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用户讨论:Dnssgh/Archive2007.5-2007.8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台湾历史[编辑]

很抱歉我好像没帮上什么忙(一鞠躬)。(现在是学校的电脑课)我这周末可能才会有时间上来细看。真的很抱歉─ ─。--あるがままでいい(talk) 2007年4月20日 (五) 01:10 (UTC)[回复]

我已经把全文校对过一次,修改了一些小错和错字。目前大致上应该没有问题。不过我觉得可以把#中华民国在台湾一段分拆出主条目中华民国在台湾(或之类的名字),作为中华民国历史的分支条目。因为虽说是“略古详今”,但是#中华民国在台湾一段还是有点太长了。--あるがままでいい(talk) 2007年4月20日 (五) 12:31 (UTC)[回复]

我仔细想了一下,发现这段历史好像不是那么容易分拆。因为中华民国历史中与台湾相关的部分包括中华民国政府迁台前对台湾的统治及政府迁台后两个部分,而前者并不能说是“中华民国在台湾时期”。我再思考看看有没有什么比较好的解决方案。--あるがままでいい(talk) 2007年4月20日 (五) 12:47 (UTC)[回复]

我有个建议,就是把中华民国在台湾的现有内容移动到中华民国在台湾 (政治名词),然后把中华民国政府迁台后的内容移动到中华民国在台湾,这样如何?--あるがままでいい(talk) 2007年4月20日 (五) 13:05 (UTC)[回复]

那我觉得使用你提议的“中华民国领台时期”也是可以的。此外“台湾战后时期”也可以考虑(google结果有141000个,而且在Category:台湾历史中也有这个分类)--あるがままでいい(talk) 2007年4月20日 (五) 13:10 (UTC)[回复]

那么我就先建立“中华民国领台时期”条目了。等等还请你删减一下台湾历史条目中的内容。--あるがままでいい(talk) 2007年4月20日 (五) 13:20 (UTC)[回复]

了解。我下一个着手进行的条目应该是郑成功台湾史前时期吧(不确定)。--あるがままでいい(talk) 2007年4月21日 (六) 03:47 (UTC)[回复]

刚刚完成了民国一段的二校,又找到几个疏漏掉的小错字,并增加了几幅图片。--あるがままでいい(talk) 2007年4月21日 (六) 06:12 (UTC)[回复]

RE:重制图片[编辑]

我看那图好像是最近刚刚上传,还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吗?或是您有什么概念?→真的很啰唆的阿佳 2007年4月20日 (五) 04:03 (UTC)[回复]

你说的是像这样吗?如果OK就麻烦你传了,如果不行就只能等我今天半夜回到台北再说了!你可以留言跟我说具体想要如何,我今天晚上有客户需要出差,预计半夜回台北家中,到时我就能处理了。→真的很啰唆的阿佳 2007年4月20日 (五) 05:03 (UTC)[回复]

哈!那是错觉,上下长短不对称的原因。我目前无法细修,到时再改个好一点的覆盖好了。→真的很啰唆的阿佳 2007年4月20日 (五) 05:07 (UTC)[回复]

新条目推荐/候选[编辑]

您好,新条目推荐/候选中,林麝正在评选,您发表了您的意见,我已回应。经我的修改后条目已达4,058 字节,谢谢意见,请您再审阅,编安。—Chaplin 来喝杯茶吧!日头西出 2007年4月20日 (五) 11:45 (UTC)[回复]

感谢你参加动员令[编辑]

第四次动员令不到十天就会结束,希望你在4月30日以前提交所有参加的条目,以便我们审核,此外大家应该继续关注动员令加分条目,部分条目仍为红字状态,特别是Category:翻译请求以及Category:正在翻译的条目,所有条完成翻译的话将会获得加分。在此期间,请您继续努力编辑条目。—费勒姆 费话连篇 2007年4月21日 (六) 03:50 (UTC)[回复]

10美分[编辑]

条目10美分已经修改完毕,全文句子重新梳理,参考资料翻译完毕,并增加了一些中文的参考资料,并增加发行量一节。欢迎你重新审查该条目,并提出意见。—木木 2007年4月22日 (日) 08:11 (UTC)[回复]

你好[编辑]

如果我没有弄错的话,你应该就是原来和我打过交道的左图右史吧?最近可好? 今天才看到你在方针上写的关于特条投票一项,我相信你不是针对我一个人,不过既然写到了我,我觉得应该向你澄清一下我的观点。

我给10美分投支持票,是因为我觉得该条目名没有问题,虽然在中国我们常用的单位是“毛”或“角”,但社会上也大约有种约定俗成,即国外的货币很多是用分计算,而不是用角。例如,如果是我想查这样一个条目的话,我肯定会输入10美分,而不会输入一角美元。因为我编写很多化学条目,首先就要考虑其什么名字最容易让人查到,毕竟只有大家都能很容易查到某个知识的时候,维基百科的宗旨才能够达到。所以我投支持票也就表明了我赞同此条目的名称。

我给高雄历史投反对票,是因为我觉得该条目的参考资料多少有些问题。你可以在Wikipedia:可靠来源看到,其实该文中很多来源并不能够算是可靠来源。基于这个原因和我在投票出所写的原因,我投了反对票。其实我在投票处也做出了解释,其实完全可以把那些数字删除,我应该就可以投支持了,毕竟是一个很不错的条目。而我见作者你一直没有回应,想必是在找资料,所以一直没有擅自做出更改,但我每天都回去投票处看一下,随时也准备着修改选票。

我觉得看完我的解释,你应该能理解我投票的动机了吧。希望你能谅解,我不是两套标准,谢谢。祝维基愉快!

PS:刚才才看见你被推举为管理员了,如果你决定接受的话一定要叫我一声哦,这一票可不能含糊了。—人神之间 2007年4月24日 (二) 15:05 (UTC)[回复]

昨天机房关了,我还没有写完。电脑坏了真不好:-(,其实我觉得这两个问题的性质也是不一样的,一个是名称问题,我觉得如果因为一个名称而废掉一个条目不胜合理,而另一个是内容问题,而我发现的问题恰恰违反了维基的方针。所以才投了反对。主要是我一直编写的是化学相关的条目,如果随意用数字而没有出处的话可想而知是多大的问题。另外,诚如你给我说得那样,你也查了书,发现对外国货币实际通称的是分,所以不知你能否也去特色投票出说一下你的观点,主要是我实在认为叫一角不妥,我心目中的名称排列应该是10美分>>10美分硬币>>一角人神之间 2007年4月25日 (三) 02:04 (UTC)[回复]

我刚去查了new oxford的英英词典,对dime词条的解释有两个。1:一个东西得十分之一。2:一美元的十分之一(a coin worth one tenth of a dollar)。另外,我看见的所有用dime的地方都只有one dime或a dime,我更觉得其意思和中文的一角差异很大,比如我们可以说5角而不能说five dime。另外,我查google,dime的使用范围貌似也没有10 cent广。dime大多数时候就只是作为一个专有名词在使用。至于港台的名称我也不清楚,不过刚才问了几个我周围的新加坡人,他们都说是10 cent,可是也不知道中文是什么...另外,高雄历史条目,如果你隐藏了,我想是可以投票支持的。—人神之间 2007年4月25日 (三) 02:38 (UTC)[回复]
其实我觉得也可以不隐藏,不知道能否找到原作者,我觉得这么准确的数字也不像是编造,肯定应该有参考资料,所以如果能联系上原作者,叫他添加上资料也可以,就是不知道原作者方不方便寻找。—人神之间 2007年4月25日 (三) 02:46 (UTC)[回复]
我也已经改票,但是希望你在能够修改一下文化史段落,否则现在的票数仍然不足以上特色。对于此话题,我实在无法帮忙,作为大陆人,对台湾真的知之甚少。—人神之间 2007年4月25日 (三) 03:09 (UTC)[回复]

回:流通货币列表[编辑]

谢谢您的贡献,我目前正在中文化国旗国名模板,不仅为这一个条目,也为其他国家相关的条目提供方便,参见国名国旗名模板列表。祝愉快。:=) 下一次登录 2007年4月25日 (三) 05:18 (UTC)[回复]

陪都[编辑]

十分感谢您的建议。不过我觉得陪都时期的重庆历史有很多内容,放进“重庆历史”条目中去不太适合,所以我决定还是单独创立一个条目。当然我也接受的你的建议,我认为可以这样:

您看怎么样? —火星蜥蜴TALK 2007年4月26日 (四) 12:56 (UTC)[回复]

(:)回应:谢谢您的指正,我以后会注意空格的用法,谢谢。—火星蜥蜴TALK 2007年4月26日 (四) 13:09 (UTC)[回复]

阁下好。关于重新撰写中国地理的问题,你是除卓别林之后第二位回应者,主要参与者包括我自己,至今总共有三位了。既然如此看样子问题不是很大了,不过估计时间将要一年或更长时间。关于结构框架,先参照英文优良条目Geography of IndiaGeography of Ireland,然后依照中文特点来草拟一下,估计要一周时间。Cncs对话)19:17 2007年4月29日(UTC+8)

关于优良条目改革[编辑]

你好,我正在着手写一个新的评价标准,不过对于究竟怎么界定特色条目和优良条目也没有太大的办法,不知道阁下又没有什么好的建议,比如你心目中的特色条目会比优良条目好在哪些方面?如能赐教,不胜感激。—人神之间 2007年4月26日 (四) 09:56 (UTC)[回复]

  • 我其实也看过你的那个草案,其实你找出的差异总结一下就是三点。1.专家满意和大众满意 2.是否能适当运用其他条目作详细解释使篇幅适中3.标明注释与否.其中第一点,我觉得可以接受,第二点比较模糊,不宜于判断,第三点,按照版权方针,是必须要添加,所以我不确定是否应该在这个地方作出让步?

回:质量[编辑]

对于条目来说,我认为质量是第一,数量是第二。从加入维基百科开始,我就不断作翻译,那时的翻译不好,因此质量对于其他人来说可能的确挺差。不过我曾努力改进,经过约5个月在维基的翻译练习后,现在的水准好了。不过这么久以来我甚少扩充,现在见您在您的管理员提名页对我的回应后,我又了解了您,也觉得我以后还是扩充条目为妙。现在对于中国地理的编写计划,希望我们有更良好的联系,欢迎到我的对话页留言,编安。—Chaplin 来喝杯茶吧!日头西出 2007年5月1日 (二) 12:13 (UTC)[回复]

说实话,告诉您,我强于生物、物理和历史,翻译嘛,以我这12岁人来说,水准不会太高的了,以后我会重于我强项方面的条目扩充。至于荣誉,我并无此意,可能表面上会令人误会,但我的确并没有此意。如果您认为我的确太重于荣誉的话,请立即告诉我,我会在用户页注明自己拒绝维基荣誉。上维基嘛,终究还是为了贡献啊!—Chaplin 来喝杯茶吧!日头西出 2007年5月1日 (二) 12:33 (UTC)[回复]

其实身份只是方便各种投票,作为资格罢了。某人闹场,说话不实,作不了解维基之状,亦不听我解释,我只好告诉他,也许我对维基百科的了解比他多一点点,要他听我解释。算了吧!现在才知道那维基人是来破坏和闹场的。—Chaplin 来喝杯茶吧!日头西出 2007年5月1日 (二) 12:49 (UTC)[回复]

关于Kurt Jansson的提问[编辑]

阁下为维基贡献颇多优良条目,能否就Kurt Jansson提问涉及到的百科全书定义与范例、条目的质量、产品评估等问题上给出总结,帮助把这个社群内部的调查完善起来。谢谢。--Mountain 2007年5月2日 (三) 09:12 (UTC)[回复]

恭喜[编辑]

恭喜成为管理员了,希望您能改善一下现在的管理员管理气氛,共同塑造一个好的知识分享平台!—Chaplin 来喝杯茶吧!日头西出 2007年5月3日 (四) 08:59 (UTC)[回复]

行政员很快会看到的了。—Chaplin 来喝杯茶吧!日头西出 2007年5月3日 (四) 09:42 (UTC)[回复]

没有破坏[编辑]

请问哪里有破坏?—Linuxwindows 2007年5月3日 (四) 12:34 (UTC)[回复]

您多次删除参考资料,已经违反回退不过三。—出木杉 2007年5月3日 (四) 12:38 (UTC)[回复]

对不起,刚才没有看到。我没有删除参考资料。—Linuxwindows 2007年5月3日 (四) 12:45 (UTC)[回复]

您多次删除“相关研究书目”章节,违反维基规则。—出木杉 2007年5月3日 (四) 12:49 (UTC)[回复]

新条目推荐[编辑]

您好,在新条目推荐中,党锢之祸条目正被推荐,你发表的意见已回应于那里,望察。—Chaplin 来喝杯茶吧!日头西出 2007年5月4日 (五) 10:43 (UTC)[回复]

是不是钱穆?(希望没打错字吧)—Chaplin 来喝杯茶吧!日头西出 2007年5月4日 (五) 10:54 (UTC)[回复]

您好,党锢之祸已改进,谢谢,望察。—Chaplin 来喝杯茶吧!日头西出 2007年5月4日 (五) 13:08 (UTC)[回复]

小提示[编辑]

谢利孟想提醒你:把条目提请撤销特色条目时,请记得把{{template:FArevoke}}模板放到该条目的顶部,直到投票结束,以便其他维基朋友投票及发表他们的意见喔。 :-)
你忘掉加模板的条目是:2006年世界杯足球赛,谢谢。

你的课本我先借用一下[编辑]

我翻阅了维基文库,发觉刘鹗的一篇文章《明湖居听书》没有节录在内,我先借用你的课本一下,反正刘鹗的作品是可以节录在维基文库内,因刘鹗的作品是逝世七十年以上的,再过个两年,他就逝世一百年,他的作品就属于公有领域了。--约翰哈博克少尉 2007年4月29日 (日) 04:21 (UTC)[回复]

民视大楼放到维基共享资源[编辑]

我已经把民视大楼图样,上传到维基共享资源了,不过你不要怀疑,你看到的绝对是民视所在的大楼,但照片中,却清清楚楚的标示著“敦北长城大楼”,那是因为民视没有属于自己的大楼,依附在这间商业大楼内(参阅盛竹如条目)。人说民视台视虽然距离很近,但却不是好邻居,果真如此。如果你想把民视这个条目修改,希望帮一下忙,不然我修改也可以,谢谢。

图样地址如下: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Image:FTV_Building.JPG

Thank you!--约翰哈博克少尉 2007年4月29日 (日) 14:45 (UTC)[回复]

我已经把民视的条目改好了,请看一看。--约翰哈博克少尉 2007年5月3日 (四) 10:23 (UTC)→图片已放。[回复]

我今天想拍摄公共电视的大楼[编辑]

一直放了很久还没去拍摄,真是不好意思,我今天就去拍摄,昨天台北市天气非常不好,所以我真的很讨厌下雨下太久的,我的衣服会脏,尤其是我买的绝版运动外套,现在在台湾似乎买不到了,所以我格外珍惜。

除此之外,请记得收信,谢谢。--约翰哈博克少尉 2007年5月6日 (日) 04:09 (UTC)[回复]

已经将公共电视大楼拍摄好了,请把条目修改好了,如果有想修改的地方,或者是说哪一张图片不妥,都可以欢迎提出,谢谢!
另外我拍摄我家附近的“民权隧道”图片,不知道放在“隧道”这个条目,感觉如何呢?--约翰哈博克少尉 2007年5月6日 (日) 09:20 (UTC)[回复]


请注意自己的言行[编辑]

我在自己的wiki页面里面发现了如下文字 "最后,少拿一块已经砸了的招牌说事,你是理学博士又怎么样,高学历就能压人吗?你们的起薪连农民工都不如了,你们在社会上的风评你们自己也应该略知一二,不要再继续做“高学历”“天朝大国”的美梦了"

Dnssgh,我不知道你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写这些话有什么意思? 大家都在为wiki做贡献,有意见不同是很正常的.没有必要用这么尖刻讥讽的语气进行人身攻击吧!不知道wiki对这样的行为有没有相关规定,劝你好自为之.

我不会来你这里再发任何帖子,这是最后一次.因为我知道你不是需要讨论那种人!--黄毛哈巴狗 (talk) 2007年5月1日 (二) 04:58 (UTC)[回复]

请做个榜样[编辑]

出木杉你好,客气话不多说了。关于日本经济,你将外文条目通篇搬过来中文版,放上一个多礼拜都不翻译好,更删除{{notchinese|{{{2}}}}}标示模板。我不认为这是太好的做法,谨建议你选择适合自己能力的条目进行扩充。-- tonync (talk) 2007年5月1日 (二) 04:58 (UTC)[回复]

尊重台湾历史事实[编辑]

出木杉你好.我很欣赏你的个人主页上的一些信条,如反对专制,信仰三民主义,支持言论自由.我的政治主张和爱好和你有99% 的相似.也算个志同道合之人.但我并不反对共产主义,她的理论有其合理之处,求同存异,我想这是中华文化几千年的传统.狭隘的文化,从来没有拓展到全世界的能力. 我对兄台台湾历史的部分有所意见,在此提出.我在兄台的"同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签订了《中日联合声明》。"之后添加了下列文字:

《中日联合声明》第三条的内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重申: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国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国政府的这一立场,并坚持遵循波茨坦公告第八条的立场。".而波茨坦公告第八条的内容是"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开罗宣言的重要条件之一便是";“剥夺日本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在太平洋上夺得或占领的一切岛屿”,使日本强占的中国领土,例如东北地区、台湾和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

我的修改被兄台删掉,并且加上了下列文字"维基不是收录条约原文的地方,写条约请到维基文库".对此我不能认同.之所以将条约的原文转载在此,并且在修改的页面上给出使用条约的出处,是为了还原事情的真实面貌.我没有使用任何人对条约的理解,而放上原文,就是给每个维基读者公平的权利.让每个读者自己去理解,而不是受到别人左右.你在台湾历史中的有些内容也是直接引用某些资料的原文,为什么我就不可呢?

我是复旦大学的理学博士,但对历史和文化也很感兴趣.大家都是读书人,对问题有不同的见解很正常,一个人的两只手还不完全一样大呢.如果只允许自己的观点存在,别人的不同,就利用自己的权利将别人删掉.这样到维基这个页面的人会越来越少.没有读者的页面,你作为管理员会有意思吗?

意见不同,可以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欢迎以后大家继续切磋. 黄毛哈巴狗 (talk) 2007年5月17日 (四) 23:58 (UTC)[回复]

Re:Hi[编辑]

谢谢您的问候。我刚从北戴河回来,所以现在才回复您,请谅解。可能我们的政治观点不同,但并不妨碍共同对维基做出贡献。对于民主我有不同理解,在这里也不想多说。虽然对于中共的某些所作所为实在不敢苟同,但仍希望中国在她领导下能够不断向前进。其实不管什么政党,只要老百姓生活得比以前好了,就会得到拥护和支持,亘古之理。

对不起,又闲扯这么多无关紧要的政治话题。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日本,我有可能的话会去弄的。只是不知道为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被英文版撤销特色了,如果再按照英文版翻译,会成为中文版特色么?说实话虽然生于新中国,其实对于她一点都不了解,所知道的不过是官方的说法。至于日本的话,仁兄日文肯定比我好,我可以翻英文,您可以翻日文,两者综合起来,再加上我们中国的说法,相信可以成了。虽然如此,但我缺乏信心,因为长期以来的官方洗脑,使我不自觉地表现出中国中心主义,加之仍拥护执政党,能否客观公正不敢说,不过我一定会尽力的。实际还是喜欢编精致的条目,虽然小但内容精,可能和中国最精致的城市、我的家乡苏州的长期熏陶有关。我一向比较懒,有些翻译条目还没完成呢。5月的计划是大扩武则天,把则天文字玄武门之变再加工成为特色,是否还有时间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我不敢打包票,但一定尝试着去做。

PS:还好我没入党(不够积极),不然按照仁兄的规定,我就不能在您对话页面留言了,哈哈。——顾心阳 2007年5月2日 (三) 09:58 (UTC)[回复]

多谢再次问候。南京已经改进,我觉得非常不错,所以改为支持,也希望我能抽空把自己的家乡苏州也做成南京这样的,不过那是后话了。还有,谢谢出木杉君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英文评特纪录给我看,我会参照着改的。其实我对日本理解相当有限,估计只能写写历史、文化方面(我有这方面书),其他的就不行了,而且中、日毕竟是超级条目,得慢慢来嘛,不用着急。最后谢谢君的提议,不过相当遗憾的是,我这个人做事没有什么条理,写什么条目也是随心所欲,想到什么写什么,而且爱好广泛,“野心”极大,想把所有感兴趣的条目一一做来,却没有足够的时间(我大三了),看来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这就体现了维基的团体精神啊!一个人是做不来的。——顾心阳 2007年5月19日 (六) 12:39 (UTC)[回复]
呵呵,至今几乎独立由我完成的最大最长的条目就是玄武门之变了,可能我喜欢有争议性的条目,比如武则天萨达姆等等。我没有条理还真不能怪北京,我在苏州也是这样的,苏州人总不可能都是有条理的吧,总有例外,而我就是例外之一。至于翻译,我正在尝试着去做,比如我的很多推荐条目都是翻译自英文、阿文或者其他外文的,但我只会翻译我熟悉的和感兴趣的(如文化、历史、语言、地理、神话等),其他我不敢贸然啊。——顾心阳 2007年5月19日 (六) 16:11 (UTC)[回复]
呵呵,也不算是小条目了。我会尽力的,今天可能没有时间,这星期一定翻译出来。——顾心阳 2007年5月24日 (四) 03:46 (UTC)[回复]
呵呵,君太看得起我了。我一向没什么条理的,不过既然君都找上门来了,我就尽自己的努力吧。——顾心阳 2007年5月24日 (四) 03:56 (UTC)[回复]

关于陪都[编辑]

小弟有意把它写成推荐条目,不过有一个疑问,好像陪都的说法只在中国、朝鲜等东亚国家有(日本在平安迁都以前好像迁一次旧都废一次,迁都东京后似乎也没称京都为陪都),在西方似乎没见过这种说法,不知是否属实?如果是的话,我就开始着重些东亚国家的陪都情况,不考虑西方了。——顾心阳 2007年5月4日 (五) 15:59 (UTC)[回复]

关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陪都,小弟认为应该是殷代朝歌,不知贤兄意下如何?——顾心阳 2007年5月5日 (六) 07:02 (UTC)[回复]

但是西周的洛邑该怎么算呢?它可在燕下都之前啊。——顾心阳 2007年5月5日 (六) 07:22 (UTC)[回复]

以下是我找到的一些资料,虽不能算是普遍观点,但至少能代表一家之言。[1][2][3]

还有一个链接和上面的重复,不过是人民日报海外版的,应该是原出处。[4]

我想也是,以后在条目中可以带上一笔朝歌,但洛邑应该是史学界公认的了。另外根据以下链接[5],朝歌变成首都而不是陪都了,好像还蛮有道理的,引经据典。——顾心阳 2007年5月5日 (六) 07:45 (UTC)[回复]

英文版是这么写的(The approximately 7.59 million overseas Chinese in Malaysia are also occasionally included, particularly in the context of the Chinese contemporary music industry. "新马港台" (新 for Singapore; 马 for Malaysia; 港 for Hong Kong and 台 for Taiwan) was a phrase referring to the music scene in the four markets in Greater China.),而且有来源的,本来还包括蒙古,可是没有确切来源,所以删除了。——顾心阳 2007年5月5日 (六) 02:23 (UTC)[回复]

哦,刚才我看了一下,好像也有问题,先删掉好了。不过英文版说“新马港台”并称倒是事实,不过没有直接提到和大中华地区的关系。——顾心阳 2007年5月5日 (六) 02:36 (UTC)[回复]
我新找到一些网址,不知能否证明马来西亚偶尔会被列入大中华地区。[6][7][8]
第二个来自blog我不否认,但也是有出处的,在这里。但第一个说的是包括“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在内的大中华地区,意思应该是强调这些国家是东南亚的,但并没有排除它们是大中华的。第三个我虽然用的是百度快照,但为的是让您看清,也不能否认真实性。我的意思是在大中华地区主条目中做一些说明,但在模板里就不用写了。您意下如何?——顾心阳 2007年5月5日 (六) 03:13 (UTC)[回复]
发现麦当劳的大中华区就包括马来西亚[9],看来把马归入大中华还是比较常见的,不过泰国是第一次听说。——顾心阳 2007年5月5日 (六) 03:35 (UTC)[回复]
呵呵,可能香港单列一个区吧。以前好像听说过因为开奥运会,哪家大公司想要把北京单列出来成立“大北京区”的,但并不代表北京不属于大中华啊。我猜香港也是同样的道理。——顾心阳 2007年5月5日 (六) 03:45 (UTC)[回复]
唉哟,弄错了,是可口可乐把北京单列出华北区[10],但不代表北京不属于华北啊。香港之于大中华估计和北京之于华北的情况一样,一城独大。——顾心阳 2007年5月5日 (六) 03:48 (UTC)[回复]
抑或麦当劳的大中华区用的是台湾的概念,见中国大陆条目:“

中华民国的大陆 “中国大陆”也用来指中华民国的大陆地区,即台湾地区以外的中华民国实际未管辖领土,见诸《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第二条第二款。2002年以前,在上述条例的施行细则中规定,大陆地区“包括中共控制之地区及外蒙古地区”;2002年1月30日,行政院公告修正施行细则,大陆地区“之施行区域,指中共控制之地区”。2002年9月1日,驻乌兰巴托台北贸易经济代表处在蒙古首都乌兰巴托正式设立。这样,中华民国大陆地区在实际应用中也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实际管辖区等同。” 这样的话中国大陆就显然包括香港和澳门,所以无需再单列出港澳。不过我也只是猜测,究竟是怎么回事也只有知道麦当劳内部的人才清楚。——顾心阳 2007年5月5日 (六) 04:02 (UTC)[回复]

谢谢您在新条目候选投我一票[编辑]

其实我当初在写条目的时候,很犹豫到底要不要自荐为新条目。因为富冈渔港的历史不到50年,参考资料真的很少,也没办法从外语维基翻译过来,等于是从零开始。最后想想,已经很久没有台湾相关的条目被放到推荐新条目里了,还是厚著脸皮自己推荐了。谢谢你的一票,如果对我或条目有任何建议,欢迎你不吝提出,再次谢谢你的投票。 --vegafish - 蠢鱼 2007年5月10日 (四) 12:32 (UTC)[回复]

再次谢谢您替推荐新条目风城购物中心投的一票。 --vegafish - 蠢鱼 2007年5月15日 (二) 18:18 (UTC)[回复]

大印度地区[编辑]

哦,是哦!是很相似,不过我是从英文翻译过来的,中文语境中也有大印度地区这种说法,虽然和印度文化圈有很大的重复,您看着办吧!—冰封沙漠 2007年5月14日 (一) 10:51 (UTC)[回复]

新条目推荐[编辑]

于5月4日自荐成为推荐条目的詹森城的已经内容再被提升了(增加约2,000字节),请考虑将投票改成(+)支持。--Eno TALK 2007年5月4日 (五) 22:56 (UTC)[回复]

回:请尽早回来[编辑]

谢谢您的留言,我倒不是因为您们的批评而休假,我只是佯装休三年假,希望引发对此不完善制度的讨论,事已达成,这么快就开始讨论了,我也继续回来编辑了。对于内容扩充,因为涉及版权,我决定不做了,也许翻译工作更适合我。前些时候用了一点机器翻译,既然素质不好,就完全不用了吧。我想把讨论删除也有旧记录的,也许该把不成功推荐记录移到自己的讨论页中,以给自己参考一下意见。—Chaplin 来喝杯茶吧!日头西出 2007年5月6日 (日) 09:04 (UTC)[回复]

插个嘴,不管什么理由都好,您能回来修复条目的问题,是一个好表现。-费儿(费儿的留言簿) 2007年5月6日 (日) 12:33 (UTC)[回复]

祝贺您!![编辑]

恭喜您成功当选为管理员!的确,维基百科需要您,还是在这里少谈点政治吧~ 无论如何,再一次祝贺您,加油!

PS:有空可以考虑贡献一些Wikia项目,也一定会对您有帮助的。^.^—dbslikacheung 2007年5月5日 (六) 17:35 (UTC)[回复]

你好,关于特色条目评选的事来找你的。想提醒你,特色图片评选的当选资格是“获得4张以上的支持票。”,而“反对票与支持票1:1抵消。”

所以,我的图片Image:Cheung Tsing Tunnel.JPG是有“9票支持,5票反对”,是满足了“获得4张以上的支持票。”的条件。就是,我,恶德神父,要求阁下将你所作的错误编辑作出改正,因为这图片是“获得4张以上的支持票。”的。而且,我重申一点,特色图片评选的当选资格并非支持率不足三分之二,敬请注意。我个人希望你能尽快为页面作出改正,谢谢你的关心。--恶德神父(来告解) 2007年5月10日 (四) 14:25 (UTC)[回复]

很感谢你的修改,现在看来,我的语气是急了一些,不太友善似的,还希望你能够原谅。--恶德神父(来告解) 2007年5月10日 (四) 14:35 (UTC)[回复]

Hi,你好。[编辑]

这个学期我为自己揽了一摊子事,而且就要开始,恐怕要沉寂一段时间。所以,即使如果当上管理员,反而给人一种升官反而怠工的感觉。而且,一个社区,总不能人人都去当管理员,总要有一些人被人管。我目前还是比较适合被人管。不过谢谢你的好意。dgg32 2007年5月8日 (二) 08:43 (UTC)dgg32[回复]

我们正在讨论有关Discuz!维基其他奖励[编辑]

由于想令多些用户参与维基编译工作,本人正在题议将Discuz!讨论区作为奖励。请到Wikipedia:互助客栈/方针/存档/2006年4月#Writely邀请奖励移到Wikipedia:维基其他奖励给予意见,谢谢。--Eno TALK 2007年5月11日 (五) 00:06 (UTC)[回复]

关于南京市[编辑]

南京市已经是第四次提请优良条目了,真是令人佩服、感动。不过,对于历史古迹与文化遗产旅游两节,在下感觉有点重复和杂乱,斗胆进行了整合和改动。其他部分也作了一些补充和较小的改动,主要是改写列表。如有冒犯之处,敬请见谅。—Timothy 2007年5月15日 (二) 13:53 (UTC)[回复]

台湾历史[编辑]

Hello,目前有人很不友善地修改台湾历史的一些词句,因为你是主要编写者之一,所以在这里和您说一声,告知一下。如果要回退,把我作的修改也一并回退掉没关系。—bstleetalk 2007年5月18日 (五) 16:49 (UTC)[回复]

你好,我发现你还是把那些问题再次改回去了,所以我将这事件提交了Wikipedia:互助客栈/方针,欢迎你发表意见,记住友好讨论哦。—人神之间摆哈龙门阵 2007年7月9日 (一) 04:32 (UTC)[回复]

我增加了一个与集邮有关的条目[编辑]

我增加了一个叫做邮票钳的条目,并拍摄了两张图片,第二张图片其中的示范邮票都超过了版权,所以可以放心的使用。兄建议我说多找一点翻译条目,我相信两千次的编辑次数就可以达到,而成为执行编辑了。当然,哪边写得不太好,请帮忙修正,谢谢。--约翰哈博克少尉 2007年5月19日 (六) 17:08 (UTC)[回复]


唐朝[编辑]

你好,请问我的版本如何不符合维基格式的规定?阁下所坚持的版本中,把唐代的概述与唐代皇室混淆在一起,而且概述中排序混乱,难道没有问题吗?

我建议把我的版本中的“概述”当作“Wikipedia:专题/朝代”中的概况,而“李唐皇室”则为概况下的小条目,例如===或====,不再是==。请问阁下同意吗? 祝安 。—User:Satricky2005(Talk ) 2007年5月24日 16:18 (UTC)

根据“Wikipedia:专题/朝代”所说的朝代,并没有阁下所明言的历史-国号-皇室-影响这回事,既然阁下有认为是这样的,那“李唐皇室”的内容就搬去政治发展中的李渊开国吧,请问阁下同意吗? —User:Satricky2005(Talk ) 2007年5月24日 10:28 (UTC)

台湾媒体史[编辑]

无意间发现你计划编写“台湾媒体史”?呵呵,这个题材我蛮有兴趣的,这可是个大题目呐。我一直很想写台湾出版史,可惜这方面的材料我找了几年,很少有全面性的研究,手上只有片面的口耳相传或编辑忆往,报业和电视发展史在图书馆倒看到过不少材料,也许这次我能提供一些协助。WiDE 写于世界时间 2007年5月3日 (四) 00:21 (UTC)[回复]

下午再到图书馆找些资料,我大概只会就2000年之前的发展进行补充,身受台湾媒体包围,我没有足够的距离能够条理现代媒体在台的发展与影响力(比如说,我已经分不清民进党跟国民党操弄下的媒体有什么两样)。WiDE 写于世界时间 2007年5月3日 (四) 00:42 (UTC)[回复]
哈哈,你问错人了,我几乎是不听广播的,我只知道地方电台(我想你问的应该是地下电台吧)因其短波特性,国民党不易取缔,在早期是党外人士拢络民心、攻击国民党的“地下资讯传播中心”。一般来说,民进党有三大传媒武器:民视、自由时报和地下电台。以上,是我大致上的理解。WiDE 写于世界时间 2007年5月3日 (四) 09:17 (UTC)[回复]
1990年代前期的第四台,大概主要是播映电影为主,我不记得第四台业者有制作过节目。WiDE 写于世界时间 2007年5月3日 (四) 09:56 (UTC)[回复]
我以为你指的“第四台业者”是系统业者呢(即负责传送讯号,不负责制作节目,电视网业者大致分这两种,转送讯号的地方系统业者跟制作节目的电视台),猪哥亮餐厅秀是早期三立电视台的主要节目[11](当时录像带店也是主要流通管道),为南台湾民众所热爱。WiDE 写于世界时间 2007年5月3日 (四) 10:15 (UTC)[回复]
那时候太早了,我家没装第四台,只记得常往同学家跑,当时台湾主流电影是香港电影,所以第四台主要是可以看到免费的港片、A片(笑)而大为流行。

在图书馆借了一堆报业发展史,图书馆妈妈一边盖借书章,还刻意抬头对我笑说:“这些书进好几年了,都没人借过呢!”,大部分的书都跟你列的参考资料重叠,其它我已经列上去了,王天滨那一系列传播教科书你手上也有吗?─怀德WiDE 2007年5月4日 (五) 08:49 (UTC)[回复]

游玄武湖呀,真是好兴致,呵呵。现在正在编写有线电视的首段,伤脑筋的是,《台湾新闻传播史》跟我手上另一本书有些数字不大相同,主要是有线电视业者临时登记和正式登记的台数,目前是以《台湾新闻传播史》为主(因为此书数字较为确定)。比较幸运一些的是,我这些书可以借上个把月,因为一边还在翻译计算机硬件历史,还掉彰化市南瑶宫的参考书,仍然没能借太多,只能借几本重点的。─怀德WiDE 2007年5月4日 (五) 09:46 (UTC)[回复]
“第五媒体”指的是Internet吗?─怀德WiDE 2007年5月4日 (五) 12:02 (UTC)[回复]
我也不是专科的,不知道什么是“第五媒体”呢。─怀德WiDE 2007年5月4日 (五) 12:12 (UTC)[回复]
承蒙厚爱(汗),很抱歉,我没有意愿成为管理员,我只对编写条目有兴趣,对管理完全没有兴趣。─怀德WiDE 2007年5月5日 (六) 04:02 (UTC)[回复]

这一两天再把这些书大略读一下,劳你先行,大纲建立起来之后,我再补充轻松多了(笑)。─怀德WiDE 2007年5月5日 (六) 04:16 (UTC)[回复]

记得之前你有讨论过应用“台”来取代“台”,一般来说,我是倾向使用较正式的字眼,但是不知怎的,唯独“台”字例外,我小的时候,学校考试作文时是一律要写作“台湾”的,“台”字只能是私下方便手写,没想到长大后,台湾本土意识崛起,正式的“台”字,逐渐被一般民众常用的“台”字所淘汰,现在只有政府机关的正式公文会看到这个字了。讽刺的是,大陆老早就用“台”字称呼台湾吧,民进党政府怎么不正名一下,说用简体“台”字是不爱“台湾”的呢(笑)。以上只是刚才看到您把内文的“台”字改成“台”字,突然有感而发,只是因为打字方便,所以我也是“台”字派。内文大致完全后,可以再作一次性的修改。─怀德WiDE 2007年5月5日 (六) 05:24 (UTC)[回复]

王天滨的教科书写得相当不严谨,让我大失所望,例如《台湾报业史》第1页前言说“1683年…台湾归入清朝版图。在此之前,西方传教士以新式刷机,在台湾大量印行教会刊物…”,但实际上,应该是第5页的“1885年7月,台湾出现第一份定期印刷刊物《台湾府城教会报》”。《台湾新闻传播史》第70页指《邸抄》为“人工木刻”,第71页又说是“手抄”。可能是初版的关系吧,校对作业做得相当马虎,读起来还真辛苦。─怀德WiDE 2007年5月7日 (一) 04:06 (UTC)[回复]

又找到说《邸抄》是木刻的地方,搞不懂到底是木刻还手抄。─怀德WiDE 2007年5月7日 (一) 04:20 (UTC)[回复]

台湾报纸的部分,内容繁多,难以取舍,我想我还是先编辑主条目“台湾报业史”,方得以衡量取舍方寸。─怀德WiDE 2007年5月8日 (二) 04:44 (UTC)[回复]

最近会比较忙,可能要暂停参与编辑了...通讯社的话,我倒是有看到一本中央通讯社的沿革。─怀德WiDE 2007年5月11日 (五) 04:00 (UTC)[回复]

近日工作繁重(正偷闲打字间,又接到老板通告,苦笑),连看书的时间都快没有了,大概只能抽一点小空档,慢慢龟速完成之前的计划。─怀德WiDE 2007年5月24日 (四) 03:15 (UTC)[回复]

工作旺季过去,最近会慢慢闲下来,陆续补完计算机硬件历史台湾报业史。— WiDE 怀德  留言 

您好,我注意到了您在优良条目候选中留下的反对意见,并曾尝试对此进行改善,但目前为止我在google上还没有找到什么有用的内容。不过我发现该条目的日文版最后一段(余谈)似乎具有相关的内容,由于在下是一名日文盲,所以只得请求你来帮我看看是否值得添加到中文内容中去;如果值得,也希望阁下不要吝惜笔墨。非常感谢!----阿菲利菇维基食用菌协会SVG矢量图?找我就对了 2007年5月13日 (日) 02:21 (UTC)[回复]

请关注一下哆啦A梦的图片[编辑]

我之前编写的条目刚刚遭殃(见互助客栈方针关于“版权作品衍生物”一文),现在您上传到维基共享资源的图片也很可能被速删,快一点把图片上传至中文维基并改为合理使用,迟一点可能就没有了。—房客某R 前往雏田庄 2007年6月3日 (日) 07:27 (UTC)[回复]

关于台湾媒体史[编辑]

我要先向出木杉大哥说声谢谢!大陆人来编修台湾部分的条目,尤其是像媒体类这种争议性较大的领域,本来就是比较不容易的事情,真的是辛苦您了!!其实我本来主要编修的是〈台湾媒体〉,计划先把台湾媒体的介绍及现况先补齐,对于媒体史这个条目反而没有很重视;但是看到了你的邀请,我会在媒体史这边多多参与编辑和扩充的。毕竟身为土生土长的台湾人,出社会之后又想要用“媒体救台湾”,呵,我会多多努力的!!^^ 大摩 ~摩一下~ 2007年6月2日 (六) 06:45 (UTC)[回复]

关于中国疆域史条目[编辑]

中国疆域史条目的几乎所有内容,都没有指明可靠来源。这些来源,都可以去《二十四史》的《地理志》里去找并填上,否则这个条目不适合成为被人引用的信史。你两次去掉我加入的{{RefImprove}},却没有加入可靠来源,这似乎有些不妥。--霍枯燥 2007年6月4日 (一) 20:11 (UTC)[回复]

另,请看一下[12]这个我加的这个来源请求{{cn}}的版本,第一段“九州”一段因为有《禹贡》这个可靠来源,我并没有加来源请求;剩下的几段都是明显缺乏可靠来源的,不知道你为什么不加可靠来源就抹去了我的来源请求,这个是不太符合wikipolicy的。--霍枯燥 2007年6月4日 (一) 20:16 (UTC)[回复]

不好意思,我上次看到航天飞机挑战者号灾难同一天申请了两项评审。我不知道条目一般不能同时进行两项评审,以前都是别人帮我提交申请的。我已经将优良条目的评审申请删除了。—木木 2007年6月5日 (二) 11:16 (UTC)[回复]

还有一个小问题,如果特色条目落选,是不是还要返回到优良条目申请<sectins></sectins>?—木木 2007年6月5日 (二) 11:16 (UTC)[回复]
我相信该条目能选上优良条目,我自认为比我以前写的优良条目要好。特色条目的要求太高了,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和看法,让大家都满意很难。Anyway,我不是说你有什么双重标准,我来维基的时间并不长,还不满5个月,很多方针都在熟悉的阶段,需要老维基人指导。—木木 2007年6月5日 (二) 12:00 (UTC)[回复]

谢谢颁奖[编辑]

看到您颁了维基执行编辑给我,还真是有些意外呢!谢谢了 : ) 不过题外话,把讨论页分为三部分,恐怕以后您自己要不断为新加的讨论分类了,不明就里的人只会按页顶的“+”吧。—Ray1118x 有什么建议吗? 2007年5月12日 (六) 19:00 (UTC)[回复]

特色条目[编辑]

我总觉得应该把{{featured article}}放在页面下面,分类与跨语言连接之间更合适。另外,能否用Wikipedia:特色条目候选/xxx这样的子页面形式评选?这样存档也方便,编辑历史也会一直跟随--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7年5月14日 (一) 05:53 (UTC)[回复]

关于新条目推荐的更新[编辑]

Hi,您好,更新DYK时请注意

  1. 条目对话页的更新,正确内容请参阅[13],其中:''~移動自[[Wikipedia:新条目推荐/候选]]~([{{fullurl:Wikipedia:新条目推荐/候选|oldid=4180948}} 最後修訂])''中的oldid后面的那个数字,是要从Wikipedia:新条目推荐/候选这一页,最下方的永久连结这个超链接,最后的那个数字。
  2. 所以,把投票内容搬到条目对话页时,应该先搬最后一个投票(最下面的),到条目对话页,然后删除Wikipedia:新条目推荐/候选内的那一项投票之后存档,这时再处理第二个投票,第二个条目对话页的oldid后面的那个数字,最新的存档的数字(亦即删去前一个投票内容之后的页面)
  3. 另外,最后一行要加上:''~移動完畢~'',并签名。以标明移动者及时间。
  4. 如有疑问,欢迎跟我连络。—天上的云彩 云端对话 2007年5月15日 (二) 08:56 (UTC)[回复]

你好[编辑]

你好,对于维基翻译专家的投票,我已回应你的反对理由,我实不明你为何这样说,希望你到那里看看我的回应,望重新考虑,谢谢,编安。—Chaplin 来喝杯茶吧!日头西出 2007年5月22日 (二) 09:09 (UTC)[回复]

建议新条目推荐候选门槛提高[编辑]

我在Wikipedia:互助客栈/方针发起了这个话题的讨论,欢迎君移驾屈尊,参与讨论。——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07年5月29日 (二) 15:11 (UTC)[回复]

关于网络与通讯社[编辑]

你好。很希望我能参与其中。但是我现在人身处它国。所需资料位在台湾。 因而不能有详实的资料查询。但是我会尽力编辑关于通讯社的内容。 但是网络部分我不太明白。请告知是否是YAHOO新闻之类的内容?还是媒体放上网络?谢谢你!—Newspawnshop 2007年5月13日 (日) 13:42 (UTC)[回复]

麻烦您填一份有关中文维基百科管理员的的问卷[编辑]

您好!这份问卷旨在探讨─两岸三地中文维基百科管理员的“参与动机”和“日常工作的型态”,您宝贵的意见将有助于对维基人与管理员的了解。问卷中所填写的资料仅做为学术用途,不会将个人资料与填答内容外泄,请放心填写。笔者每回收一份有效问卷,将捐助美金1元给2007国际维基媒体年会之筹备基金。感谢您的帮忙,也表示一点小小的心意。

问卷连结 http://www.my3q.com/home2/163/qcute/94773.phtml?eenid=MjcwOSxxY3V0ZXN0QGdtYWlsLmNvbXwxNzc0LHFjdXRlc3RBVGdtYWlsLmNvbQ
预计截止日期:96年5月23日止

指导教授:元智大学资讯传播学系 梁朝云教授
研究生:国立台北教育大学教育传播与科技研究所
陈佳珩 [email protected]Qcute 2007年5月21日 (日) 02:46 (UTC)[回复]

优良条目重审[编辑]

优良条目重审中的台湾电影是否已到期?可否协助移到存档呢?谢谢。--あるがままでいい(talk) 2007年5月31日 (四) 12:42 (UTC)[回复]

以色列中国武术的优良条目重审都未有备份存档,请管理员规范操作流程。— Markus  talk  2007年6月8日 (五) 09:34 (UTC)[回复]

比如中国武术的优良标签已经撤下,但是在中国武术的Talk页仍未有提示和存档。— Markus  talk  2007年6月8日 (五) 11:36 (UTC)[回复]

求助[编辑]

先前我是用jaylee.cn的代理上的维基,一直都可以上的,可昨天突然不能上了,想必是终于被发现而被封了。现在只能用Torpark上,很慢,想问君有没有其他办法可以上?真是急煞人也。(PS:我在大学里用的教育网直通车)——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07年6月1日 (五) 10:47 (UTC)[回复]

谢谢,万分感激。——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07年6月1日 (五) 11:18 (UTC)[回复]
不好意思,刚才有事出去了,刚回来。我的E-mail是[email protected]。——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07年6月1日 (五) 16:29 (UTC)[回复]

邀请[编辑]

欢迎参与《世界七大奇迹网上投票》长城为候选地之一,2007年7月7日于葡萄牙里斯本发布投票结果。请阁下互相转告维期百科朋友、并动员亲友参与长城的投票工作。Cncs 13:38 2007年5月31日 (UTC)

请注意一点[编辑]

除了像都道府县,根据WP:MOSJA的说明,绝大部分的日本相关条目应该使用{{japanese}},希望你下次可以注意一下。—费勒姆 费话连篇 2007年6月13日 (三) 13:48 (UTC)[回复]

不好意思[编辑]

请问你的内容是使用机器软件翻译的吗?正所谓欲速则不达,希望你下次可以注意这点。—费勒姆 费话连篇 2007年6月24日 (日) 15:30 (UTC)[回复]

多谢支持[编辑]

多谢支持,我也没想到会成为维基内容专家.我会努力.—小为 2007年6月26日 (二) 16:01 (UTC)[回复]

谢谢[编辑]

谢谢你的抬爱和夸奖。不过最近我在酝酿写一个特色条目,而且自己工作压力也比较大,所以恐怕不能投入太多精力了。我会一直关注日语方面的条目的,以后有问题,也可一起探讨!谢谢!—Hamham 2007年6月30日 (六) 05:50 (UTC)[回复]

杭州西湖,现在的条目内容让我这个在西湖边生活了30年的杭州人太惭愧了。呵呵。—Hamham 2007年7月1日 (日) 23:25 (UTC)[回复]

台湾光复条目遇到您,也算是认识了。希望您在Wikipedia:优良条目候选的黄兴条目候选提点意见,指出缺点后我再修改,谢谢!--涓生 2007年7月1日 (日) 13:58 (UTC)[回复]

多谢指教,那个条目就停止讨论了,分歧总会解决的。另外关于黄兴的详细的介绍很难找到,所以文章写得不够长,与优良条目还有点距离。我会再努力扩充一些的。-涓生 2007年7月1日 (日) 14:47 (UTC)[回复]

欢迎参与本期条目质量提升计划[编辑]

--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7年7月2日 (一) 02:24 (UTC)[回复]

如果是你打算在短时间编写该条目的话,就不要放下去,因为这样的话只会浪费资源。—费勒姆 费话连篇 2007年7月4日 (三) 12:26 (UTC)[回复]

请求帮助[编辑]

User:Yyk一再人身攻击在下,企图转移主题,并助无视生者传记,版权守则方针,在马英九一文中屡次犯规,申诉于,请求关注,予以协助,以制止其再犯。—孔明居士 2007年7月4日 (三) 17:59 (UTC)[回复]

和“孔明先生”在本讨论版交手的一些真相[编辑]

我已申请有关《传记文学》的光碟数据库,因为最近那本杂志有关马英九的报导上了最新的台湾新闻版面,当初我根据“东森新闻报”内容转述在马英九条文内,却屡次被“孔明先生”删除,因他不相信那来源是可以验证的(当时猜测可能他不是台湾人,不认识这个媒体),所以我再反问他,相信“(台湾)中国时报”、“人民日报”、“新华社”吗?但他都不回答。因为当天原本中时电子报(即中国时报的晚报部分)亦有出现该报导,本想当作第二来源,但都得不到他的回应,总觉得他故意刁难。

后来我也好心告诉“孔明先生”到哪免费申请《传记文学》光碟数据库,但他亦否定该数据库可做验证的来源。之后我想可能该数据库申请时需要一些个人真实资料,我体恤“孔明先生”‘不方便’申请,所以跟他说等我申请到再分享给他。无奈当时我多话,多了一句‘其实我猜得不错,您“不便”申请。’却得到他这样的回应:‘悲夫,猜度之事,小人之为,诚哉无言也。’竟指我是“小人”,后来又说他回应时没用“你”,是我“自己对号入座”。

被影射为“小人”的我并没有真的哭爷爷、告奶奶般地请求管理员来主持公道,反而让对方做了这种事,并将我封禁3天。

在此讨论页相互讨论并留下文字是代表一种历程,也是一切事实的真相,原本想将“给User:石”的回应留在本讨论页,让其他一些网友很容易略知当中一些真相,但无奈被删,故重新说明之。 Yyk留

仅此敬贺![编辑]

您好出木杉,刚才得悉了您今天生日,在此祝贺您生日快乐唷!又成长大一岁了,又什么愿望呢?XD—dbslikacheung 2007年7月11日 (三) 16:10 (UTC)[回复]

台湾历史[编辑]

我看到你对我的修改有不同意见,请你到讨论页讨论具体的修改内容以便达到共识,谢谢。—Linuxwindows 2007年7月8日 (日) 08:40 (UTC)[回复]

台湾历史[编辑]

我又作了一些修改,请你看一下。如果有不同的意见,请你到条目的讨论页讨论,谢谢合作。—Linuxwindows 2007年7月8日 (日) 17:29 (UTC)[回复]

对你的意见的一些回应:

其一:你可以认为台湾是个地区,但谁说地区就不能与国家交流,

同意你的意见,现在已经改成了国家与地区,只用国家会误导读者以为台湾是个国家。

其二:三国时期台湾与魏蜀吴都没有从属关系,使用中国无不恰当。

三国时期台湾和大陆是没有从属关系,同意,但是在条目中是叙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观点,着眼点是现在的政治形势,是要寻找两岸联系的历史证据,因此用更中立的两岸叙述方式。

其三:民主化为台独之间有何必然联系?

民主化的台独的联系比较复杂,我个人的观点是这两者是联系在一起的,台独借着民主化在发展。当然这个观点可能有人会反对,所以我不坚持把这句话加进去,但是对于台独的说明是必要的。

Linuxwindows 2007年7月8日 (日) 17:39 (UTC)[回复]

新条目推荐:一问多荐解决方案投票中[编辑]

Wikipedia:投票/新条目一问多荐的相关问题正进行投票,以得出一条提问举荐多个条目的解决方案。希望 阁下尽可能参与表决,谢谢!—街燈電箱150號 开箱维修(抢修) 抄表 检验证明 2007年7月9日 (一) 18:22 (UTC)[回复]

“你再来我就再回退,直到你的真身被社群发现为止”[编辑]

你说:“你再来我就再回退,直到你的真身被社群发现为止”。这样的态度让我觉得没有办法和你沟通,我认为你的行为不符合维基的方针,应该是协作和沟通,去寻找共识,而不是威胁要回退却不给出理由,还要威胁其他用户的身份。我觉得你做的不对。—Linuxwindows 2007年7月10日 (二) 11:07 (UTC)[回复]

再来,OK,再回退,维基上怀疑你是某用户马甲的多得是,不要让自己落得影武者那样的待遇,否则真的不好看[编辑]

看了你的表态,真的是很无奈。你那样的态度,我是没有办法去编辑那个条目的,我先等等其他用户的意见,我先不去编辑那个条目好了。我不知道在维基里有没有规定对于你这样名目张胆地把持条目和攻击其他用户的行为该作出怎样的应对。—Linuxwindows 2007年7月10日 (二) 12:37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