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乔大椿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乔大椿

籍贯 江苏省扬州府宝应县
字号 字仙圃,号损山
出生 ?年?月?日(?年?月?日)
逝世 ?年?月?日
亲属 曾祖、祖、父,母
出身
  • 乾隆十八年癸酉科拔贡
  • 乾隆二十一年丙子科举人
著作
  • 《峡江县志》
  • 〈舟过采石望太白楼〉[1]

乔大椿(?年—?年),字仙圃,号损山,江苏省扬州府宝应县人,乾隆二十一年丙子科举人[2],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任四川邻水县知县[3],厯官四川双流县酆都县知县,江西峡江县知县,广西雒容县知县,河池州知州[4]。乾隆三十八年革职[5]。谪遣新疆[6]

注释[编辑]

  1. ^ “乔大椿,字仙圃,号损山,宝应人,乾隆丙子举人,官知州。舟过采石望太白楼:绝壁枕江楼,苍茫溯胜游,潮声寒向夕,石气翠横秋,明月一樽酒,长风万里舟,斯人不可见,鼓枻迥含愁”,《淮海英灵续集》庚集卷三
  2. ^ “刘𩡝字纫芳,岁贡生,渊静嗜读书,少游王雒师先生之门,文章雅健精密,与朱雁桥野村、乔仙圃、王念昔、澹泉、刘象林诸先生分拥皋比迭主坛坫,俱名噪一时,邑中才隽之士大半皆数家陶铸而成,仙圃名大椿,乾隆丙子举人,少磊落应文望,官至河池州知州”,《宝应县志》卷十六文苑
  3. ^ “乔大椿,江苏宝应,乾隆己卯举人,三十七年任”。道光十五年《道光乙未增修邻水县志》
  4. ^ “伯叔……大椿,乾隆癸酉拔贡,丙子举人,厯官四川双流、酆都、邻水知县,江西峡江县知县,广西雒容县知县,河池州知州”,《清代朱卷集成》乔守敬履历
  5. ^ “○庚申。谕。据李侍尧参奏降调试用知县乔大椿于署河池州任内,派买仓谷,又派捐养赡军流谷石,致被生员覃锦文等控告,前任庆远府邢玙明知失察于前,又欲弥缝于后,转以覃锦文干与公事,敛钱包讼,详革发审,复周内科断,淹禁三年,以致拖累监毙,实属有心徇纵,请旨一并革审,并将模棱回护之布政使淑宝请交部严加议处等语,邢玙、乔大椿俱著革职,交该抚熊学鹏提集案内人证秉公研审,定拟具奏,淑宝著交部严加议处”。《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之九百四十六乾隆三十八年十一月五日
  6. ^ “流寓门。谨案志书体例凡载官尹异政则曰名宦,土著贤才则曰人物,非官尹非土著,侨居于其地者则曰流寓,未有泯而不传者也,乌鲁木齐设官分职,其创制规模,淸理政务,已详设官等门,不必更载名宦,至商民戸口悉由甘省迁移,尚无世居土著,故人物亦阙焉,惟内地大小文武官员落职后奉㫖谪遣新疆,俾效力自赎,其释回年限恭候恩谕遵行,今乌鲁木齐自乾隆二十五年至嘉庆十二年册载三百八十馀员,其间蒙恩起用厯登显宦者正不乏人,要可按册而稽也,且考广舆记所载如张曲江之荆南,陆宣公之临江,李靑莲之夜郞,寇莱公之雷州,程伊川之涪陵,苏东坡之儋耳,悉入流寓门,而地以人传矣,爰依其例,详核名籍原衔,按年纂列……乾隆四十年:张必捷原任登州营守备;武维治原任济南城守营守备山西宁武县人;福官保原任山东德州防御正黄旗蒙古;珠拉克原任德州骁骑校镶黄旗满洲;六十八原任德州防御正黄旗满洲;乔大椿原任河池州知州江苏宝应县人”,《三州辑略》卷六五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