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三星甘泉寺第十六番清水寺千手觀世音石佛.jpg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這個檔案來自維基共享資源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原始檔案(2,631 × 3,508 像素,檔案大小:8.93 MB,MIME 類型:image/jpeg


摘要

描述
中文(臺灣):現供奉在三星鄉甘泉寺的石佛,屬第十六番清水寺千手觀世音,原設置在甘泉寺右後方柑仔溪叭哩沙水源地附近。清水寺位於京都府京都市,山號「音羽山」,以千手觀世音為本尊。   三星鄉甘泉寺千手觀世音形象,首戴寶冠,冠有化佛,其正大手有十八臂,先以二手為心合掌,一手把金剛杵,一手把三戟叉;一手把梵甲,一手把寶印;一手掌寶珠,一手把寶輪;一手把開敷蓮花,一手把羂索;一手把錫杖,一手把數珠;一手把淨瓶,一手出甘露;一手施出種種寶雨,一手施之無畏;又以二手當臍,右押左仰掌。其餘九百八十二手,皆於手中各執種種器杖等印,成單結手印。   宜蘭新西國三十三所觀音靈場的設立時間,可能是在1928(昭和3)年前後,以呈船形光背狀之石佛形式複製日本西国三十三箇所觀音靈場,由南至北依番數配置於宜蘭地區。
來源 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82333&IndexCode=Culture_Object
作者 創作者:不詳。貢獻者:不詳
拍攝地點24° 39′ 58.13″ 北, 121° 39′ 11.1″ 東 Kartographer map based on OpenStreetMap.位於此地的本圖片與其他圖片: OpenStreetMapinfo

授權條款

w:zh:創用CC
姓名標示
此檔案採用創用CC 姓名標示 3.0 臺灣授權條款。
您可以自由:
  • 分享 – 複製、發佈和傳播本作品
  • 重新修改 – 創作演繹作品
惟需遵照下列條件:
  • 姓名標示 – 您必須指名出正確的製作者,和提供授權條款的連結,以及表示是否有對內容上做出變更。您可以用任何合理的方式來行動,但不得以任何方式表明授權條款是對您許可或是由您所使用。
本圖片原先發表在一個外部站點上,但上述許可證尚未經管理員圖片審查員確認有效。請於Category:License review needed尋找更詳細的指引。

說明

添加單行說明來描述出檔案所代表的內容

在此檔案描寫的項目

描繪內容

24°39'58.129"N, 121°39'11.102"E

0.008

19.2 公釐

image/jpeg

檔案歷史

點選日期/時間以檢視該時間的檔案版本。

日期/時間縮⁠圖尺寸使用者備⁠註
目前2022年4月13日 (三) 06:57於 2022年4月13日 (三) 06:57 版本的縮圖2,631 × 3,508(8.93 MB)Muyueh Bot

下列頁面有用到此檔案:

詮釋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