江谷地是主要農業區。浙東丘陵在寧紹平原以南、括蒼山以北,處於省內兩大地質區域的過渡地帶,地勢起伏較小、山間多盆地。浙中丘陵盆地位於衢江兩岸,河谷地勢平坦,其中金衢盆地為省內最大盆地。浙南山地位於浙江南部,是全省海拔最高的區域,海拔500米以下丘陵和海拔500米以上山地各占一半,也是錢塘江、甌江在內的諸多省內主要河流發源地之一。沿海丘陵平原及島嶼區位於浙江省東部舟山群島以南浙邊界以北的沿海地帶,區域內丘陵及島嶼均為四明山天台山雁盪山等山脈余脈,平原為淺海及河流沉積而成、河網密布,主要有溫瑞平原溫黃平原等。[147]

水文條件[編輯]

杭州西湖景色

浙江瀕臨東海,季風氣候濕潤多雨,全省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937億立方米,按單位面積計算居全國第4位,但由於人口密度高,人均水資源擁有量僅2008立方米,低於全國人均水平,畝均3862立方米,高於全國平均值,但區域資源分布懸殊,人口集中的浙北平原區、沿海平原及島嶼區均低於全省平均值,最少的舟山等海島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600立方米[149][150]

省內河流眾多,其中集水面積在1500平方公里以上且獨立入海(湖)者有錢塘江甌江椒江曹娥江甬江苕溪飛雲江鰲江八條,其中苕溪屬於長江水系,錢塘江發源於安徽省,其餘六條河流皆發源省內注入東海;小大河川一般源短流急,水量豐富、枯水量差異大、含沙量低、河口感潮,加之背山靠海的地理環境,易形成暴雨導致河流水位暴漲暴跌,感潮河段易出現風暴潮梅雨期颱風季尤甚[151][150]

6000多年前,浙江沿海平原遭遇大規模海侵化為淺海,隨著海面下降、岸線推移,省內平原地帶演化出稠密的天然湖泊群,但在人類活動作用中大多數逐漸化為河道和圩田[152],至今杭嘉湖平原平均海拔都低於杭州灣潮水位[153]。省內現有面積在一平方公里以上湖泊32個,杭嘉湖平原19個,寧紹平原12個,浦陽江湖畈1個。最大的太湖是浙江省和江蘇省的界湖,湖州市吳興區長興縣位於太湖南岸,水域行政所有權歸屬於北岸的江蘇省,但是湖州市享有南太湖300平方公里水域的使用權;除太湖外,境內有西湖東錢湖等容積100萬立方米以上湖泊30餘個,其中面積最大的天然湖泊是寧波的東錢湖,水面面積19.89平方公里[註 13]

氣候特徵[編輯]

1971-2000年浙江各地市平均氣溫(℃)[154]
城市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全年
杭州 4.3 5.6 9.5 15.8 20.7 24.3 28.4 27.9 23.4 18.3 12.4 6.8 16.5
寧波 4.9 6.0 9.5 15.2 20.2 24.0 28.1 27.8 23.7 18.7 13.0 7.2 16.5
湖州 3.5 5.0 9.0 15.3 20.4 24.2 28.1 27.7 23.0 17.7 11.6 5.8 15.9
嘉興 3.8 5.1 8.9 14.9 20.1 24.0 28.0 27.6 23.1 17.8 11.9 6.1 15.9
紹興 4.3 5.7 9.6 15.9 21.0 24.6 28.6 28.0 23.2 18.0 12.3 6.5 16.5
舟山 5.8 6.2 9.3 14.3 18.9 22.9 26.9 27.1 23.8 19.3 14.1 8.5 16.4
金華 5.2 6.8 10.7 17.1 21.8 25.1 29.0 28.6 24.1 18.9 13.2 7.4 17.3
衢州 5.4 6.9 10.8 17.0 21.8 25.1 28.7 28.4 24.1 18.9 13.1 7.5 17.3
台州 6.4 7.2 10.3 15.4 20.2 24.0 27.6 27.4 23.9 19.2 14.2 8.8 17.1
麗水 6.5 8.2 12.1 17.9 22.3 25.7 29.0 28.5 24.6 19.6 14.0 8.4 18.1
溫州 8.0 8.5 11.4 16.3 20.8 24.6 28.0 28.0 24.9 20.4 15.5 10.4 18.1

浙江省處於歐亞大陸與西北太平洋的過渡地帶,屬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主要特點為:光照較豐,熱量適中;雨量充沛,空氣濕潤;雨熱同季,四季分明;氣候地域差異明顯,氣候類型多樣[155]。夏季受蒙古高壓控制南風、東南風盛行,沿岸海域常有平流霧;冬季太平洋副高壓控制北風、東北風盛行,沿海受到黑潮暖流和沿岸寒流影響;四季雨量自南向北遞減[156]:110[157],同時由於全球暖化等因素影響,近數十年來年均氣溫、雨量均有上升趨勢[158][159][157][160]

春季(3~5月)多雨,氣候多變;夏季(6~9月)漫長,並且炎熱潮濕;秋季(10~11月)溫暖乾燥;冬季(12~2月)短暫但寒冷(除南部溫州地區冬季較暖和)[155]。年平均氣溫15~18℃。1月(最冷月)平均氣溫在2~8°C,極端最低氣溫-20.6℃(1958年1月16日,仙人頂)。7月(最熱月)平均氣溫為27~30°C,極端最高氣溫44.1℃(2013年8月11日,新昌)[161]

受東亞季風影響,風向和降水在夏季冬季有顯著變化。年降水量為980~2000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1710~2100小時。初降水豐沛,俗稱梅雨季節,而末經常受到太平洋熱帶風暴的襲擊,是中國受颱風災害影響最嚴重地區之一[162]。夏季盛行東南風,東部括蒼山、雁盪山、四明山等山區降水量較多,海島和中部地區降水相對較少,溫度則以中部金衢盆地最高,四周較低。冬季季風方向為西北風,氣溫由北往南提升。[156]

海洋資源[編輯]

舟山沈家門十里漁港

浙江省是「陸域小省,海洋大省」,內水面積3.09萬平方公里,領海面積1.15萬平方公里,包括毗連區、中國主張的專屬經濟區大陸架在內,海域總面積超過26萬平方公里,是陸域面積2.6倍,全省大陸海岸線全長2253.7公里,海島岸線4496千米,海島岸線主要分布在舟山市,而寧波市及其下轄象山縣為大陸岸線最長的市和縣;10米以上深水岸線有100多處,總長約480公里,而可建萬噸以上泊位的岸線達253公里,約占全國的1/3以上,可建10萬噸級以上泊位的岸線資源為105.8公里,各處的深水岸線均有深水航道與外海相連,並有相應的錨地[163][164]。省內海岸線開發強度較大,已利用海岸線達2409公里,占全部岸線的近四成,其中大陸部分已開發比例更是高達65.9%;而大陸岸線以由堤壩構成的人工岸線為主,相對地海島岸線則是以自然岸線為主。另設有生態紅線,分類限制進岸線開發,2176公里的海岸線為嚴格保護對象,限制填海的岸線達2812公里[164]

浙江島嶼星羅棋布,沿海共有2161個島嶼[4],面積大於500平方米的海島有2827個,大於10平方公里的海島有26個,是全國島嶼最多的省份,其中面積502.65平方公里的舟山島為浙江省內第一大島嶼、中華人民共和國實際控制區域內面積第三大島,最北的島嶼是舟山群島的花鳥山,名義上最南為與福建省爭議的七星島。浙江填海歷史和修築海塘歷史相輔相成,最早可以追溯到漢代,著名工程有洋山港[註 14],2019年全省為保護海洋資源禁止新填海審批[166][167]

漁業資源豐富,漁港密布。沿岸海域存在南向上升寒流,形成一條近岸濁水帶,上升流作用下近海魚類豐富,上升流的成因目前認為和橫向風向、外海台灣暖流、以及東海地形有關[168]。近岸長江徑流量巨大在加上省內諸河流注入,帶來豐富營養物質,沿岸低鹽水和外海高鹽水等多種水系交匯,利於海洋生物繁衍,形成眾多優良漁場,其中以舟山漁場最為知名,主要水產有帶魚大黃魚馬面魨等;沿海島嶼、灘涂較多,有利於海水養殖,主要水產有紫菜海帶縊蟶梭子蟹對蝦鯔魚[169]

生態多樣性[編輯]

普陀山慧濟寺旁的普陀鵝耳櫪母株

浙江省生態系統類型主要包括森林、濕地、海洋、農田、城市、 草原等生態系統。浙江省森林資源豐富,主要處於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域-東部 (濕潤)常綠闊葉林區域-中亞熱帶常綠闊葉地帶,森林覆蓋率達61.17%,林地面積計660.95萬公頃,60%以上為天然林[170]。濕地面積111.01萬公頃同樣種類多樣[170],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帶和平原地區,其中庵東濕地、靈崑濕地千島湖濕地都是國家重要濕地,西溪濕地國際重要濕地。浙江省海洋、海岸、島嶼生態系統豐富,但由於近岸的過度開發,部分地區生態被破壞。[171]

植物有維管束植物共4829種,其中木本植物1400餘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12種、二級重點保護44種,省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139種,孑遺植物及特有、珍稀屬種較多,如如百山祖冷杉普陀鵝耳櫪天目鐵木[171],百年以上古樹及名木共21.84萬株,其中500年以上國家一級保護古樹6149株[170]。共有野生脊椎動物775種,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6種、二級重點保護79種。近岸浮游生物共530種,潮間帶生物649種;海域魚類386種,其中國家保護物種5種,中國特有種5種[171]國家級自然保護區7處、省級自然保護區9處、自然保護小區353處,國家森林公園39家、省級森林公園80家,國家級濕地公園10處、省級濕地公園17處。[172]

旅遊資源[編輯]

浙江旅遊資源非常豐富,素有「魚米之鄉、絲茶之府、文物之邦、旅遊勝地」之稱。全省有重要地貌景觀800多處、水域景觀200多處、生物景觀100多處。人文景觀100多處,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特色明顯,知名度高[173]。浙江省共有17處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數量之多位居全國第一。其中杭州西湖是中國十大旅遊風景區之一[174],雁盪山於2005年2月11日列為世界地質公園[175]。截至2018年4月,浙江省中國家5A級旅遊景區16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9處,省級風景名勝區40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0處,國家森林公園39處,國家級濕地公園10處,國家級城市濕地公園5處,國家園林城市30個,國家級旅遊度假區4處,省級旅遊度假區39處。[173]

環境問題[編輯]

浙江水環境、大氣環境、近岸海域、聲環境均存在不同程度污染,其中大氣和海域污染尤為嚴重,水環境、聲環境污染較輕[176]秦山核電站處於浙江北部,作為中國最早的核電站之一,有一定核污染風險;同時颱風、暴雨、霧霾等氣候災難也是環境防治對象之一。[177]由於建國初期缺乏環境意識,「大躍進」「文革」期間省內環境遭到嚴重破壞,直至1972年衢江、蘭江、富春江、姚江等地出現大規模死魚現象,全省30%以上的自來水水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環境問題才引起中央和地方政府重視,省內也設立環境管理機構並通過了環境保護的一系列方針、政策、法律、法規,雖然生態破壞受到遏制但情況仍嚴峻,酸雨臭氧污染嚴重至今[178][179]水土流失面積大達2. 57萬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1/ 4[180],杭嘉湖平原土壤受到重金屬污染[181]

隨著公民環保意識提高,突發性環境事件也有所增加。2013年,浙江多地環保局長被邀請下河游泳事件及颱風內澇問題[182]。根據統計,1994年主要河道中中污染的為京杭運河杭州段和嘉興段最為嚴重,甬江超標河段比例高達76.3%,是浙江省污染最嚴重的河流[150][151]。浙江省政府提出「五水共治」大力治水,經過數年治理後2018年國控Ⅲ類[註 15]以上斷面比例達92.2%,水質明顯改善[183]。近年來,因為環境問題引發的抗議事件時有發生,例如2011年浙江海寧抗議示威事件[184]2012年寧波鎮海區反對PX項目事件[185][186]等。

根據2018年浙江省生態環境狀況公報,浙江成為長三角等重點區域首個環境空氣品質達標省份,設區城市日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平均為85.3%,水質達到或優於地表水環境質量Ⅲ類標準的省控斷面占84.6%,但近岸海域水體總體呈中度富營養化狀態,四類和劣四類海水占42.8%[187][177]

四至[編輯]

浙江省四至
方位 地點 坐標
湖州市長興縣煤山鎮 31°10′57″N 119°45′38″E / 31.18257°N 119.76057°E / 31.18257; 119.76057
舟山市嵊泗縣嵊山鎮海礁 30°44′01″N 123°09′27″E / 30.73370°N 123.15752°E / 30.73370; 123.15752
溫州市蒼南縣馬站鎮星仔列島橫嶼 27°02′43″N 120°49′42″E / 27.04539°N 120.82838°E / 27.04539; 120.82838
西 衢州市開化縣蘇莊鎮 29°10′16″N 118°01′21″E / 29.17100°N 118.02240°E / 29.17100; 118.02240

人文地理[編輯]

人口[編輯]

歷史人口
年份人口±% p.a.
195322,865,747—    
196428,318,573+1.96%
198238,884,603+1.78%
199041,445,930+0.80%
200046,770,000+1.22%
201054,426,891+1.53%
202064,567,588+1.72%
2000年以前僅統計戶籍人口,2000年以後數據為常住人口
來源:
國家統計局1-7次人口普查數據

浙江省人口在1979年改革開放前保持快速增長,在改革開放後由於計劃生育加強實施增長明顯放緩,呈現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的特點。適齡婦女總和生育率由1970年的4.42逐步下降到1981年低於世代更替水平的1.96,2000年達到1.04,理論上自80年代起浙江省人口自然增長應為負,但由於先前人口增長慣性,仍保持一定自然增長量。[188]

2018年浙江省人口主要數據公報顯示,全省常住人口為5737萬人,城鎮化率為68.9%,男女性別比為105.0,60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13.89%,人口自然增長31萬;人口總量較2017年增長80萬,其中人口自然增長31萬,自然增長率為5.44‰。[189]2010年11月1日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統計數據顯示,浙江省常住人口約5442萬人,占全國人口總數的4.06%,列全國各省區第10位,較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增長16.37%(年化平均1.53%),增加人口主要以外來遷入為主;總人口男女性別比例為105.69,男性人口多於女性人口;0-14歲人口占13.21%,15-59歲勞動人口占72.90%,60歲及以上人口占13.89%,65歲及以上人口占9.34%;接受過大專及以上教育人口507.78萬人,接受過高中教育人口為738.12萬人,接受過初中教育人口1996.41萬人,僅接受過小學教育的人口1568.54萬人,文盲率5.62%;城鎮居住人口占61.62%,鄉村居住人口占38.38%。[190]

杭州、寧波、溫州一直以來都是浙江省內人口、經濟中心,部分媒體稱作浙江省「三大中心城市」[191]。杭州市區、紹興市區、寧波市區、溫嶺市、樂清市、溫州市區是浙江省內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沿杭州灣環線高速甬台溫高速形成了環杭州灣和浙東南兩大人口中心,人口密度以兩地為中心輻射;兩大區域外的浙江中西部受到輻射較小,相對人口密度較低,但浙中的義烏市人口密度明顯高於周邊地區[192]。2019年,浙江省提出打造杭州、寧波、溫州、金華-義烏四大都會區,預期大都市區核心區GDP總量全省占比78%以上,常住人口總量全省占比72%以上[193]。省內流動人口基數龐大,登記在冊流動人口總量達2673.8萬人[194],僅次於廣東省,流動人口主要集中在四大都會區,省內流動人口主要居住在三大中心城市,溫州是省內流動人口最多城市[195]


浙江省最大城市排名
[196]
排名 城市名稱 地級市 人口 排名 城市名稱 地級市 人口
杭州市
杭州市

寧波市
寧波市

1 杭州市 杭州市 7,090,000 11 湖州市 湖州市 483,100 溫州市
溫州市

台州市
台州市

2 寧波市 寧波市 2,247,200 12 慈谿市 寧波市 457,400
3 溫州市 溫州市 1,599,000 13 諸暨市 紹興市 428,500
4 台州市 台州市 1,160,100 14 餘姚市 寧波市 405,500
5 紹興市 紹興市 1,095,500 15 樂清市 溫州市 365,000
6 瑞安市 溫州市 751,300 16 東陽市 金華市 329,000
7 金華市 金華市 601,900 17 臨海市 台州市 305,000
8 義烏市 金華市 551,500 18 衢州市 衢州市 303,400
9 嘉興市 嘉興市 549,700 19 溫嶺市 台州市 275,300
10 舟山市 舟山市 495,600 20 桐鄉市 嘉興市 270,500


民族[編輯]

第六次人口普查顯示,浙江省漢族人口53,212,194,占常住人口的97.7%,少數民族常住人口1,214,697,占常住人口2.3%,漢族占浙江人口絕對多數。漢族以吳越民系為主[197]。漢人進入浙江早在先秦就有范蠡為代表的漢族士人,越王句踐對「四方之士來者,必廟禮之」,大力招攬中原人才。秦代「徙天下有適吏民置海南故大越處,以備東海外越」,大規模強制漢人遷徙入浙,此後經過衣冠南渡等多次大規模遷徙及征撫,土著民族百越逐漸與漢人融合,漢族最終成為了浙江的主體民族。[188]

浙江省各畲族民族區域自治地方及民族鎮民族鄉分布圖

省內具有中國全部55個官方認定的少數民族,常住人口在10,000人以上的有苗族土家族畲族布依族侗族壯族彝族回族仡佬族水族白族滿族瑤族等13個民族,苗族人口最多,數量達30萬。世居少數民族主要為畲族、回族和滿族,戶籍人口約25萬多人,其他少數民族多是由於教育、經濟、婚姻等原因遷入省內的第一代移民,屬於外來少數民族人口。[198]

畲族是浙江最主要的世居少數民族,最早從唐代永泰二年(766年)開始自福建、廣東、江西等地陸續遷入浙江,目前集中在麗水和溫州,常住人口為16.6萬人,戶籍人口為19.7萬。省內的景寧畲族自治縣也是華東地區唯一的少數民族自治地方暨全國畲族唯一的自治地方;省內還有18個畲族鄉(鎮),少數民族人口占30%以上行政村有437個,其中8個為回族村。溫州回族則主要為明清自福建遷入,回族目前主要分布在城市和溫州蒼南瑞安平陽洞頭農村。滿族以及蒙古族是因清代八旗駐防遷入,主要居住於城鎮。[198][199]

全省少數民族以流動人口為主,占少數民族常住人口79.1%,主要來自中國西南,集中在城市。依照2013年統計,少數民族流動人口209.5萬,溫州和寧波市分別達到44萬和41萬,金華和台州市26萬,杭州市21萬,紹興市19.5萬,嘉興14.7萬,湖州市8.6萬,麗水市4.8萬,舟山市2萬,衢州市0.8萬,增長較快。[198]

語言[編輯]

吳語區地圖

省內各地區、各少數民族皆通行漢語族語言;其中漢族主要屬於江浙民系,通行吳語各方言,吳語人口占浙江總人口95%以上 [200][201][202],浙北平原地區通行吳語太湖片;西北部邊界一帶等地為官話區,但吳語方言仍占當地多數;淳安、建德大部地區屬於徽語區;南部蒼南等地通行閩語,主要講閩東話閩南話[203]

浙江省是吳語分布面積最大、使用人口最多的省份,占吳語區面積的80%以上,省內使用吳語人口約有4181萬人[204]。浙北平原的杭州市嘉興市湖州市寧波市紹興市及群島市舟山絕大多數地區都通行吳語太湖片,學術上通常分為蘇滬嘉小片湖州小片杭州小片臨紹小片甬江小片,各小片大致可以互通。此外,浙江省南部台州市大部通行吳語台州片,溫州市大部通行甌江片,金華市等地通行婺州片,麗水市及衢州市大部通行處衢片徽語分化於吳語,受到官話贛語影響,內部差異極大[205]建德市淳安縣皆通行徽語。[203]

閩語區是省內第二大方言區,閩語人口160萬。閩南話通行於浙江省南部蒼南縣大部及臨近的文成縣,省內海島例如洞頭區也有分布,大多是明清自閩南遷徙而來,人口達到110萬。蠻話和蠻講的使用人口有50萬,一般被認為是閩東話,但由於蠻話和吳語接觸較多、比較相似,也有人認為屬於吳語,主要來自於唐宋時期閩東移民。官話區位於浙江省西北部長興縣安吉縣臨安區省界附近,內部方言不統一,使用湖北話河南話安慶話等官話方言,區域內吳語人口和官話人口相當,官話人口主要是來源於太平天國之後省外人口填補戰後人口空虛所產生的移民。[203]

少數民族中滿族蒙古族與漢族一致,回族在使用漢族方言同時保留部分波斯語阿拉伯語詞彙;畲族通行漢語方言及與客家話類似的畲話,省內畲話可以細分為蒼南片、景寧片、麗水片、龍游片和桐廬片,使用漢字記述本族語言[199]

宗教[編輯]

佛教是在東漢末年由安息人安世高等人遷播,吳越兩宋時期浙江曾是全國佛教的中心,對外交往頻繁,佛教遺存眾多,現有各類寺廟數百所,全國重點開放寺院13處,流派以本土的浙江禪宗和天台宗為主;依據1995年統計,有居士5.3萬餘,僧眾8000多人;根據2006年統計,每百萬人平均佛教寺院數在全國高居第二,僅次於福建[206]。道教在歷史上由晉始興,自明清漸微,現存場所僅數十處。[207]

浙江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通常指新教)等傳統五大宗教以及東正教、民間信仰等信仰的主管機構[208]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尊重和保護宗教信仰自由,同時執政黨中國共產黨也倡導無神論,1966年-1976年中文化大革命中浙江省內各宗教都遭到過破壞,自1979年以來宗教環境改善,宗教發展較為迅速[209]。2015年開始,浙江省政府開始以規範管理民間信仰[210],省內畲族擁有著祖先崇拜、師爺崇拜等獨特信仰[199]。佛教、道教在浙江有1800多年的歷史,伊斯蘭教自唐代進入浙江已有1400年歷史,天主教有400多年歷史,新教則有150餘年歷史,統計有各教信徒140餘萬,教職人員1.5萬餘,宗教場所八千多餘處,官方宗教團體260多個,培訓中心32處,省內宗教院校有浙江神學院普陀山神學院[211]。知名宗教場所有漢傳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普陀山天台宗祖庭國清寺、日本曹洞宗祖庭天童寺、以及清真古寺鳳凰寺等。[212]

浙江基督宗教、中國傳統宗教與其它信仰對比[213][註 16]

  無宗教 / 中國民間信仰 / 佛教 / 道教 / 儒教 / 中國秘密宗教(可能包括少數穆斯林)(74.36%)
  基督宗教(2.62%)

伊斯蘭教最早的宗教場所是始建於唐代的杭州鳳凰寺,信徒主要為回族。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省內回族人口為38,192人,全省信仰伊斯蘭教的穆斯林群眾達到48,769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西部乃至海外的穆斯林因為經濟進入浙江,現有常住穆斯林人口4.9萬,暫住半年以上的國內穆斯林人數7.7萬,國外穆斯林人數2.5萬;國內穆斯林主要分布在杭州、嘉興、寧波等地,從事拉麵、貿易等工作;國外則集中在義烏柯橋等地,從事外貿工作。[214]

浙江基督宗教至遲到元代,杭州即有景教寺院[215];1949年後,不論天主教、新教都必須參加官方組織的三自愛國教會。1979年後各教信徒都有所增長,1999年全省信徒數量占人口的2.8%,是同一時期全國比例最高的省區,信徒主要集中在溫州地區[216][217],2014年統計有教徒106.3萬人[218]。2013年以來,浙江省進行「三拆一改」整治違章建築,部分教堂十字架被拆除引起爭議美國國會指責這一行為針對基督教[219],而據統計拆除建築中有2.3%是教堂,絕大多數屬於民間廟宇[220]:36。天主教自元代傳入浙江溫州,杭州府是明朝「天主教三柱石」中李之藻楊廷筠的故鄉,也是當時天主教耶穌會的傳教中心;1949年後天主教與教廷失去聯繫,部分人選擇加入地下教會而不是參加政府組織的三自愛國教會,自1978年以來教會工作逐漸步入正軌,迎來新一輪傳教高潮,1995年浙江省全省統計有天主教徒13萬人,溫州地區1990年統計有天主教徒共計75,867人,2014年統計有16.3萬信徒[218]。新教在鴉片戰爭後獲得了在寧波通商口岸傳教的權利,在1949年以前主要有來自美國英國等的16個差會、25個教派,例如中國內地會中華聖公會等;1949年所有新教教派強制合一後,許多人轉到家庭教會,1979年後教徒人口快速增長,1990年僅溫州就有登記信徒38萬餘及大量未受洗信徒,1995年官方統計人數全省有119萬餘信徒,2014年統計有90萬[218]信徒。[221][207]

除去官方承認的宗教,浙江較好保存傳統民間信仰,民俗信仰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越人「重神信巫」,浙江紹興自先秦以來一直是大禹信仰、祭祀的中心[222],各種民間信仰許多以民俗的形式展現,佛教、道教對民間信仰影響很大。省內既有城隍土地玉皇大帝觀音天地水三官關公龍王等全國性信仰,亦有媽祖白鶴大帝岳王濟公錢王潮神胡公大帝黃大仙楊府爺陳靖姑等地區性質的民間信仰,在蒼南江南垟等地區祖先崇拜也是重要的民間信仰[223]。嘉興網船會、麗水吳三公朝聖、蒼南媽祖文化節等與民間信仰有關的民俗活動都被視為優秀傳統文化[210]

教育科研[編輯]

2010年浙江人口受教育程度

  大專以上教育共507.78萬人(9.92%)
  高中教育共738.12萬人(14.42%)
  初中教育共1996.41萬人(39.02%)
  小學教育共1568.54萬人(30.65%)
  文盲共306.10萬人(5.98%)

自1989年普及小學教育、1997年基本普及9年義務教育、2006年全省學前班到高中十五年教育普及率達95.1%,擁有杭州高級中學鎮海中學等知名高中,高中段教育共有學校924所[224];共有普通高等學校109所,其中大學18所、學院20所、獨立學院21所、高等專科學校2所、高等職業學校48所。省內提倡素質教育,社會資本積極參與教育,民辦教育發展迅速,2018年中國大陸自1949年以來首所私立研究型大學西湖大學在浙江杭州成立[225],浙江也是普通高等院校招生考試改革先行試點之一[226][227]

2019年浙江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省內義務教育入學率達到99.99%,學前三年到高中段的15年教育普及率為99.14%,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為61.3%,義務教育中小學隨遷子女在校生153.5萬人[224]。根據2010年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全省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專以上程度的人口為507.78萬人;具有高中程度的人口為738.12萬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為1996.41萬人;具有小學程度的人口為1568.54萬人。全省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歲及以上不識字的人)為306.10萬人[190]

浙江省約在1995年開始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收學費。2006年秋季開始,又免除雜費,25個經濟欠發達縣城鄉義務教育免收學雜費的經費由省財政全額轉移支付[228]。2008年春季開始,浙江省人性化地免除符合入學條件的持非浙江省戶籍人口的子女的義務教育借讀費,非浙江省戶籍學生在浙江讀書和本地學生完全一樣[229]。在此基礎上,浙江省還是較早推行高中免費教育(寧波市鄞州區試點[230])的省份之一,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殘障兒童以及城鄉貧困人口都能在浙江接受義務教育[231][232]

1999年,省委省政府作出大力發展高等教育的重大決策,全力支持浙江大學發展建設985高校,在省內杭州下沙濱江小和山浙大紫金港寧波溫州部署36所高等院校建成六大高教園區,2010年高等院校在校總人數達到93.29萬人,師資設施不斷改善[231]。截至2020年,浙江3歲及以上人口中初中和小學程度人口占比達60.59%;每十萬人有大專及以上人口數指標居中國大陸第10位。[233]2017年,高新技術產值達到了28992.62億元,同比增長17.3%[234]。2016年,浙江省全年R&D(研究與試驗發展)投入占全國7.2%,位居全國第5位,資本轉化率全國最高[235]。2018年全社會R&D經費支出占生產總值的2.52%,全年專利申請量45.6萬件,授權量28.5萬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23.6件列全國省區第二,是全國唯一一個設區市全部進入國家智慧財產權試點示範城市序列的省份,突出企業有新華三集團海康威視杭州網易[236]

政治[編輯]

政權構成[編輯]

浙江省四大機構現任領導人
機構
中國共產黨
浙江省委員會

書記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
浙江省人民代表大會
常務委員會
主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
浙江省人民政府

省長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浙江省委員會

主席
姓名 易煉紅 王浩[237] 黃莉新(女)[238]
民族 漢族 漢族 漢族
籍貫 湖南省漣源市 山東省單縣 江蘇省宿遷市
出生日期 1959年9月(64歲) 1963年10月(60歲) 1962年8月(61歲)
就任日期 2022年12月 2023年1月 2021年9月 2022年1月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下,浙江省人民代表大會為浙江省最高地方國家權力機關,與中國共產黨浙江省委員會浙江省人民政府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浙江省委員會並稱省級「四大班子」,其負責人都是省部級正職幹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浙江省人民代表大會是浙江省最高權力機關,中國共產黨是唯一執政黨。根據「黨的領導」和「黨管幹部」原則,所有政府重要部門都存在平行的黨政機構來進行重大事件的討論、決策,黨委書記權力一般大於同級行政首長,而同級人大一般被視為缺乏決策權力的機關,其後職權排位頗為複雜[239][240]。根據中共浙江省委下屬浙江在線報導排位中,現任省委書記易煉紅排序均高於省長王浩,現任市委書記中杭州市委書記劉捷、溫州市委書記劉小濤、寧波市委書記彭佳學兼任省委常委[241]

中國共產黨浙江省委員會中國共產黨在浙江省的最高組織,其負責人稱為書記。1956年7月至1983年3月期間,中共浙江省委的最高職務稱第一書記。浙江省人民代表大會是浙江省地方權力機關,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為易煉紅(省委書記兼任)。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有代表636名,其中婦女代表169名,少數民族代表19名。[242]浙江省人民政府是浙江省最高地方行政機關,現任省長為王浩,於2021年就任。目前下設辦公廳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24個組成部門,1個省政府直屬特設機構,16個 省政府直屬機構,2個議事協調機構的常設辦事機構。[243]1988年至1998年在任的李澤民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任浙江省委書記10年,為浙江省歷史上在任時間最長的省委書記,也被明報指為「之江新軍」派系元老人物[244]。前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也曾任省委書記,現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也曾在張德江之後接任省委書記,現任書記易煉紅於2022年開始履職[245][246]

行政區劃[編輯]

浙江省現轄11個地級市,其中杭州、寧波兩市擁有副省級市地位。下設90個縣級行政區,包括37個市轄區、20個縣級市、32個、1個自治縣[247];1364個鄉級行政單位,包括618,244,14民族鄉,488街道[248]

浙江省行政區劃圖
區劃代碼[249] 區劃名稱 漢語拼音 面積[註 17]
(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註 18][250]
(2020年普查)
政府駐地 縣級行政區劃[251]
市轄區 縣級市 自治縣
330000 浙江省 Zhèjiāng Shěng 105,505.77 64,567,588 杭州市 37 20 32 1
副省級市
330100 杭州市 Hángzhōu Shì 16,850.03 11,936,010 上城區 10 1 2
330200 寧波市 Níngbō Shì 9,714.65 9,404,283 鄞州區 6 2 2
地級市
330300 溫州市 Wēnzhōu Shì 12,064.77 9,572,903 鹿城區 4 3 5
330400 嘉興市 Jiāxīng Shì 4,222.87 5,400,868 南湖區 2 3 2
330500 湖州市 Húzhōu Shì 5,820.26 3,367,579 吳興區 2 3
330600 紹興市 Shàoxīng Shì 8,279.08 5,270,977 越城區 3 2 1
330700 金華市 Jīnhuá Shì 10,941.75 7,050,683 婺城區 2 4 3
330800 衢州市 Qúzhōu Shì 8,844.55 2,276,184 柯城區 2 1 3
330900 舟山市 Zhōushān Shì 1,454.70 1,157,817 定海區 2 2
331000 台州市 Tāizhōu Shì 10,037.91 6,622,888 椒江區 3 3 3
331100 麗水市 Líshuǐ Shì 17,275.20 2,507,396 蓮都區 1 1 6 1

地方權力[編輯]

浙江省呈現出地方分權特點,通過「強縣擴權」「強鎮擴權」等改革省、市乃至縣不斷下放權力給下級行政單位以促進經濟發展,縣和鄉鎮政府更加自主、活躍[252]縣級市財政權直接由省政府直接管理而不經由地級市,部分縣、鎮經濟可以比肩地級市的經濟規模但發展受到行政級別的限制,由此省內多次擴大縣、鎮權力,部分縣權力堪比地級市,客觀上弱化地級市權力,部分縣存在「縣強於市」「縣不服市」的現象,部分鎮也存在「鎮強於縣」的現象,因此部分政府間存在行政利益博弈現象[253][254][255][256]。在分權的同時,地方政府也在精簡權力,浙江由此成為中國行政效率最高的省份之一[257]。自1999年起經過數次改革省級部門權力僅保留4236項,行政審批事項減少了50.6%,實行「權力清單制度」公示機構權責、提高行政效率[258][259]

浙江早在1953年就實行「省直管縣」的行政管理體制,雖然行政上縣轄於市,但縣財政依舊由省直接管理,因此縣級自主性更大。1992年起浙江省政府率先著手擴大部分經濟強縣的權力,隨著浙江經濟崛起,部分學者也將浙江省內縣域經濟的繁榮歸功於「省直管縣」,「省直管縣」模式也被稱為「浙江經驗」[260],並被推廣到其它省區[261]。隨著浙江歷次擴大縣權,義烏市成為唯一的「計劃單列縣」,被媒體稱作「中國權力最大縣」,具有幾乎等同其上級金華市的權力[262]。但對於浙江發展是否與「浙江經驗」有關、以及「浙江經驗」是否值得推廣學術界仍存在極大爭議[263],這一模式也客觀上造成了浙江省「強縣弱市」、資本外流等問題。[264][265]

在強縣擴權的基礎上,浙江省也在為縣以下的強鎮擴權,省內各縣級政府向轄境內36個「小城市」試點過半行政審批權力,其中蒼南縣的龍港鎮也在2019年最終從蒼南縣獨立為縣級市,創下了全國第一個「鎮改市」成功樣本[266][267][268];2017年以來,浙江省為了做大中心城市,逐漸將部分縣轉化為由市全面管理的市轄區,杭州、寧波、溫州、紹興等地市紛紛加速撤縣市設區,事實上逐漸傾向「市直管縣」的集權[265]

1999年起,溫嶺市的部分鄉鎮街道政府開始舉辦民主懇談會。「民主懇談會」原為當地政府為推行農村基層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種手段,但隨後逐漸演變成一種類似基層議會的形式並被推行至台州地級市全域[269][270]。一些學者認為其是「威權主義政治體制下的中國的一次審議式民主嘗試」[271]

對外交流[編輯]

杭州西湖國賓館

浙江省對外交流及僑務由浙江省人民政府外事僑務辦公室主管,同時省外事辦掛省政府港澳事務辦公室牌子負責港澳事務,與省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合署辦公[272]浙江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負責涉台事務[273]。1949年-195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實行親蘇外交政策,浙江省因而實行了管制、徵用美英兩國企業,鎮壓天主教「聖母軍」,清理教會財產及外國背景的學校、機構,並驅逐部分外國人出境等措施;50年代,浙江接待了來自外賓18200多名,主要來自社會主義國家和亞非拉國家,同時也與日本保持非正式外交往來;60、70年代,毛澤東在內的國家領導人經常陪同外賓來浙江參觀訪問,1972年尼克森秘密訪華期間,毛澤東就曾和尼克森在杭州商談,敲定了中美聯合公報的最後文本[274];發生於1994年的千島湖事件也是影響兩岸關係的重要事件[275]

1979年以來,浙江成為了對外經濟重地,官方和民間的對外交流都日益頻繁。自1979年浙江杭州市與日本岐阜市締結友好城市關係以來,截止到2015年浙江先後與82個國家的省、市建立392對友好城市關係,其中省級友城71對;同時,浙江省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等民間組織還與世界上100多個友好組織建立友好合作關係,溫州大學肯恩大學等學校達成教育合作[276]。廣大浙商、浙僑在浙江對外交往中扮演重要角色,150萬海外華僑和港澳同胞遍布世界129個國家和地區,省內有歸僑僑眷100多萬,形成各色官民社團,義利並舉促進浙江、中國對外交往,例如2012年8月北京溫州商會就承辦首屆中非地方政府合作論壇在商貿和外交方面都取得成就[277][278]

軍事[編輯]

浙江省地處海防前哨,經濟發達,部分地勢險要,適合兵役年齡人口數量及質量高,軍事工業潛力大,戰爭潛力較為雄厚。與贛、閩、皖、蘇邊界多有險要隘口,主要隘口有浙閩邊界的分水關和楓嶺關 、浙蘇邊界的父子嶺、浙贛邊界的仙霞關和草萍隘、以及浙皖邊界的昱嶺關和千秋關。1990年,估計符合應徵年齡的青年約410萬人,2019年全省應徵報名人數已達到24萬餘人,其中大學生徵集比例位列全國各省區第一,具有較高的文化素質和體質條件[279],兵源潛力大。自1962年建立軍事工業以來,具有批量生產輕武器、小型火炮及輕型船艇能力,同時發達的民用工業體系可以戰時轉入軍工生產。[280]

浙江自清代以來就是中國海防要地,海岸線曲折,港灣眾多,適合海軍行動,同時也是中國海軍的主要軍事基地——舟山基地的所在地。浙江距離台海釣魚島東海油氣田等熱點區域較近;1949年以來兩岸在浙江進行海戰、空戰22場[281],直到1955年國軍才在台州列島戰敗並撤退[282],近年來東海艦隊常在浙江海域舉行海上軍事演習[283][284],並在南麂島等離島設立有軍事設施[285][286]

1949年-1952年,解放軍第三野戰軍第七軍團進駐浙江,改制為浙江軍區,隸屬華東軍區。1960年,改稱浙江省軍區,為正軍級軍區,轄6軍分區、若干師團及60縣人民武裝部。1986年,人民武裝部歸各地方政府建制,受到軍隊和地方雙重領導,次年成立隸屬省軍區的浙江預備役師。[280]2013年軍事改革以來,原有軍區撤銷,成立東部戰區,現東部戰區陸軍第七十二集團軍駐湖州,東部戰區海軍(東海艦隊)司令部駐寧波,部隊駐舟山基地。[287][288]

經濟[編輯]

由於建國後實行計劃經濟,浙江省處於海防要地,重要經濟項目難以落地,加之地形多山、資源匱乏,經濟發展較為遲緩。改革開放以來,得益於良好的文化氛圍和營商環境,浙江國民生產總值一躍從1978年的全國省區第12名發展為穩居全國第4名,同時也是中國直轄市以外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民營經濟發達、縣域經濟最活躍、城鄉差距最小的省份。省內民營企業發達,在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中占1/4強,連續19年居全國第一,上市公司總數、網絡零售額在全國僅次於廣東。[142]

2018年,全省生產總值為56,197億元,穩居全國第4位,年增長7.1%,高於同期全國增長率0.5%;人均生產總值達98,643元(合14,907美元),比上年增長5.7%;三次產業增加值比例調整為3.5∶41.8∶54.7,其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對經濟增長貢獻最大,第三產業貢獻率最高、達56.2%。 經濟逐漸轉向以信息產業為代表的信息、環保、健康、旅遊、時尚、金融、高端裝備製造業和文化產業八大產業[289]

2018年部分經濟數據[290]
地級市 GDP
(億人民幣)
第一產業
(億人民幣)
第二產業
(億人民幣)
第三產業
(億人民幣)
規模以上

工業產出 (億元)

人均生產總值
(人民幣)
社會消費品

零售總額 (億元)

出口總額

(億美元)

財政總收入

(億人民幣)

城鎮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 (元)

農村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 (元)

全省總計 56197.15 1967.01 23505.88 30724.26 69775.4 98643 25007.90 3211.55 11705.82 55574 27302
杭州市 13509.15 305.51 4571.93 8631.71 14016.41 140180 5715.33 477.66 3457.46 61172 33193
寧波市 10745.46 305.96 5507.53 4931.97 17015.26 132603 4154.93 841.68 2655.28 60134 33633
溫州市 6006.16 141.75 2379.53 3484.88 4721.72 65055 3337.11 197.24 895.26 56097 27478
紹興市 5416.90 196.12 2611.80 2608.98 6789.33 107853 2007.61 310.52 811.85 59049 33097
嘉興市 4871.98 115.03 2624.49 2132.46 9785.54 103858 1938.59 305.85 895.29 57437 34279
台州市 4874.67 264.28 2182.60 2427.79 4959.09 79541 2366.88 232.93 745.19 55705 27631
金華市 4100.23 135.86 1745.47 2218.90 3769.78 73428 2253.00 554.97 661.74 54883 26218
義烏市 1248.11 21.05 409.53 817.53 554.26 95795 668.77 382.78 153.45 71207 36389
湖州市 2719.07 127.69 1273.63 1317.75 4,313.86 90304 1297.24 116.83 490.71 54393 31767
衢州市 1470.58 80.93 661.68 727.97 1704.87 66936 717.46 35.04 206.90 43126 22255
麗水市 1394.67 94.16 577.79 722.72 1267.11 63611 682.91 34.02 211.18 42557 19922
舟山市 1316.70 142.63 428.37 745.70 731.88 112490 536.85 64.18 218.35 56622 33812
備註:金華市數據包括其下轄義烏市數據,義烏市作為省計劃單列縣原文單獨列出

備註2:生產總值為初步核算數,人均生產總值按常住人口計算

區域經濟[編輯]

2019年由鄉鎮改制的縣級龍港市

浙江是中國各省區內部經濟發展最為均衡的省份之一,這得益於面積較小、文教傳統、發展模式等因素:作為中國最小的省份之一,浙江省內各地能夠較多的受到中心城市的輻射;而在文化方面,永嘉學派重經世致用,強調個性,冒險開放,更容易大膽「走出去」,成就了浙商和民營經濟,同時人口文化素質也居全國前列;在沒有政策支持的背景下,省內各地發展都是自主、平等,任何一地發展都可以對周邊有極大促進作用,就如義烏的成功也帶動了周邊金華衢州的發展。2002年以來,浙江實施「山海協作」等發展支持工程,以沿海發達地區產業轉移為契機發展中西部山區,促進了欠發達地區及鄉鎮發展。[291]

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浙江以38529元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居全國第3位,僅次於京滬;2016年浙江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了22866元,收入連續32年位居全國各省區首位,僅次於上海市;城鄉收入比僅為2.07,為全國省區最小;常住人口城市化率和戶籍人口城市化率分別達到65.8%和51.2%,高於全國均值。全國戶籍制度改革中,德清縣更是取消城鄉戶口區別,糾正了城鄉居民待遇不平等的現狀[292]胡潤報告稱,人口僅占中國5%的浙江,卻有著中國15%的頂尖富人階層[293]

浙江省縣域經濟特別發達,人均水平高,百強縣數比例大。2003-2008年中,浙江百強縣總數位居全國第一,其後仍保持領先[294]。2018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發布《中國縣域經濟發展報告(2018)》中,全國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100強排名中浙江占21席排第二,投資潛力百強27席居首;全國26縣(市)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超50000元,浙江獨占20席,其中義烏市玉環市超60000元;餘姚市GDP總量超過千億元;各區域縣(市)城鄉收入差距繼續趨於縮小[295]

民營經濟[編輯]

義烏國貿市場

浙江自唐宋以來商品經濟發達,南宋永嘉學派就肯定逐利行為,也是1949年以來最早開放市場經濟的地區之一,改革開放後民營經濟發展迅速[296]。早在1979年溫州市就率先頒布中國第一張「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到了1997年底省內個體工商戶153.23萬戶、256.41萬人,私營企業9.18萬戶、135.52萬人,2017年私營企業更是貢獻了浙江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生產總值、70%以上的外貿出口、80%以上的就業崗位、90%以上的新增就業崗位;平均每10個浙江人中就有一位老闆,每29個浙江人中就擁有一家企業[297]

省內杭嘉湖平原自然經濟條件較為優越,主要實行蘇南模式,主要特色是政府推動的鄉鎮企業;而廣大浙東地區由於缺乏良好發展的鄉鎮經濟組織,則更多採用溫州模式,以專業化市場為出口導向,完全依賴私人資本和家庭工業,所以一開始在社會主義制度下難以被接受,隨著浙江的快速發展,許多學者也把「溫州模式」稱作「浙江模式」[298]。浙江模式的發展與區域內專業市場的發展和專業化產業區的發展息息相關,往往以市場為中心形成專業化產業區,就如柯橋的紡織產業、柳市的五金產業,這也是政策限制下的演變[299],寬鬆的政策下,浙江政商關係也穩步發展,省內金華、溫州、杭州、嘉興、台州5市入選2017年城市政商關係排行榜,政商關係健康指數在各省中排名第一[300]。2015年,浙江各地有實體市場4243家,成交總額2.05萬億元;185家網上市場,185家網上市場;消費品市場和專業市場、線下市場和線上市場構成強大的銷售網絡,浙江省中部的義烏更是世界知名的商品採購中心[301][302]

浙江民營經濟不僅作用在省內,500萬省外浙商通過5000多個浙商市場在全國各地創造的銷售額超過6000億元,在外浙江人創造產值相當於全省生產總值的20%左右,浙商也由此成為了當代中國第一大商幫[303][304]。多年以來浙江都是中國沿海地區唯一淨資本輸出的省份,2008年浙商在省外國內投資總額超過3萬億元,大量資本輸出同時也導致了浙江本土投資率下降、經濟增長率回落的問題,隨著市場、企業不斷擴張,浙江企業也面臨轉型壓力[305]

支柱產業[編輯]

2017年浙江省政府工作報告稱「大力發展信息、環保、健康、旅遊、時尚、金融、高端裝備製造業和文化產業,積極推進信息經濟與各產業融合發展,促進業態創新,加快形成以八大萬億產業為支柱的產業體系」,信息行業成為浙江省未來最大的支柱產業。[306][307]2017年,全省數字經濟總量達20,658億元,占GDP的比重達39.9%,杭州市不僅是中國網際網路巨頭阿里巴巴總部所在地,還匯集了全國超過1/3的電商平台和全國提供了70%以上的雲計算能力,信息經濟已經是省內經濟的主要增長動力[308]。製造業是浙江的傳統優勢產業,2014年裝備製造業產業規模位居全國第四,裝備製造業規上企業總產值22183億元,而高端製造業是以高新技術為引領、處於價值鏈高端和產業鏈核心環節、決定整個產業鏈綜合競爭力的新興產業,也是浙江製造業近年來亟需突破的難題[309]

浙江的銀行金融系統完善,起步較早,產業增加值超過GDP總量的7%[310]。互助會等傳統的民間金融形式在浙江,尤其是台州、溫州、紹興、義烏、青田為主的地區一直保持著生命力,並是浙江個體和私有經濟發展的重要保證。浙江溫州等地民間金融活躍,一度引發信貸危機,2012年國務院在溫州設立金融改革綜合區,試水民間金融[311][312][313]

旅遊業是浙江省支柱產業之一,截至2017年旅遊業占全省生產總值的7.5%,累計投資達11988億元[314]。2018年浙江省旅遊業基本情況顯示,全省共接待遊客6.9億人次,比上年增長8.7%,實現旅遊總收入10005.8億元,比上年增長11.9%,接待國內旅遊人數達6.8億人次,國內旅遊收入9834億元,國際旅遊收入26億美元,主要國際旅遊客源國依次為韓國美國日本,知名景點有西湖天台山普陀山雁盪山[315]

文化產業和健康產業也是浙江的支柱產業之一。2013年全省文化產業增加值達到1880.40億元,首次超過全省GDP的5%[316]。2017年,全省健康產業實現增加值2597億元,比2016年增長14.8%,高於同期全省GDP增速7個百分點,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首次達到5%[317]

對外貿易[編輯]

浙江最主要的外貿港口——寧波港

浙江省是中國最早對外開放的省份之一,對外經貿往來密切,外貿依存度高達67%,貿易增長速度遠遠高於經濟增長速度,民營企業三資企業是外貿參與的主力[318]。2018年,貨物進出口總額28,519億元,服務進出口總額3815億元,中歐班列開行320列,歐盟美國東南亞國際聯盟是浙江省貿易夥伴前三位,其中歐盟是浙江省最大的貿易夥伴和最大出口市場,東南亞是進口的最主要來源地,浙江也是中國擁有境外企業數量最多的省份[319][320]。2017年實際使用外資達179億美元,對外直接投資規模居全國第三位,國外經濟合作營業額72.84億元,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401億元,並且擁有者舟山自貿區、21個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56個省級開發區、4個浙台經貿合作區、19個國際產業合作區。義烏國際小商品博覽會中國杭州西湖博覽會等涉外展會在推動國內市場同時也起到促進對外經貿的作用[321]

基礎設施[編輯]

交通[編輯]

省內公路成網水平屬全國前列[322],2011年近90%的縣市通達高速公路[323],至2020年實現陸域縣縣通高速[324]。截至2017年底,省內公路總里程為120101公里,其中國道7355公里,省道4655公里,縣道29080公里,鄉道19677公里,專用道623公里,村道58713公里,高速公路4154公里,全省公路密度為117.98公里/百平方公里[325]

寧波舟山港世界貨物吞吐量第一大港,貨櫃吞吐量則列全國第四[326][327]。沿海港口萬噸級以上泊位209個,貨物吞吐量10.8億噸、貨櫃吞吐量2136萬標箱,其中寧波-舟山港貨物吞吐量8.7億噸,連續六年位居世界第一;內河航道總里程9748公里,其中500噸級及以上高等級航道1398公里;內河港口貨物吞吐量3.1億噸,居全國第二位。[328]

浙江鐵路業起源於1906年的浙江全省鐵路公司,早在1907年就修築了第一條鐵路[329]。截至2011年全省鐵路營業里程1774.6公里,省內各地級市都開通了高鐵[330];人均鐵路網密度0.33公里/萬人,為全國人均水準一半[331]。2011年發生於溫州雙嶼甬台溫鐵路追尾脫軌事故產生巨大影響[332]

浙江航空業起步於1950年代中期,省內重要機場有杭州蕭山國際機場寧波櫟社國際機場溫州龍灣國際機場等,開通國內外航線207條,其中國內318條,國際及地區70條。2014年全省民航旅客吞吐量達4131萬人次、貨郵吞吐量為55.9萬噸,綜合排名全國第五。[333]

隨著交通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城市時空距離不斷縮小,省會杭州到最南端地級市溫州的最短旅行時間也從1996年的8小時縮短到2016年的3小時,2016年省內大多數城市相互旅行時間都在2-4小時之間[334][335]。預計到2022年,省內將實現省域1小時交通圈、市域1小時交通圈和城區1小時交通圈[336]

水利與供水[編輯]

1966年《人民畫報》所刊載新安江水庫圖畫

省內最早的水利工程可以追溯到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遺址水井稻田[337];而5000多年前的良渚遺址的11條堤壩不僅是中國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攔洪水壩工程[338]。上古,以會稽(今浙江紹興)為中心流傳大禹治水傳說[38];東漢的會稽郡鑑湖(今處紹興市區)、錢塘江海塘,隋唐修治的大運河錢塘湖等水利工程,至今仍發揮作用;自宋代以來,人口快速增長導致大量廢湖為田、山林墾殖,再加上建國以後大煉鋼鐵破壞森林,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水土流失越發嚴重,江河淤積逐年增加,水災內澇也越發頻繁,影響深遠[150][337]

建國以後,一批水電、蓄水、防洪、圍墾工程落地,增強了水能利用及對抗洪旱能力,緩解了長久以來的苕溪水患、錢塘江決堤、耕地不足等問題[337],同時新安江水庫等部分工程也在移民、文物保護等方面有深遠的社會影響和諸多遺留問題[339]

能源[編輯]

 
 
 
 
 
 
 
 
 
 
 

2015年浙江省能源消費結構

  煤炭 - 52.4 %
  石油 - 22.4 %
  天然氣 - 4.9 %
  水電核電風電 - 10.9 %
  其它能源 - 9.4 %

浙江省能源消耗量大,能源自給率低,能源利用率效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340]。2015年全省能源消費結構中,煤炭占52.4%,石油占22.4%,天然氣占4.9%,水、核、風電占10.9%,其他能源品種占9.4%。全省電力總裝機容量8158萬千瓦;其中供熱機組裝機容量943萬千瓦,年發電量214億千瓦時,年集中供熱量3.6億吉焦;加工原油2847萬噸,生產各類成品油石油製品3181萬噸。[341]

浙江電力事業最早可以追溯到1896年,民國時期杭州閘口發電廠曾與上海楊樹浦發電廠、南京下關發電廠同為東南三大電廠。1949年以後,興建中國第一個自主設計、自造設備的水電站新安江水電站及許多小型水電站,但供電不足的局面直到文化大革命結束以後才開始改變;1979年改革開放後浙江開始大力發展火電,火電取代了水電成為了目前發電的主力。[342]

2016年,浙江省全社會用電量3873億千瓦時,占全國6.5%,列全國第四位;全省人均用電量6929千瓦時,高於英國西班牙義大利等西方已開發國家;同時清潔能源占總體能源比重正在逐步提高[343]

文化[編輯]

思想[編輯]

浙江的儒學傳統可以追溯到東漢王充,在南宋則有永嘉永康學派事功學說,及明陽明學盛行全國,清代則有黃宗羲等人開創的浙東學派,其要旨可以用「求實、批判、兼容、創新」概括。南宋理學家朱熹首先提出「浙學」的概念,指責浙東婺學、永嘉及永康之學太過功利、重史,將其湖湘理學江西心學對立,明代中後期陽明心學也被列入「浙學」範疇,歷代浙江學者提出了許多至今為人所熟知的主張,譬如王陽明的「知行合一」、黃宗羲的「經世致用」等。[344]

書畫[編輯]

夏珪《風雨行舟圖》

浙江的書畫藝術流派紛呈,孕育了大量在書畫界享有聲譽的大師,有筆墨江南之稱,在中國書畫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初唐四家中的虞世南褚遂良兩位來自浙江省。12世紀起,杭州一向以來都是中國書畫藝術的中心之一,有南宋四家(李唐劉松年馬遠夏圭)、元代有黃公望,明代有浙派之戴進藍瑛等,清代有西泠八家。此外遷居浙江的王羲之王獻之謝靈運等人的主要成就都是在浙江取得的[345]

趙孟頫是元代初期最有影響的書法家。黃公望王蒙吳鎮是元季山水畫四大家,黃公望更是四家之首。明代山陰徐渭寫意花鳥畫開啟了明清以來水墨寫意法的新途徑,對後世的影響數百年來勢頭未衰。藍瑛是對明清畫風影響很大的武林派代表人物。陳洪綬是中國最早有名望的插圖畫家,對後來中國的版畫藝術有很大的影響[346]

自19世紀以來,浙江書畫更是獨放異彩,對中國畫壇產生重大影響,出現了眾多如趙之謙任伯年豐子愷吳昌碩厲良玉黃賓虹潘天壽馬一浮張宗祥陸維釗沙孟海諸樂三等知名書畫家。任伯年的畫風於清末江南一帶,甚有影響,為海派之首。潘天壽師從吳昌碩,在國畫上造詣頗深,奠定了中國國畫教育的基礎。著名篆刻家和書畫家吳昌碩西泠印社第一任社長,此後連續三屆社長馬衡張宗祥沙孟海皆為浙籍大家。著名的漫畫家張樂平塑造了漫畫人物三毛的形象。近代書畫家尚有沈尹默葉淺予[347]

成立於1928年的中國美術學院,是中國最早的美術高等教育學校,位於杭州西湖,曾在此執教的代表人物包括林風眠吳大羽潘天壽方幹民顏文樑等名家,並培養出趙無極朱德群吳冠中羅工柳、蘇天賜等傑出的藝術家。紹興蘭亭因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曾在此作《蘭亭集序》而成為中國的「書法聖地」,吸引著眾多的國內外書法家、書法愛好者前來參觀。1999年成立的浙江藝術職業學院是目前浙江省唯一的一所國辦全日制綜合性高等藝術院校,培養戲曲、音樂、舞蹈等藝術人才[348]

飲食[編輯]

東坡肉

浙菜中國八大菜系之一,內部又分為杭州菜,紹興菜,溫州菜三個大分類,自宋代以來飲食著作多為江浙文士所著,其代表菜也多與文化名人、風景名勝有關。浙菜以其濃郁的文化特色享譽海內外。浙菜憑藉浙江豐富的物產食材選擇及其廣泛,菜品豐富,菜式精緻,口感鮮美脆軟、口味清爽滑嫩,菜式注重保留食材口感。因烹調方式不重用油煙,浙菜得以較好地保持食材的營養物質[349]

典型的浙菜菜譜有「西湖醋魚」、「宋嫂魚羹」、「東坡肉」、「龍井蝦仁」、「奉化芋頭」、「蜜汁火方」、「蘭花春筍」、「寧式鱔絲」、「三絲敲魚」、「蝦子麵筋」、「雙味蝤蠓」、「新風鰻鯗」、「叫化童雞」、「安吉竹林雞」等。此外湖州的百魚宴,溫州、台州和舟山的海鮮,以及溫州的山珍也很有特色。浙江特色小吃有片兒川、吳山酥油餅、寧波湯圓、金華乾菜酥餅、馬蹄酥、縉雲酥餅、遂昌蕃薯干、浦江米篩、永康麥餅、縉雲燒餅、紹興臭豆腐、咸哼豆、湖州手剝筍、定勝糕等。浙江小吃名店有杭州樓外樓知味觀奎元館寧波缸鴨狗溫州天一角湖州丁蓮芳諸老大嘉興五芳齋[350]

文學[編輯]

《西湖三塔記》中的白蛇傳說。講述白娘子是一條專吃青年男子的白蛇精

古代浙江地區的文學家有賀知章、王守仁、劉基、虞世南、陸游、沈約、駱賓王等。浙西詞派是清代前期中國的一個創作流派,產生、發展主要在浙西,即今杭嘉湖一帶。創始人是朱彝尊,朱與曹溶同為浙西詞派的最早倡導者。浙西詞派是清代前期最大的詞派,影響深遠。浙西詞派代表人物有朱彝尊曹溶汪森李良年厲鶚王昶吳錫麒等。近現代浙江地區的文學家魯迅、茅盾、郁達夫、徐志摩、余華、鄭振鐸、安妮寶貝、南派三叔、紫金陳等。浙江地區流傳著豐富的民間傳說,如白蛇傳梁山伯與祝英台西施蘇小小等的愛情美談。濟公楊乃武與小白菜莫邪干將西湖傳說劉伯溫傳說黃初平(黃大仙)、觀音徐文長等民間故事[351]

手工藝[編輯]

浙江的傳統工藝美術相當發達。成立於1904年的西泠印社是中國最早的研究金石篆刻的一個百年學術團體和專業金石書畫出版機構,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聲譽,有「天下第一名社」之稱。在民間雕刻藝術中,有青田石雕寧波朱金漆木雕、樂清黃楊木雕東陽木雕黃岩翻簧竹雕、臨安雞血石雕、永康錫雕仙居花燈硤石燈彩是中國傳統燈彩的重要代表。嵊州竹編東陽竹編是中國竹編中的奇葩。樂清細紋刻紙、浦江剪紙樂清龍檔、浦江麥稈剪貼、溫州的甌繡甌塑、溫州和仙居彩石鑲嵌、寧波骨木鑲嵌亦是中國傳統工藝中的瑰寶。浙江是中國瓷器寶劍黃酒文房四寶絲綢雨傘檀香扇漆器等的重要傳統生產地之一,所以積累了豐富的傳統生產技藝。浙江也是中國瓷器的重要產地,中國青瓷的發源地(德清窯),浙江的越窯哥窯龍泉窯、南宋官窯等具有重要地位[352]

西湖龍井是中國最著名的茶葉之一。陸羽在產生中國最早皇家茶園(長興紫筍茶為中國第一種貢茶)的湖州完成了茶葉巨作《茶經》,浙江的茶道也傳播到了國際。紹興黃酒是中國酒類最古老的始祖,起源於紹興,現紹興黃酒已經有古越龍山女兒紅會稽山等多個中國名牌。湖州湖筆為文房四寶之首[353]

表演藝術[編輯]

浙江的傳統音樂豐富多彩,兼有剛柔。浙派古琴江南絲竹平湖派琵琶代表江南柔美的特色。自明代中葉流行至今的浙東鑼鼓則歡快愉悅,以一個樂隊中運用十多件打擊樂器著稱,主要的代表是嵊州吹打舟山鑼鼓。在民歌方面,嘉善田歌是浙江民歌及吳歌的重要形式,舟山漁民號子是舟山各島漁民、船工世代相傳的海洋民間口頭音樂。畲族民歌則是南部畲族居民的傳統民歌[351]

浙江民間舞蹈和遊藝項目也是形式多樣,極具觀賞性。浦江板凳龍長興百葉龍、奉化布龍、蘭溪斷頭龍是中國傳統龍舞的代表。臨海黃沙獅子是浙江最有名的獅舞餘杭滾燈海鹽滾燈是中國傳統滾燈的代表之作,餘杭滾燈還是浙江省唯一入選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前表演的節目。其它聞名遐邇的傳統舞蹈還包括溫嶺大奏鼓青田魚燈舞、永康十八蝴蝶等。在傳統遊藝與雜技項目中,永康和仙居的九獅圖、杭州和東陽一帶的翻九樓、紹興的調吊被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具有濃郁浙江特色的傳統藝術[354]

越劇《碧玉簪》

浙江的戲劇藝術底蘊豐厚,是中國最早成熟的文藝戲劇南戲的誕生地,南戲與古希臘戲劇和古印度戲劇並列為世界三大古代戲劇體系。浙人李漁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戲曲家,現存他的戲曲論著《閒情偶寄》詞曲部,對中國古代戲曲理論有較大的豐富和發展。以《長生殿》蜚聲文壇的洪升是清代一位偉大的劇作家。成立於1955年浙江崑劇團是當時全國第一個也是唯一的崑劇表演團體。次年改編演出的傳統劇《十五貫》轟動全國,被時任總理周恩來譽為「一齣戲救活一個劇種」[355]。發源於嵊縣(今嵊州市)的越劇是中國第二大戲曲劇種。多個越劇流派的創立人系浙江藝人,如戚派戚雅仙尹派尹桂芳等。其中尹派越劇被立為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前著名的專業越劇團體有浙江小百花越劇團等。在越劇以外,紹劇藝術大師六齡童被譽為「中國南猴王」,其子六小齡童也是著名戲劇家。此外,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其他傳統地方劇種還有西安高腔衢州市)、松陽高腔新昌調腔寧海平調台州亂彈、浦江亂彈、甌劇甬劇姚劇紹劇婺劇等以及海寧皮影戲泰順藥發木偶戲平陽木偶戲和單檔布袋戲平陽縣蒼南縣[354]京劇在浙江並不流行,但浙江出現了著名海派京劇大師,「麒派」創立人周信芳[356]

在曲藝方面,溫州鼓詞(瑞安市)、紹興平湖調蘭溪攤簧杭州攤簧、紹興攤簧、紹興蓮花落、杭州小熱昏杭州評詞杭州評話紹興詞調臨海詞調四明南詞平湖鈸子書寧波走書(鄞州區、奉化區)、杭州獨腳戲金華道情(金華市、義烏市)、杭州武林調、紹興宣卷溫州蓮花(溫州市、永嘉縣)均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收錄[354]相聲在浙江流行程度並沒有滑稽戲高,不過浙人倪敏然對相聲在台灣的推廣貢獻較大[357]

體育[編輯]

2021年,正在建設中的杭州奧體博覽城,主體育場在2019年已投入使用

船拳是浙江特有的武術,屬南拳浙江省運動會始於1951年,目前四年一屆,已經舉辦了15屆,其中前10屆都在杭州舉辦。

1930年4月,第四屆中華民國全國運動會在杭州舉行。浙江是中國1984年參加奧運會之後,每屆奧運會都獲得金牌的兩個省份之一[註 19]。皮划艇、射擊、游泳等是浙江選手的強項。

2013年浙江省進行第六次體育場地普查,普查顯示浙江人均體育場地1.48平方米,比2003年第五次普查時增長51%,平均每萬人擁有體育場地數為22.7個[358]。主要的體育場館有杭州黃龍體育中心杭州奧體中心寧波市體育中心台州體育中心嘉興體育中心金華市體育中心紹興市體育中心義烏體育會展中心[359]千島湖為中國水上運動訓練中心[360]

傳媒[編輯]

橫店影視城

錢江晚報是世界報業500強。在2007年發布的第四期中國報業競爭力監測報告中,錢江晚報都市快報兩家報紙入選全國晚報都市類報紙競爭力20強,其中都市快報列全國晚報都市類報紙競爭力20強第二名[361]

浙江電視台是省級電視台。2001年12月26日成立浙江廣播電視集團[362]。省內主要電視台有:杭州電視台寧波電視台溫州電視台台州電視台湖州電視台嘉興電視台紹興電視台金華電視台衢州電視台舟山電視台麗水電視台

浙江是中國電視劇大省,1978年拍攝省內第一部電視劇《約會》,後又拍攝浙江、也是中國第一部旅遊電視劇《蜜月從現在開始》、第一部傳記連續劇《魯迅》和第一部為活人作傳的《華羅庚》。其中4集電視劇《魯迅》曾獲得1983年飛天獎特別獎。1990年代杭州電視台拍攝的8集連續劇《老房子新房子》,則開了「本塘劇」和「方言劇」的先河,有普通話和杭州話兩個版本,其中杭州話版本當時曾引起不小的爭論。1997年由浙江華新影視拍攝的《紹興師爺》是第一部民營電視劇。不過浙江的電視劇出現贏利還是在2002年拍攝《天下糧倉》後。[363]位於東陽市橫店影視城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影視拍攝基地,為中國重要的影視拍攝和製作基地[364]。浙江的民營影視文化企業實力較為雄厚,每年有大量作品問世。

相關條目[編輯]

注釋[編輯]

  1. ^ 除去」齊晉楚吳越「(荀子·王霸)或者」齊晉秦楚越「(四子講德論)的說法,也有說法將越國排出「春秋五霸」,為「齊宋晉秦楚」(史記)「鄭齊晉秦楚「(辭通)、「齊晉秦楚吳」(白虎通)或者」齊宋晉秦吳「(漢書
  2. ^ 21世紀新發現的史前文化遺址,距今約1萬年左右。發現於浙江中部的浦江縣。其歷史要早於河姆渡文化和馬家浜文化,其將改變人們對史前長江流域文明及稻作文明歷史的一般看法。[23]
  3. ^ 發現於距今9000年左右,發現於嵊縣,是對於上山文化和河姆渡、馬家浜文化起到承前啟後作用的考古文化。[24]
  4. ^ 約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2900年存在,遺址中發現的史前稻穀,一直被認為是古代稻作文明的代表。[26]
  5. ^ 距今6000年,是太湖流域的主要的史前文化,後來發展為崧澤文化,催生了後來的良渚文化和馬橋文化[28]。環太湖的蘇州、無錫、常州、上海、嘉興、湖州、杭州以及錢塘江以南的諸暨都有馬橋文化和良渚文化的遺存。
  6. ^ 太湖流域的馬橋文化具有一些夏商文化風格的陶器,如等。馬橋文化的分布並未到達太湖以西地區,也就是說,寧鎮地區不是馬橋文化的分布區。長江三角洲地區成陸過程較晚,與馬橋遺址隔江相望的蘇北沿海地區在夏商時期尚是一片汪洋。因此,中原文化因素在蘇北沿海地區的分布和南下基本沒有可能。[32]
  7. ^ 《越絕書·卷八·越絕外傳記地傳第十》:而滅吳,徙治姑胥臺。
  8. ^ 關於越國遷都琅琊一事,《吳越春秋》、《越絕書》、《山海經》、《漢書》等書均有記載,一般認為確有此事。但關於遷都的時間和琅琊的具體位置,尚有爭論。《吳越春秋·伐吳外傳》說在勾踐二十五年(前472年,即伐吳次年),今本《竹書紀年》則認為在勾踐二十九年(前468年)。而關於琅琊所在,有安徽滁山東臨沂、諸城、青島或江蘇連雲港等各種說法。[41][42]
  9. ^ 《越絕書》:闔廬之時,大霸,築吳越城。這裏為區分國城,其是否是蘇州古城仍存在極大爭議,也有認為是無錫闔閭城遺址或蘇州木瀆古城遺址[46][47]
  10. ^ 東越人大致在今閩浙兩地,但其都城所在仍不確定,一般認為是福建[48]
  11. ^ 各方對吳越何時建國有爭議,主要說法有歐陽修《新五代史》中稱985年錢鏐兼任兩浙節度使為吳越建國元年;而《舊五代史》則以錢鏐受任兩浙節度使後,剿平董昌並完全控制兩浙的897年為元年;《吳越備史》則認為是滅亡董昌是在896年;或以905年後梁冊封吳越國王為始;另外還有以923年錢鏐在進貢時首次自稱吳越國國王為起點。
  12. ^ 原文翻譯版本繁多,以西湖邊樹立馬可波羅雕像碑文版本最廣為流傳[84]
  13. ^ 具體數字參考中國湖泊資料庫-湖泊編目數據
  14. ^ 洋山港是上海深水港,由包括港務、稅收在內都由上海市管理,行政上隸屬浙江省舟山市嵊泗縣[165]
  15. ^ 依據國標GB 3838-2002 國控Ⅲ類主要適用於集中式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級保護區、魚蝦類越冬場、洄游通道、水產養殖區等漁業水域及游泳區
  16. ^ 來源報告主要是為了區別基督教會和中國傳統的宗族會社的比例,許多在重要宗教(例如佛教、伊斯蘭教)都未被計入調查報告
  17. ^ 土地面積為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結果數據。
  18. ^ 常住人口為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
  19. ^ 另外一個省份則為湖北省

參考文獻[編輯]

  1. ^ 中國統計出版社. 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 2011 [2022-0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13). 
  2. ^ Global Data Lab. Subnational Human Development Index (5.0). 2020年3月 [2021-03-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11) (英語). 
  3. ^ 樟树兰花被确定为浙江省树省花. 植物通. [2022-0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15). 
  4. ^ 4.0 4.1 自然地理. 浙江省人民政府. [2021-06-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2). 
  5. ^ 常住人口6577万人 2022年浙江省人口主要数据发布-中国网. zjnews.china.com.cn. [2023-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06). 
  6. ^ 长江流域史前文化在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的地位和贡献. 長江文明館. [2021-04-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5). 
  7. ^ 7.0 7.1 7.2 7.3 【浙江】70年发展的历史变革. 中國非公企業黨建網. [2023-03-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06). 
  8. ^ 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20年和36年居全国各省区首位. zj.zjol.com.cn. [2021-06-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2). 
  9. ^ 为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探索路径——就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访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 新華網. [2021-06-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2). 
  10. ^ 酈道元; 陳橋驛, 葉光庭, 葉揚譯注. 渐江水注. 水經注 十四. 台北: 台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 : 1727. ISBN 9570414782. 漸江水即錢塘江,古稱浙江,《莊子·外物篇》稱淛河。「漸」、「浙」、「淛」皆一音之轉。因為這個地區原是越人居住之地,通行越語,至今還保存著不少越語地名,如餘杭、餘姚、諸暨、上虞之類,「漸」、「浙」、「淛」大概都是越語的不同漢譯 
  11. ^ 陳延敬等, 浙. 水部. 康熙字典. [2019-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2). 《注》浙者,折也。蓋取其潮出海,曲折而倒流也。通作淛。亦作制。義同。又《集韻》或作漸。《水經》漸江,卽浙江也。 
  12. ^ 錢塘江志編纂委員會. 钱塘江志 1. 北京: 方志出版社. 1998. ISBN 7801222784. OCLC 48682099. 
  13. ^ 劉慧. 探寻越国都城之谜. 浙江在線. 浙江日報. 2010-09-17 [2018-1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02). 
  14. ^ 14.0 14.1 朱東潤. 越民族底滅亡. 嶺南學報. 3-2015, (第一、二輯合刊): 3-11 [2018-1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02). 
  15. ^ 15.0 15.1 鄭子寧. 江南吴语是中原人从北方带来的?. 澎湃新聞. 2015-09-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2). 
  16. ^ 石大成. 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省会、首府名称和简称的由来. 邵陽師專學報. 1990, (2): 72-79. ISSN 1672-1012. CNKI SYSG199602016. NSSD 683898371199602016需註冊帳號查閱. 
  17. ^ 徐珂. 會黨類. 清稗類鈔. 興中會及同盟會. 1916年 [2019-0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2). 願吾蜀人,無忘李定國;願吾閩人,無忘鄭成功;願吾越人,無忘張煌言;願吾吳人,無忘瞿式耜;願吾楚人,無忘蒙正發;願吾燕人,無忘李成黎。明天演以箴大同,察種源以別蒙古,齊民德以哀同胤,鼓芳風以扇遊塵,庶幾陸沈之禍,不遠而復,王道清夷,威及無外。 
  18. ^ 朱喜平. 中国品牌之都 山清水秀之城 名人荟萃之地 绍兴 融中国山水诗画古风今韵一体的东方名城. 中國地名. 2015, (3). ISSN 1002-7793. CNKI NAME201503020. 
  19. ^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陳剩勇; 金普森. 第一卷:史前卷. 浙江通史(共12卷). 浙江人民. 2005-12 [2018-12-11]. ISBN 978721302787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2). 
  20. ^ 連曉鳴. 浙江地域文化分类. 中國社會科學報. 2016, (1020) [2018-1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0). 
  21. ^ 宋青. “钱江潮”精神 成就品牌传奇——广告中心赴浙走访. 同贏 (中國中央電視台). 201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1) (中文(簡體)). 
  22. ^ 【專題】浙江省樹省花評選活動-省樹省花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全省「關注森林」工作會議召開 浙江省樹省花揭曉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浙江在線,浙江新聞
  23. ^ 老北方网转载金华信息网,上山文化:比河姆渡要早 中华史前文明新源头. [2008-09-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2-19). 
  24. ^ 嵊州小黄山遗址何以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浙江日報. [2018-1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04). 
  25. ^ 跨湖桥:8000年的文化遗存不可辜负. 浙江在線. [2018-1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1). 
  26. ^ 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遺址博物館. [2018-1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6-01). 
  27. ^ 史前上海:从马家浜到马桥. 東方早報. [2018-1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5). 
  28. ^ 七千年一梦今朝醒 马家浜遗址考古发掘正式启动. 中國網. [2018-1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7). 
  29. ^ 毛穎、張敏:《長江下游的徐舒與吳越》,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
  30. ^ 王寧遠. 良渚遗址考古的历程、思路与方法. 遺產與保護研究. 
  31. ^ 葉崗; 陳民鎮. 越文化中心地的民族变迁与人口发展(上). 紹興文理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 2015, 35 (02): 1–6+12 [2019-07-15]. ISSN 1008-293X. doi:10.16169/j.issn.1008-293x.s.2015.02.0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1). 
  32. ^ 水濤. 论中原地区在中国文明化进程中的作用和影响. 中原文物. 2001, (6). ISSN 1003-1731. CNKI ZYWW200106006. 
  33. ^ 司馬遷. 卷002. 史記. 夏本紀 第二. 十年,帝禹東巡狩,至於會稽而崩。 
  34. ^ 孟曉雲,李智勇. 公祭大禹升级为“国祭”的背后……(特别报道). 人民日報 (人民日報社). 2007-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22) (中文(簡體)). 
  35. ^ 绍兴大禹陵介绍. 中國網. [2018-1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5). 
  36. ^ 司馬遷, 史記. 史记. 越王勾踐世家第十一 卷四十一. 越王勾踐,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後帝少康之庶子也。封於會稽,以奉守禹之祀。文身斷髮,披草萊而邑焉。 
  37. ^ 趙曄. 越王無余外傳. 吴越春秋. 禹以下六世而得帝少康。少康恐禹祭之絕祀,乃封其庶子於越,號曰無余。 
  38. ^ 38.0 38.1 陳志堅. “越为禹后”说新论. 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3, (04 vo 28): 31–38+158. ISSN 1000-0062. doi:10.13613/j.cnki.qhdz.002197. CNKI QHDZ201304004. NSSD 46576405需註冊帳號查閱. 
  39. ^ 39.0 39.1 陳剩勇; 金普森. 第二卷:先秦卷. 浙江通史(共12卷). 浙江人民. 2005-12 [2018-12-11]. ISBN 978721302787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2). 
  40. ^ 40.0 40.1 江蘇省吳越文化研究會專家組. 吴越文化的历史轨迹与当代意义. 人民日報 (人民日報社). 2009-12-25 (中文(簡體)). 
  41. ^ 林華東. 越国迁都琅邪辨. 中央民族大學學報. 1989, (1). ISSN 1005-8575. doi:10.13613/j.cnki.qhdz.002197. CNKI ZYMD198901003. NSSD 1002902406需註冊帳號查閱. 
  42. ^ 金敖生,伊旭松,張天怡. 万里征尘解越国迁都之谜. 浙江日報 (浙江日報報業集團). 2006-06-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1) (中文(簡體)). 
  43. ^ 43.0 43.1 司馬遷. 卷41. 史记. 越王勾踐世家 第十一. 
  44. ^ 吳平. 卷二. 越絕書. 越絕外傳記吳地傳第三. 
  45. ^ 佚名. 古本竹書紀年. 魏紀. 《紀年》曰:翳三十三年,遷於吳。《 史記·越世家》索隱 
  46. ^ 阖闾城、吴大城和《越绝书》. 無錫新傳媒 傳播新資訊 無錫第一新聞門戶. [2018-1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20). 
  47. ^ 陸雪梅 錢公麟. 春秋时代吴大城位置再考———灵岩古城与苏州城. 東南文化. 2006, (193) [2018-1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2). 
  48. ^ 吳春明. 闽越冶城地望的新证据 (PDF). 民族研究. 1998, (4) [2018-12-0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3-24). 
  49. ^ 司馬遷. 卷006. 史記. 秦始皇本紀 第六. 二十五年,大興兵,使王賁將,攻燕遼東,得燕王喜。還攻代,虜代王嘉。王翦遂定荊江南地;降越君,置會稽郡。五月,天下大酺。 
  50. ^ 司馬遷. 卷007. 史記. 項羽本紀. 秦二世元年七月,陳涉等起大澤中。其九月,會稽守通謂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時也。吾聞先即制人,後則為人所制。吾欲發兵,使公及桓楚將。」是時桓楚亡在澤中。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處,獨籍知之耳。」梁乃出,誡籍持劍居外待。梁復入,與守坐,曰:「請召籍,使受命召桓楚。」守曰:「諾。」梁召籍入。須臾,梁眴籍曰:「可行矣!」於是籍遂拔劍斬守頭。項梁持守頭,佩其印綬。門下大驚,擾亂,籍所擊殺數十百人。一府中皆慴伏,莫敢起。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諭以所為起大事,遂舉吳中兵。使人收下縣,得精兵八千人。梁部署吳中豪傑為校尉、候、司馬。有一人不得用,自言於梁。梁曰:「前時某喪使公主某事,不能辦,以此不任用公。」眾乃皆伏。於是梁為會稽守,籍為裨將,徇下縣。 
  51. ^ 司馬遷. 卷114. 史記. 東越列傳 第五十四. 
  52. ^ 卷一. 會稽志. 歷代塵羈. [2018-1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1). 以吳越州國周旋仆禹一十里,以浙江山川險絕求得分置;遂分慚江以西為吳郡,以東為會稽郡。 
  53. ^ 卷二至三. 會稽志. [2018-1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9). 至三國時,孫策、孫權皆嘗封會稽侯,孫氏之有江左,□□於此 
  54. ^ 陳壽. 卷47. 三國志. 吳書·吳主傳. 
  55. ^ 陳壽. 卷48. 三國志. 吳書·三嗣主傳第三. 
  56. ^ 56.00 56.01 56.02 56.03 56.04 56.05 56.06 56.07 56.08 56.09 56.10 56.11 56.12 陶水木 徐海松. 浙江地方史. 杭州,中國: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4. ISBN 7-213-02846-4. 
  57. ^ 57.0 57.1 陳剩勇; 金普森. 第四卷:隋唐五代. 浙江通史(共12卷). 浙江人民. 2005-12 [2018-12-11]. ISBN 978721302787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2). 
  58. ^ 釋道宣. 续高僧传. 隋杭州靈隱山天竺寺釋真觀傳四. [2019-0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2). 開皇十一年,江南叛反。王師臨吊,乃拒官軍,羽檄競馳,兵聲逾盛。時元帥楊素,整陣南驅,尋便瓦散,俘虜誅剪三十餘萬,以觀名聲昌盛光揚江表,謂其造檄,不問將誅。既被嚴系無由申雪。金陵才士鮑亨謝瑀之徒,並被擁略將欲斬決。來過素前,責曰:「道人當坐禪讀經,何因妄忤軍甲,乃作檄書,罪當死不?」觀曰:「道人所學誠如公言,然觀不作檄書,無辜受死。」素大怒將檄以示:「是爾作不!」觀讀,曰:「斯文淺陋未能動人。」 
  59. ^ 司馬光 等. 卷一百七十七. 資治通鑑. 隋紀一. 江表自東晉已來,刑法疏緩,世族陵駕寒門;平陳之後,牧民者盡更變之。蘇威復作《五教》,使民無長幼悉誦之,士民嗟怨。民間復訛言隋欲徙之入關,遠近驚駭。於是婺州汪文進、越州高智慧、蘇州沈玄□皆舉兵反,自稱天子。署置百官。樂安蔡道人、蔣山李凌、饒州吳世華、溫州沈孝徹、泉州王國慶、杭州楊寶英、交州李春等皆自稱大都督,攻陷州縣。陳之故境,大抵皆反。大者有眾數萬,小者數千,共相影響。執縣令,或抽其腸,或臠其肉食之,曰:「更能使儂誦《五教》邪!」詔以楊素為行軍總管以討之。素將濟江,使始興麥鐵杖戴束稿,夜,浮渡江覘賊,還而復往,為賊所擒,遣兵仗三十人防之...... 素遣總管史萬歲帥眾二千,自婺州別道逾嶺越海,攻破溪洞,不可勝數。前後七百餘戰,轉斗千餘里,寂無聲問者十旬,遠近皆以萬歲為沒。萬歲置書竹筒中,浮之於水,汲者得之,言於素。素上其事,上嗟歎,賜萬歲家錢十萬。 素又破沈孝徹於溫州,步道向天台,指臨海,逐捕遺逸,前後百餘戰,高智慧走保閩、越。上以素久勞於外,令馳傳入朝。素以餘賊未殄,恐為後患,復請行,遂乘傳至會稽。王國慶自以海路艱阻,非北人所習,不設備;素泛海奄至,國慶遑遽棄州走。餘黨散入海島,或守溪洞,素分遣諸將,水陸追捕。密令人說國慶,使斬送智慧以自贖;國慶乃執送智慧,斬於泉州,餘黨悉降。江南大定。 
  60. ^ 魏徵. 卷03. 隋書. 帝紀第三·煬帝上. 及陳平,執陳湘州刺史施文慶、散騎常侍沈客卿、市令陽慧朗、刑法監徐析、尚書都令史暨慧,以其邪佞,有害於民,斬之右闕下,以謝三吳。於是封府庫,資財無所取,天下稱賢。進位太尉,賜輅車、乘馬,袞冕之服,玄珪、白璧各一。復拜并州總管。俄而江南高智慧等相聚作亂,徙上為揚州總管,鎮江都,每歲一朝。 
  61. ^ 韓昇. 南方复起与隋文帝江南政策的转变 (PDF). 廈門大學學報(哲社版). 1998, (2): 28-34 [2018-12-0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3-24). 
  62. ^ 62.0 62.1 沈瑋瑋. 关中与江南:隋代杨氏父子的律典之别. 人民法院報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 2016-06-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7) (中文(簡體)). 
  63. ^ 寧欣. 隋煬帝最后的日子. 人民網. 光明日報. 2013-05-09 [2018-1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4) (中文(繁體)). 
  64. ^ 浙江省社會科學院. 浙江通史(全十二卷). 第四卷:隋唐五代卷.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8-12-11]. ISBN 978721302797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2). 
  65. ^ 65.0 65.1 65.2 範金民, 江南社會經濟研究. 论江南在唐帝国时期的地位演变. 江南社会经济研究 六朝隋唐卷. 中國農業出版社. 2006: 344–356 [2008-12-22]. ISBN 9787109105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1-23). 
  66. ^ 張劍光. 江南运河与唐前期江南经济的面貌 (PDF). 中國社會經 濟史研究. 2014, 36 (4) [2018-12-0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6-11). 
  67. ^ 歐陽修 等. 卷068. 新唐書. 表第八·方鎮五. 江東:(至德二載)置江東防禦使,治杭州。(乾元元年)置浙江西道節度兼江寧軍使,領升、潤、宣、歙、饒、江、蘇、常、杭、湖十州,治昇州,尋徙治蘇州,未幾,罷領宣、歙、饒三州,副使兼餘杭軍使,治杭州。浙東:(乾元元年)置浙江東道節度使,領越、睦、衢、婺、台、明、處、溫八州,治越州。 
  68. ^ 68.0 68.1 魏明孔. 隋唐手工业与我国经济重心的南北易位 (PDF). 中國經濟史研究. 1999, (2) [2018-12-0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8-12-05). 
  69. ^ 李俊勇. 瓷器故乡:瓷器文化与艺术特色. 現代出版社. 2014. ISBN 7514330178. 
  70. ^ 卷133. 《舊五代史》. 世襲列傳二 (中文(繁體)). 屬天下喪亂,黃巢寇嶺表,江、淮之盜賊羣聚,大者攻州郡,小者剽閭里,董昌聚眾,恣橫於杭、之間,杭州八縣,每縣召募千人為一都,時謂之杭州八都 
  71. ^ 歐陽修 等. 卷225下. 新唐書. 列傳第一百五十下·逆臣下·董昌 (中文(繁體)). 
  72. ^ 72.0 72.1 歐陽修. 卷67. 新五代史. 吳越世家第七: 錢鏐 (中文(繁體)). 
  73. ^ 浙江临安钱氏:一代钱王 千古家训. 中央紀委駐民政部紀檢組網站. [2018-1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0). 
  74. ^ 吴越钱氏——千年名门望族 两浙第一世家. 中國網. 2008-10-24 [2018-1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5). 
  75. ^ 賴建成. 吳越佛教之發展. 臺北縣, 臺灣: 花木蘭文化. 2010: 217. ISBN 9789862540978. 
  76. ^ 顧彭榮,袁少華. 吴越国首开北方茶叶之路. 浙江在線·旅遊新聞網. 2015-12-07 [2018-1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2) (中文(簡體)). 
  77. ^ 吴越国京都杭州繁荣的历史启示. 中國會議. [2018-1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2). 
  78. ^ 趙雅書. 五代吳越國的創建者--錢鏐. 臺灣大學歷史學報. 1980-12-01, (7): 163–215 [2018-1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3). 
  79. ^ 應守岩. 吴越国赋税徭役问题之我见. 杭州研究. 2012, (2) [2019-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3). 
  80. ^ 80.0 80.1 80.2 沈冬梅,范立舟. 浙江通史 5:宋代卷. 2005. ISBN 7213027875. 
  81. ^ 任, 崇岳. 北宋末年的两次中原大移民. 商丘師範學院學報. 2008, (04): 39–43 [2018-12-07]. ISSN 1672-360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18). 
  82. ^ 馬學強. 近代上海成长中的“江南因素”. 史林. 2003, (72) [2018-1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5). 
  83. ^ 元史卷九十一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84. ^ 马可波罗与杭州纪念雕塑. 杭州市文化廣電旅遊網. [2018-1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6). 
  85. ^ 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天城 "人间天堂"杭州风景秀丽. 新浪體育. [2017-08-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4). 
  86. ^ Rosenberg, Matt. Largest Cities Through History. Geography.about.com. [2017-08-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6-24). 
  87. ^ Marco Polo: The Glories Of Kinsay (Hangchow) (c. 1300). Fordham.edu. 1996-01-26 [2017-08-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09) (英語). 
  88. ^ 蔡偉傑. 马可·波罗是否真的到过中国,还需要争论么?. 澎湃新聞. 2014-12-16 [2018-1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2) (中文(簡體)). 
  89. ^ 劉辰. 國初事蹟. [2018-12-07] (中文). 太祖曰:「金華是吾親征之地,乃浙東、江南之重鎮,密近江西、福建、浙江敵境,必得重望之臣鎮之。」改分樞密院為江南分省,陞僉院胡大海為本省參政。未久,苗軍元帥蔣英等謀叛,殺大海。至夜半,殺都事王愷、掾史張誠。次日早,逼勒一城男女數萬出南門,經台州仙居縣, 殺右丞方國章,赴紹興張士誠降。事聞,太祖改江南分省為浙東行省,陞同僉李文忠為本省右丞,總制處州等五府一州軍馬,選都事楊憲為左右郎中,參贊之。太祖謂憲曰:「李文忠乃吾甥也,年少,未歷練方面之事,皆從爾主之。如有差失,罪只歸你。」 
  90. ^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 二十一. 己未 罷浙東行省,開浙江等處行中書省,於杭州升右丞李文忠為平章政事。文忠,上甥也。自幼育之,賜以國姓。至是命複姓李氏 
  91. ^ 太祖高皇帝实录 一百三十四. 丁亥,以鳳陽府之徐州直隸六部,仍以豊、沛、蕭、碭山四縣屬之,復以直隸嘉興、湖州二府隸浙江 
  92. ^ 明代. 江苏省志·地理志. [2018-1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3). 明太祖朱元璋即位之初都應天府。洪武元年(1368)八月,意欲遷都開封府改稱北京,故改應天府為南京,以江南行中書省改置直隸中書省。洪武十一年(1378)罷開封府稱北京,遂改南京為京師;洪武十三年(1380)罷中書省,以所領直隸六部為京師。洪武十四年以嘉興、湖州二府劃歸浙江行中書省。永樂元年(1403)復稱南京(清順治二年改為江南省)。 
  93. ^ 明史·志第二十·地理》:元置江浙等處行中書省,治杭州路。……丙午年十二月罷分省,置浙江等處行中書省。……嘉興府元嘉興路,屬江浙行省。太祖丙午年十一月為府,直隸京師。十四年十一月改隸浙江。……湖州府元湖州路,屬江浙行省。太祖丙午年十一月為府,直隸京師。十四年十一月改隸浙江。
  94. ^ 海禁與鎖國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中國網
  95. ^ 王国祚面奏皇帝的内幕. 定海區人民政府. [2018-1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20). 
  96. ^ 馬馳騁. 明清时期的海商、海禁与海盗. 經濟資料譯叢. 2013, (02): 53–56 [2018-1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22). 
  97. ^ 倭寇,一个王朝的谎言?. 中國國家地理. [2018-1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1). 
  98. ^ 辛, 德勇. 述明代戍卫长城之南兵. 中國史研究. 2004, (04): 141–153 [2018-12-08]. ISSN 1002-796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20). 
  99. ^ 祝太文. 清代浙江督抚设置考述. 溫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 30 (5). doi:10.3875/j.issn.1674-3555.2017.05.013. 
  100. ^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 舟山日報. [2018-1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1). 
  101. ^ 中國人民大學清史所. 清初的迁海. 《北京師範大學學報》. 2010-11-08 [2018-1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2). 
  102. ^ (明) 徐芳烈著,《浙東記略》。
  103. ^ 敖, 運梅. 明末清初浙江东渡遗民群体的成因及其成员. 東アジア文化交渉研究. 2015-03-31, 8: 397–414 [2018-1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09). 
  104. ^ 浙江省社會科學院. 浙江通史(全十二卷). 第八卷:清代卷(上).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8-12-11]. ISBN 978721302797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2). 
  105. ^ 鴉片戰爭. 中國文化研究院. [2018-1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3) (中文). 
  106. ^ 曹樹基,李玉尚. 太平天国战争对浙江人口的影响 (PDF). 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0, (5) [2018-12-0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05-16). 
  107. ^ 李國祁. 清末民初閩浙地區人口流動與都市化的演進 (PDF).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 489-506. [2018-12-0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09-21). 
  108. ^ 林矗、李楠. 近代太平天国战争对经济发展的长期影响 (PDF). 經濟資料譯叢. 2014, (2) [2018-12-0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6-11). 
  109. ^ 清朝浙江地方当局加入中外“东南互保”条约. 浙江省人民政府. [2018-1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2). 
  110. ^ 吳, 新宇. 汤寿潜与保路运动. 浙江檔案. 2001, (10): 17–18 [2018-12-13]. ISSN 1006-417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20). 
  111. ^ 閔傑. 浙路公司的集资与经营. 近代史研究. 1987, (03): 271–290 [2018-12-08]. ISSN 1001-6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20). 
  112. ^ 陶水木. 略论辛亥革命时期的浙江军政府. 浙江社會科學. 1998, (01): 111–116 [2018-12-08]. ISSN 1004-225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20). 
  113. ^ 馮, 筱才. 理想与利益——浙江省宪自治运动新探. 近代史研究. 2001, (02): 170–194 [2018-12-09]. ISSN 1001-6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20). 
  114. ^ 劉軍寧. 联省自治:二十世纪的联邦主义尝试. 戰略與管理. 2002, (5) [2018-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5). 
  115. ^ 袁, 成毅. 地缘纽带中的蒋介石与浙江——以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前后为时段的考察. 史林. 2011, (02): 109–117+189 [2018-12-09]. ISSN 1007-187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20). 
  116. ^ 黃正光. 浅析浙江在抗日战争空战中的地位. 浙江科技學院學報. 2017, (04) [2018-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3). 
  117. ^ 茅以升炸毁第一座钱塘江大桥(图). 搜狐新聞. [2019-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9-28). 
  118. ^ 浙江发生的抗日激战. 鳳凰寧波. [2019-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1). 
  119. ^ 楊晴. 抗战时期浙江省政府迁移丽水地区始末及其对驻地的影响. 抗日戰爭紀念網. 2018-03-30 [2019-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1) (中文(簡體)). 
  120. ^ 張樹軍; 包曉峰. 中国抗日战争全景录(浙江卷) 1.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5. ISBN 9787213069499. OCLC 994261594. 
  121. ^ 袁成毅. 抗战时期浙江经济损失初探. 杭州研究. 2008, (1): 10-23 [2019-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09). 
  122. ^ 樓子芳; 包曉峰. 浙江抗日战争史. 杭州: 杭州大學出版社. 1995: 391. ISBN 7810358065. OCLC 299856532. 
  123. ^ 張波. 抗战时期浙江省沦陷时间表. 抗日戰爭紀念網. 2017-09-23 [2018-1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1). 
  124. ^ 包曉峰. 红色片断——解放浙江的几个瞬间.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18-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09). 
  125. ^ 第七章 赴台前后. 政協寧波市委員會. [2018-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24). 
  126. ^ 李世庭. 国民党从舟山撤军之前 蒋介石在定海干了些啥?. 定海新聞網. [2018-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9). 
  127. ^ 三軍渡海攻占一江山島. 人民網. [2017-08-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3). 
  128. ^ 平阳南麂岛解放始末 - 专题研究. 平陽史志網. [2018-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09). 
  129. ^ 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 浙江60年光辉历程给我们的启示. 人民網. [2018-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7). 
  130. ^ 朱家良. 浙江经济发展战略思路60年演变概述. 浙江社會科學. 2009, (10): 2–10+125. ISSN 1004-2253. CNKI ZJSH200910002. NSSD 31854612需註冊帳號查閱. 
  131. ^ 131.0 131.1 社会主义时期浙江党史重大事件. 中共浙江省委黨史研究室. [2018-1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11). 
  132. ^ 姜方炳; 楊建華. 论建国初期浙江乡村社会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農業考古. 2011, (4): 432–439. ISSN 1006-2335. CNKI NOSE201104102. NSSD 38840470需註冊帳號查閱. 
  133. ^ 朱海城. 接管与改造:建国初期浙江金融业的大变革. 福建金融管理幹部學院學報. 2012, (1): 8–14. ISSN 1009-4768. doi:10.3969/j.issn.1009-4768.2012.01.002. CNKI JRGL201201003. 
  134. ^ 134.0 134.1 潘家瑋; 《浙江經濟發展五十年》編輯委員會 (編). 经济发展综述. 浙江经济发展五十年.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0 [2018-12-13]. ISBN 9787213020407. NLC 006198712 (中文). 
  135. ^ 国企混改,能否“混”出一片天?_研究探讨. 浙江省歸國華僑聯合會. [2023-03-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06). 
  136. ^ 80年代义乌小商贩的财富传奇. 浙商網. [2018-1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3). 
  137. ^ 温州模式:立足创新的时代坐标. biz.zjol.com.cn. [2018-1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9). 
  138. ^ 川浙民营经济发展历程、现状的比较分析. www.stats.gov.cn. [2018-1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0). 
  139. ^ 浙江模式:趋势与阻力. www.bjqx.org.cn. [2018-1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14). 
  140. ^ 浙江GDP总量比肩荷兰,城乡差距全国最小. www.yicai.com. [2018-1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9). 
  141. ^ 浙江40年跨越:从资源小省到经济大省. www.yicai.com. [2018-1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9). 
  142. ^ 142.0 142.1 林小昭. 浙江改革开放40年:GDP由第12上升至第4 迈入高收入经济体行列. 第一財經. 2018-10-30 [2018-1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9) (中文(簡體)). 
  143. ^ 1980年章华妹成全国第一个体工商户. biz.zjol.com.cn. [2018-1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3). 
  144. ^ 交通运输部: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跃居世界第一. www.gov.cn. [2018-1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17). 
  145. ^ 145.0 145.1 145.2 浙江省地质矿产志. 方志出版社. 2003 [2019-06-30]. ISBN 97878012294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9) (中文). 
  146. ^ 地理概况. 浙江省人民政府. [2018-1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03). 
  147. ^ 147.0 147.1 147.2 第一节 地质 地貌. 浙江省土地志. 方志出版社. [2018-12-15]. ISBN 7-80122-6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1). 
  148. ^ 浙江. 中國政府網. [2018-1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2). 
  149. ^ 在线百科:浙江省水资源概况. 浙江在線-浙江新聞. [2019-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2). 
  150. ^ 150.0 150.1 150.2 150.3 浙江省水文志. 中華書局. [2019-07-02]. ISBN 7-101-02518-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1). 
  151. ^ 151.0 151.1 第二节 气候 水文. 浙江省土地志. 方志出版社. [2018-12-15]. ISBN 7-80122-6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1). 
  152. ^ 浙江省河流简明手册. 西安地圖出版社. 1999 [2018-12-18]. ISBN 9787805458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9) (中文). 
  153. ^ 人进海退,浙江的海塘. 中國國家地理. [2019-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1). 
  154. ^ 旅游气象指南. 氣象出版社. 2013 [2018-12-26]. ISBN 9787502956431 (中文). 
  155. ^ 155.0 155.1 浙江省氣象志編纂委員會. 浙江省气象志 1. 北京: 中華書社. 1999. ISBN 710102274X. OCLC 46426062. 
  156. ^ 156.0 156.1 陳正祥. 浙江之气候. 地理學報. 1943-01-15, 10 (0): 82–113 [2019-07-04]. ISSN 0375-5444. doi:10.11821/xb194300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1) (中文(中國大陸)). 
  157. ^ 157.0 157.1 顧駿強, 施能, 薛根元. 近40年浙江省降水量、雨日的气候变化. 應用氣象學報. 2002, (13): 322-329 [2019-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1). 
  158. ^ 陳麗珍,吳堯祥,顧駿強. 浙江近40年气候变化研究初步. 浙江氣象科技. 1990, (01) [2019-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1). 
  159. ^ 孫彭齡; 雷媛. 浙江省近百年气温变化研究. 氣象. 2001, 27 (10): 17–19. 
  160. ^ 近50a浙江省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萬方數據. [2019-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3). 
  161. ^ 劉漢華,張子涵,彭霞雲. 1951-2013年浙江省高温气候特征分析. 科技通報. 2016, (01) [2019-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1). 
  162. ^ 自然地理. 浙江省人民政府網. 2022-03-10 [2022-0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11). 
  163. ^ 浙江省海洋功能区划. 浙江省海洋與漁業局. [2018-1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16). 
  164. ^ 164.0 164.1 浙江省海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 浙江省海洋與漁業局. [2018-12-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6). 
  165. ^ 难忘记忆:上海洋山深水港建设的论证和决策. 上海浦東. [2018-1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2). 
  166. ^ 浙江全面停止新增围填海项目审批. 新華網. [2019-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3). 
  167. ^ 浙江省水利志. 中華書局. ISBN 7-101-01865-3. 
  168. ^ 潘玉球,徐端蓉,許建千. 浙江沿岸上升流 区的锋面结构、变化及其原因. 海洋學報. 1985, 7 (4) [2019-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2). 
  169. ^ 浙江省水產志編纂委員會. 浙江省水产志 1. 北京: 中華書社. 1999. ISBN 710102193X. OCLC 46426099. 
  170. ^ 170.0 170.1 170.2 浙江省林業局. 浙江林业概况. 浙江林業網. 2018-05-16 [2019-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2). 
  171. ^ 171.0 171.1 171.2 浙江省環境保護廳. 浙江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 (pdf). 2012-12 [2019-07-0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6-11) (中文(簡體)). 
  172. ^ 浙江概况之地理历史篇. www.g20chn.org. 2016年G20峰會官網. [2018-1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09). 
  173. ^ 173.0 173.1 2018年浙江省旅游市场发展现状分析【图】. 中國產業信息網. [2019-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2). 
  174. ^ 參見中國旅遊十大風景名勝排行榜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即墨信息港
  175. ^ 浙江雁盪山福建泰寧等入選世界地質公園(組圖)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新浪新聞,2005年02月16日
  176. ^ 中国近海环境质量公报出炉 浙江近海水质令人担忧!. 浙江在線. [2019-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05). 
  177. ^ 177.0 177.1 2018年浙江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浙江省環境保護廳. 2019-06-05 [2019-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11). 
  178. ^ 浙江酸雨污染严重:66个县级以上城市被覆盖. 搜狐新聞. [2019-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2). 
  179. ^ 《浙江省環境保護志》編纂委員會. 浙江省环境保护志. 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2019-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2). 
  180. ^ 吳憲章. 应高度重视和加快水土流失治理——从浙江省看水土流失之严峻. 科技導報. 1999, (5) [2019-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9). 
  181. ^ 張慧,高吉喜,宮繼萍,張毅敏. 长三角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形势、问题与建议 (PDF). 中國發展. 2017, 17 (2): 3-9 [2019-07-1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6-11). 
  182. ^ 温州“请环保局长游泳”的河 以后或许真能游泳了. 浙江新聞-浙江在線. [2019-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3). 
  183. ^ 浙江“五水共治”的探索与实践. 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2019-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1). 
  184. ^ 楊鐵虎. 宁波市政府决定:坚决不上PX项目 停止炼化一体化项目. 人民網. 2012年10月28日 [2013年3月31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年4月6日) (中文(中國大陸)). 
  185. ^ 鄭黎, 章苒. 宁波镇海区政府称中石化镇海炼化扩建项目符合环评要求. 新華網. 2012年10月24日 [2013年3月31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3月4日) (中文(中國大陸)). 
  186. ^ 古其錚. 浙江海宁一企业污染引发民众聚集 当地紧急处置. 中國新聞網. 2011年9月17日 [2013年3月31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年9月29日) (中文(中國大陸)). 
  187. ^ 浙江成为长三角等重点区域首个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省份. 東南網. [2019-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2). 
  188. ^ 188.0 188.1 浙江省人口志編纂委員會. 浙江省人口志 1. 北京: 中華書社. 2007. ISBN 9787101059748. OCLC 299046642. 
  189. ^ 浙江省統計局. 2018年浙江省人口主要数据公报. 2019-01-30 [2019-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19). 
  190. ^ 190.0 190.1 國家統計局. 浙江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2019-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2). 
  191. ^ 浙江三大中心城市齐齐亮雄心,杭州要把钱塘江变成“城中江”. 澎湃新聞. [2019-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3). 
  192. ^ 楊劍,蒲英霞,秦賢宏,何一鳴. 浙江省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及其时空演变.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 2010, (3) [2019-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09). 
  193. ^ 林小昭. 浙江打造四大都市区,推进县域经济向都市经济转型. 第一財經. 2019-02-21. 
  194. ^ 今日浙江:此心安处是吾乡. 浙江省流動人口管理服務網. 2019-02-25 [2019-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06). 
  195. ^ 浙江省統計局. 人口汇聚包容发展 素质提升再续红利——改革开放40年系列报告之十五. 浙江省統計信息網. [2017-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8). 
  196. ^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編). 2022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 2023-10-13. 
  197. ^ 浙江省基本概况. www.scopsr.gov.cn. [2019-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06). 
  198. ^ 198.0 198.1 198.2 浙江省少数民族概况. 浙江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 [2019-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9). 
  199. ^ 199.0 199.1 199.2 浙江省少數民族志編纂委員會. 浙江省少数民族志 1. 北京: 方志出版社. 1999 [2019-07-06]. ISBN 7801225376. OCLC 4954390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3). 
  200. ^ 浙江日報》. 方言类节目引出的争议.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2005-04-07 [2021-0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03). 說吳語的人占全省總人口的98%以上 
  201. ^ 拯救吴侬软语——浙江将建方言语音档案. 光明日報. 2012-04-26: 07版 [2021-0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1). 
  202. ^ 杭州话绍兴话有何亲缘?温州话为何难懂. 騰訊·大浙網. [2019-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1) (中文(簡體)). 
  203. ^ 203.0 203.1 203.2 朱海濱. 浙江方言分布的历史人文背景——兼论语言底层与南方方言区的形成. 歷史地理. 2011, (00). CNKI LSDL201100021. 
  204. ^ 曹志耘. 浙江省的汉语方言. 方言. 2006, (3): 255-263. ISSN 0257-0203. doi:10.3969/j.issn.0257-0203.2006.03.008. CNKI FYZA200603009. NSSD 22708925需註冊帳號查閱. 
  205. ^ 趙日新. 徽语的特点和分区. 方言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2005, (03). ISSN 0257-0203. CNKI FYZA200503013. NSSD 20098564需註冊帳號查閱. 
  206. ^ 复兴三十年:当代中国佛教的基本数据. 網易佛學. [2019-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2). 
  207. ^ 207.0 207.1 浙江的宗教,浙江档案网,2008年10月26日查阅. [2008年10月2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年11月2日). 
  208. ^ 浙江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 浙江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機構概況. 浙江省人民政府. 2019-04-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9). 
  209. ^ 編輯室. 龐大的禾場--中國. 傳書. 2009, 17 (101). [失效連結]
  210. ^ 210.0 210.1 方堃. “正名”后的民间信仰 浙江新制度共创社会文化效益. 中國新聞網. 2016-12-31 [2019-07-08]. 
  211. ^ 浙江省宗教院校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浙江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網站
  212. ^ 浙江省宗教介绍. 浙江省人民政府. 2015-03-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2). 
  213. ^ China General Social Survey 2009, Chinese Spiritual Life Survey (CSLS) 2007. Report by: Xiuhua Wang (2015, p. 15).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he data was collected by the Chinese General Social Survey (CGSS) of 2009 and by the Chinese Spiritual Life Survey (CSLS) of 2007, reported and assembled by Xiuhua Wang (2015)
  214. ^ 伊斯兰教在浙江. 穆斯林在線.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0). 
  215. ^ 景教简介. 福音時報--基督教資訊入口網站. [2019-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2). 
  216. ^ Statistics for the Protestant Church in China [中國基督教統計]. Chinese Theological Review [中國神學評論] (PDF) 14. 1999 [2019-07-0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11-26). 
  217. ^ 曹南來. 第一章. 建設中國的耶路撒冷:基督教與城市現代性變遷. 香港. 2013: 232. ISBN 9789888208197. OCLC 864068389. 
  218. ^ 218.0 218.1 218.2 沙百里神父. 中国天主教指南2014. 新加坡: 中華公教聯絡社. ISBN 9789810783501. OCLC 887699454. 
  219. ^ Congressional-Executive Commission on China: Zhejiang Government Launches Demolition Campaign, Targets Christian Church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20. ^ Wenzel-Teuber, Katharina. Statistics on Religions and Churche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 Update for the Year 2016 (PDF). Religions & Christianity in Today's China: 26–53. [2019-07-0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7-07-22). 
  221. ^ 陳村富. 浙江地區天主教和新教調查研究. hsstudyc.org.hk. [2019-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3). 
  222. ^ 齊 欣. 缵禹之绪 弘扬光大——《浙江禹迹图》出版发行. 人民日報海外版 (人民日報社). 2019-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1). 
  223. ^ 葉濤. 浙江民间信仰现状及其调研述略. 2010-11-05 [2019-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2). 
  224. ^ 224.0 224.1 浙江省教育廳. 2019年浙江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19-04-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11). 
  225. ^ 姜庚宇. 西湖大學正式成立:前6年只收博士生 10年達到國際一流水平. 香港01. 2018-10-20 [2019-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1) (中文(香港)). 
  226. ^ 浙江高考改革是场闹剧?新高考方案改变了什么?. 人民網. [2019-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1). 
  227. ^ 教育科技. 浙江在線-浙江新聞. [2019-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3). 
  228. ^ 浙江省城乡义务教育2006年秋季开始免收学杂费. 中國政府網. [2017-08-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13). 
  229. ^ 浙江:农民工子女可享受义务教育阶段“全免费”. 搜狐財經. [2019-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2). 
  230. ^ 鄞州区今秋起施行十二年免费教育. 中國寧波網. 寧波晚報. 2008-09-01 [2019-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1). 
  231. ^ 231.0 231.1 浙江省人民政府. 浙江教育. 2015-03-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04). 
  232. ^ 2020全国普及高中教育 浙江12年义务教育效果好. 浙江新聞. 浙江新聞客戶端. 2017-04-07 [2019-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2). 
  233. ^ 浙江人口受教育程度数据出炉 每6个人当中就有一个念过大学. [2022-09-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11). 
  234. ^ 浙江省科技局. 2017年全年浙江省科技活动相关数据 (pdf). 2018-0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19). 
  235. ^ 國家統計局,科學技術部,財政部. 2016 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pdf). 2017-10-1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3-11). 
  236. ^ 23.6件!浙江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居各省区第二. zj.zjol.com.cn. [2019-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2). 
  237. ^ 王浩任浙江省副省长、代理省长. 浙江新聞. 2021-09-30 [2021-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20). 
  238. ^ 黄莉新当选浙江省政协主席 王昌荣、裘东耀当选副主席. 中國經濟網. 2022-01-20 [2022-04-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23). 
  239. ^ 耿曙,鍾靈娜,龐保慶. 远近高低各不同:如何分辨省级领导的政治地位? (PDF). 經濟社會體制比較. 2014, (175): 82-95 [2019-07-0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3-24). 
  240. ^ 錢昊平,吳詩航. 领导排名:一件严肃的事. 南方周末. 2014-06-19 [2019-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1). 
  241. ^ 浙江人事. 浙江在線.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1). 
  242. ^ 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 Zjnews.zjol.com.cn. [2017-08-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4). 
  243. ^ 浙江省人民政府的職能機構,浙江省人民政府官方網站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2008年11月19日查詢
  244. ^ Pao, Ming. 「之江新軍」鼻祖是他們. 明報. [2019-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2) (英語). 
  245. ^ 车俊同志简历. 浙江在線. 2018-0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3). 
  246. ^ 浙江省历任省委书记(图). 浙江組織工作網. [2019-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3). 
  247.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16, [2019-07-07], ISBN 9787503194207, OCLC 1088601045 
  248. ^ 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行政区划统计表.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2023-09-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22). 
  249. ^ 中华人民共和国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2017-0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250. ^ 浙江省第七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浙江省統計局. [2021-09-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31). 
  251.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中国民政统计年鉴2014》. 中國統計出版社. August 2014. ISBN 978-7-5037-7130-9. 
  252. ^ Jianxing Yu, Lin Li and Yongdong Shen. Rediscovering 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 at the Local Level: The Devolution to Township Governments in Zhejiang Province. China Review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16, 16 (No. 2): 1-26 [2019-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3). 
  253. ^ 县改区博弈. 時政--人民網. [2019-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1). 
  254. ^ 浙江再掀“撤县设区”热:强县经济背后的“弱市”做大冲动. 鳳凰網. [2019-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3). 
  255. ^ 浙江决定在“强县扩权”基础上再推“强镇扩权”. www.gov.cn. [2019-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0). 
  256. ^ 从扩权强县到强镇扩权:地方治理中的权力配置. 地方改革探索 - 中國改革網. [2019-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1). 
  257. ^ 2016中国地方政府效率100强排行榜发布. 環球網. 2016-1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02). 
  258. ^ 浙江晒权力清单:减权超6成 交通厅省级权力保留最多. 時政--人民網. [2019-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09). 
  259. ^ 从“办事难”到“零跑腿”:看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跑出加速度. 浙江在線. [2019-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3). 
  260. ^ 何濤舟. “省直管县”改革与“浙江条件”的解读 (PDF). 中國城市研究(電子期刊). 2009, 4 (1) [2019-07-0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4-19). 
  261. ^ 許峰. 我国将试行省直管县 取消地级市成趋势. 南方周末. 2005-09-15 [2019-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1) (中文(簡體)). 
  262. ^ 浙江强县扩权改革调查:义乌成中国权力最大县. 地方改革探索 - 中國改革網. [2019-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1). 
  263. ^ 刘尚希:当前省直管县改革存在的误区. 理論-人民網. [2019-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1). 
  264. ^ 观察|浙江经济强县频频“消失”背后:县域经济不行了?. 長三角政商_澎湃新聞-The Paper. [2019-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1). 
  265. ^ 265.0 265.1 申學鋒,王子軒.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脉络及文献述论. 地方財政研究. 2018, (09) [2019-07-04]. ISSN 1672-954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3). 
  266. ^ [深读]特大镇改市. ghs.ndrc.gov.cn. [2019-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04). 
  267. ^ 特大镇“改市设区”改革提上议事日程. 新華網. [2019-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1). 
  268. ^ 林小昭. 浙江龙港镇改市获批,未来还有哪些特大镇有望复制?. 每經網. 第一財經. 2019-09-03 [2019-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4). 
  269. ^ 温岭民主恳谈会:为民主政治寻找生长空间. 決策雜誌 (新浪網). 2005-11-14 [2019-09-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3). 
  270. ^ 美好生活“谈”出来 温岭民主恳谈会坚持近二十载焕发新生机. 浙江在線. 2018-09-09 [2019-09-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3). 
  271. ^ Baogang He; Mark E. Warren. Authoritarian Deliberation: The Deliberative Turn in Chinese Political Development. Perspectives on Politics (jstor). 2011, 9 (2): 269-289 [2019-09-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3). 
  272. ^ 机构职能. 浙江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 浙江省人民政府. [2019-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10). 
  273. ^ 浙江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台灣頻道--人民網. [2019-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19). 
  274. ^ 陳文林; 浙江省外事志編纂委員會. 浙江省外事志 1. 北京: 中華書社. 1996. ISBN 7101016243. OCLC 49743801. 
  275. ^ 陳玲. 从“千岛湖事件”与“闽平渔事件”的比较看两岸对和平统一的诚意. 民革中央.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委員會. 2008-10-23 [2012-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5). 
  276. ^ 浙江的“朋友圈”有多大?已与82个国家建立了392对友好城市关系. 杭州新聞中心 - 杭州網. [2019-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3). 
  277. ^ 对外开放. 浙江在線.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3). 
  278. ^ 趙可金. 赵可金:城市外交的浙江模式. 察哈爾協會. 2014-1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3) (中文(簡體)). 
  279. ^ 有志青年当兵去!浙江启动2019年度征兵工作. zj.zjol.com.cn. [2019-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3). 
  280. ^ 280.0 280.1 浙江省軍事志編纂委員會編. 浙江省军事志. 北京: 方志出版社. 1999: 858 [2019-07-08]. ISBN 780122489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5). 
  281. ^ 激战22场:人民海军在浙江的印记. 浙江新聞-浙江在線. [2019-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3). 
  282. ^ Bbc中文網記者, 威克. 台湾讲古:两岸“各自表述”的一江山战役. BBC News 中文. [2019-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3) (中文(簡體)). 
  283. ^ 美艦剛過台海 解放軍浙江海域演習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自由電子報. [2019-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3) (中文(臺灣)). 
  284. ^ PLA drill in East China Sea ‘tailored for Taiwan separatists’ - Global Times. www.globaltimes.cn. [2019-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3). 
  285. ^ 第一次炮击金门和解放浙江沿海岛屿. 中國共產黨歷史網. [2019-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05). 
  286. ^ China building large military base near disputed Diaoyu Islands: sources.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2014-12-22 [2019-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3) (英語). 
  287.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概况--东海舰队简介. news.sohu.com. [2019-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0). 
  288. ^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区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 新華網. [2019-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30). 
  289. ^ 浙江省統計局. 2018年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报告. 浙江省統計信息網. 2019-0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7). 
  290. ^ 《2019年浙江統計年鑑》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91. ^ 浙江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对广东的借鉴意义——叶新鹏. www.gddx.gov.cn. [2019-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1). 
  292. ^ 共享繁荣 诗意栖居——浙江城乡一体化撷影. 新華時政-新華網. [2019-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1). 
  293. ^ 潘潔. 京沪以外这里的居民最“富裕” 浙江如何做到的?. 浙商網. 財經網. 2017-02-22 [2019-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3) (中文(簡體)). 
  294. ^ 袁涌波. 从县域经济到都市圈经济:浙江县域经济转型研究. 中共浙江省委黨校學報. 2013, (1): 54-58 [2019-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1). 
  295. ^ 社科院报告显示江浙两省县域经济竞争力领先全国. 中證網. [2019-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3). 
  296. ^ 罗卫东 | 一文读懂浙江的经济发展模式--城市发展前沿. urban.hznu.edu.cn. [2019-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1). 
  297. ^ 浙江民营经济“风云40年”:洞见改革开放沉浮史. 新華網. [2019-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4). 
  298. ^ 2001.07:苏南、温州、珠江模式之反思. www.stats.gov.cn. [2019-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5). 
  299. ^ 史晉川. 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浙江模式”研究. 浙江社會科學. 2005, (5) [2019-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5). 
  300. ^ 聶輝華,韓冬臨,馬亮,張楠迪揚. 中国城市政商关系排行榜(2017) (PDF).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政企關係與產業發展研究中心. 2018-0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3-03). 
  301. ^ 浙江市場概況 | 香港貿發局. china-trade-research.hktdc.com. [2019-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22). 
  302. ^ 浙江专业市场概况. www.zj.gov.cn. [2019-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07). 
  303. ^ 走出去:浙商不蹈徽商轍. 貿發網 hktdc.com. [2019-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3). 
  304. ^ 500万省外浙商每年带动6000亿“浙江制造”. 財經--人民網. [2019-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5). 
  305. ^ 金祥榮. 浙江模式:趋势与阻力. 社會觀察. 2012, (3) [2019-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09). 
  306. ^ 浙江日報. 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 浙江政務服務網. 2017-0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3). 
  307. ^ 中商產業研究院. 2017年浙江八大万亿产业发展情况: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总产出16489亿(图). 2018-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3). 
  308. ^ 浙江:数字经济引领开放共享创新发展. 新華網. [2019-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1). 
  309. ^ 浙江高端装备培育七大万亿级产业 概念股躁动. 每經網. [2019-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3). 
  310. ^ 金融业成28省份支柱产业 对12省份GDP拉动率超过1%. 財經--人民網. [2019-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1). 
  311. ^ 浙江民間信貸頂替金融機構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新浪財經轉引《全球財經觀察》2004年10月11日。
  312. ^ 浙江民間金融現象引起高層注意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浙商網,2006年3月22日。
  313. ^ 中国设立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 BBC News 中文. [2019-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3) (中文(簡體)). 
  314. ^ 楊勇權. 浙江旅游“万亿产业”究竟是如何炼成的. 中國旅遊報 (5568) 8. 2018-0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3) (中文(簡體)). 
  315. ^ 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 2018年浙江省旅游业基本情况. 2019-02-11 [2019-07-09]. [失效連結]
  316. ^ 浙江:文化产业迈过“5%门槛”成为支柱产业. www.fdi.gov.cn. [2019-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2). 
  317. ^ 健康产业成为浙江经济转型重要支柱. 中國改革報. [2019-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1). 
  318. ^ 張漢東,汪金劍. 基于产业视角的浙江省外贸结构优化分析 (PDF). 國際貿易問題. 2010, (6) [2019-07-0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03-14). 
  319. ^ 2018年浙江省进出口总额首破4000亿美元. 浙江新聞-浙江在線. [2019-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3). 
  320. ^ 2018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www.zj.gov.cn. [2019-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07). 
  321. ^ 中国省市商务概览(浙江省) (PDF). 商務部電子商務和信息化司,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 201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2-20). 
  322. ^ 仇東東,管楚度. 浙江省公路网分维数的研究. 溫州大學學報. 2004, 17 (2): 32-35 [2019-07-16]. doi:10.3875/j.issn.1674-3555.2004.0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04). 
  323. ^ 董碧水. 浙江发达路网铺就“康庄大道”. 中國青年報 (中國青年報社). 2012-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09) (中文(簡體)). 
  324. ^ “十三五”还剩九天 浙江宣布实现陆域“县县通高速”. 中國網. 2020-1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02). 
  325. ^ 大路网总体概况. 浙江交通廳. [2019-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02) (中文(簡體)). 
  326. ^ 宁波-舟山港吞吐量紧追上海. [2018-1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09). 
  327. ^ 2008年上半年全國前十大港口貨物吞吐量及其增速,轉載自國信證券--港口業半年報:港口業面臨高位調整,天津港在逆風中前行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328. ^ 交通概况. 浙江交通廳. 2012-09-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11) (中文(簡體)). 
  329. ^ 陳慈林,吳佳妮. 浙江铁路穿梭百年 火车开启“追风时代”. 今日早報 (杭州日報報業集團). 2013-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2) (中文(簡體)). 
  330. ^ 徐建國. 浙江铁路迈入"时速350"时代 高铁布线成网即将实现. 浙江在線. 2012-05-20 [2019-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3) (中文(簡體)). 
  331. ^ 浙江公布铁路网规划. 騰訊·大浙網. 寧波日報. 2013-05-15 [2019-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1) (中文(簡體)). 
  332. ^ 動車追尾事故敲響中國鐵路安全警鐘.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2011-07-24 [2019-07-16] (中文(繁體)). 
  333. ^ 浙江民航概况. 浙江省交通廳. 2015-07-02 [2019-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01) (中文(簡體)). 
  334. ^ 李, 一曼; 修, 春亮; 孔, 翔. 浙江陆路交通对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及发展的影响研究. 地理科學. 2018, 38 (12): 2066–2073 [2019-07-11]. ISSN 1000-0690. doi:10.13249/j.cnki.sgs.2018.1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3). 
  335. ^ 何滿喜. 浙江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經濟數學. 2005, 22 (2) [2019-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3). 
  336. ^ 胡昕然,金晨,胡向敏. 一图读懂浙江“1小时交通圈” 浙江省发改委答问本网记者. 浙江即時報 (浙江在線). 2019-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3) (中文(簡體)). 
  337. ^ 337.0 337.1 337.2 浙江省水利志. 中華書局. ISBN 7-101-01865-3. 
  338. ^ 5000年前的大型水利工程 浙江余杭良渚古城外围大型水利工程的调查与发掘获重大收获. www.kaogu.cn. [2019-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3). 
  339. ^ 童禪福. 国家特别行动:新安江大移民迟到五十年的报告 第2版. 杭州市: 杭州出版社. 2009. ISBN 9787807581932. OCLC 424140473. 
  340. ^ 姚先國. 能源效率能源安全——基于浙江省的分析. 浙江社會科學. 2008, (4): 33-39,62 [2019-07-16]. doi:10.3969/j.issn.1004-2253.2008.04.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09). 
  341. ^ 張冰. 《2015年浙江省能源与利用状况》(白皮书)发布. 浙江在線. 浙江日報. 2016-08-18 [2019-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3) (中文(簡體)). 
  342. ^ 浙江省水利志編纂委員會. 浙江省电力志 1. 北京: 中華書社. 1998. ISBN 7101018653. OCLC 46396225. 
  343. ^ 浙江省电力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报告(2016年度). 浙江省電力行業協會. 2017-08 [2019-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1) (中文(簡體)). 
  344. ^ 「浙學」的內涵及其當代定位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新華網,2005年5月10日
  345. ^ 余東東. 美术的浙江. 美術報. 2016-08-27 [2022-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23). 
  346. ^ 張渝. 作为“壶口”的陈洪绶. 華夏藝術收藏. 2022-10-12 [2022-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11). 
  347. ^ 当代中国画派系列——浙江画派. 壹號收藏. 2013-08-23 [2022-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11). 
  348. ^ 学院简介. 浙江藝術職業學院. [2022-1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11). 
  349. ^ 黃明光 黃博. 论浙菜流行的三大动力及创新发展. 《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7, (3): 57–60. [失效連結]
  350. ^ 五芳斋、诸老大、真真老老,谁才配当中国“粽子王”?. CBNData消費站. 2020-06-19 [2022-1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08). 
  351. ^ 351.0 351.1 浙江. 中國地情網. [2022-10-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11). 
  352. ^ 一条瓷路 往昔与未来的光荣与梦想. 杭州日報. 2022-08-02 [2022-0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08). 
  353. ^ 湖笔为什么成为文房之首. 新民晚報. 2020-05-22 [2022-1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11). 
  354. ^ 354.0 354.1 354.2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 [2022-07-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11). 
  355. ^ 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 [2008-1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2-12). 
  356. ^ 勤廉故事少年说:麒派京剧开创者周信芳. 寧波市教育局. 2019-11-25 [2022-1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11). 
  357. ^ 台湾相声——“造火车”与挠痒痒. 2011-09-19 [2011-1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11). 
  358. ^ 浙江场地普查: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22.73个. 國家體育總局. 2015-01-30 [2022-0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9). 
  359. ^ 一图遍览!这17个杭州亚运会竞赛场馆12月开工了. 浙江新聞. 2019-12-30 [2022-1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11). 
  360. ^ 国家千岛湖水上运动训练基地正式落户浙江. 中新社. 2007-02-16 [2022-1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08). 
  361. ^ 中国报业竞争力监测报告(2007). [2008-1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11). 
  362. ^ 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官方网. [2008-10-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1-21). 
  363. ^ 浙江電視劇30年曆程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青年時報2008年3月16日,並可參考林呂建編《浙江電視劇發展史(1978-2002)》(浙江大學出版社,2004年)
  364. ^ 橫店影視牽手澳阿德萊德AMPCO電影公司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慧聰網轉載來沃華傳媒網

延伸閱讀[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浙江總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