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讨论:亚马喇前地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优良条目亚马喇前地因符合标准而获列入优良条目。如有需要,请勇于更新页面如条目不再达标可提出重新评选
新条目推荐同行评审 条目里程碑
日期事项结果
2010年12月24日优良条目评选落选
2011年2月1日同行评审已评审
2013年8月18日同行评审已评审
2013年9月5日优良条目评选入选
新条目推荐 本条目曾于2010年12月23日登上维基百科首页的“你知道吗?”字段。
新条目推荐的题目为:
    同行评审 本条目已经由维基百科社群同行评审并已存档,当中或有可以改善此条目的资讯。
    当前状态:优良条目

    路牌与条目不符的解释及讨论[编辑]

    亚马喇前地在澳门政权移交之前是命名为“亚马留前地”,即华人社会通称的“铜马广场”。今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在道路的命称上也作了小小的“去葡萄牙”方式,对于路牌的中文仍然写作“亚马留前地”而非“亚马喇前地”是有三个考虑的。一,在欧文龙贪污案之中,澳门电视中文台作报导时是说“…亚马留前地…”,但之字(字幕)上则是“亚马喇前地”。二,在澳葡时期时路牌是写作“亚马留前地”,到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上台后,不知何时被改作现称了。三,也是最后的一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Amaral一字;在葡萄牙文的最后的读音是“留”音,而非“喇”音的。就以上的问题,本人以“亚马留前地”作为书写方法,至于是否要写回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的“去葡萄牙”方法,请讨论。另外,这个问题同样适用于士多纽拜斯大马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的“去葡萄牙”方法是“士多鸟拜斯大马路”)。—AG0ST1NH0 家彦新闻 (留言) 2007年11月29日 (四) 18:51 (UTC)[回复]

    有关“亚马留”名称问题[编辑]

    从《澳门手册》1988年版、《澳门政府公报1992年5月21日》、《第230/93/M号训令》、《澳门政府公报1993年10月11日》、《澳门政府公报1996年3月20日》得知,官方名称在澳葡时期已是“亚马喇”,而非如上所说的澳葡时期是“亚马留”,如未能提供更多来源证明有“亚马留”这名称,不日内将移除。—街燈電箱150號 开箱维修(抢修) 抄表 检验证明 2008年11月4日 (二) 17:28 (UTC)[回复]

    (:)回应:本人从小称作已经是“亚马留”,而在葡文的发音之中也是无“la”音,是“nal”。--大专生 AG0ST1NH0, H.V.P. (留言) 2008年11月5日 (三) 09:20 (UTC)[回复]
    (:)回应:尽管有译音问题,但也应该以跟随文献为准。以目前情况,加“亚马留”字样会违反可查证性。—街燈電箱150號 开箱维修(抢修) 抄表 检验证明 2008年11月5日 (三) 17:23 (UTC)[回复]
    更骇人的发现,1965年时这里也是用“亚马喇”而不是“亚马留”,不过当年是叫“圆形地”而不是“前地”而已。此等资料现补上,另已移除“亚马留前地”字样。—街燈電箱150號 开箱维修(抢修) 抄表 检验证明 2008年11月7日 (五) 04:29 (UTC)[回复]
    本人今日请教过两名葡萄牙文教师,她们表示我的说法是对的;而是“留”还是“喇”的问题,她们也指该是“留”,而今日为何以“喇”字侧和“Macau”而又“产出”“Macao”的问题一样。一名葡萄牙教师还表示“喇”是误字,“留”才是对的;而她表示“留”字有机会只是坊间通称,但在澳门成长的一辈中,真的是称为“亚马留前地”或是“铜马(即铜马广场)”。--大专生 AG0ST1NH0, H.V.P. (留言) 2008年11月7日 (五) 15:29 (UTC)[回复]
    (:)回应:不过关键问题是:还没有可靠参考文献去证明这个说法,维基需要实在的文献去查验这个说法是否成立。唯有先将“亚马留前地”那句标注来源请求,但若日后仍无法找到来源也只好无奈地移除。—街燈電箱150號 开箱维修(抢修) 抄表 检验证明 2008年11月7日 (五) 20:53 (UTC)[回复]

    新条目推荐讨论

    在候选页的投票结果
    • 嘉乐庇大桥揭幕当天,澳门半岛哪一条街道的名字由“圆形地”改名为“前地”?
      亚马喇前地条目由作者自荐,其作者为Cdip150讨论 | 贡献),属于“澳门”类型。
      • (+)支持 Galaxyharrylion 2010年12月20日 (一)
      • (+)支持澳门街道系列。-- 小虎 Tiger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2010年12月20日 (一) 13:50 (UTC)[回复]
      • (-)反对;条目写得颇为详尽,但出现下列问题:
        1. 〈历史沿革〉一段所述是历史还是以设施、建筑物为主呢?
        2. 接上,历史描述时间之时序不顺;
        3. “尽管如此,铜像在此时仍未真正的出现”一句没有来源证是否“未真正的出现”
        4. 偏向中国地域化(如“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副主任”并没有说明中国大陆;中方的用“时任”描述,而葡方之则多用“前”、“澳葡”字眼);
        5. 图片安排怪异(如名为“亚马喇前地”的图片放在左边而导致引言及正文的距离拉距更多),而且;
        6. Cdip150创建的2000年澳门大赛车冲出赛道意外发生地点在亚马喇前地,但是在条目里完全没有提到并且只字不提。
        基于上述理由,投反票之。—TINHO (留言) 2010年12月20日 (一) 18:39 (UTC)[回复]
        • (:)回应
          1. 两者皆是,设施也可以是历史的一部分,尤其是第一次改建的设施,如今都已成过去的历史了。
          2. 不认为一定要把时间完全顺次序,强行写成顺次序只会把数个事件混杂,把同类事件拆散不利阅读。(不顺次序的做法早在优良条目雀仔园坊已经用过)
          3. 请参看“铜像在此时(1936年)仍未真正的出现”之后的一段:“大概于1939年,一座用青铜铸造、高约4米的雕像运抵澳门”,足以说明铜像在1936年时仍未真正出现于前地上;
          4. 已加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置前,谢指正。但是用“时任”和“前”是有原因的:鲁平在1989年说那句话时仍是就任副主任,故用“时任”;而文礼治在1992年作出否认时是卸任总督,故用“前”。另不明白为何“澳葡”会偏向中国地域?
          5. 不觉得这样的拉距会有不妥,反而如果不这样放的话,当把目录收起来的时候,右边的两幅地图会堆在一起,造成“历史沿革”和“源起”两个副标题之间出现空白,到其时排版只会更古怪。请顾及不喜看目录的用者。(优良条目白眼塘 (澳门)雀仔园坊也是相同做法相同原因)
          6. 2000年澳门大赛车冲出赛道意外最主要发生的地点是在友谊大马路,在亚马喇前地发生的仅为导致轻伤的部分,故拨进“相关条目”里已很足够。若果连这些都要写的话,恐怕发生在前地上的每一件轻微意外都要翻一遍。
          就以上。--街燈電箱150號 开箱维修 2010年12月20日 (一) 23:05 (UTC)[回复]
          • (:)回应
            1. 就本人所感,历史就是历史,设施就是设施,因而理应分开;当然,过去的设施及建筑物等都是“历史的一部分”,但也可以在设施一段以时序描述,而非是笼统地放在历史一段即可;
            2. 我觉得时序性是有需要顺着来,否则在注解里注明;
            3. 所谓“仍未真正的出现”是有问题的,如近日运抵澳门的大熊猫“开开”及“心心”是否在运抵澳门前“仍未真正的出现”呢?我觉得只可以说亚马留将军这个铜像只可以说是“仍未运抵澳门”,因为在1939年前,我相信运个铜像已在葡萄牙铸造以及运送至澳门。
            4. 从这个图片可以看得到引言及正文的距离距离位是很多的;
            5. 如是称呼问题,我觉得不需加入“时任”一词,因为1989年是鲁平出任该职位的,而且也交代了时间,所以无需用“时任”一词;
            6. 但事件造成一死三伤,而且属于非跑道进行,我觉得理应提及一下会好一点。
            就Cdip150上述回应。—TINHO (留言) 2010年12月21日 (二) 09:31 (UTC)[回复]
            • (:)回应
              1. 一方面说历史和设施是两种事,但另一方面又要说设施都是历史的一部分,这根本互相矛盾。
              2. 我倒看不出有绝对必要,适当把事件序列调节归类一下,可让读者能集中于一个主题,否则硬要排顺序只会令各部分出现穿插,难以集中。
              3. 也许我把这句改为“仍未在这里出现”。
              4. 我就是想要您这幅图效果,不觉得这有问题;一些特色条目的目录是很长的(如这个),中间留有很长空白,难道又要说“引言及正文的距离位是很多”而反对?(汗了,佩服您有那么大的屏幕,我的屏幕调到最大都不及您那么大)再者把图这样放的话,读者一进入条目便可立即看到初步实景,何乐而不为?
              5. 必须加“时任”一词,不加的话可能会被误以为鲁平至今仍在出任。
              6. 最严重的地点同是在非跑道的友谊大马路,但却写在亚马喇前地,就会不合逻辑了。有一些事件牵涉几条街道,难道每条街道条目都要讲述那事件一次?
              就以上。--街燈電箱150號 开箱维修 2010年12月21日 (二) 11:56 (UTC)[回复]
      • (-)反对,同User:Sdee。--Symplectopedia (留言) 2010年12月21日 (二) 12:52 (UTC)[回复]
      • (+)支持,--建烨 (留言) 2010年12月21日 (二) 15:36 (UTC)[回复]
      • (+)支持--Aller Montreal! (留言) 2010年12月22日 (三) 01:50 (UTC)[回复]
      • (+)支持Iflwlou [ M {  2010年12月22日 (三) 17:07 (UTC)[回复]
      • (+)支持Choihei (留言) 2010年12月22日 (三) 17:46 (UTC)[回复]

    优良条目候选[编辑]

    亚马喇前地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类:地理-地方-亚洲,提名人:街燈電箱150號 开箱维修 抄表 检验证明

    已取消,及后发现条目尚有遗漏资料,故先自行撤销待补,另将会改为进行同行评审。--街燈電箱150號 开箱维修 抄表 检验证明 2010年12月29日 (三) 13:14 (UTC)[回复]

    优良条目候选(第二次)[编辑]

    亚马喇前地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类:地理-地方-亚洲,提名人:街燈電箱150號 开箱维修 抄表 检验证明 2013年8月29日 (四) 11:04 (UTC)[回复]

    投票期:2013年8月29日 (四) 11:04 (UTC) 至 2013年9月5日 (四) 11:04 (UTC)
    入选:10支持,0反对。--游戏人间留言2013年9月5日 (四) 11:06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