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存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佚存书是指在中国失传但在日本朝鲜和其他地方保存下来的中文古典典籍。 “佚存”一词据说是来自于江户时代后期作家林述斎日语林述斎的著作佚存丛书日语佚存叢書,该书辑佚了16本佚存书,其中就包括游仙窟以及古文孝经。

历史[编辑]

中国的书籍很早就传到了邻国,但由于中国历代王朝的禁书政策和战争的摧残,许多书籍在中国失传。吴越国国主钱俶根据一个商人提供的信息,从日本引入了有关天台宗的中国佚存书,这是中国有记录的第一次从周边国家引入失传古籍[1]宋朝张端义曾表示宣和年间,宋朝有位使臣来到高丽,发现当地有许多中国古籍[2]北宋时期,奝然日语奝然宋太宗赠送了郑注《孝经》和越王(李贞)《孝经新义》[3]欧阳修在他的“日本刀歌”中提到“逸书百篇今尚存”。从这些事实可以得出结论,10世纪左右中国就有人意识到其他国家留存有中国已经失传的古籍。[4][5]

清朝考据学发达,因此当时的学者对古书的需求也有所增加。清朝从日本引进并出版了皇侃的《论语义疏日语論語義疏》、萧吉的《五行大义日语五行大義》(《佚存丛书》版)、太宰春台日语太宰春台版的《古文孝经》、冈田挺之根据《群书治要》编写的《孝经》郑注、市河寛斎日语市河寛斎的《全唐诗逸日语全唐詩逸》,其中有些被高度评价,但有些被怀疑是伪造的。

1881年,被派往日本担任驻日公使的黎庶昌和他的随从杨守敬从日本人编纂的《经籍访古志》中了解到,有很多古籍在中国已失传,于是他们花大价钱购买了这些书籍,并在日本出版了古逸丛书。中国人通过古逸丛书了解到与中国传世版本有所不同的玉篇韵镜。杨守敬还撰写了《日本访书志》一书,详细介绍了中国古籍在日本的保存情况及其价值[6]

在杨守敬之后,还有许多人,如董康(《书舶庸谭》)和孙楷第(《日本东京书屋》),也都为寻找和整理失传的中国古籍做出了努力。

注释[编辑]

  1. ^ 新雕皇朝類苑 巻78・日本 元和7年古活字本. [2023-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02). 呉越銭氏、多因果海舶通信。天台智者教五百余巻、有录而多阙。贾人言“日本有之。”銭俶置书于其国主、奉黄金五百両、求写其本、尽得之。 
  2. ^ 张端义‘贵耳集’“宣和间有奉使高丽者。其国异书甚富。自先秦以后、晋・唐・隋・梁之书皆有之、不知几千家・几千集。盖不経兵火。”
  3. ^ ‘宋史’巻491・外国列伝・日本国“其国多有中国典籍。奝然之来、复得‘孝経’一巻・越王‘孝経新义’第十五一巻、皆金缕红罗标、水晶为轴。‘孝経’即郑氏注者。越王者、乃唐唐太宗李贞 (唐朝)。‘新义’者、记室参军任希古等撰也。”
  4. ^ 王勇(1996)“佚书と华刻本”、大庭脩・王勇 编(1996)‘日中文化交流丛书 第9巻 典籍’341~431项、大修馆书店日语大修館書店
  5. ^ 欧阳脩“日本刀歌”
  6. ^ 杨守敬‘日本访书志’(1900年)

关联项目[编辑]

外部来源[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