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聪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吉阳恭顺王朱聪注(1475年—1555年1月15日),明朝代惠王朱成炼的庶四子;[1]明太祖子代简王朱桂玄孙。第一代吉阳王。[2]

生平[编辑]

成化十二年(1476年)四月赐名。[3]

成化十九年(1483年)九月,明宪宗遣武安侯郑英、会昌侯孙铭、清平伯吴琮、彭城伯张信、施鉴为正使,尚宝司少卿翟瑛、中书舍人蔡相、户部员外郎张澍、礼部员外郎王傅、刑部署郎中员外郎张廉为副使,册封朱聪注的三哥朱聪涓为乐昌王,朱聪注为吉阳王。[2][4]

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五月,朱成炼奏朱聪涓、朱聪注食禄一千石,每年不够用,请求按旧制给二千石。户部覆奏,宪宗下旨称山西地方连年荒歉,诸王岁禄酌量已定,不宜请求增加以加重百姓困境,阻止了。[5]

弘治元年(1488年)七月,朱聪注奏亡妃张氏的守坟官校无以供给衣食,明孝宗命给近坟的无粮地五顷。[6]

弘治七年(1494年)十月,孝宗御奉天殿,传诏书遣保定侯梁任、永康侯徐锜、怀宁侯孙泰、孙铭、驸马都尉杨伟、马诚、崇信伯费淮、兴安伯徐盛、成安伯郭宁、张信、惠安伯张伟、吴琮、建平伯高霳、武进伯朱洁、南宁伯毛良、刑部右侍郎戴珊、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杨谧、通政使司左通政毛伦各自持节充正使,翰林院侍读江澜、尚宝司少卿杨泰、户科给事中王玺、礼科右给事中孙孺、兵科给事中东思恭、中书舍人孙琰、户部郎中李文安、员外郎胡倬、礼部员外郎尹万化、兵部郎中费瑄、刑部员外郎尹嘉言、屈直、周东、商良辅、工部员外郎朱恩、周濬、鸿胪寺左少卿杜英、李𬭼充副使,册封北城兵马副指挥张镇的女儿为吉阳王妃。[7]

弘治八年(1495年)十二月,孝宗应朱聪注所请,赐其《为善阴骘》《洪武正韵》《四书大全》。[8]

嘉靖二年(1523年)七月,朱聪涓、朱聪注、溧阳王朱聪𣷾请求加封生母侯夫人。明世宗下诏准许,进封侯夫人为代惠王次妃,他人不得引以为例。[9]

嘉靖十八年(1539年)六月,朱聪注上言王妃已故,没有嫡子,自己将要年老,请求改封庶长子朱俊槿为吉阳长子。事下礼部商议,礼部引用明武宗时东阿王朱阳镖改封庶长子朱当滰为长子的例子为其请求。世宗说改封非祖宗旧典,武宗年间的事例多是缘自滥恩,以后都不得为例,不许。[10]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十二月,朱聪注薨,按例赐祭葬,谥恭顺。[11]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朱俊槿袭封。[2]

评价[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1. ^ 《弇山堂别集》卷035
  2. ^ 2.0 2.1 2.2 《明史》卷一百一·表第二·诸王世表二
  3. ^ 《明宪宗纯皇帝实录卷一百五十二》
  4. ^ 《明宪宗纯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四十四》
  5. ^ 《明宪宗纯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七十八》
  6.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十六》,其中误作“吉王朱聪注”。
  7.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九十三》
  8.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一百七》
  9.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十九》
  10.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二十五》
  11.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十七》

原因:明政府封之
明吉阳国国王
1483年-1554年
继任:
子端惠王朱俊槿