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黎天祚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黎天祚(16世紀—17世紀),原名黎時昌善原廣東廣州府東莞縣[1]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编辑]

黎天祚是萬曆四年(1576年)的舉人,授永康教諭,陞新化知縣,調任峽江,在兩地都有名聲。之後他在萬曆三十年(1601年)改任詔安知縣,部屬不敢欺暪他,又在當地推辭例金、實行保甲,捐俸興建南山塔,嚴謹處理政事,判決不曾有冤案。不久海盜入侵,他處理得當,簡單撲滅,人民得以保全;再改任新寧知州、晉府左長史,詔安人為他立祠在縣西邊[1][2]

引用[编辑]

  1. ^ 1.0 1.1 民國《東莞縣志·卷五十九·人物略六》:黎天祚,原名時昌,字善原,凰涌人,領萬厯四年鄉薦,授永康教諭,陞新化縣知縣,調峽江,所至有聲 張志 。復調詔安,至則却例金、行保甲、捐俸建南山塔,時海寇陸梁所過蹂躪,邑以有備得全,邑人祠祀之,後遷廣西新寧知州、晉府左長史。 《詔安縣志》
  2. ^ 民國《詔安縣志·卷十·職官志》:黎天祚,粵之東莞人也,萬歷三十年由舉人居是任,吏不敢欺、人不敢干,却例金、行保甲,嚴謹自持以勤政事。時值神宗臨御日久,海內承平,天祚思患預,防為苞桑戶牖之計,其後海寇陸梁,天祚稍稍撲滅之,判決天訟獄業未嘗有冤,建南山塔以助文峯,凡所欲為興革必於民有裨大抵,其行事剛毅綜覈類龔有成,明敏有為類梁士楚,天祚去,詔人祀于邑之西偏。

參考文獻[编辑]

  • 民國《東莞縣志》·卷五十九·人物略六
  • 民國《詔安縣志》·卷十·職官志
官衔
前任:
吳炳正
明朝永康縣教諭
萬曆年間
繼任:
李成寀
前任:
林培
明朝新化縣知縣
1592年-1597年
繼任:
屈養性
前任:
鄭燿
明朝峽江縣知縣
萬曆年間
未知
下一位持有相同頭銜者:
明時舉
前任:
許欽文
明朝詔安縣知縣
1602年-1606年
繼任:
林懋晉
前任:
朱鳴時
明朝新寧州知州
1606年-萬曆年間
繼任:
鄧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