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蛟大隊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海軍海蛟大隊
海軍海蛟大隊
Fast Attack Boat Combat Group
海蛟大隊

存在時期1979年11月16日-2014年11月1日
國家或地區 中華民國
軍種中華民國海軍
功能近海快速反應部隊
隸屬於海軍艦隊指揮部
駐地 中華民國臺灣海軍左營基地(大隊部)
格言精忠報國、驃悍堅毅、勇猛善戰、成功成仁[1]
指挥官
現任指揮官已裁撤

海蛟大隊(Fast Attack Boat Combat Group,縮寫:FABG),是中華民國海軍轄下曾經存在的一支艦隊,主要由快速攻擊艇英语Fast attack craft飛彈快艇構成,為國軍制海反艦任務的重要角色;後因精粹案實施,海蛟大隊於2014年11月1日被裁併至海軍第一三一艦隊[2]

背景[编辑]

前身[编辑]

1944年8月30日,停泊在波士頓海軍造船廠英语Boston Navy Yard的USS Decker (DE-47),即之後的太平艦
1954年,太平艦被解放軍擊沉後,台灣青年發動集體捐款建造新艦的運動

1954年11月14日,太平号护航驱逐舰大陳島海域遭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魚雷快艇夜襲擊沉[3]。當時,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台南工學院直屬支隊」發起了鼓勵捐款的「建艦復仇運動[4];中華民國海軍利用這筆經費向日本採購了復仇級魚雷快艇2艘,並商請日本技術專家改造遺留在台灣的庫存空射魚雷作為武裝運用,並向美國海軍申請軍援魚雷快艇作為假想敵任務用途。最後在1957年獲得6艘魚雷快艇,復仇、雪恥、反攻、掃蕩、復國及建國六艘艦艇依序編入海軍魚雷快艇大隊[5],此即為海蛟大隊之前身。

成軍至裁撤[编辑]

1975年,中華民國國防部計劃將雄風一型反艦飛彈改裝至魚雷快艇上做為小型反艦載台,後奉時任中華民國行政院院長蔣經國核准成立「海鷗計劃室」,開始執行研發飛彈快艇;1978年12月16日,美國政府中華民國政府斷交、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台灣人民再發起自強救國基金的捐款行動[6]中華民國國軍利用這筆經費向以色列採購2艘毒蜂級飛彈快艇,海軍並仿製他們,建造出更大規模的飛彈快艇部隊。

1979年5月16日,運用此筆捐款獲得的12艘海鷗級飛彈快艇「海軍快速突擊艇大隊自強中隊」在左營成軍,同年11月16日與原魚雷快艇大隊併編為海蛟大隊。

海蛟大隊全盛期曾下轄六個中隊、50艘左右的飛彈快艇,分駐宜蘭蘇澳臺北淡水澎湖馬公高雄左營臺南安平連江東引等基地。[7]

海鷗級飛彈快艇因使用鋁合金船體,結構疲勞及損害較不容易修復,臺灣海峽的環境亦對小型艇不友善,船隊很快即出現老化徵兆。1999年,海軍公布新一代飛彈快艇,即稱為光華六號飛彈快艇的研發。光華六號飛彈快艇自2009年起開始交船,一直到2011年底共生產約30艘,汰換海鷗級飛彈快艇。

2014年11月1日,由於精粹案裁軍計畫,海蛟大隊遭到裁撤;飛彈快艇部隊移編至海軍第一三一艦隊轄下各戰隊,與錦江級巡邏艦混合編隊執行巡邏任務。

裝備[编辑]

參考來源[编辑]

  1. ^ 國防部海軍司令部. 中華民國海軍 >>海軍夥伴 >>海軍艦隊指揮部 >>艦隊夥伴. 2014-08-12 [2014-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2. ^ 羅添斌. 成軍35年 海蛟大隊解編. 自由時報. 2014-11-02 [2014-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05). 
  3. ^ 周官英. 憶往事、話太平-記太平軍艦遇伏 (PDF). 《海軍學術雙月刊》: 106–114. 2010年2月 [2014-11-0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4-12-17). 
  4. ^ 張以牧. 強人威權體制下的青年組訓:以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為中心的探討(1952-1959). 2011. 
  5. ^ 國史館. 民國重要史事檢索系統. [2014-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5). 
  6. ^ 葉學皙. 自強救國基金. 《中華百科全書》‧典藏版. [2014-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7. ^ 鄭惠鴻. 海軍新一代快反戰力──海蛟大隊. 《青年日報》. 2009-11-09 [2014-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