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铸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吴铸(1606年4月30日—17世纪),鼎陶浙江嘉兴府秀水县[1]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生平[编辑]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吴铸举浙江乡试,崇祯十年(1637年)成进士,先在工部观政,获授广信推官[2],其时流寇肆虐,南昌震动,抚按命他监纪军务,能计划周详,斩杀寇魁张普薇等人,余下的就此受抚,十二年(1639年)分考江西乡试,提拔刘渤为解元,十五年(1642年)又分考应天乡试,取录陈俶若等名士,同时平反艾南英夏言后裔冤狱,人称恤刑最为慈祥。考满行取未行就遇上甲申之变弘光帝继位后入朝担任吏部主事,调任礼部祠祭司主事,改官湖广道监察御史,与曾倜张茂梧刘宪章何肇元王大捷李曰池王亮教刘世法王国楠王耀时齐名,不久辞官回乡。

清朝顺治三年(1646年),得御史疏荐,吴铸以父母年老坚决拒绝出仕,卒年八十九岁[3]

家族[编辑]

吴源起,顺治十八年(1661年)进士[1]

引用[编辑]

  1. ^ 1.0 1.1 康熙《秀水县志·卷五》:吴铸,字鼎吾,弱冠游庠试辄高等,戊午登贤书,至丁丑成进士,司理广信,时寇氛方炽,南昌震惊,抚按共案籍谋帅度无出其右者,遂令视师即投袂,遄征计划周详,斩其渠魁张普薇等,余悉就抚,江右安堵,寇氛不致渐逼者皆其力也。己卯分校乡闱,拔士刘渤为第一,壬午应聘南车,得士如陈俶若,而人皆冰鉴;平反疑狱如夏桂州后裔、艾南英受诬俱赖昭雪,慎刑恤狱称慈祥最,累荐卓异,行取未赴,甲申闯寇幽都中流击楫,誓不俱生,后南都监国,一时巨公以为谏垣一席非公不任,权臣不悦,勉注铨部又阻于大珰,改授仪部而归。皇清顺治三年直指王公疏荐,以父母春秋高坚辞不赴,日侍膝下;子源起辛丑进士,以水部考选候补给谏,值覃恩封奉直大夫、工部都水司主事,年八十有五,耆德名贤当世共仰云。
  2. ^ 《崇祯十年丁丑科进士三代履历》:吴铸,曾祖治,祖萃附监诏安县二尹,父洪珎〔庠生〕,鼎陶,书三房,丙午三月二十四日生,秀水县人,戊午九名,会七十九名,三甲十名,工部观政,授江西广信府推官。
  3. ^ 钱海岳《南明史·卷三十三·列传第九》:同(蒋拱宸弘光)时曾倜、张茂梧、刘宪章、何肇元、王大捷、吴铸、李曰池、王亮教、刘世法、王国楠、王耀时亦以建言称。……铸,字鼎陶,秀水人。崇祯十年进士。授广信推官,监纪军务。平张普薇乱,平反艾南英及夏言裔狱,迁吏部主事,调祠祭,改湖广道御史。清荐不出。卒年八十九。

参考文献[编辑]

  • 钱海岳南明史》·卷三十三·列传第九
  • 康熙《秀水县志》·卷五
  • 《崇祯十年丁丑科进士三代履历》
官衔
前任:
黄谏卿
明朝广信府推官
崇祯年间
继任:
陈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