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高武 (明朝)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高武撰《针灸聚英》(嘉靖十六年,1537年)中的插图

高武(?—?),字梅孤(一说为号),明代医学家、针灸学家。鄞县(今浙江宁波)人。[1]生活于16世纪,活跃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

生平[编辑]

据《鄞县志》记载,高武通天文、乐律、兵法,嘉靖年间考中武举,曾北上历览塞垣,以策千当路,但仕途不得志,故返乡研究医学,尤其精于针灸。[2]

他感慨于当时针灸多有误,鉴于针灸穴位在男、女、儿童之间的差异,设计铸造了男、女、儿童针灸铜人各一座,以作为定穴之标准,但未流传下来。[1]

著作[编辑]

著有《针灸聚英》(又作《针灸聚英发挥》)四卷、《针灸节要》(又称《素难节要》、《针灸素难要旨》)三卷。[3]等重要针灸著作。此外还著有《痘科正宗》四卷、《射学指南》、《律吕辨》等。[2]

其中《针灸聚英》以《内经》《难经》为主,汇集了明以前十余种关于针灸的文献,并比较异同,间以己见。书末还附有针灸歌赋八十余首。[1]《素难节要》则取《内经》《难经》中有关针灸部分,加以编次,供初学者学习使用。[1]

家庭[编辑]

高志斋,著名医学家,著有《灵枢摘注》等。

参考资料[编辑]

  1. ^ 1.0 1.1 1.2 1.3 高武 在《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的页面
  2. ^ 2.0 2.1 郭世余. 中国针灸史. 天津: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9.09: 249–251. ISBN 7-5308-0338-7. 
  3. ^ 赵俊岭.略论高武对针灸学的贡献[J].天津中医药,1992(1):3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