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Aizag/工作区32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联
1945年莫斯科胜利阅兵式上的谢苗·布琼尼元帅、约瑟夫·斯大林和格奥尔基·朱可夫元帅
原称呼伟大的卫国战争
Великая Отечественная Война
时期1941年6月22日—1945年8月15日 (1941-06-22 – 1945-08-15)
领导人
伤亡约2600万人死亡
经济损失1000亿美金以上

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对于盟军打败纳粹德国与其他轴心国起到决定性作用[1][2][3][4][5]。自1941年至1945年间,苏联红军必须独自与德国国防军及其轴心国盟军的大部分军事力量作战,付出了巨大的物质损失,逾2600万军民丧生,而德军在与苏联作战的人员与装备损失占其整场二战损失的80%[6]。苏联将本次战争称作“伟大的卫国战争”,德国则称其为“东方战线”(简称东线)。

1939年8月底,在与纳粹德国签署《德苏互不侵犯条约》后,双方就边界安全达成协议,该条约还规范了两国在东欧的势力范围,德国由此攻占波兰与打败西方盟国,苏联也借此瓜分波兰入侵芬兰、夺取罗马尼亚部分领土占领波罗的海国家。然而1941年6月22日,德国发动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作战——“巴巴罗萨作战”突袭苏联,后者在历经数百万红军士兵伤亡与被俘、损失波罗的海国家、白俄罗斯、克里米亚与乌克兰等大片工业化程度最高、经济最发达的国土等灾难性失败后,于同年12月的莫斯科战役中遏止德军的进攻。1942年至1943年间冬季,苏联再于斯大林格勒战役和1943年夏季的库斯克战役取得决定性胜利。苏联最高领导人约瑟夫·斯大林组织了该国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力量,以极其严厉的手段保持各民族之间的凝聚力,同时支持并强化苏联人民的爱国主义。最终,红军装备了数千辆坦克、大炮与飞机,并得到西方盟国重要的经济和军事援助的支持,于1945年成功反攻并进入德国本土,结束了二战欧洲战场。同年8月,苏联参加对日战争迅速占领中国东北,为日本投降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对德反攻的进程,苏联接连占领了中欧与东欧的所有国家、奥地利以及德国东部部分地区,实现了重要的政治目标。战后,苏联在世界上的威望和影响力大为提高,成为与美国及其联盟分庭抗礼的一极,世界就此进入两大阵营对峙的“冷战”新局势。

苏联与世界大战[编辑]

《慕尼黑协定》与《德苏互不侵犯条约》[编辑]

1939年8月23日,德国外交部长约阿希姆·冯·里宾特洛甫(左二)、斯大林和莫洛托夫(右)在莫斯科签署《德苏互不侵犯条约

自1930年代下旬,纳粹德国意大利的侵略使国际局势逐渐紧张,对苏联生存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极大地影响苏联最高领导人约瑟夫·斯大林政治决策和促成其对党内、军队、少数族裔以及反布尔什维克的阶级敌人实施残酷的“大清洗”镇压行动[7]。1938年9月,英法与德国签署《慕尼黑协议》,强迫捷克斯洛伐克割让领土予后者,令斯大林确信存在反对苏联的国际阴谋以及西方列强即将发动反布尔什维克行动的观点,并标志着苏联在三十年代初追求集体安全机制政策的终结。英国和法国对纳粹德国领袖阿道夫·希特勒的要求全面让步,以及在慕尼黑会议中排除苏联,在后者看来似乎是西方列强对德国与意大利绥靖政策的最终抉择、东欧的反苏“防波堤”国家都将与纳粹德国结盟,英法领袖甚至可能愿意放任希特勒攻击苏联[8]。1939年初,苏联的国际处境非常不利,基本处于孤立状态,需面临西方邻国的敌意。而在1938年夏天,苏联也在远东地区与日本关东军发生武装冲突,显示其对苏联领土的侵略意图。斯大林于1939年3月的联共(布)第18次党代表大会上发表长篇演讲,谈及将可能发生重新瓜分世界的“第二次帝国主义战争”,并将各国区分为“侵略者”(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和“非侵略性、民主的”国家,斯大林还强调苏联对外政策就是要“保持谨慎态度,不让那些惯于从中渔利的战争挑拨者把我国卷入冲突中去”[9][10]

1939年3月15日,希特勒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全境,西方列强的态度就此改变。英国重申反对德国进一步侵略的立场,并开始对似乎受到德国最大威胁的国家保证其安全,首要便是波兰。尽管如此,斯大林仍非常怀疑西方盟国的态度,他向法国提议一项针对“侵略国”的政治军事联盟协定,并为此精心制定考虑到所有可能情况的条款,也涵盖原被作为反苏“防波堤”国家在内。西方盟国同意就此开展正式谈判俄语Московские переговоры (1939),但谈了两个月没有达成任何有约束力的协定,更重要的是波兰反对与苏联缔结协议,令谈判滞碍于行,斯大林既不认为能与英法两国达成任何协议,后者也不信任苏联的诚意与实力。1939年5月3日,斯大林换下积极主张建立集体安全机制的外交人民委员马克西姆·马克西莫维奇·李维诺夫,由主张苏德亲近的维亚切斯拉夫·莫洛托夫取而代之[11],标志苏联外交政策开始改变,已不再一昧寻求建立集体安全机制以遏制德国,而是开始寻求与德国进行谈判,以苏德两国协议的方式保证自身安全。8月21日,苏联谈判代表克里门特·伏罗希洛夫元帅宣布无限期休会[12]

1939年8月,此时的德国也为发动对波兰的入侵而寻求与苏联的合作。8月3日,德国外交部长约阿希姆·冯·里宾特洛甫提出与苏联解决两国关系的协议,希特勒本人写信给斯大林,要求尽快在莫斯科举行最高级别的会议,斯大林接受了这个提议。8月23日,里宾特洛甫抵达莫斯科,当日便在克里姆林宫达成协议,两国代表签署《德苏互不侵犯条约》,其中还附有一向秘密协定,概述双方在东欧的势力范围:准许苏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失去的部分领土,如纳雷夫河维斯瓦河桑河线以东的波兰领土、波罗的海国家(不包括立陶宛)和比萨拉比亚等地区拥有行动自由[13]。斯大林与德国结盟的决定令国际震惊,此举形同推翻了数十年来的政治行动与国际宣传,但得以避免苏联在欧洲战云密布之际独自与德国交战,并受到日本夹击的风险,并在瓜分协议中得到德国准许恢复过往沙俄领土的承诺。然而苏德结盟一事对国外、共产国际、苏联事业的同情者感到不安和士气低落。1939年下旬,苏联在远东地区与日本诺门罕地区发生大规模战斗,并取得了胜利。在德国的支持下,苏联与日本达成了停战协议[14]

战争爆发与苏联展开侵略[编辑]

1939年9月,德国和苏联军官在瓜分波兰所划定的分界线上会面

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随后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苏联宣布中立,但实际上其与西方盟国的政治关系已完全断绝,而与德国的秘密协定已开始执行。波兰以斯大林未曾预料地迅速崩溃,令其赶紧下令红军占领该国东部领土,这些地区主要由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居住,并在秘密协定中划为苏联所有[15]。1939年9月17日,红军在没有遇到抵抗的情况下占领了波兰东部领土,并在明显友好的气氛下与来自西面的德军接触。9月28日,德国和苏联缔结了新的友好和边界条约,将立陶宛划入苏联势力范围,并将分配给苏联的原波兰领土限制在主要由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居住的地区。斯大林还对波罗的海国家展开了首次的侵略行动,迫使其签署与苏联的互助条约,让后者得以使用其军事设施与海空军基地[16]

尽管苏联避免了战争,并在其西部边界建立了安全缓冲地带,但与纳粹德国合作产生严重的政治与道德后果。苏联与西方民主国家的关系极其恶劣,苏联领导人又开始进行针对社会民主主义的宣传、采取一种自相矛盾的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的和平主义,并攻击英法两国“拒绝德国的和平提议”。此一转变令苏联内部与共产国际的“兄弟政党”中长年来与法西斯主义进行斗争的团体与民众混乱与强烈不满[17]。更为严重的后果出现在1939年11月苏联对芬兰的侵略,是为“冬季战争”。在几次关于列宁格勒调整边界的谈判未果后,斯大林命令红军发动对芬兰的进攻,同时筹备着由奥托·库西宁领导的亲苏政权,为全面吞并芬兰做准备[18]

冬季战争期间被芬军消灭的红军摩托化部队

与苏联的预想不同,冬季战争很快变成一场军事与政治灾难,由于受到“大清洗”的负面影响,红军在组织、战术和训练上存在严重缺陷,芬军顽强的抵抗令红军遭遇一场场代价高昂的惨败。1940年2月,红军经过重新整顿和增援后,设法突破卡累利阿地峡的芬军防线,并迫使其于3月11日缔结和平协定。原本吞并芬兰全境的计划被搁置,苏联改为仅满足于调整后的新边界[19]。然而冬季战争使苏联在世界范围内更不受欢迎,引起全球一股反苏和反共的浪潮,西方民主国家也向芬兰提供物资帮助,并制定了直接出兵干预的计划英语Franco-British plans for intervention in the Winter War

1940年春季,斯大林的战略再度受到严重挫折,德国国防军在西线取得压倒性胜利,使得欧洲大陆上的军事平衡完全被改变。斯大林原预想西方盟国将与德国进行一场长时间的阵地战,令双方都将疲惫不堪,但出乎预料的是法国仅一个月便投降,英国则被迫撤回本土,眼下苏联仅能独自面对拥有压倒性力量的德国。为此斯大林加速推进巩固安全缓冲区的计划,几周后便撕毁与波罗的海国家签署的协定,在未遭遇抵抗的情形下占领了后者,并建立亲苏政府,再以社会主义国家加盟国形式吞并。同时,苏联还向罗马尼亚发出突然的最后通牒,要求获得其比萨拉比亚布科维纳领土,罗马尼亚被迫接受,这两地区也随之被改造为社会主义国家为苏联所吞并。苏联这些举动强化了其自身的安全,但引起东欧国家深切的敌意[20]

准备与错误[编辑]

斯大林与红军总参谋长鲍里斯·沙波什尼科夫元帅

1940年夏,希特勒做出对苏联发动全面进攻的决定,在各条战线上均取得胜利且没有西方国家的军事威胁后,他认为国防军可透过大规模的迅速进攻令苏联崩溃,为德国开辟东方的“生存空间”,此一计划是为“巴巴罗萨作战”。巴巴罗萨作战需进行大量准备工作,预计将于1941年春发动;与此同时,希特勒逐步加强德国相对于苏联的战略优势地位:1940年,德国与意大利和日本缔结《三国同盟条约》、重组了巴尔干地区的政治局势,将匈牙利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均纳入轴心国的军事联盟中,并开始向芬兰运送部队,其主力部队也逐次从西欧调至东方[21]。同年11月,莫洛托夫访问柏林,就苏联加盟轴心国进行谈判,过程中苏德间政治战略目标矛盾与不可调和性突显出来。12月18日,希特勒正式决定发布“巴巴罗萨作战”计划的指令[22]。1941年3月,德国国防军在巴尔干战役中迅速消灭了苏联在欧洲最后一个潜在盟友——南斯拉夫,完成了入侵苏联的战略布署[23]

斯大林并未理解希特勒的意图,他认为在英国仍在西线尚未投降之际,德国不会冒险进行两线战争,他将德国越来越具侵略性的举动解读为试图以胁迫手段从苏联获得进一步的领土和经济让步。斯大林充分意识到苏联在军事和经济方面的脆弱,因此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尽可能拖延时间,继续与德国合作,且不给予后者任何发动战争的借口,尽管斯大林认为两国开战未来将不可避免,但至少要推迟至1942年,届时苏联的军事力量将得到进一步的强化[24]。因此,斯大林自1941年2月起陆续收到由军方情报机构发往莫斯科有关德国即将对苏开战的讯息并未正确理解,他将这些内容视为德国的敌人,尤其是英国的阴谋,目的是将苏联人拖入战争[25][26],以缓解自己正受到德国进攻的压力。红军总参谋长格奥尔基·朱可夫和国防人民委员谢苗·铁木辛哥一再警告斯大林,当前大量的情报表明战争迫在眉睫,并呼吁进行总动员,但斯大林不愿相信[27]。这段期间斯大林在政治上获得的唯一成功仅有在1941年4月13日与日本签署《日苏中立条约》,这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在远东地区直面日本侵略的压力。

日本外务大臣松冈洋右在斯大林和莫洛托夫的见证下签署了《日苏中立条约

1941年5月,斯大林在与军校新进军官的演讲中称1942年与德国的战争将不可避免,并承认当前红军还未做好准备[28]。苏联军队的主要弱点在于军备规划与生产方面的延误,以及1930年代将最具能力的大量军官清洗而造成军队瘫痪[29]。斯大林在战争爆发前几个月努力提高武器生产量,也亲自监督苏联重整军备的各项事务、在推动军事研究方面也付出巨大的努力,使设计和开始生产新一代现代化武器成为可能,但在德国进攻前夕,红军整体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武器生产计划才刚起步,新式材料的供应量也不足[29]、机械化部队和新的空军部队虽已开始建立,但红军缺乏堪用的机场设施,机械化部队也尚未接受现代化的训练、边界的防御工事被弃置、个人武器、机动车辆和补给系统也存在严重缺陷。战略上充斥乐观主义,认为红军的进攻仅需付出少许代价即可获取胜利,且红军在作战计划中还错误配置兵力,认定德国进攻的主要目标是乌克兰,因此将红军最现代化的力量集中于该地区[30]

德国入侵前最后几天,苏联边防部队警报与报告激增,有小股德军单位和身份不明的飞机不断侵犯苏联边境,现场指挥官请求明确的对应政策,但莫斯科方面指示不要回应其挑衅行为、避免发生事故。斯大林依旧试着与德国谈判,并以塔斯社对外发布其对话意图,但并未获得德方的回应。6月22日凌晨3点15分,德军边界上的6000门火炮猛烈轰击苏军阵地,德国空军对苏军机场、通信中心、燃料储备区和军事设施展开空袭[31],随后地面部队大规模入侵,红军与其交战的报告陆续送至莫斯科,苏联高层弥漫怀疑与困惑,朱可夫紧急通知刚睡醒的斯大林,后者大为震惊俄语Реакция Сталина на начало Великой Отечественной войны。苏联高层在克里姆林宫召开紧急会议,莫洛托夫在会上宣布德国已对苏开战的消息[32]。至此,苏联将独自面对纳粹德国集结的大部分军事力量及其仆从国的进攻,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巴巴罗萨作战”[33]

“巴巴罗萨作战”[编辑]

突袭与初期的惨败[编辑]

在明斯克包围圈中被俘的苏军部队

战争对苏联而言爆发的相当突然,对国际事件一无所知的苏联民众从莫洛托夫的广播中得知战争消息大为震惊,而后者在指责纳粹德国无端背信弃义的偷袭后,宣称苏联的事业是“正义的”,敌人“将被打败”俄语Наше дело правое。苏军边界防线上的守军一片混乱,起初在6月21日至22日夜间接获警报时,斯大林仅下令采取防御性措施的命令,但同时又要求需“避免挑衅”的行动,随后早上7点15分时又接获攻击与歼灭敌人、但禁止越过边界的指令,而到6月22日晚上的第三号命令时则要求反击、歼灭敌军,并进入波兰[34]。然而苏军司令部在德军地面进攻以及空中打击下很快便丧失与前线部队的通信,对状况一无所知,后者要不是已被消灭,就是收到根本无法执行的命令[35]。尽管如此,苏联媒体最初仍宣传称德军在边境的进攻只取得了“些许的胜利”,且在大多数情况下其“进攻被击退”、“敌人损失惨重”[36]

德国国防军为“巴巴罗萨作战”布署了超过300万士兵、3500辆装甲战斗车辆以及2,000架飞机,另有意大利、罗马尼亚、芬兰和斯洛伐克等轴心国盟国军队以及其他外国反苏志愿军的加入。尽管苏联红军拥有约520万士兵[37]、24,000辆坦克[38]、19,600架飞机[39]等在人数与装备上的优势,但大量的士兵缺乏训练、许多装备也是老式过时的型号[40][39]、大量部队也分散于各地,仅有少数的师布署于前线,且大多战备状况恶劣[41]。在上述众多有利条件下,德军突破了苏军所有的防线,由埃里希·霍普纳赫尔曼·霍特海因茨·古德里安埃瓦尔德·冯·克莱斯特四人各自率领的装甲兵团以极快的速度穿插挺入苏联腹地,尽管红军同样拥有大量机械化部队,但其组织混乱、缺乏经验以及四散各地,其反击行动轻易就被德军所瓦解。苏联空军同样也被德国空军的大规模空袭而损失惨重,开战三天苏军共2000架飞机被毁,而一周内便损失4000架飞机,而德军仅损失150架,交换比高达1比27[42]

毁于地面的苏军I-16战斗机

混乱与恢复[编辑]

莫斯科和列宁格勒的抵抗[编辑]

苏军的首次冬季攻势[编辑]

转捩点:斯大林格勒[编辑]

1942年夏季战役的失败[编辑]

胶着与反攻[编辑]

1942年至1943年冬季的胜利[编辑]

红军取得主动权[编辑]

春季攻势[编辑]

库斯克会战[编辑]

决定性胜利[编辑]

战时的苏联[编辑]

抵抗与灭绝[编辑]

反抗活动与游击战[编辑]

伪军[编辑]

经济与社会总动员[编辑]

“伟大的卫国战争”[编辑]

斯大林的领导[编辑]

镇压与强制迁徙[编辑]

战时的红军[编辑]

空军与海军[编辑]

“大同盟”[编辑]

结盟之始[编辑]

第二战场[编辑]

英美盟国的援助[编辑]

“三巨头”[编辑]

“十次打击”[编辑]

解放乌克兰和克里米亚[编辑]

白俄罗斯到波兰[编辑]

挺进巴尔干[编辑]

攻入东欧[编辑]

胜利[编辑]

维斯瓦河到奥得河[编辑]

雅尔塔会议[编辑]

攻克柏林与德国投降[编辑]

对日战争[编辑]

结果[编辑]

相关条目[编辑]

注解[编辑]

注脚[编辑]

  1. ^ Overy(2000年),第9, 331页
  2. ^ Werth(1966年),第10页
  3. ^ Bellamy(2010年),第XVII页
  4. ^ Graziosi(2007年),第553页
  5. ^ Boffa(1979年),II,第249页
  6. ^ Overy(2000年),第332页
  7. ^ Boffa(1979年),II,第618-619页
  8. ^ Overy(2000年),第58-59页
  9. ^ 杨宝康(1997年),第56页
  10. ^ Boffa(1979年),II,第624-625页
  11. ^ 杨宝康(1997年),第57页
  12. ^ 苏肄海(2016年),第370-372页
  13. ^ Boffa(1979年),I,第632-633页
  14. ^ Boffa(1979年),I,第633-638页
  15. ^ Boffa(1979年),I,第639-640页
  16. ^ Boffa(1979年),I,第640页
  17. ^ Boffa(1979年),I,第636-637页
  18. ^ Overy(2000年),第70-71页
  19. ^ Overy(2000年),第72-73页
  20. ^ Boffa(1979年),I,第640-641页
  21. ^ Bauer(1971年),3,第108-113页
  22. ^ Overy(2000年),第77-78页
  23. ^ Bauer(1971年),3,第75-83页
  24. ^ Boffa(1979年),II,第20-21页
  25. ^ Glantz(2001年),第30页
  26. ^ Fritz(2011年),第79页
  27. ^ Tucker-jones(2017年),第53页
  28. ^ Werth(1966年),第139-140页
  29. ^ 29.0 29.1 Boffa(1979年),I,第647-648页
  30. ^ Boffa(1979年),II,第25-27页
  31. ^ Mitcham(2008年),第459-460页
  32. ^ Overy(2000年),第89-90页
  33. ^ Stahel(2009年),第153页
  34. ^ Boffa(1979年),II,第34-35页
  35. ^ Kirchubel(2013年),第104页
  36. ^ Nagorski(2019年),第50页
  37. ^ Kamenir(2009年),第9页
  38. ^ Kamenir(2009年),第25页
  39. ^ 39.0 39.1 Bergström & Mikhailov(2000年),第13-15页
  40. ^ Stahel(2012年),第36页
  41. ^ Boffa(1979年),III,第119-135页
  42. ^ Mitcham(2008年),第460-462页

参考文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