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氏角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奥氏角雉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 鸡形目 Galliformes
科: 雉科 Phasianidae
属: 草原松鸡属 Tympanuchus
种:
大草原鸡 T. cupido
亚种:
奥氏角雉 T. c. subsp. attwateri
三名法
Tympanuchus cupido subsp. attwateri
Bendire, 1893

奥氏角雉Tympanuchus cupido attwateri),又名草原榛鸡阿特沃特亚种,是大草原榛鸡高度濒危亚种

特征[编辑]

奥氏角雉长43-45.5厘米,重约0.7-0.9公斤,翼展70厘米。它们的展翼、两侧及下身有深褐色及白色的直纹,有点像斑马般。它们是两性异形的,雄鸟的羽片羽毛较长,颈上有鲜橙色至红色的气囊,示爱时会膨胀。

行为[编辑]

奥氏角雉的发情期是于1月至2月间。它们会组成小群到短草地、荒地、岩间或山区的求偶场,选择配偶交配。雄鸟会从气囊发出胡胡声,周围走动来吸引异性。一些北美洲原住民的传统舞蹈,尤其是拉科塔,就是基于它们的求爱行径。雌鸟此后会在地上筑巢,藏于高草中生蛋。

奥氏角雉是杂食性的,吃叶子种子昆虫。它们的天敌包括红尾𫛭猫头鹰郊狼浣熊臭鼬负鼠。很多雏鸟都会死于水浸。

保育状况[编辑]

奥氏角雉的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失去栖息地。以往沿海草原就有约24000平方公里,现只有少于800平方公里。再者因城市化,整个生态系统都已经不同,如美洲野牛吃草及经常的火灾,都令它们生存出现困难。

于1个世纪前,在美国德克萨斯州路易斯安那州就有100万只奥氏角雉。现时其沿海栖息地就只馀下少于1%,于1998年估计只馀下260只,其中少于60只生存在野外。它们野外的居住地方主要是在近伊格湖(Eagle Lake)的奥氏角雉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Attwater Prairie Chicken National Wildlife Refuge)及近德克萨斯城德克萨斯城草原自然保护区(Texas City Prairie Preserve)另外在美国太空总署林顿·约翰逊太空中心亦有小许饲养的群落。在化石圈野生动物活动中心(Fossil Rim Wildlife Center)[1]德州农工大学海洋世界(SeaWorld)及休士顿动物园(Houston Zoo)[2]等都有饲养的计划。

参考[编辑]

  1. ^ Fossil Rim Wildlife Center. Attwater's Prairie Chicken. [2009-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17). 
  2. ^ Houston Zoo. [2009-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6).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