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File:馬賽.jpg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這個檔案來自維基共享資源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原始檔案(5,184 × 3,456 像素,檔案大小:5.96 MB,MIME 類型:image/jpeg


摘要

描述
中文(臺灣):馬賽在今蘇澳永榮里境內,在台2線與台2戊線交叉點的濱海公路旁,豎立了一座以馬為造型的社區圖騰,只不過馬賽地名由來與馬毫無關係。馬賽名稱出現在噶瑪蘭廳志:馬賽隘,距聽南三十里,在馬賽庄,通生番界,募丁十二名。日治時期安倍明義曾做過調查,其說馬賽為猴猴社番漁獵之地。有一說馬賽係凱達格蘭族Basay之族名,但根據語言學家李壬癸所做研究推測,馬賽應是指原住於北海岸三貂角一帶的凱達格蘭族巴賽亞族。而詹素娟則認為之所以稱為馬賽,乃因當地住有自稱為Bassaijos、Basaij的人。 馬賽地區原是隘墾集村聚落,1811(嘉慶16)年噶馬蘭設廳以後,溪南未墾埔地,分給三籍開墾,且限期開透,馬賽地區100餘甲土地,乃為補撥粵籍缺額埔地,此為漢人入墾馬賽之最早記載。現今馬賽地區經土地重劃,位居濱海線通往蘇澳及龍德工業區之交通要地,新馬路更是進入國道5號高速公路進出口處,使馬賽地區形成鄉街型態。
來源 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82884&IndexCode=Culture_Place
作者 創作者:莊文生;鐘碧娟。貢獻者: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拍攝地點24° 37′ 29.21″ 北, 121° 50′ 05.68″ 東 Kartographer map based on OpenStreetMap.位於此地的本圖片與其他圖片: OpenStreetMapinfo

授權條款

w:zh:共享創意
姓名標示
此檔案採用創用CC 姓名標示 3.0 臺灣授權條款。
您可以自由:
  • 分享 – 複製、發佈和傳播本作品
  • 重新修改 – 創作演繹作品
惟需遵照下列條件:
  • 姓名標示 – 您必須指名出正確的製作者,和提供授權條款的連結,以及表示是否有對內容上做出變更。您可以用任何合理的方式來行動,但不得以任何方式表明授權條款是對您許可或是由您所使用。

說明

添加單行說明來描述出檔案所代表的內容

在此檔案描寫的項目

描繪內容

著作權狀態 繁體中文 (已轉換拼寫)

有著作權 繁體中文 (已轉換拼寫)

創用CC姓名標示3.0台灣 繁體中文 (已轉換拼寫)

視角坐標 繁體中文 (已轉換拼寫)

24°37'29.208"N, 121°50'5.676"E

曝光時間 繁體中文 (已轉換拼寫)

0.004

67 毫米

ISO速度 繁體中文 (已轉換拼寫)

100

多媒體型式 繁體中文 (已轉換拼寫)

image/jpeg

檔案歷史

點選日期/時間以檢視該時間的檔案版本。

日期/時間縮⁠圖尺寸用戶備⁠註
目前2022年4月13日 (三) 08:24於 2022年4月13日 (三) 08:24 版本的縮圖5,184 × 3,456(5.96 MB)Muyueh Bot

下列頁面有用到此檔案:

詮釋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