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黃泥涌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黃泥涌[编辑]

我在修改黃泥涌村時發現到對於當年黃泥涌一帶變為馬場一事有兩種相似但有分岐的描述:

黃泥涌村條目有以下描述:

1840年代初,英國人出現,原計劃發展黃泥涌村附近作為商業中心,不過入住該地的白種人很多都會瘧疾、熱症,港英政府唯有取消此發展項目。 死去的英國人多數土葬於附近,因此後稱「快活谷」或「愉園」。 經考究此傳染病來自黃泥涌谷水田滋生的蟲,所以政府把稻田菜園谷地填平,並於1846年改建成馬場

跑馬地條目有以下描述:

1840年代初,英軍曾於黃泥涌谷設立軍營,然而因很多軍人於該處感染熱病身亡,並把他們埋葬在黃泥涌一帶,其後也將軍營撤離。由於病死的英國軍人越來越多,這個地方也形成一處墳場區,英人也就將之稱為「Happy Valley」,含有「極樂世界」的意思,同時英國有很多墳場區也擁有這個名字。1846年,有英國人認為該谷地適合賽馬活動,便設立了跑馬地馬場

另外,又對以下的一些相關條目作出了一些修改,煩請校對一下:

黃泥涌跑馬地寶靈頓運河黃泥涌村黃泥涌峽黃泥涌水塘公園黃泥涌道

同時,如果大家有風物誌或相關文獻書籍,請協助補充參考來源。Stewart~惡龍 2007年5月19日 (六) 04:34 (UTC)[回复]

其實是否應該把黃泥涌改寫成香港已消失河流,而並現在的消歧義(類似英文版)?因為它是寶靈頓運河的前身。河岸兩旁亦因此叫做黃泥涌。--minghong 2007年5月20日 (日) 09:03 (UTC)[回复]
我就是未找到該河溪叫作黃泥涌的參考資料,希望提供。Stewart~惡龍 2007年5月22日 (二) 05:19 (UTC)[回复]
我可以肯定該河溪叫作黃泥涌,只是未有參考資料而已。不過假如把黃泥涌改寫成香港已消失河流,要注意與寶靈頓運河條目的內容分工。 -- Kevinhksouth (Talk) 2007年5月22日 (二) 05:44 (UTC)[回复]
如果肯定但又沒足夠資料的話,可暫時重定向到寶靈頓運河。--minghong 2007年5月22日 (二) 13:11 (UTC)[回复]
還有葵涌東涌也一樣是涌。好多時村名都跟地型改。HenryLi 2007年6月1日 (五) 03:20 (UTC)[回复]
東涌雖然是涌,但如果要說河的話,應該是東涌河。葵涌就不得而知了……--minghong 2007年6月1日 (五) 14:50 (UTC)[回复]
東涌的涌,原涌不是現在這樣,當時來講,叫河就太誇張了。水在平地的流程太短,水從山上沖流來,很少會叫做河,只會叫涌。河是近人所加。古時多數建村時按地徵改名。其實當時除了東涌,還有西涌。當然有些村已經消失,不易考據。葵涌涌口原址大概在大連排和葵興地鐵站一帶,涌口有條村叫葵涌,另有上葵涌一村在支流上游。HenryLi 2007年6月5日 (二) 03:15 (UTC)[回复]
可惜暫時沒有時間,否則可以研究一下,找找參考資料。--Paparazzi(追訪) 2007年5月31日 (四) 08:56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