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Talk:一件小事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一件小事》的作者思維:


認識階段

(1)理性思維rational thinking

第3、4、5、7段的推論和結論

眼前的證據:老女人「從馬路上突然向車前橫截過來」;是她自己的「破棉背心沒有上扣,微風吹著,向外展開,所以終於兜著車把」

 結論:是老女人自己的不是。

眼前的證據:「車夫早有點停步」、「忽而車把上帶著一個人,慢慢地倒了」;「我眼見你慢慢倒地」

 結論:「怎麼會摔壞呢?裝腔作勢罷了,這真可憎惡。」

眼前的證據:「我料定這老女人並沒有傷,又沒有別人看見」,早就「叫他別多事,沒有什麼的。走你的罷﹗」

 結論:「車夫多事」,「自討苦吃」,「現在你自己想法去」。

思考:為什麼作者要力證老女人的不是?


反思階段

(2)感性思維Perceptual thinking

第9段車夫高大的身影──那一刻的感受是非理性的,但感/動人(「我」)至深。

第10段凝滯了的行動──理性停止了運作,右腦正在形成概念,但運作尚未完成,處於有所感但無所思的狀態。

第11段沒有思索的行為──那是反射動作reflection, 而非反應行為response。前者是不經思索的動作。

第3、4、5、7段作者以為是理性的思維,到了第9段之後,卻發現原來是偽裝理性的思維。其實,它是一早受了個人價值觀影響的感性思維。

最深刻的感性思維表現,出現在文章最後一段,作者寫出事件對他的噬魂齧心之痛:

「這事到了現在,還是時時記起。我因此也時時煞了苦痛,努力的要想到我自己……獨有這一件小事,卻總是浮在我眼前,有時反更分明,教我慚愧,催我自新,並且增長我的勇氣和希望。」


思考:是什麼讓作者有這麼大的反差?


(3)概念思維Conceptual thinking

整個事件,無論是理性非理性,都只是一些發生的資料數據──怎樣解讀它們,就要看我們以它們形成一種怎麼樣的「概念」了。

以車夫為例,老女人發生的事情,在車夫而言並沒有理性或感性的思維之分,有的是他早已形成的一個牢不可破的概念──老女人需要幫助,撞到途人就要向巡警報告──自己應該做自己應該做的事。

但是同一件事,作者的概念卻是──這是「一件小事」,所以不用理會老女人,「不要誤我的路」(用他自己的話,就是「看不起人」);

然而,作者的自省能力很強,第8段之後,他的概念受到挑戰。可是,我們只看到作者對事件的概念開始產生變化,但是產生了什麼變化,文章首尾兩段有端倪,但並沒有具體的交代,讀者需要另外找資料佐證。


認同階段

其實,上述三個階段是互為因果的。簡單來說,就是要見到個人「反思的深刻」(無論是理性抑或感性),並因之形成/重塑概念,以指導個人日後的行為方向。 事實上,魯迅其後發表的小說《阿Q正傳》、《孔乙己》、《藥》、《祥林嫂》、《故鄉》,都對社會上的小人物,寄予無限的同情。在他的作品中,再也找不到他重蹈「一件小事」覆轍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