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讨论: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战争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条目名称[编辑]

  • 为了中立原则,是否可将此条目名称移动为“中共第一次反围剿战争”?不然也可称为国民党第一次剿匪战争,或国军第一次剿共战争?呵呵,算回馈嘛,我编写的国共内战战斗列表系列,可都没有把台湾国防学院文献原文的“剿匪”或“剿共”摆出来勒。--winertai 14:51 2006年10月6日 (UTC)

注:此处原有文字,因为与本讨论页面无关,已由Jasonzhuocn(留言)于2007年8月7日 (二) 16:19 (UTC)删除,尚祈见谅。若有异议请至互助客栈或向管理员反映。[回复]

Re:Entry 可以叫"中共第一次反围剿战争/国民党第一次剿匪战争"

Stop censoring.

再论条目名称及内容[编辑]

依我的立场(即生长在台湾的中华民国国民),如果该条目由我最先编辑的话,我会写为:

  • 条目:国军第一次剿共战争
  • 国军第一次剿共战争,又称作“第一次剿匪战争”(中共当局称之为“第一次反围剿战争”),指中国国共内战前期,1930年底至1931年初,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与中国共产党中国工农红军发生的一次战争。
  • 国民革命军其余各部随之撤退,第一次剿共战争结束。

而依大陆网友的立场,则是:

  • 条目: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反围剿战争
  •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反围剿战争(中华民国政府称之为“第一次剿共战争”或“第一次剿匪战争”),指中国国共内战前期,1930年底至1931年初,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与中国共产党中国工农红军发生的一次战争。
  • 国民革命军其余各部随之撤退,第一次反围剿战争结束。

要不是后来中共成功拿下大陆江山,岂有机会以“反围剿”一词,来掩饰当时反政府的武装叛乱行为。就这点来说,是否该有正简转换的必要。--123 21:50 2010年12月20日 (UTC)

条目名称可以参考二战“莫斯科战役”的名称。从苏方观点,这是“莫斯科保卫战”。从德方观点,这是“莫斯科攻势”。中立的称呼,是“莫斯科战役”或“莫斯科攻防战”。

条目名称中立的称呼,是“国共第一次围剿反围剿战争”或“国共第一次攻防战”。

称呼“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反围剿战争”是站在中共观点,并不中立。而且当时中共并不是被国际承认的中国政府,没有理由采用中共观点。如果要采用某方观点,也应该采用当时被国际承认的中国政府-国民政府-的观点。

“反围剿战争”也是一个奇怪的称呼,有“围剿”才有“反围剿”,那为什么不用先发生的“围剿战争”来称呼呢?

中共赢得内战是后来的事,写历史要反映当时的情境,而不是照后来谁赢。 Happyseeu留言2013年5月10日 (五) 19:17 (UTC)[回复]

建议改名:“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反围剿战争”→“第一次围剿战争”[编辑]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反围剿战争第一次围剿战争:一、标题名称为何非得使用大陆观点“中国共产党反围剿”?请不要以“基于先到先得”、“常用名称”作为回复,若一开始是命名“国民政府围剿”,能否以上述言论作为理由而反对名称移动;二、为了名称争议了许久,因此请求采用英文维基“First Encirclement Campaign against Jiangxi Soviet(第一次围剿江西中华苏维埃)”中的“First Encirclement Campaign(第一次围剿)”作为标题的名称;三、因移动页面的失误,以致无法将名称移动至“第一次围剿战争”,我也无权限对此作出修正。——DEMONBANE留言2013年5月11日 (六) 16:20 (UTC)[回复]

您好,此条目的名称是有其来源。民国96年(2007年)这系列条目是由中国大陆网友“金鹏大翅鸟]创建,条目名称只是“反围剿战争”,条目前端并未加“中国共产党”。后来参与讨论的共识是大家退一步,适用“先到先得”原则,以条目创建者本来条目加上我的建议才有现在折冲下的“中国共产党第X次反围剿战争”的名称。不过说真的,不管是现有条目名称或是DEMONBANE网友建议的名称,根据我搜寻网络及周四去建成图书馆查证书本的结果,似乎都无法满足先到先得,中立或不可原创的交集。因此我在此提供个名称就是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提供的“红军反围剿战争”官方名称来当成此系列条目移动后的名称。不仅可符合原创建者的先到先得的名称,也符合中立(以红军观点下的反围剿名称)和官方正式名称的三大要素。对了,DEMONBANE据以移动的“英文维基条目名称”理由,似乎比较薄弱。因为英文也似乎适用先到先得的原则,才用那名称。在此,为了弭平争议,如果没有人反对,我将在此讨论结束后两周后,将其移动至“红军第一次反围剿战争”官方名称--Winertai留言2013年5月11日 (六) 12:40 (UTC)[回复]
同意winertai的看法。--CHEM.is.TRY 2013年5月11日 (六) 16:55 (UTC)[回复]
(!)意见:为何所提供的官方名称还是以中方观点“反围剿”为准?以正简转换方式多次被退,建议两者并列于条目名称的“国共围剿战争”也以“不可原创”作为理由,他人提出来的新名称也是站在中方观点。条目历史名称若是清代以前则没什么异议,但该条目与近代史有关,身为台湾人的我很难认同“X党反围剿”这个名称。因此提出我的建议:名称即不单用“第X次反围剿”、“X军第X次反围剿”,也不单用“第X次围剿”、“X军第X次围剿”,参考“第X次英缅战争”、“第X次俄土战争”等为例,将国府、中共两者并列于条目名称之中,作“第X次国共围剿”,毕竟两方都共同使用了“围剿”一词。DEMONBANE留言2013年5月12日 (日) 02:00 (UTC)[回复]
(:)回应:您好:因为中文维基较多不同生活背景使用者,因此个人以为我的“红军第一次反围剿战争”官方名称比较符合现况。至于您的条目名称除了原创性之外,也有“缀词”无法与“主词”配合的争议;因为就“共”而言,这并不是“围剿”。另外,撇开“先到先得”惯例来说,“有争议”的历史定位,通常就是胜利者来定论。因为“事件发生地”现在是由中国(大陆)或中共统治,以共产党官方名称来解释“红军眼中的第一次围剿战争”也多少符合中立的角度。--Winertai留言

再建议改名:“中国共产党第x次反围剿战争”→“第x次江西中央苏区战役”[编辑]

中国共产党第x次反围剿战争第x次江西中央苏区战役

很抱歉我在名称问题尚未解决的情形下重写了条目内容,之前建议改名的名称请作为重定向。以下是我的意见。

  • 据我所知,“围剿战争”与“反围剿战争”系第一次国共内战期间国民政府与红军军事行动的用词,范围包含国统区苏区全部。但目前条目“围剿战争”是作为“第一次国共内战”的重定向;“反围剿战争”则独立为另一条目,仅单指江西的中央苏区,未包含所有苏区,范围太过狭矮,建议作为“第一次国共内战”的重定向。
  • “围剿”、“反围剿”如果用在条目内容上,这我认同,因为我在编辑内容时常使用到;但是用在条目名称我便难以认同。撇开中立问题,单说名称,若非用“反围剿”,我请求允许透过“正简转换”的方式解决名称争议。若是不行,则名称请回避使用“围剿”、“反围剿”。
  • 另外得知这五次战役,台湾正式名称为“江西剿共”,对岸是“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或“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次反围剿”,加上英文维基“第x次围剿江西苏区”后,提出一个可行的名称:“江西苏区战役”或“江西中央苏区战役”,即以战区位置命名。虽说有自创名称使用者不普级的问题,但比名称使用本位观点的“围剿”、“反围剿”要好多了。只是不知各位能否认同?——DEMONBANE留言2013年5月15日 (三) 19:50 (UTC)[回复]
  • (!)意见:在维基,自创名称是大忌。--Winertai留言2013年5月15日 (三) 13:57 (UTC)[回复]
你自己有说“‘有争议’的历史定位,通常就是胜利者来定论。因为‘事件发生地’现在是由中国(大陆)或中共统治,以共产党官方名称来解释……”,可问题来了,前后期国共内战,以共产党官方名称来解释,是“土地革命战争”和“解放战争”;民国官方名称来解释,是“剿共战争”和“勘乱战争”。但维基条目并未使用民国和共党观点的名称,而是以“第一次国共内战”和“第二次国共内战”命名。若非以中方的“中国共产党第x次反围剿”作为名称的话,就请允许以正转换的方式转换为台方的“第一次剿共”来解决名称问题,三大战役都是透过此方式解决名称问题。——DEMONBANE留言2013年5月17日 (五) 00:00 (UTC)[回复]
  • (!)意见:只要内文写的中立,搜到条目不是问题。条目名称的对应方针是维基百科:命名常规。这个方针的主旨是为了其他条目的编辑者的链入工作提供方便,在保持无歧义的情况下能够简单且符合常识地创建到条目的链接,并未要求条目名称中立(举例来说,我们有东海钓鱼岛一个中国这样不代表中立观点的条目名称,也有美国英国上议院这样不代表官方名的条目名称)。原创的条目名称是不符合命名常规的,因为别的条目的编辑者在创建链接的时候在已经有常用的名字的情况下不会自然地去想到输入一个原创的名字。--Skyfiler留言2013年5月20日 (一) 20:20 (UTC)[回复]

移动[编辑]

已移回到最初名称“第一次反围剿战争”,并在文中使用地区词转换--Gakmo留言2013年6月28日 (五) 15:55 (UTC)[回复]

毛泽东的诗[编辑]

毛泽东战役个人心得的诗词摆在这里适当吗?其他战役有把个人心得的诗词作为条目内容段落吗?个人认为移动到毛泽东诗词或独立作“渔家傲 (毛泽东)”较适合。--DEMONBANE留言2014年1月27日 (一) 00:00 (UTC)[回复]

外部链接已修改[编辑]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战争中的2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7年9月9日 (六) 05:31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