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User talk:Kichyou/2007年以前討論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關於"最上"義姬[编辑]

日本女性婚後從夫姓,故沒有強調姓氏的習慣,請勿再與其冠上姓氏了~~!!阿儒 00:04 2005年10月21日 (UTC)

關於你的說法,我覺得名字普通這並不成問題。歷史人物中同名同姓者大有人在,如義姬之子伊達政宗也與其祖同名,這點只要在條目上分開討論,並不構成辨別上的困難。

再者,女性大辭典是後人編注不代表當時人作此想法。如果說真要加苗字,我也可以稱她為"伊達義姬"不是嗎!況且ɑ伊達家氏的網站上提到伊達輝宗的夫人時,稱其為"最上義守娘義姬"而非"最上氏義姬",如果這是伊達氏的觀點,我想並無違逆的必要。

你好,关于日剧的条目[编辑]

不知talk页的留言是否看到,我觉得现在做得有条理会方便以后的工作。另外,页面的分类可以加到列表里去。为了避免编辑冲突我就先看了。--Nagiko 14:56 2005年1月30日 (UTC)

页面可观那是另一回事吧,不过你的想法也不错。各种不同的检索方法应该并存的。先列个总目录吧。--Nagiko 15:31 2005年1月30日 (UTC)

有關大河劇;其實韓國也有大河劇啦!基本上凡是長篇歷史劇都可以稱之為大河劇的,諸如:《女人天下》、《明成皇后》、《張禧嬪》、《大長今》等都是大河劇。又,有關台灣龍捲風,寫吧!如果可以的話,也寫寫MVP情人吧!華娛電視又重播啊!--石添小草 06:57 2005年2月1日 (UTC)


因為在日本,該系列就叫"大河劇",倒是韓劇的歷史劇是不是被稱之為大河劇,不太清楚.所以日本是普遍把所謂"大河劇"當做是NHK製作的歷史劇系列.至於三立的偶像劇,我本身是沒在看,原來香港也有在播,或許這些偶像劇還是留著等看過的人來編寫比較適當.--Kichyou 09:02 2005年2月1日 (UTC)

台灣龍捲風就靠你了,加油!Richy 12:38 2005年2月8日 (UTC)

別挖苦我=_=,那也得等他演完,演不完實在不知要寫什麼--Kichyou 12:52 2005年2月8日 (UTC)

奥斯卡名称[编辑]

港台与大陆有不同的译名,如果把原来的名字删掉换成自己熟悉的名字,那假如两个编辑彼此意见不一,就会你改过来我改过去没完没了了。比如Gwyneth Paltrow,如果觉得放在链接上的名字是大陆译名港台用户不熟悉,那换成港台译名的话就该大陆用户不熟悉了。如果能讨论出一个折中的办法最好。望回复。另:我目前的想法是,全部换成哪一方对另一方都不公平,但是中文译名又是必要的,所以演员的中文译名目前不管是大陆译法还是港台译法就都不要变了,后面附上英文即可。不知你的意见如何。--wooddoo (talk) 14:23 2005年2月10日 (UTC)

多谢回复。你说的换成简繁体不同显示这个方法我觉得最好。既然这样的话每一方都不用担心另一方啦,比如一方写的是台湾译法,另一方如果觉得不熟悉就加上大陆译法,让它简繁体内有不同显示,像-{zh-cn:莎莉兹·赛隆;zh-tw:莎莉·赛隆}-这样(为了让它显示出来,我没有用半角标点),反之亦然。也就是说不用担心对方是如何考虑的了,因为如果对方觉得实在陌生可以自己去改。虽然这样工作量是大一些,不过只是某一方需要改,第一个写条目的人完全可以不用去管其他的译名。哦对了,我是赞成尽管改成简繁体分别显示,后面也需要加英文原名,你的意见?--wooddoo (talk) 05:26 2005年2月11日 (UTC)
英文的原名我们就慢慢附加回去好了。关于中文译名的问题,那么多演员申请简繁体转换好像有点太多了,会给负责申请的人添很多麻烦呵呵,觉得怪对不住人家似的。有个格式问题我还没有搞清楚,换成简繁体下不同的显示是可以的,就像上面写的Charlize Theron那样,但是如果要对它进行链接该怎么做?--wooddoo (talk) 06:01 2005年2月11日 (UTC)
哦我不是那个意思,是这样:比如Charlize Theron那个例子,就是在繁体版中自动显示莎莉·赛隆,如果用的是简体版,那就自动显示莎莉兹·赛隆。这个可以通过-{zh-cn:莎莉兹·赛隆;zh-tw:莎莉·赛隆}-这个格式(标点符号应该是半角才对)来实现,这样系统就能自动根据简繁体来调整显示了。我不清楚的就是如果要把这个放到链接中该怎么办。在这个格式两边加[[]]似乎不能成功形成链接。英文的名称,我们一人一半往上加吧^^。哦还有,我把2000年代等的整理后做了个简单的表格,效果你觉得怎样?--wooddoo (talk) 17:29 2005年2月11日 (UTC)
效果还不错就好啦^^我在从后往前编表格,估计很费时,你能帮忙慢慢从前往后加英文原名吗?一点也不用急。至于那个链接的问题,真奇怪,可能是就没有这个功能吧。--wooddoo (talk) 18:58 2005年2月13日 (UTC)

问一个问题[编辑]

我發现台湾香港(大陆也有一部分人)的欧美女性译法中,姓和名是一起女性化的,比如你写的出演《印度支那》的Catherine Deneuve是翻成凯瑟琳·丹妮芙。(我刚才在修改agatha christie的条目,christie有翻成克莉斯蒂或者克莉丝蒂等,结果下面就碰到她第一任先生叫archibald christie,翻成“阿齐博得·克莉斯蒂”就有些不合适了,连“克里斯蒂”都不太合适,克利斯狄之类的也许才好些。我这个人对不一致比较不舒服,所以正在發愁-_-)所以如果写Deneuve的条目时,如果碰到她的男性亲属叫peter deneuve应该是不能写“彼得·丹妮芙”之类的吧-___-。这只是个假设,而且不要误会,我没有说姓名一起女性化是不对的;就是出於好奇问一下,如果碰到这个时候一般会怎么办?因为我自己一般翻译欧美女子姓名的时候,是按照名女性化、姓中性化翻译的,所以一直也没碰到过这种翻译男亲属时不一致的矛盾。--wooddoo (talk) 16:11 2005年3月27日 (UTC)

多谢回覆~说起来还是习惯的不同了。你们一直的翻译传统是这样所以已经很习惯这种男性化女性化分属;大陆这边是比较偏中性化的,之前我没有碰到过所以会感觉挺好奇。不过话说回来,大陆这边有时候是中性化过头的-__-明明名字可以女性化也要翻成男人一样,比如charlize theron就翻成查理兹,一来音就翻错了,ch在这裡發[sh],二来根本就是男人名字。所以我是很不喜欢这种,写她条目的时候也没有按照大陆的来。--wooddoo (talk) 16:55 2005年3月27日 (UTC)

日本天皇條目[编辑]

首先謝謝你的努力,使日本天皇條目得以完善。不過,希望你在新增條目的同時,能夠同時加上日語連結,以方便參考。方法是:

[[ja:日語天皇名稱]]

例如:你可以在靈元天皇的條目下加上:

[[ja:霊元天皇]]

就可以了。--石添小草 19:20 2005年3月31日 (UTC)

謝謝,下次新增時,一定列上.--Kichyou 19:23 2005年3月31日 (UTC)

category[编辑]

葵德川三代之類的電視劇寫得很詳細啊,不過加上category吧。我對日本電視劇不熟悉不太會歸類幫不上忙。--wooddoo (talk) 18:03 2005年5月31日 (UTC)

台灣人聚會[编辑]

要來嗎?表示一下意見吧!--jasonzhuocn 23:15 2005年6月4日 (UTC)

hi!!要參加聚會嗎??我好像在ptt上面有寫信給你。你會來嗎?--Theodoranian|虎兒 (talk) 03:21 2005年6月11日 (UTC)

继续讨论[编辑]

请到此处继续讨论待翻译非中文的处理办法。谢谢。---肚脐 | 。| 18:47 2005年6月6日 (UTC)

關於日本的條目[编辑]

hello,Kichyou你可否在你將要編寫的條目上順手加上日語等其他語言連接?zzz....很睏I.H.S.V. (叫醒我) 20:31 2005年10月20日 (UTC)

嗯,有的其實日文並沒有該條目,是我們中文這邊自己創建的。如果我條目是從日文那邊翻過來的話,通常都會加上連結的。--Kichyou 20:34 2005年10月20日 (UTC)
我知道是哪些沒連結了=_=...,因為那些不是我原創的我就沒注意了,那麼我之後檢查再補上吧。--Kichyou 20:40 2005年10月20日 (UTC)
大哥真強^^! 向你致敬。小弟日文初學半年,很想把日文維基裡的思想家們都搬過來供著.....甲太保 18:23 2005年10月24日 (UTC)甲太保
喔~! 呵呵,年輕真好!(我是學以前那些老人家說的,他們大概也是沒話說了才這麼講的=Q=)。我也是一個日文維基的重度愛用者,一起努力吧!有些小地方我很喜歡日文維基那種會突顯該國該領域名人列表的版面配置,還有某某地方出身名人的一覽表....那個真是真棒!太保中的甲級生

感谢[编辑]

感谢您在第62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中将日本电影名汉化,不过还有如《御誂次郎吉格子》等是直接用的日文名,望一并汉化。谢谢。--玉米^ō^麦兜 03:40 2005年11月5日 (UTC)

小小作品模板的添加[编辑]

希望可以不要一天加太多,畢竟目標是要提昇而不希望有條目被刪除,同一天太多的話一個月後的當天就會很難處理。 還有問一下你是以隨機頁面還是短條目列表加的,如果是後者的話,希望可以到wikipedia:小小作品提昇工作小組工作進度那裡,來報告一下你已添加的範圍(例如多少字元到多少字元),以以便之後進一步的工作,如果是隨機找的那就不用了。--ffaarr (talk) 01:53 2005年12月13日 (UTC)

嗯!短條目列表的確不會隨時更新,到底是多久才會更新我還不太確定…。不過印象中新的小小條目很快就進去,但感覺上舊的條目作更改以後不會那麼快變更。--ffaarr (talk) 07:12 2005年12月13日 (UTC)

我想提名你為管理員[编辑]

不知你的意下如何?zzz....很睏 "Press" my name and Wake me up inside 17:24 2005年12月20日 (UTC)

資料基本上是參考《中國皇后傳》一書,書中也說郭女王名字不詳,可是我記得她好像有名字叫郭嬛,讀音相近(粵音),大意寫錯成郭瑄,純是筆誤,立即更正。

竇皇后(竇太后)名字都是參考自《中國皇后傳》一書,與《漢武大帝》無關,我見已經開了條目,以為名字真確。《中國皇后傳》上沒有寫明名字來歷,但個人認為可信性頗高。

本人歷史不及其他人,如有錯誤,萬望多多指正。--Iflwlou 18:32 2005年12月20日 (UTC)

小小作品[编辑]

再商量一下,還是關於放條目速度的問題,目前12月總共的工作量大概是200條(目前大概只完成50條左右),等於平均一天得要作6-7條。目前看來大概會作得蠻辛苦,不過可以努力拼看看。所以目前希望(當然如果確認大家的潛力很夠的話可以再多加,但目前好像大家進入較疲乏狀況,參與的人有下降)之後1月的條目可以不要超過200條。以估計新條目裡一天大約3個小小作品來看的話,希望從短條目那裡大概放110條左右。希望能在整個月裡較平均分配一下,比如每5天增加20條左右。對了,很感謝你經常幫忙更新待提昇列表。--ffaarr (talk) 01:47 2006年1月2日 (UTC)

回复“拜托一下”[编辑]

谢谢您的留言,同时,我对我的部分编辑给您带来不舒服表示道歉!

请到Template talk:Bd#請問使用這個模板的好處?讨论。

--Isnow 09:46 2006年1月6日 (UTC)

小小作品[编辑]

杏花園我加上了cod小小作品模板,因為條目不夠200字節,而且重要度也值得質疑。請問你為什麼認為這不適合?我暫時把它重新加上。-- tonync (talk) 19:21 2006年1月12日 (UTC)

了解,謝謝你詳細的解釋。我會拿去提出刪除。-- tonync (talk) 20:17 2006年1月12日 (UTC)
  • 小小作品提升完可能还要加小作品的模版,另外以后可能还有小作品提升小组吧,也许可以有个衔接。谢谢你帮我去掉小小作品的模版,因为我加了一些东西以后考虑不能自己去模版,最好要下一位检查过以后再去,昨天发发跟我提起小小作品快要被删了,临时加下油,本来以为会是发发来取模版的,呵呵,谢谢啦--边缘o^-^o留言 10:30 2006年1月21日 (UTC)

条目的大小[编辑]

看到您一直都有在提升小小作品的工作,希望能请教下,您是怎么查到条目的位元数的,来判断条目大小。谢谢--边缘o^-^o留言 14:14 2006年1月29日 (UTC)

  • 谢谢您的解释啦,我也确实在那里看条目的大小,只是可能自己是做工科的吧,总觉得小小作品的提升最好有个什么标准来描述,这样可以更具体的看到大家的努力,比如是仅仅脱离小小作品还是成为了一个符合推荐新条目的作品,最主要的就是大小的改变了。看来现在系统还没有提供这个功能阿,呵呵,看一些百字的作品,就只好复制到office word里查了^^其实主要是想以后可以参考我们小小作品的提升来做小作品的提升,呵呵,可能想的有些远了,大家先一起努力做小小作品这块好了--边缘o^-^o留言 03:44 2006年1月31日 (UTC)

关于小小条目[编辑]

我实在不能认同小小条目需要删除这一理念,难道因为小,所以不需要吗? Ksyrie 11:26 2006年2月4日 (UTC)

首先向你道歉,因为我以前编辑过得小小被无情删除,所以对小小条目需要删除表示不理解。我的理念是,只要是有用的维基条目,不管大小,都应该保存下来,这样既方便了大家的使用,也方便了别以后的添加与修改。

现在听完你的解释,我也很认同你的处理方式,在这里感谢你为维基做的贡献,不过仍有疑问,能不能将小小条目的特点和维基对他的态度说得更明朗一些呢?如果写上’肯本就不要编辑小小条目,1个月内删除’这种话,会打击多少维基新人的信心啊。Ksyrie 20:37 2006年2月4日 (UTC)

中文維基年會地點選擇通知[编辑]

您好,中文維基正在籌辦首屆年會,誠摯地邀請您一同參與年會的籌備工作。

目前已投票決定年會日期為2006年8月26日-8月27日舉行( http://0rz.net/1110P ),2月19日起開始進行年會地點的選擇投票( http://0rz.net/4114e )。

地點的選擇規則(採用vipuser案):

  1. 先进行为期2星期的第一轮投票,所有在投票前注册的维基人都可以参与投票(每人投任意票)和讨论,选出支持率最高的前3名的城市。
  2. 一星期讨论并确定各个城市的举办条件,并进行SWOT分析(優點、弱點、機會、威脅),讨论并进行审核确定符合条件的城市。
  3. 如果有2个以上城市符合基本条件,进行为期一星期的维基见习编辑参与的第二轮投票(建议结合,个人可能出席的城市)。

--Jasonzhuocn...._交流 20:09 2006年2月20日 (UTC)

台灣維基全國性社團的名稱[编辑]

因為春聚時要討論的事太多,台灣維基全國性社團的相關事項並沒有進入議程。現在我在元維基開了一個投票頁:m:Wikimedia Taiwan/命名投票,請大家移駕過去討論和投票。--mingwangx 00:31 2006年3月23日 (UTC)

維基百科創辦人吉米‧威爾士見面會[编辑]

關於后妃列表的問題……[编辑]

1.本人認為只照她們生前的最高職位表示即可,因為通常后妃死後,皇帝都會加封名銜,例如昭容變昭儀、才人變皇后,非常混亂,不顯真實性。而且只單單表示某幾位出名追封皇后,又不公平,不顯一統性。

2.本人希望為閱者提供方便,可以指明這后妃為那一個皇帝所有,像外國君主一樣,例如“XXXX一世 (XX國)”一樣,單看武惠妃條目名,對歷史不熟識的閱者就不知她是何朝何帝的后妃了,但若果換成武惠妃 (唐玄宗),就一目了言。

3.基本上,本人都是參考《中國皇后傳》編寫,至於驗證書本的真確性,已經超出我能力範圍之外。本人原意就是要列出所有的君主后妃,不論出名不出名,只要她們存在過,就該纳入。相對來說,也有很多不出名的君主,在位也不過幾日,我們接受他們納入維基百科,為什麼不能接受她們?--Iflwlou 15:57 2006年3月29日 (UTC)

移動[编辑]

感謝你在維基作出貢獻!

不過,移動時要進行兩次移動, 原因見下:

如何建立繁簡重定向頁

登錄用戶可以使用移動頁面功能來建立繁簡重定向頁。比方說,假設現在有個名為「沈阳」的條目,「瀋陽」到「沈阳」的重定向頁,那麼應該要進行兩次移動:

  1. 將「沈阳」移動到「瀋陽」。
  1. 將「瀋陽」移動到「沈阳」。

其結果將是「沈阳」的條目維持原狀,而「瀋陽」成為指向「沈阳」的重定向頁。

第二次移動看似多餘,但會帶來兩個好處:

  • 對該條目歷來參與者的尊重 —— 未經討論貿然改變一個條目的名稱是不恰當的行為。
  • 一旦條目名稱改變,原本指向該條目的連結雖會以重定向的方式指向正確的條目,但長期來說所有重定向連結都應該用直接連結取代。修改所有這些連結會增加維基百科的維護成本(尤其是其他語言的維基百科也有可能透過跨語言連結連向這些頁面),比起此種額外負擔,將條目保持原有名稱會是更有效率的作法。--無墓孤魂 14:14 2006年4月6日 (UTC)

台灣維基人的全國性社團相關事宜[编辑]

台灣維基人正在籌備一個全國性社團,有一些事情要請大家一起來參與。現在正在進行的討論與投票有:

  1. 命名投票,選項有:
    1. 中華民國維基媒體總會
    2. 中華民國維基媒體協會
    3. 台灣維基媒體協會
  2. 章程草案的討論,需要討論的項目有:
    1. 宗旨
    2. 任務
    3. 會員種類與會員資格
    4. 理監事數量
    5. 理監事任期
    6. 會費

此外,現在發起人人數已經跨越30人門檻,不過,人民團體法社會團體許可立案作業規定都沒有規定人數上限,因此想加入發起人名單中的伙伴請繼續簽名。
至於身份證影本,原本打算請各位在社團名稱確定後,在身份證影本上註明「專供*****使用」字樣郵寄給我,但是剛才去翻申請組織全國性社會團體須知(Word檔)才發現先前漏看一個規定,發起人名冊除了需要發起人的資料並且附上身份證之外,還要有發起人親自簽章。所以,郵寄身份證變得沒有意義了。因此,我將安排幾次發起人聚會(可能北中南各一次),讓大家帶身份證過來並簽章。
對這個社團的籌備事宜,如果有任何意見,請到相關頁表達,如果找不到相關頁面,就到Talk:Wikimedia Taiwan留言。--mingwangx (talk) 00:18 2006年4月11日 (UTC)

社團章程草案修訂與台中維基聚會[编辑]

現在命名投票正在轟轟烈烈的進行中。在此同時,請各位也來關心一下章程草案的制定。命名投票將在4月30日結束,在那一天開始,我們要開始章程草案的投票。請各位在那之前,多多把意見表達出來。到4月30日,章程草案的頁面就停止編輯,進行投票,為期10天的投票如果贊成多於反對,我們就用該版本向內政部提出申請,並同時譯為英文向維基媒體基金會提報。
以下是章程草案制定的時程表:

  1. 即日起至4月29日:請幫助修訂章程草案(可以直接在章程草案上修改,也可以在討論頁中表達意見)。
  2. 4月30日至5月10日:章程草案暫停修訂,投票決定是否採用該版本。
  3. 5月11日起:
    1. 如果草案通過,即以此版本向內政部提出申請,並譯為英文向維基媒體基金會提報。
    2. 如果草案沒有通過,開放編輯15天後,重新舉行第2次投票。

此外,台中第一次維基聚會即將在2006年4月22日舉辦。這一次聚會將與批踢踢BBS出版板的「出版/編輯讀書會」合辦,因此除了讓中部維基人終於有一個見面的機會外,也讓維基人和出版人交流交流。請一起來討論。--mingwangx (talk) 00:52 2006年4月17日 (UTC)

欢迎您对中国条目提出修改意见[编辑]

中国条目已经提请Wikipedia:同行评审,欢迎您前往发表修改意见。谢谢!--Pierre 16:35 2006年4月27日 (UTC)

空白的條目[编辑]

我剛注意到好幾個加上小小作品模板的空白條目,其實都是因為被破壞才沒有內容的, 我把它恢復到較舊版本了。另外,如果是沒有歷史的空白條目其實可以快速刪除就不用小小作品提昇了。多謝你長期以來的管理。--ffaarr (talk) 07:44 2006年5月7日 (UTC)

台灣棒球維基館聚會[编辑]

您好,台灣棒球維基館將在5月21日下午1點於台北車站的怡客咖啡舉辦第1次的聚會囉

不管是對棒球還是維基協作有興趣的人,都歡迎來參加哦

目前聚會的主題是與棒球相關的話題,如果您有其他覺得不錯的討論議題,也歡迎提出來

如果您有意願參加的話,請於報名頁報名

我是邀請您的維基人:一頁本是難成書 09:51 2006年5月8日 (UTC)

皇后妃嬪[编辑]

同意您的看法,我認爲可以您按自己想法行調整。--瀑布汗 夏用瀑布汗,冬改瀑布寒(這裡涼爽) 14:03 2006年5月21日 (UTC)

此投票正在进行中,请您积极投下您手中宝贵的一票,谢谢您。--travel 17:02 2006年5月22日 (UTC)

若你有時間的話,請發表意見。 謝謝。 --Nlu 08:27 2006年5月24日 (UTC)

夏聚的同時同地舉辦發起人會議及其他公告[编辑]

  • Wikimedia Taiwan的中文名稱已經由投票決定為「中華民國維基媒體協會」。
  • 章程草案於前次投票未能通過,請繼續修訂
  • 臺灣維基人即將在6月24日(星期六)下午舉行2006年夏聚,中華民國維基媒體協會發起人將同時舉辦第一次發起人會議,屆時將針對章程草案做最後討論,請至維基百科相關頁面報名。
  • 請參加中華民國維基媒體協會第一次發起人會議的伙伴,於當日準備一份身份證影本,並於影本上註明「本證僅供中華民國維基媒體協會發起人名冊使用」。--mingwangx (talk) 00:57 2006年6月1日 (UTC)

收集身份證影本西部幹線之旅暨台灣維基人西部幹線聚會[编辑]

親愛的台灣維基人:
如果您已經在中華民國維基媒體協會發起人名冊填寫資料並簽章,也已經繳交身份證影本,在此向您致上謝意,感謝您對協會籌備的支持。如果您想要加入中華民國維基媒體協會的發起人但是尚未填寫名冊及繳交影本,請注意以下訊息:
我將於7月22日至23日展開收集身份證影本西部幹線之旅。請有意願加入維基媒體協會發起人而尚未繳交身份證影本的維基人,請至該頁面簽名;西部幹線各站,只要有1個維基人以上簽名,我就會下車收身份證並提供名冊表格以填寫、簽章。
如果您不在台灣,或者當日無法至臺鐵西部幹線沿線車站,請寫電子郵件與我聯繫,下載發起人名冊填寫,再將名冊及身份證郵寄給我。
如果您對協會的籌備並沒有興趣,也邀請您參加環島列車聚會,歡迎您於該頁面簽名,參與路段隨意,可長可短,和其他維基人一起乘坐火車觀賞台灣西部平原和海岸的風光。--mingwangx (talk) 15:29 2006年7月12日 (UTC)

二次动员令[编辑]

为了增加中文维基的条目数量,8月15日到10月1日为止,请每个维基人編輯至少5个新条目,条目必须符合维基的规则,内容至少要达到条目标准,不可以是小条目或小小条目。如果可能的话,请尽量提高所编写条目的质量,内容,甚至达到推荐新条目的水平。写成后请在二次動員令设内部链接。

收到此动员令的维基人,请将此动员令贴到至少5个还没收到此动员令的维基人讨论页上。就算不想參加編輯條目,也請幫忙散發動員令,因為能否將動員令傳播出去,是成敗關鍵之一,“首次動員令”效果不太大,就是因為沒有在傳播。

現在中文維基有9萬註冊用戶,只要有4000人參加動員令,10月1日就會增加2萬條目,意味著中文維基將迅速超越俄文維基,進而突破10萬條目大關,而且是很漂亮的突破10萬大關,因為增加的是有質量的條目,非濫竽充數者。請大家盡力幫忙完成這壯舉。就算是新人,也不要害怕,儘量貢獻新條目,若有問題就改正,參加這次動員令活動,或者可以讓新人們更快的掌握如何編輯條目。--真實事求是 14:15 2006年8月15日 (UTC)

2006台灣秋聚[编辑]

您好,Kichyou!我是新來的送報生LittleBot,一個由笨笨的小B操作的機器人。

2006年台灣維基人秋聚已經開始接受報名了,這次的聚會將討論中文維基年會與國際年會參與者的心得、圖像著作權、維基的編輯與維護、以及協會的籌備進度。歡迎您報名參加,也可以到秋聚的籌備頁參與討論。--LittleBot 12:44 2006年9月16日 (UTC)

第三次動員令[编辑]

為增加維基百科條目素質以及增加維基人的團結性,第三次動員令將於12月內舉行,是次動員令會增加更多規則,參與是次活動的維基人,希望你能盡力,在活動時間內最少對新增及修改五條條目,我們極力鼓勵您將條目提升至新條目推薦,甚至是優良條目以及特色條目的水平。無論您對是次活動參加與否,也煩請閣下花兩分鐘的時間將此訊息傳遞給五名維基人,上一次的動員有已經有六十多名的維基人參與,由於上次動員令有廣泛的宣傳,所以在此亦無謂賣弄花巧,希望今次朝著200名維基人參加為目的,這樣的話,將會有1%的條目將會達到作為正式條目水平。詳情請參閱Wikipedia:動員令/正在進行的動員令--Flame 07:23 2006年11月27日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