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Talk:根本煩惱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条目页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小作品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宗教专题 (获评小作品級低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宗教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宗教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小作品级小作品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小作品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條目已评为低重要度
工作组图标
本條目由佛教专题提供支持。

佛教義理所談論的「煩惱」的內容較廣,可含攝許多煩惱的種種差別,隨眠即是其中之一,但一般而言隨眠是與現行的煩惱是相對來說明的,卻不能以隨眠當作所有煩惱的總稱。

《瑜伽師地論》卷8:「煩惱差別者。多種差別應知。謂結。縛。隨眠。隨煩惱。纏。暴流。軛。取。繫。蓋。株杌。垢。常害。箭。所有。根。惡行。漏。匱。燒。惱。有諍。火。熾然。稠林。拘礙。如是等類煩惱差別當知。此中能和合苦故。名為結。令於善行不隨所欲故名為縛。一切世間增上種子之所隨逐故名隨眠。倒染心故名隨煩惱。...(略)」(CBETA, T30, no. 1579, p. 314, b20-p. 315, a1)

《瑜伽師地論》卷58:「略二緣故染惱有情。一由纏故。二隨眠故。現行現起煩惱名纏。即此種子未斷未害。名曰隨眠亦名麁重。又不覺位名曰隨眠。若在覺位說名為纏。若諸具縛補特伽羅生在欲界。成就三界煩惱隨眠。」(CBETA, T30, no. 1579, p. 623, a21-25)

謝謝指教! --Karlytc留言2012年8月23日 (四) 15:33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