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桑加羅

坐标14°54′35.60″S 70°11′50.70″W / 14.9098889°S 70.1974167°W / -14.9098889; -70.1974167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阿桑加羅
Azángaro
城鎮
阿桑加羅的主廣場
阿桑加羅的主廣場
阿桑加羅旗幟
旗幟
阿桑加羅在秘魯的位置
阿桑加羅
阿桑加羅
坐标:14°54′35.60″S 70°11′50.70″W / 14.9098889°S 70.1974167°W / -14.9098889; -70.1974167
國家 秘魯
大區普諾大區
阿桑加羅省
阿桑加羅區
政府
 • 市長Isidro Solorzano Pinaya
面积
 • 总计533.47 平方公里(205.97 平方英里)
海拔3,859 公尺(12,661 英尺)
人口(2016)
 • 總計35,230人
 • 密度30.55人/平方公里(79.1人/平方英里)
时区秘魯時間(UTC-5
網站www.muniazangaro.gob.pe

阿桑加羅(西班牙語:Azángaro),是秘魯的城鎮,位於該國東南部普諾大區,是阿桑加羅省的首府。[1]

阿桑加羅的殖民時期教堂知名於它的黃金神廟。在毗鄰的聖貝納多廣場(Plaza San Bernardo),秘魯獨立先驅圖帕克·阿馬魯二世的將軍佩德羅·比爾卡·阿帕薩(Pedro Vilca Apaza)被任命駐紮。他的遺言是「Por este Sol aprended a morir como yo.(這樣,太陽學會像我一樣死去。)」圖帕克·阿馬魯二世被處決後,革命的領導中心轉移到阿桑加羅。

歷史[编辑]

1535年,西班牙來到阿桑加羅。1542年秘魯總督轄區覆蓋了三個政區:利馬、拉布拉塔和智利,而阿桑加羅及普諾屬於該總督轄區。

到了共和國時代,1825年,阿桑加羅經2月5日的法律升格為市,又於6月21日的法律成為以該城命名的省的首府,並下轄18個區。

人口統計[编辑]

人口[编辑]

就人口而言,阿桑加羅是普諾大區第四名的城市,佔總人口的12.6%。根據2012年的人口估計和預測,該地區共有28,526居民。省內人口最多的區是阿桑加羅區,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為41.99,佔總人口的21.68%。

貧窮率[编辑]

在普諾大區,阿桑加羅市位於貧困的第三位,其水平與人口的生活素質密切相關,後者被定義為滿足基本需求。根據人類貧窮指數,在阿桑加羅省,其人口生活素質處於極度貧困和非常貧困的境地,其貧窮率為0.6632。

教育[编辑]

阿桑加羅共有397個教育機構,佔正規教育的96.2%(幼兒園,小學,高校及以上)。其中大約68.3%是小學,當中大多數集中在佔24.7%的阿桑加羅區、13.8%的阿西略區以及佔7.3%的阿拉帕區和丘帕區。

衛生[编辑]

在衛生服務方面,該省有32個機構提供服務,最突出的是位於阿桑加羅市的Apoyo醫院(Hospital de Apoyo)。

經濟[编辑]

經濟主要基於阿桑加羅畜牧生產活動的發展,並輔以農業、手工藝品、農產品貿易、消費品和非區域運輸服務。沒有關於該省國內生產總值的數據,但可以得知動物飼養是當地經濟的最大支柱,其飼養的牛、綿羊和羊駝都產生最終產品,例如牛奶、羊毛、皮和肉以供消費;還有加工產品的生產,例如牛奶被加工製成奶酪和酸奶供人食用,綿羊、羊駝和美洲駝羊毛以及牛皮。

參考資料[编辑]

  1. ^ (西班牙文) Instituto Nacional de Estadística e Informática. Banco de Información Digital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April 23, 2008,., Retrieved January 6, 2008

外部連結[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