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徐州 (刘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南徐州
南朝宋南朝陈
421年-589年
人口 
• 464年
72472户,420640口
历史 
• 成立
421年
• 废除
589年
今属于 中国江苏省

南徐州,中国古代的

沿革[编辑]

东晋初,徐州北部诸郡先后陷于后赵。此后,徐州治所屡有迁徙,部分领郡屡复屡陷。义熙六年(410年)灭南燕后收复徐州北部诸郡。义熙七年(411年),以淮水为界将徐州一分为二,淮北为北徐州(治彭城,在今江苏省徐州市),淮南为徐州(治广陵,在今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西)。徐州领六郡:广陵郡海陵郡盱眙郡锺离郡山阳郡秦郡

南朝宋永初二年(421年),改徐州为南徐州,北徐州为徐州元嘉八年(431年),南徐州诸郡并入南兖州,而割杨州晋陵郡南兖州江南九侨郡侨置南徐州,南徐州遂由江北移置江南,治南东海郡丹徒县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至此,南徐州领实郡一:晋陵郡;有实县之侨郡二:南东海郡南琅邪郡

元嘉三十年(431年),南兖州并入南徐州。孝建元年(454年),分南徐州复置南兖州。大明七年(463年),割杨州吴郡属南徐州。大明八年(464年),吴郡还属杨州。泰始四年(468年),割杨州义兴郡属南徐州。至此,南徐州领实郡二:晋陵郡义兴郡;有实县之侨郡二:南东海郡南琅邪郡。辖境相当今江苏省镇江常州无锡锡山丹徒丹阳江阴武进等市县及南京句容张家港常熟等市部分地区。

南朝齐永明二年(484年),义兴郡还属杨州,不久即复属南徐州。

南朝梁天监元年(502年),改南东海郡为南兰陵郡。天监六年(507年),分晋陵郡信义郡。后改南琅邪郡为双头郡南琅邪彭城二郡。太平二年(557年),分晋陵郡江阴郡。至此,南徐州领实郡四:晋陵郡信义郡江阴郡义兴郡;有实县之侨郡二:南兰陵郡南琅邪彭城二郡

南朝陈永定二年(558年),改南兰陵郡为东海郡[1]

隋朝开皇九年(589年)灭陈后废除南徐州及其领郡,南徐州故地分属三州:扬州(故东海郡、晋陵郡部分)、常州(故晋陵郡部分、江阴郡、义兴郡)、苏州(故信义郡)。[2]

地志[编辑]

长官[编辑]

附:东晋徐州刺史(411年-420年)
附:刘宋徐州刺史(420年-421年)
刘宋南徐州刺史(421年-479年)
南齐南徐州刺史(479年-502年)
南梁南徐州刺史(502年-557年)
陈朝南徐州刺史(557年-589年)

参考文献[编辑]

  1.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三国两晋南朝卷》
  2.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隋代卷》
  3. ^ 刘裕于元兴三年(404年)拜徐州刺史(《宋书·卷一·本纪第一》),义熙七年(411年)徐州一分为二后即以刘道邻为北徐州刺史(《宋书·卷五十一·列传第十一》),而自己未解徐州(《宋书·卷二·本纪第二》)。
  4. ^ 《晋书·卷六十一·列传第三十一》
  5. ^ 《宋书 卷七十八 列传第三十八》
  6. ^ 《宋书·卷二·本纪第二》
  7. ^ 7.0 7.1 《宋书·卷五·本纪第五》
  8. ^ 8.0 8.1 8.2 《宋书·卷五十一·列传第十一》
  9. ^ 《宋书·卷六·本纪第六》
  10. ^ 《宋书·卷七·本纪第七》
  11. ^ 《宋书·卷八·本纪第八》
  12. ^ 《宋书·卷九·本纪第九》
  13. ^ 《宋书·卷十·本纪第十》
  14. ^ 《南齐书·卷二·本纪第二》
  15. ^ 《南齐书·卷三·本纪第三》
  16. ^ 《南齐书·卷四·本纪第四》
  17. ^ 《南齐书·卷五·本纪第五》
  18. ^ 《南齐书·卷六·本纪第六》
  19. ^ 《南齐书·卷五十·列传第三十一》
  20. ^ 《南齐书·卷八·本纪第八》
  21. ^ 《梁书·卷二·本纪第二》
  22. ^ 22.0 22.1 《梁书·卷四·本纪第四》
  23. ^ 《梁书·卷三·本纪第三》
  24. ^ 《陈书·卷一·本纪第一》
  25. ^ 《陈书·卷二·本纪第二》
  26. ^ 《陈书·卷十五·列传第九》
  27. ^ 《陈书·卷十二·列传第六》
  28. ^ 28.0 28.1 《陈书·卷三·本纪第三》
  29. ^ 《陈书·卷八·列传第二》
  30. ^ 《陈书·卷四·本纪第四》
  31. ^ 《陈书·卷五·本纪第五》
  32. ^ 《陈书·卷六·本纪第六》
  33. ^ 《陈书·卷二十八·列传第二十二》
  34. ^ 《陈书·卷三十一·列传第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